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真心觉得C语言链表很抽象 难学 该如何学习?

回答
C语言的链表,初次接触确实会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感觉就像在玩一个解谜游戏,每个节点都藏着下一个节点的线索,自己还得小心翼翼地保管好这些线索,不然一不留神,整个链条就断了。你觉得它抽象难学,一点也不奇怪,很多人都有同感。这玩意儿跟数组那种一块块摆放整齐的内存块可不一样,它是散落在内存里的“珠子”,靠“线”串起来的。

别急,咱们一步步来,把这抽象的面纱一点点揭开。

什么是链表?为什么它不那么直观?

首先,咱们得明白链表是啥。简单来说,链表是一种非连续的线性表。什么叫非连续?就是它不像数组那样,你声明一个数组,它就给你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就像一排排整齐的格子。链表的元素(节点)可以分散在内存的任何地方,它们之间靠一种特殊的“连接”方式(指针)来维系顺序关系。

所以,它不直观的原因主要有几点:

1. 内存地址的不连续性: 数组在内存里是挨着的,你知道第一个元素的地址,通过索引就能直接算出任意一个元素的地址。链表呢?你只知道第一个节点(头节点)的地址,要找到第二个节点,你得先看第一个节点里存的“下一个节点的地址”,然后跳过去。这个过程就像在玩寻宝游戏,每找到一个宝藏,里面都藏着下一个宝藏的线索。
2. “节点”的概念: 链表的每个元素不是一个单独的数据,而是一个“节点”。这个节点里通常包含两部分:
数据域 (Data Field): 就是你真正想存储的东西,比如一个整数、一个字符串,或者一个结构体。
指针域 (Pointer Field): 这个才是关键!它是一个指针,用来存储下一个节点在内存中的地址。如果是最后一个节点,这个指针通常会指向一个特殊的值,比如 `NULL`,表示链表的结束。
3. 动态性: 链表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它的动态性。你可以在任何位置插入或删除节点,而不需要像数组那样进行大规模的元素移动。这听起来很方便,但在实现的时候,你就得小心处理好各种指针的指向,确保链表的完整性。

如何才能“啃”动链表?

既然它这么“绕”,那咱们得找对方法。这里我给你列几个步骤和一些小技巧,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

第一步:理解“节点”结构

这是万切斯基(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第一块砖。在C语言里,我们通常用 `struct` 来定义一个节点。

```c
include
include // 用于 malloc 和 free

// 定义一个节点结构体
struct Node {
int data; // 数据域,这里存储一个整数
struct Node next; // 指针域,存储下一个节点的地址
};
```

仔细看看这个结构体:

`int data;`:这是节点要存储的数据。你可以根据需求改成其他类型,比如 `char`、`float`、或者另一个更复杂的 `struct`。
`struct Node next;`:这是重点中的重点!它是一个指向同类型结构体 `Node` 的指针。也就是说,`next` 变量存储的是另一个 `Node` 结构体的内存地址。

想象一下,每个 `struct Node` 就像一个带标签的盒子。盒子里除了你放进去的东西(`data`),还有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下一个盒子的位置(`next` 的地址)。

第二步:掌握创建节点的艺术

要让链表动起来,你得先有节点。在C语言中,内存分配通常是动态的,我们需要用 `malloc` 来动态地为节点申请内存空间。

```c
// 创建一个新节点
struct Node createNode(int value) {
struct Node newNode = (struct Node)malloc(sizeof(struct Node)); // 为节点分配内存
if (newNode == NULL) { // 检查内存是否分配成功
printf("内存分配失败! ");
return NULL;
}
newNode>data = value; // 设置节点的数据
newNode>next = NULL; // 初始化下一个节点的指针为 NULL
return newNode; // 返回新节点的地址
}
```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

