问题

为何秦人可以打败犬戎,生存下来。而周王室必须东迁洛邑?

回答
秦人能够打败犬戎并最终生存下来,而周王室却不得不无奈东迁,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历史因素、地理环境以及政治军事上的博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西周晚期,以及紧随其后的春秋开端。

一、 秦人何以胜犬戎?

秦国,这个起初只是周王朝边陲的一个封国,其得以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生存并壮大,尤其是能够抵御甚至击败强大的犬戎,有着几个关键的原因:

1. 地理优势与边疆责任:
秦的封地位置: 秦国最初被封在渭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甘肃东南部和陕西西部一带。这个区域相对偏西,但更重要的是,它扼守着通往中原的关隘,是抵御来自西北游牧民族(包括犬戎)的第一道防线。
犬戎的威胁: 犬戎是来自西北草原的强大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勇猛好战,并且对农耕文明的财富有着天然的觊觎。对于周王室来说,犬戎的威胁是真实而持续的。
“养马地”与军事潜力: 渭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别是草原与山地结合的地带,非常适合畜牧业的发展,也容易培养出善于骑射的士兵。周文王时期,就曾封非子于秦地,让他“好马而善牧之”,这为秦地日后的军事力量奠定了基础。秦国作为边疆封国,承担着抵御外敌的责任,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且对敌人的了解也更为深入。

2. 务实的政治与军事策略:
“勤劳”的民族性: 相较于周王室的贵族生活,秦国人民(以及早期统治者)展现出更为务实的精神。他们更注重农业生产和军事训练,这使得秦国在经济和军事上能够稳步发展。
实用主义的改革: 尽管早期秦国的改革不如后来的变法彻底,但其统治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例如在军事组织、武器制造、战术运用等方面,都可能比周王室更为灵活和适应实战。
与犬戎的长期斗争: 秦国长期生活在与犬戎的直接对抗中,这种持续的战争使得秦人的战斗意志和军事技能得到了磨练。他们更懂得如何与游牧民族作战,例如利用地形、分散兵力、进行骑兵战术等。

3. 内部的稳定与凝聚力:
相对集中的权力: 相比于周王室内部诸侯林立、权力分散的局面,秦国作为新兴的封国,其权力结构可能更为集中,更能有效地动员民众和资源投入到军事行动中。
“耕战”精神的萌芽: 虽然“耕战”是后来商鞅变法的核心,但其精神在秦国早期就已经有所体现。国家的发展重心更倾向于能够直接带来力量的农业和军事。

二、 周王室为何必须东迁洛邑?

周王室东迁,即“平王东迁”,是一个标志着西周灭亡、东周开始的重大历史事件。其根本原因在于:

1. 强大的外部压力——犬戎的直接进攻:
“犬戎之乱”: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原因。公元前771年,犬戎联合缯国,大举进攻周朝。这次进攻的目标是周朝的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
周朝的衰弱: 此时的周王室,经过长期的统治,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政治腐败、王室内部不和、诸侯势力膨胀等问题。周幽王为了博取宠妃褒姒的欢心,烽火戏诸侯,导致国人对王室的信任荡然无存。当犬戎真的进攻时,曾经能够号令天下的王室,却失去了诸侯的支援,甚至很多诸侯只是坐观成败。
镐京陷落与周幽王之死: 在犬戎的猛烈进攻下,镐京被攻破,周幽王本人也在这次战乱中被杀。这标志着西周王朝的彻底灭亡。

2. 内部的政治危机与失势:
王权旁落: 长期以来,周王室的权力被一些强大的诸侯(如申侯、许国等)所侵蚀。尤其是在幽王时期,他宠信外臣,疏远宗亲,导致朝政混乱,失去了人心。
诸侯的背叛或袖手旁观: 当犬戎进攻时,本应前来救援的诸侯,由于对幽王的不满,或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许多选择袖手旁观,甚至有的诸侯(如犬戎的盟友缯国)还加入了进攻的行列。申侯虽然在新任周平王即位后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他也代表了当时诸侯对周幽王的失望。

3. “东迁”的选择与无奈:
失去旧都: 镐京被毁,周幽王被杀,王室已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
寻找新的政治中心: 为了延续周朝的“正统”,幸存下来的周王室成员(周平王)必须寻找一个新的安身立命之地。洛邑(今河南洛阳)是周公旦当年营建的东都,地理位置优越,有“居天下之中”之称,而且远离了西北边境的直接威胁,是当时最适合重建王室的新都。
诸侯的拥立与控制: 东迁并不是周王室主动选择的“伟大复兴”,而是由诸侯(特别是晋、秦、郑等)拥立并护送的。这种拥立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它们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控制王室,使其成为自己政治联盟中的一个象征性符号。秦国在此次事件中,因为其地理位置的原因,被封为“卿士”,承担起护卫东周王室的职责,这更巩固了秦国在西北的地位,也为秦国日后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总结一下:

