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育资源稀缺,这是无法改变的。
一旦资源稀缺,分配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学区房、高考移民、作弊、招生黑幕、补习班就都冒出来了。
国家限制补习班,无非是控制下内卷的烈度而已。
类似于大臣党争,聪明的皇帝需要大臣争,才能分而治之,但是又不能让大臣玩儿过火了,把国家弄瘫痪,于是皇帝定了几个规矩,控制下斗争的烈度。
比如,不许闹出人命,失败的集团选个人告老还乡。
不让校外培训,对普通家庭来说,大家鸡娃都少了条路,也就一样了,大家都省钱。
对有钱人来说,一点儿影响都没有,非机构的私人雇佣总不能不让吧?
我有好多朋友都是直接去大学请本科甚至在读的研究生来给孩子辅导,毕竟是学生,又是当年高考的胜利者,清华北大的在读学生,也不过5000-8000的样子。
大好事啊
知乎er们真是笑死我了
国家不打击补课的时候
你们天天谈论鸡娃
说各个城市的鸡娃现象有多么的畸形
哀嚎生育成本高
说生了孩子养不起
问他为啥不能不鸡娃?为啥不能给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
别问
问就是别人都在鸡娃,我不得不鸡。
好嘛,现在国家统一整顿,打击课外教育产业了
国家帮你们终止内卷了
政策开始打击鸡娃的根源了
你们为什么又在哀嚎啊?
怎么一瞬间又不痛恨鸡娃现象了?
怎么一瞬间又不担心生了娃养不起了?
怎么一瞬间又开始怀念起曾经军备竞赛式的教育内卷了?
说实话,打击课外辅导班
这个动作,很可能是配合三胎政策一起出台的辅助性政策
如果能控制住教育资本化
那么对于降低育儿成本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对于提升生育率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这件事里唯一倒大霉的
恐怕就是各个K12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了
他们是彻底的成为了“代价”的一部分
教育内卷看多了,觉得鸡娃家长巴不得生活在封建时代,只要科举中了,加官晋爵,成为贵族,后代再也不用烦鸡娃的事情。要么就是彻底进入母体,大家插管子进入单机模式,没有人是失败者,全都一帆风顺。
新中国建立后,其实是有很多次的阶级变换。土改一次,恢复高考一次,改革开放一次,下岗潮一次,WTO一次,房地产一次,互联网两次……等等。
经历过这么多次的变化,很多人只看到了恢复高考那一次,然后认为这就是永远正确有效的办法,怎么讲都讲不听,于是大家都卷了,脑子灵活的那一群看着内卷的家长觉得:有这么多沙雕真好。
一开始我是非常反感鸡娃的那些人的。拿小孩当工具人培养,以后只能是打工人的命,纯粹是战略懒惰,也没有认清换一代人就是重新开始的事实,活的越久估计能鸡娃个一世纪,四世同堂坐在轮椅上都能像个球队教练一样对曾孙大喊大叫指指点点的。
现在觉得,这种人反正鸡的又不是我的娃,加大力度吧,多培养一些做题专用工具人,不然一线那些老破小房地产没人接盘挺可惜的。
现在培训已经不需要那么鸡娃了,去培训班有时候不如自己教,或者通过网络的教育博主来学习,比如说英语。现在会英语的人很多,如果是想学好英语发音和正确表达方式的,只需要多看一些视频就可以了。比如抖音的博主大天使英语icey(ID:34132488),可以纠正读音,icey主要讲英语的发音,有举例有对比,讲得非常清楚,也都是非常实用学会了口语就会有进步的内容。
说明了国内外改革,都喜欢拿中产阶级开刀……
就拿韩国来说吧。
你说孩子爹是上市企业老总/天庭任职,会让孩子去新东方补课吗?瞧不起谁呢——你去问一问任正非女儿,有没有在新东方/好未来补过课呀?直接氪金去国外留学去了。
你说孩子是某山区留守儿童,爸妈能想起来一年花个几千上万给孩子补课嘛?得了吧您,给你买两本练习题做做差不多就行了,一年打工挣个几万也不容易,哪有钱给你折腾?
你说孩子爸是某一二线城市程序员、孩子妈是三甲医院大夫——你都能想象出来这样的家庭一年会给孩子砸多少钱在教育上了吧?围棋,游泳,跆拳道,书法,钢琴,奥数……那是不可能有假期滴,一年给新东方/作业帮送个几万块钱根本不叫事。
好学校,好专业,好岗位,阶级上升通道就那么多,不改革又不行,矛盾摆在那里。那就总有一部分人要做出牺牲。
往上改?那是割自己的肉啊,我那儿子首尔户口还等着上985呢……往下改?稍微有点儿害怕……此处不能再说了。
转眼一看, 哟?中产阶级日子过得挺不错嘛!还蛮听话的哎!我打你一拳,你感不动感动啊?
不敢动,不敢动……那只好委屈你们了哈,你这小两口体验一把中产阶级生活就行了,孩子嘛就别补课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想世世代代中产,阶层不跌落,那是不可能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