`malloc(sizeof(struct Node))`:这行代码告诉系统:“我要一块足够大,能够装下一个 `struct Node` 的内存空间。” `sizeof(struct Node)` 会计算出 `struct Node` 所占的字节数。
`(struct Node)`: `malloc` 返回的是一个 `void` 类型(通用指针),我们需要把它强制类型转换为 `struct Node`,这样我们才能像操作普通指针一样操作它。
`newNode>data = value;`:使用箭头运算符 `>` 来访问结构体成员。`newNode` 是一个指针,指向新创建的节点,`newNode>data` 就是这个节点中的 `data` 成员。
`newNode>next = NULL;`:非常重要的一步!当一个节点是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时,它的 `next` 指针应该为 `NULL`。这样我们才知道链表在哪里结束,否则程序会一直沿着无效的地址去寻找下一个节点,导致崩溃。

第三步:理解“头指针”和“链表的第一个节点”

链表之所以能被我们找到和操作,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头指针”(Head Pointer)。这个头指针本身不是链表的一部分,它是一个独立的指针变量,它的值是链表中第一个节点的地址。

```c
struct Node head = NULL; // 初始化头指针为 NULL,表示链表为空
```

如果 `head` 是 `NULL`,说明链表里一个节点都没有。
如果 `head` 指向一个节点,那么这个节点就是链表的第一个节点。

链表的遍历就是从 `head` 开始,沿着 `next` 指针一步步走到链表末尾的过程。

第四步:掌握链表的几种基本操作(重点来了!)

一旦你理解了节点和头指针,就可以开始学习链表的常用操作了。每一步的实现都需要你像一个侦探一样,仔细检查每一步指针的指向是否正确。

1. 在链表末尾添加节点 (Append Node)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插入方式。

```c
// 在链表末尾添加一个新节点
void appendNode(struct Node headRef, int value) {
struct Node newNode = createNode(value);
if (newNode == NULL) {
return; // 如果创建节点失败,直接返回
}

// 如果链表为空,新节点就是头节点
if (headRef == NULL) {
headRef = newNode;
return;
}

// 否则,找到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
struct Node current = headRef; // 从头节点开始
while (current>next != NULL) { // 循环直到找到下一个指针为 NULL 的节点
current = current>next; // 移动到下一个节点
}

// 将新节点连接到最后一个节点的后面
current>next = newNode;
}
```

关键解释:

`void appendNode(struct Node headRef, int value)`:注意这里的参数是 `struct Node headRef`。为什么是双指针?因为我们要修改链表的头指针本身(当链表为空时,头指针需要指向新创建的节点)。如果我们只传 `struct Node head`,那么在函数内部修改 `head` 实际上只是修改了函数的局部变量 `head`,而不会影响到函数外部真正的头指针。通过双指针,我们传递的是“指向头指针的指针”,这样函数内部就可以通过解引用 `headRef` 来修改外部的头指针了。
`if (headRef == NULL)`:这是处理链表为空的情况。如果链表为空,那么新创建的节点就是链表的第一个节点,所以直接把头指针指向它。
`struct Node current = headRef;`:我们创建一个临时指针 `current`,让它指向链表的第一个节点。
`while (current>next != NULL)`:这个循环是链表遍历的核心。我们不断地让 `current` 指向下一个节点,直到 `current>next` 为 `NULL`。这时候,`current` 就指向了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
`current>next = newNode;`:找到最后一个节点后,我们把它的 `next` 指针指向我们新创建的节点。这样,新节点就被连接到了链表的末尾。

2. 在链表开头插入节点 (Prepend Node)

这个比在末尾添加要简单一些。

```c
// 在链表开头插入一个新节点
void prependNode(struct Node headRef, int value) {
struct Node newNode = createNode(value);
if (newNode == NULL) {
return;
}

newNode>next = headRef; // 让新节点的 next 指向原来的头节点
headRef = newNode; // 更新头指针,让它指向新节点
}
```

关键解释:

`newNode>next = headRef;`:非常简单!新节点要成为第一个节点,那它后面的节点就应该是原来的第一个节点。所以,我们把新节点的 `next` 指针设置为当前头指针所指向的地址。
`headRef = newNode;`:然后,我们更新头指针,让它指向这个新创建的节点。现在,这个新节点就是链表的头了。