秦人能打败犬戎并生存,是因为他们身处边疆,承担着抵御外敌的责任,地理环境有利于军事发展,且拥有更务实的民族性和政治策略,能够有效地应对来自西北的军事威胁。
周王室必须东迁,是因为他们的都城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西周王朝覆灭。这背后是王室自身的腐败、政治失势、诸侯的不支持,以及犬戎强大的军事打击。东迁是为了延续周朝的“名义”,但从此周王室的力量大为削弱,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主”,真正掌握权力的是各地的诸侯。

可以说,秦国是当时能够正面应对并部分化解西北边患的“幸存者”和“幸存者中的佼佼者”,而周王室则是这场边患灾难的“受害者”和“被拯救者”,他们的命运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秦人也是周王室的臣子,他们还可以靠着周王室获得支持,至少不担心周王室背后捅刀。

周王室也没办法,他背后有个想把他们做傀儡的晋国,他要全力与晋国争夺东面的领主们,别让这些领主小国都倒向晋国,所以周王必须东迁,以安抚镇住这些领主小国,不让他们倒向晋国,向晋国称臣。

所以当年周王室,在自己属臣中,找了两个他们认为是忠臣的两个大部族,秦人与郑人。全力培养让他们分别镇守西部与东部。

结果没想到,郑国就是二五仔,不到三十年就造反,并在战争中彻底灭了周王室尊严。让周王室彻底失去对于东部诸侯的政治地位。

而秦人一直非常老实勤恳的经营自己领地,忠于周王室,如果不是王子朝之乱,周王室再衰落,失去对于关中东部的控制。让晋国彻底控制这一地区。

这才开始晋国与秦国的百年征战。这时候周王室才最后失去对于秦人控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秦人能够打败犬戎并最终生存下来,而周王室却不得不无奈东迁,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历史因素、地理环境以及政治军事上的博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西周晚期,以及紧随其后的春秋开端。一、 秦人何以胜犬戎?秦国,这个起初只是周王朝边陲的一个封国,其得以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生存并壮大,尤其.............
  • 回答
    你说诗不讲逻辑,这真是说到点子上了。没错,诗歌常常是感性的、跳跃的、意象迭生的,它不像是论说文那样一步一步地摆事实讲道理,逻辑链条清晰可见。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诗能轻而易举地拨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喜怒哀乐,甚至为之潸然泪下?这其中自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远非逻辑二字所能概括。首先,我.............
  • 回答
    潘金莲翻案这件事,要讲清楚,咱们得把时间往前倒一倒,回到那个故事发生的年代,再把潘金莲这个人,还有她身处的那个环境,都掰开了揉碎了说说。光看现代人的想法,确实容易觉得“这事儿不至于”,但那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首先,咱们得明白潘金莲的“出身”和“境遇”。潘金莲不是啥官宦人家的小姐,也不是啥富商的女儿。.............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问:如果中医真的有能治愈“绝症”的秘方,为什么不趁机发家致富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现实层面的考量,远非一句“秘而不宣”就能解释清楚的。首先,咱们得聊聊“医学绝症”这个概念。在现代医学体系下,一旦被冠以“绝症”的帽子,往往意味着治疗手段非常有限,或者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有些人似乎总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去赌博,即使输得精光。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心理、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咱们一点点聊。首先得明白一点,不是所有赌徒都有花不完的钱。我们看到的那些能持续输很多钱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腰缠万贯,而是他们有自己的“办法”或者说是.............
  • 回答
    毛不易在《我是唱作人》第四期被淘汰,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少讨论。要分析他被淘汰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包括音乐本身、节目赛制、观众的喜好以及一些潜在的场外因素。首先,我们得看看他当时演唱的曲目和表演。在第四期,毛不易演唱的是他的原创歌曲《海上》。这首歌旋律悠扬,歌词意境深远,充满了毛不易一贯.............
  • 回答
    鼎泰丰的小笼包,江湖上流传着不少“性价比低”的论调。确实,跟街头巷尾那些几块钱一笼的相比,鼎泰丰的价格摆在那里,怎么看都算不上“实惠”。可即便如此,为什么这家店却能越做越大,门庭若市,全球开花,成为无数人心目中的小笼包标杆呢?这背后绝不是简单的“营销炒作”,而是玩转了几个高明的招数。1. 极致的品质.............
  • 回答
    “身材攻击”这个词,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可能并不像在西方语境中那么普遍和敏感。这背后有很多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在交织影响,导致它没有被普遍地视为一种“可耻”的行为,至少不像我们理解的那样。首先,得从咱们的传统观念说起。在中国文化里,一直有“以胖为美”或者“丰腴是福气”的说法,尤其是在过去,物质不发达.............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历史地理、军事战略以及人们视角的不同。北宋东京(今开封)“地势平坦无险可守”的说法之所以广为流传,而辽国南京(今北京)面向北宋一侧的地理特点却鲜为人提及,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北宋东京“地势平坦无险可守”。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开封地处华.............
