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看整个片子里的人的军衔,对标一下就知道低不低了。
丁伟,李云龙,孔捷,赵刚四个少将,
其中赵刚是延安后进来的,军衔一致,但另外三个人发牢骚都没发到赵刚头上,原因就是赵刚他们认为衔不高,甚至低了。
铁三角一定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不同错误的原因,少将衔已经拔高了。
丁伟 部队经商,学院时几路野战军的同学都知道,可见通报批评没逃掉。
孔捷,问题出在抗日收编黑云寨,李云龙降营长他估摸会因为识人不明挨处分。再之前被山本偷营,之后朝鲜二次三次战役打的不好。影片里称述好像是一个师包围一个营还没吃掉。军事指挥上确实有点问题,所以学习也最热情。
李云龙,那就没法提了,红军抗战一堆处分,千里进大别山,别拉到粟裕名下,淮海战役直接进医院,渡江都没赶上,最大战功是吃掉暂七师俘虏常师长,硬抗89师,这功绩在整个淮海也就一个少将命,还要不计错误。
赵刚才是惨,129负责人之一,早期抗大林帅学生,除了赵家裕被偷负伤基本没有落下其他建功时刻。淮海时直接拔上纵队,单身策动炮军起义,一路最后进总政,他才一少将主要就是政工干部拖累和资历较浅。如果他是李云龙认识的那王特派员资历,中将是一定有的。如果他是军事干部。。。好吧,他这种不犯错的军事干部估计也能中将
李云龙的原型是红安的王近山。
把王近山各个时期的履历降一级再用文笔加工一下就是李云龙。
1955年授衔时,闹得最凶的是被评为中将的王必成和王近山,以及被评为少将的钟伟。王近山当时被刘邓训斥了一顿。
钟伟不是大别山红四方面军出身,抗战时期也不是八路军,而是新四军,与李云龙的经历有很大出入,PASS。王必成和王近山都是大别山区走出去的将军。
王近山红军时期当过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772团副团长、769团团长、385旅副政治委员、386旅旅长(386旅熟悉吗?)。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起,任太岳纵队副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2军军长、政治委员。
这里暂停一下,二野扩编时,许多纵队司令升任兵团司令。二野当时有三个兵团,分别是:第3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政治委员谢富治。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第5兵团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当时屈居3兵团副司令的王近山很不服气,陈赓和陈锡联他没意见,一个是自己的老上级,一个是自己的老乡、媒人兼老战友,而且这两人也都战功赫赫。但王近山居然当着刘邓首长的面指着5兵团司令杨勇说:“他,凭什么?”大有取而代之之势。邓小平回答:“打仗你比杨勇强,但其他的他比你强,所以你当副司令。”
抗美援朝时期,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实际上行使的是代司令员权力,当时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是王近山的老上级:陈赓。陈赓大将在抗美援朝时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内的,后来又在筹备军事工程学院。再后来的司令员是许世友,也一直在国内)。王近山指挥过上甘岭战役。看十五军伤亡很大,同时也是帮一下老乡秦基伟。王近山命令正在换防去后方休整的李德生的十二军两个师四个团返回前线,投入战斗,配属秦基伟指挥,再增调一个喀秋莎炮团,坚守无名高地43天。当然在之前的第五次战役,180师伤亡惨重,王近山身为第3兵团代司令员得负一定责任,这也可能是他没评上上将的原因之一。
55年授衔时,王近山的资历和战功是可以评个上将的,最后只得个中将。对比红安出去的将军,抗战时期跟他平级的陈锡联是上将,抗美援朝时期是他下级的秦基伟也是中将,所以王近山多少有点不服。
1964年因个人生活作风问题被一撸到底(要与原配离婚,取小姨子。据他女儿讲是他喜欢跳舞,那个年代也有舞会,如看《横空出世》送苏联专家时跳舞。他老婆怀疑他在外面乱搞,就让妹妹去看着他。王近山就带着小姨子去,他老婆又怀疑他跟妹妹好上了。就往上举报,小姨子直接被组织下放隔离了。王近山铁了心要离婚,事情捅到主席那,就被一撸到底。从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的职位到河南周口的黄泛区农场当副场长。保姆陪他去了,患难与共,二婚取的保姆)。后来被批斗,幸得老下属肖永银相助,指点他,并帮他传信给许世友将军,许帮他在毛主席那说好话。许世友将军复出时就让王近山到南京军区当副参谋长。
王近山78年去世,由于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属军级干部,与他之前的履历和战功不相称。他以前的很多下属(肖永银、李德生、尤太忠等)都请求邓小平,希望能给王追加军衔(或提高职位待遇。看着王近山人快不行了,安排后事,去世前5天申请的)。邓是王的老上级,也很难过。说人都去世了,不能下命令再搞一些名堂,就叫南京军区顾问吧。并在王的悼词中加了一句:“一员有名的战将”。这样王近山逝世1天后,中央军委补发了任命通知,任命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丧事按大军区领导待遇办理。
多年以后,军事科学研究院要出一本王近山的纪念文集,邓亲自题写了书名,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题词,这也算是一些补偿吧。
低不低,看要跟谁比。
要是跟那些同年出来闹革命,一路根据地长征抗战走过来的团长们比,确实低。很多跟他同级别的都成了军长兵团司令甚至进入军队最高层的都有。这些人论军衔比他高的人很多!
但是,他一方面是四方面军的人,四方面军普遍军衔低!
另一方面,他运气太差!
淮海战役中潘塘大捷阶段就负伤养病去了,后面围歼黄维兵团围歼杜聿明集团这些吃肉立功的战役都没赶上!
顺带错过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甚至进军大西南、大剿匪都没赶上,这些都是赤裸裸的军功啊。
等他病养好了,能当副军长估计都还是领导照顾!
然后备战台海又因为抗美援朝台海不能打了!
这算什么!
二野歼敌最多的指标就是进军大西南的时候打的。
人家收人头刷战绩的时候他李云龙在养病谈恋爱娶媳妇,军功职位都上不去,能评个少将不低了!
再就是,他李云龙能力很有局限性,就是这么个水平。红军到抗战时期,他李云龙历任新一团独立团团长,到抗战末期,仍然是团长身份,甚至到解放战争中后期,其部队主力,仍然是以团营级为主,部队特色仍然是小规模渗透穿插,没有在部队规模上有所扩充,这是他李云龙的指挥瓶颈。将十万人横行天下,他根本摸不到边;离刘帅谓之军头,也差着距离。按小说描写,时代给了他机会,他也发挥了最大的能力。
少将军长,够格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