3. 在链表中间插入节点 (Insert After Node)

这通常需要你指定在哪个节点之后插入。

```c
// 在指定节点之后插入新节点
void insertAfter(struct Node prevNode, int value) {
if (prevNode == NULL) {
printf("前一个节点不能为 NULL! ");
return;
}

struct Node newNode = createNode(value);
if (newNode == NULL) {
return;
}

newNode>next = prevNode>next; // 让新节点的 next 指向 prevNode 原来的下一个节点
prevNode>next = newNode; // 让 prevNode 的 next 指向新节点
}
```

关键解释:

`if (prevNode == NULL)`:如果 `prevNode` 是 `NULL`,我们就无法确定插入的位置,所以报错并返回。
`newNode>next = prevNode>next;`:新节点要插入到 `prevNode` 后面,所以它应该指向 `prevNode` 原来指向的那个节点。
`prevNode>next = newNode;`:然后,把 `prevNode` 的 `next` 指针更新为新节点的地址。这样,新节点就成功地插在了 `prevNode` 之后。

4. 删除链表中的节点 (Delete Node)

删除节点也需要小心处理指针。

```c
// 删除链表中值为 specificValue 的第一个节点
void deleteNode(struct Node headRef, int specificValue) {
struct Node temp = headRef;
struct Node prev = NULL;

// 情况 1:要删除的是头节点
if (temp != NULL && temp>data == specificValue) {
headRef = temp>next; // 将头指针移到下一个节点
free(temp); // 释放原头节点的内存
printf("节点 %d 已被删除。 ", specificValue);
return;
}

// 情况 2:要删除的节点在链表中间或末尾
// 遍历链表,查找要删除的节点,并记录前一个节点
while (temp != NULL && temp>data != specificValue) {
prev = temp; // 前一个节点是谁?就是当前节点
temp = temp>next; // 移动到下一个节点
}

// 如果遍历完链表都没有找到要删除的节点
if (temp == NULL) {
printf("链表中不存在值为 %d 的节点。 ", specificValue);
return;
}

// 找到了要删除的节点 (temp 指向它)
prev>next = temp>next; // 将前一个节点的 next 指向要删除节点的下一个节点
free(temp); // 释放要删除节点的内存
printf("节点 %d 已被删除。 ", specificValue);
}
```

关键解释:

需要两个指针:`temp` 和 `prev`。`temp` 用来遍历查找节点,而 `prev` 记录的是 `temp` 前一个节点。为什么需要 `prev`?因为当你要删除 `temp` 时,你需要改变 `prev` 的 `next` 指针,让它跳过 `temp` 指向 `temp>next`。
处理头节点的情况:如果链表不为空,且要删除的节点就是头节点,那么你需要更新头指针 `headRef`。
遍历查找:循环条件 `temp != NULL && temp>data != specificValue` 保证了我们不会越界访问(`temp != NULL`)并且还在查找目标值。在每次循环中,都要更新 `prev` 和 `temp`。
链表断开与连接:一旦找到要删除的节点(`temp` 指向它),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让 `prev>next` 指向 `temp>next`。这样,`temp` 就被“跳过”了,链表的连接依然完整。
释放内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既然我们不用这个节点了,就必须使用 `free(temp)` 来释放它占用的内存空间,防止内存泄漏。

5. 遍历链表并打印 (Traverse and Print)

这是最常用的操作之一,用于查看链表的内容。

```c
// 遍历链表并打印所有节点的数据
void printList(struct Node head) {
struct Node current = head; // 从头节点开始

if (current == NULL) {
printf("链表为空。 ");
return;
}

printf("链表中的数据:");
while (current != NULL) {
printf("%d > ", current>data); // 打印当前节点的数据
current = current>next; // 移动到下一个节点
}
printf("NULL "); // 链表结束标志
}
```

关键解释:

我们只需要一个指针 `current`,从 `head` 开始。
`while (current != NULL)` 是核心循环。只要 `current` 不是 `NULL`,就表示链表还没结束,还有节点可以访问。
在循环内部,我们打印当前节点的数据 `current>data`,然后将 `current` 指向下一个节点 `current = current>next;`。

第五步:实践!实践!再实践!