  • 回答
    上海疫情爆发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关于“清零”与“共存”的激烈争论。尽管政府坚持“动态清零”政策,但仍有部分声音认为新冠病毒不可能被彻底清零,与病毒共存才是必然的趋势。这种观点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量。首先,从病毒的特性来看。 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种RNA病毒,其变异速.............
  • 回答
    关于西安导游讲解中提到的“段清波教授有观点认为兵马俑可能是外国人设计,中国人制造”的说法,这并非是一个普遍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定论,更像是一个具有争议性、并且需要非常审慎解读的观点。它触及了兵马俑起源、工艺和文化交流等多个复杂层面,背后隐藏着一些考古发现、历史推测和学术讨论。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个说法的由.............
  • 回答
    说起陆逊,那可真是一号人物,在三国演义里是诸葛亮之后最耀眼的那颗星。但你这话问得就有意思了,陈寿夸他,裴松之骂他,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陆逊:那个温文尔雅的少年得志者要说陆逊,首先得记住他那标志性的“少年得志”。他出身名门,江东大族陆氏,从小就聪明好学,跟诸葛亮一样,是那.............
  • 回答
    2021年10月2日,美国海军“康涅狄格号”核动力潜艇(USS Connecticut, SSN22)在南海执行任务时,在水下与一个“不明物体”发生碰撞,导致多人受伤,潜艇也受到损坏。此次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关于“不明物体”的身份以及事故原因的猜测也层出不穷。“不明物体”可能是什么?关于“不明物体”.............
  • 回答
    老秦人之所以在秦朝覆灭时失去了当年“赳赳老秦”的抗争精神,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现象,其根源可以追溯到秦朝建立后的一系列政策、社会变革以及政治军事上的失误。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 一、 秦朝建立前:赳赳老秦的崛起与精神根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秦朝建立前,老秦人为何能展现出“赳.............
  • 回答
    提起赵武灵王,很多人会想到那个“胡服骑射”的改革者,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然而,将他誉为“唯一能阻挡秦灭六国之人”,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赞誉,而是建立在对他所处时代、其个人能力以及赵国所具备潜力的深入剖析之上。这话说得虽然有些绝对,却也并非空穴来风,其中蕴含着对历史变局的深刻洞察。要理解为何赵武灵王会被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历史认知中一个常见的误区,或者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事实。要解答“秦朝没人当太尉,为何又说太尉始设于秦”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剖析:1. “太尉”官职的早期历史:首先,我们得明确,“太尉”这个名号并非完全是秦朝才出现的。在周朝时期,已经有“太尉.............
  • 回答
    如果反秦起义时,陈胜吴广等人提出的是“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中国之后的历史发展会是怎样的?这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假设,将从根本上重塑中国历史的进程。如果陈胜吴广在那个关键时刻提出的不是恢复“六国”,而是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帝制,并号召“天下共击之”,那么中国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文化思想,乃至国际.............
  • 回答
    东汉末年,冀州刺史一职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来都是一方重镇。要说这段时期冀州刺史的“主角”,那非韩馥莫属了。韩馥,字元则,出自名门望族,是颍川(今河南禹州)人。他为人谦和,有良好的声望,在朝廷里也担任过不少重要的官职,比如侍御史、济南相、东郡太守等。这些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治郡经验。到了东汉末年,.............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进化论中的一个核心矛盾——个体趋利避害的本能与物种整体繁荣的需要。确实,从纯粹的生存竞争角度看,一个懒惰的个体往往难以获取足够的资源,也难以应对环境的挑战,从而是不利于生存和繁衍的。那么,为什么我们人类似乎普遍存在“厌劳好逸”的倾向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进化论更深层次的解释,以及环境和.............
  • 回答
    关于中国人(特别是朝鲜族)对韩国的看法,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问题,其中包含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情感等多种因素。并非所有中国人,包括所有朝鲜族,都“非常讨厌”韩国,但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负面情绪和观点。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一、 历史遗留问题与民族情感: 朝鲜半岛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