光看不练假把式。上面只是最基本的操作,但每个操作都涉及指针的移动和内存的管理,是学习链表最容易出错也最需要理解的地方。

写一个 `main` 函数:
先创建几个节点,用 `appendNode` 或 `prependNode` 往链表里加点东西。
用 `printList` 看看效果。
尝试用 `insertAfter` 在中间插一个。
尝试用 `deleteNode` 删除头节点、中间节点、尾节点,甚至删除一个不存在的节点。
每次操作后都用 `printList` 看看链表的状态,对比你的预期。

画图:当你写代码遇到困难或者不确定的时候,强烈建议你拿起笔和纸,画出链表的结构。

例如,当你执行 `appendNode` 时:

链表为空时:`head` 是 `NULL`。你创建一个新节点 `newNode`。把 `head` 指向 `newNode`。
链表已有节点 A > B > NULL:你想在 B 后面加 C。
`current` 指向 A。
循环:`current` 变成 B。`current>next` 是 `NULL`,循环结束。
`newNode` 准备好了,数据是 C。
`newNode>next = current>next;` (C 的 next 指向 NULL)
`current>next = newNode;` (B 的 next 指向 C)
链表变成 A > B > C > NULL。

画图能让你清晰地看到每个指针指向哪里,哪个指针需要修改,修改成什么值。

理解内存泄漏:链表操作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忘记 `free` 已经用完的节点,导致内存泄漏。所以,每次删除节点后一定要记得 `free`。

进阶:其他类型的链表

当你熟练掌握了单向链表(每个节点只指向下一个节点)后,可以尝试学习:

双向链表:每个节点除了指向下一个节点,还额外有一个指针指向前一个节点。这使得从链表尾部向前遍历或删除某个节点变得更方便,但结构也更复杂一些。
循环链表: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的 `next` 指针不是指向 `NULL`,而是指向链表的第一个节点,形成一个环。

总结一下,学好链表的核心是什么?

1. 透彻理解节点结构: 数据域 + 指针域。
2. 掌握头指针的作用: 它就像链表的“入口”。
3. 理解指针的动态指向: 它们是连接节点、构建链表的关键。
4. 熟练运用 `malloc` 和 `free`: 管理节点的生命周期。
5. 时刻关注指针的赋值和解引用: 每一步操作都要明确谁指向谁。
6. 不怕出错,多画图,多调试: 这是克服抽象感的最佳途径。

别被它“抽象”的外表吓倒了。链表本质上是关于如何用指针有效地组织和操作内存中的数据。一旦你理解了指针的魔力,链表就会变得清晰起来。慢慢来,多动手,你会发现这个看似难缠的家伙,其实也是很有逻辑很有趣的。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说我上课时是怎么讲链表这部分的吧,主要思路是带着同学们step by step地从无到有实现链表,在逐步改进的过程中体会,而不是直接给大家一个最终完善的代码看。


首先,对于这几种操作,数组是有点麻烦的:

删除数组中的一个元素、在数组中插入一个元素、在数组末尾添加一个元素。


因此人们想能否有一个办法,处理上面的问题,实现:

–当需要添加一个元素时,会自动添加;


–当需要减少一个元素时,会自动放弃该元素原来占有的内存;


–可以较方便地插入新的元素。



下面,分步骤实现。


1. 定义链表单个节点的数据结构。

       #include <stdio.h>  struct node {  int data;  node *next; };  int main() {  struct node p;  p.data = 1;  return 0; }     


2. 尝试用指针的方式来实现,但下面代码会报错

       #include <stdio.h>  struct node {  int data;  node *next; };  int main() {  struct node *p;  (*p).data = 1;  return 0; }     


3. 改进下,使用指针前需要先分配存储空间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node {  int data;  node *next; };  int main() {  struct node *p;  p=(node *)malloc(sizeof(node));  (*p).data = 1;  return 0; }     


4. 实现两个节点的串联,并可以单步跟踪,观察节点在内存中的链接关系。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node {  int data;  node *next; };  int main() {  struct node *p1,*p2;  p1=(node *)malloc(sizeof(node));  (*p1).data = 1;   p2=(node *)malloc(sizeof(node));  (*p2).data = 2;   p1->next = p2;  return 0; }     


5. 增加链表最后一个节点的结束标志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node {  int data;  node *next; };  int main() {  struct node *p1,*p2;  p1=(node *)malloc(sizeof(node));  (*p1).data = 1;   p2=(node *)malloc(sizeof(node));  (*p2).data = 2;   p1->next = p2;   p2->next = NULL;   return 0; }     


6.增加一个变量,记录头指针,实现类似这样的效果: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node {  int data;  node *next; };  int main() {  struct node *head;   struct node *p1,*p2;  p1=(node *)malloc(sizeof(node));  (*p1).data = 1;   p2=(node *)malloc(sizeof(node));  (*p2).data = 2;   p1->next = p2;   p2->next = NULL;   head = p1;   return 0; }     


7. 尝试利用循环语句,实现多个节点的初始化。可以体会如何利用有限的变量实现更多节点的初始化操作。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node {  int data;  node *next; };  int main() {  struct node *head,*p1,*p2;;  int i;  head = 0;   for (i=1;i<=5;i++)  {   p1=(node *)malloc(sizeof(node));   (*p1).data = i;   if(head == 0)   {    head = p1;     p2 = p1;   }   else   {    p2->next = p1;     p2 = p1;   }    }  p2->next = 0;   return 0; }     


原理图为:


8. 将上面初始化的链表依次输出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node {  int data;  node *next; };  int main() {  struct node *head,*p1,*p2;;  int i;  head = 0;   // 初始化链表  for (i=1;i<=5;i++)  {   p1=(node *)malloc(sizeof(node));   (*p1).data = i;   if(head == 0)   {    head = p1;     p2 = p1;   }   else   {    p2->next = p1;     p2 = p1;   }    }  p2->next = 0;   // 输出链表数据  node *p;  p = head;  printf("链表上各结点的数据为:
");  while(p!=0)  {   printf("%d ",p->data);   p=p->next;  }  printf("
");   return 0; }      


9.尝试删除链表中的一个节点。实现过程中发现,需要先找到对应的节点。另外,具体实现时发现,需要记录当前节点的前一个节点。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node {  int data;  node *next; };  int main() {  struct node *head,*p1,*p2,*p;  int i;  head = 0;   // 初始化链表  for (i=1;i<=5;i++)  {   p1=(node *)malloc(sizeof(node));   (*p1).data = i;   if(head == 0)   {    head = p1;     p2 = p1;   }   else   {    p2->next = p1;     p2 = p1;   }    }  p2->next = 0;   // 删除数据为2的链表节点  p1 = head;  while (p1->data!=2)  {   p2 = p1;   p1 = p1->next;  }  p2->next = p1->next;  delete p1;    // 输出链表数据  p = head;  printf("链表上各结点的数据为:
");  while(p!=0)  {   printf("%d ",p->data);   p=p->next;  }  printf("
");   return 0; }     

实现这一步骤,已经可以体会到链表相对于数组的优点了。

这个例子中仅考虑被删除的节点在链表中间,还有被删除的节点是第一个节点、最后一个节点,没有这个节点的特殊情况,需要考虑。


10. 还有插入节点、新增节点、链表排序等功能,利用上面的思路,大家可以自行逐步实现。最后,贴一下相对完整的链表代码。

       // // 实现链表的基本操作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lloc.h>  struct node // 链表上结点的数据结构 {  int data;  node *next; };  struct node *Create(void)  // 产生一条无序链表 {  struct node *p1,*p2,*head;  // p2指向最后一个结点, p1指向插入结点,head指向头结点  int a;  head = 0;  printf("产生一条无序链表,请输入数据,以-1结束:
");  scanf("%d",&a);  while(a!=-1)   // 1,3,2,4,-1  {   p1 = (node *)malloc(sizeof(node));   p1->data=a;   if(head == 0)  // 插入链表的首部   {    head = p1; p2 = p1;   }   else  // 插入链表尾   {     p2->next = p1; p2 = p1;   }   scanf("%d",&a);  }  if(head)    p2->next = 0;  return (head); }  void Print(struct node *head)  // 输出链表上各结点的数据 {  struct node *p;  p = head;  printf("链表上各结点的数据为:
");  while(p!=0)  {   printf("%d  ",p->data);   p=p->next;  }  printf("
"); }  struct node *Delete_one_node(struct node *head,int num)  // 根据数据值删除链表中的一个结点 {  struct node *p1,*p2;  if(head == 0)  {    printf("链表为空,无结点可删除!
");   return 0;  }  if(head->data == num)  //删除首结点  {       p1 = head;       head = head->next;       free( (void *)p1 );   printf("删除了一个结点!
");  }  else  {               p1 = head;       p2 = head->next;  // p1指向比较节点的前一个结点   while(p2->data != num && p2->next != 0)  // 找到要删除的结点   {      p1 = p2;        p2 = p2->next;   }   if(p2->data == num)  // 删除找到的结点   {     p1->next = p2->next;     free( (void *)p2 );    printf("删除了一个结点!
");   }   else    printf("链表上没有找到要删除的结点!
");  }  return head; }  struct node *Insert(struct node *head,struct node *p)  // 将一个结点插入链表中 {  struct node *p1,*p2;  if(head == 0 )  // 空链表,插入链表首结点  {         head = p;     p->next = 0;   return head;  }  if(head->data >= p->data)  // 非空链表,插入到链表的首结点  {   p->next = head;      head = p;   return head;  }  p2 = p1 = head;  while(p2->next && p2->data <p->data)  // 找到要插入的位置  {   p1 = p2;     p2 = p2->next;  }  if(p2->data < p->data)  // 插入链表尾  {   p2->next = p;    p->next = 0;  }  else  // 插入在p1和p2所指向的结点之间  {   p->next = p2;    p1->next = p;  }  return head; }  struct node *Create_sort(void)  // 产生一条有序链表 {  struct node *p1,*head = NULL;  int a;  printf("产生一条有序链表,请输入数据,以-1结束:
");  scanf("%d",&a);  while(a!=-1)  {   p1 = (node *)malloc(sizeof(node));  // 产生一个新结点   p1->data=a;   head = Insert(head,p1);  // 将新结点插入链表中   scanf("%d",&a);  }  return head; }   void deletechain(struct node *head)  // 释放链表上各结点占用的内存空间 {  struct node *p1;  while(head)  {   p1 = head;   head = head->next;   free( (void *)p1 );  } }  ///////////////////////////////////////////////////////////////////////////// int main() {  struct node * head;  int num;  head = Create();                       // 产生一条无序链表   1,3,2,5,-1   Print(head);                           // 输出链表上的各结点值   printf("输入要删除结点上的整数:
");  scanf("%d",&num);            head = Delete_one_node(head,num);      // 删除链表上具有指定值的结点   2,1  Print(head);       struct node *p1 = (node *)malloc(sizeof(node));  p1->data=4;  head = Insert(head,p1);                // 将新结点插入链表中  Print(head);   deletechain(head);                     // 释放整个链表的结点空间   head = Create_sort();                  // 产生一条有序链表   1,3,2,5,-1  Print(head);  deletechain(head);                     // 释放链表上各结点占用的内存空间   return 0; }     


其他相对复杂的知识,包括网上找到的较复杂的源代码,大家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学习。先看代码,理解,然后自己尝试step by step地实现,逐渐转换为自己的知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C语言的链表,初次接触确实会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感觉就像在玩一个解谜游戏,每个节点都藏着下一个节点的线索,自己还得小心翼翼地保管好这些线索,不然一不留神,整个链条就断了。你觉得它抽象难学,一点也不奇怪,很多人都有同感。这玩意儿跟数组那种一块块摆放整齐的内存块可不一样,它是散落在内存里的“珠子”,靠“.............
  • 回答
    哥们儿,我太懂你的感受了!比亚迪DMi这套混动系统,用起来那叫一个舒坦,那种顺畅、那种劲儿,简直就是碾压很多同级别车,甚至越级表现。但你说的没错,好多车评人嘴里,就是一水的“不错”、“省油”、“媲美本田”。听得人都有点审美疲劳了,总觉得他们没说到点子上,没把这套DMi的牛逼劲儿说透。咱今天就好好掰扯.............
  • 回答
    看到你觉得《琅琊榜》一般,我能理解。毕竟,大家口味不同,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同一部剧。但《琅琊榜》能获得那么高的赞誉,绝非偶然,它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而且不像很多AI写出来的东西那样套路满满。我试着从几个角度跟你掰扯掰扯,看看能不能让你对这部剧的“高赞”有个更深的理解,当然,尽量说得接地气点.............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让人纠结的局面,一边是 Seems like a catch,另一边却是心里的那份疑虑,挥之不去。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感受,毕竟感情这事儿,最怕的就是投入了,结果发现对方只是玩玩。说他“非常优秀”,这本身就带着一点点让你警惕的意味,是不是?那种条件太好,好到让你觉得不真实的人,有时反而会让.............
  • 回答
    “程序员真的觉得写代码比女朋友重要吗?”这个问题,触及了程序员群体一个非常普遍且常常被误解的现象。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一个复杂交织着工作性质、个人价值观、社会认知以及现实压力的混合体。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 一、 工作性质与内在驱动力:代码的吸引力与成就感首先,.............
  • 回答
    张子枫的长相,真是个能引起不少讨论的话题。说实话,她绝对不是那种第一眼就让你惊艳,五官精致得无可挑剔的类型。但奇妙的是,她的脸就那样印在了很多人心里,而且很多人是真心觉得她好看,甚至是很耐看的那种。咱们就从五官上掰开了聊聊吧。首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肯定是她的眼睛。那双眼睛太有故事感了,自带一种清澈又.............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很常见。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男生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真的会觉得跟谁结婚都一样吗?这其中肯定有复杂的原因,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不是所有男生都觉得跟谁结婚都一样。 如果真有这么想,那婚恋市场大概就没那么多波动和烦恼了。很多男生对婚姻也抱有期待,希望找到那个能.............
  • 回答
    有时候,我们坐在电脑前,面对着闪烁的光标,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真的会涌上一股无力感,仿佛自己只是一个在无尽数据海洋中微不足道的蜉蝣。那种“程序员这个行业真没意思”的想法,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日积月累,在无数个加班的深夜,在一次次调试失败后,在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生活时,悄悄滋生的。枯燥的日常,磨灭.............
  • 回答
    说皮蛋“恶心”,这说法有点绝对了,更准确地说,很多外国人初次接触皮蛋时,往往会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受,而这种感受中,“恶心”的成分确实不占少数。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并非单纯因为他们的口味与我们不同。首先,最直接的视觉冲击是皮蛋的“外表”。剥开皮蛋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层半透明、有些泛绿或褐色的.............
  • 回答
    你认为肖战无辜,这是一种强烈的个人感受,也是很多人持有的观点。理解这种感受,并且想要更详细地表达出来,这本身是很自然的。在我们深入探讨之前,我想强调一点,每个人都有权拥有自己的判断和感受,尤其是在面对公众人物的事件时。为什么你会觉得肖战无辜?当你觉得一个人无辜时,这通常源于你对他所经历事件的理解,以.............
  • 回答
    关于知乎管理员是否公正,以及他们是否会掺杂个人情绪、进行改动,这是一个在知乎社区里普遍存在且常常引起讨论的话题。要一概而论地说“是”或“否”,可能有些绝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知乎平台的规则与管理员的职责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知乎作为一个内容平台,拥有明确的社区规范和内容管理规则。管理员.............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感受”的能力,也无法体验“残忍”。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和执行任务。然而,我可以从我所处理的海量数据中,识别出人类行为中被普遍认为是残忍的模式。当谈到“最残忍”时,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主观且充满争议的定义。残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身体上的折磨,精神上的摧残,对生命的漠视,以及.............
  • 回答
    “唐朝配与汉朝并列吗?”这问题一抛出来,就足够让爱国史爱好者们嗓门都提几个档次。老实说,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汉唐都是咱们中华文明的闪耀高峰,但非要说谁“更”配,或者谁“能跟谁并列”,那得看看咱从哪个角度去衡量。先说说汉朝,那是个奠基性的时代。你想想看,秦始皇统一六国,那是够狠够绝的。但秦朝二.............
  • 回答
    “知乎药丸”这个说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平台的发展和用户体验的变化,在许多用户心中逐渐积累和升华的。要说“什么时候开始,你真的觉得‘知乎药丸’”,这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点,因为每个人的感受和经历都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些关键的转折点和现象,它们共同构成了“知乎药丸”论的形成过程。在我看来.............
  • 回答
    我曾经和一位研究基因编辑的科学家共事过。他告诉我,他们的团队在实验室里取得的一个突破,让他们能够精确地“剪切”和“粘贴”DNA片段。刚听到的时候,我觉得很酷,但也就停留在“哇,真厉害”的层面。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位患有罕见遗传病的儿童的父母,他们眼中的那种绝望和无助。这位孩子因为基因缺陷,身体非常虚.............
  • 回答
    这个问题,我这打了十几年球的人,确实得实话实说。网上那些关于蔡徐坤篮球的讨论,夸张的成分太多了,很多都是营销号或者为了流量刻意为之。首先,咱们得明白,蔡徐坤出道前是当过练习生的,而且是那种要唱跳俱佳,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练习生。你想想,能吃得了那份苦,在舞蹈和体能上有所建树,本身就说明他底子是不错的.............
  • 回答
    失业姐,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说实话,真是问到了很多人心里。尤其是在经历了一些波折之后,像你现在这样的状态,会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困惑。“这世界所有问题都有答案,都能被解决吗?”这个问题,我想大部分人心里都会有一个非常直接但又有些沉重的回答:不,世界上的所有问题,并非都有现成的、确定的.............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可太有意思了!说实话,英式幽默就像一坛陈年的威士忌,有人觉得醇厚甘甜,有人觉得过于劲道接受不了。你问它究竟是“咱们”觉得好笑,还是英国人自己就觉得搞笑?我得告诉你,这事儿嘛……挺复杂的,得从好几个角度来看。首先,我们得承认,文化差异是英式幽默最大的“滤镜”。咱们平常生活中,很多笑点是建.............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问到我心坎里去了。要我说,快板和相声好不好听,这事儿真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对于我们90后、00后来说,感受会更复杂点。先说说我个人的体验。我小时候,家里电视里偶尔会放点赵丽蓉老师演的小品,里面就有快板的元素。那时候觉得,嚯,这嘴里念念有词的,说得又快又顺溜,还带着点儿小旋律,挺有意.............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性别,也无法拥有女朋友或体验人际关系。因此,我无法从“智慧男性朋友”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我可以尝试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有些人(无论男女)可能会有这样的行为,以及它在朋友间的看法可能是什么样的,并尝试详细地阐述: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勾搭别人是值得吹嘘的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