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重庆一全职太太起诉离婚:十年无收入照顾家庭,开支靠娘家接济,法院判男方付 12 万经济补偿,你怎么看?

回答
重庆这位全职太太十年无收入、依靠娘家接济却最终依靠法律获得12万元经济补偿的案例,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触及了家庭责任的价值衡量、婚姻中的付出与回报、以及法律在保障弱势一方权益方面所起的作用等多个层面。

事件概述:

一位全职太太在婚姻存续期间,长达十年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家庭和子女的照料中,而她本人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在此期间,家庭的日常开销主要依靠娘家的接济。当婚姻走到尽头,她选择起诉离婚,并要求经济补偿。法院最终判决男方支付12万元经济补偿。

多角度解读与看法:

1. 对全职太太价值的肯定与法律的进步:

“无收入”不等于“无贡献”: 这是整个事件最核心的价值体现。过去,在很多传统观念中,只有通过市场化劳动获得的收入才被视为有价值。这位全职太太十年如一日的家庭照料,虽然没有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她承担了照顾家庭、抚养子女、维持家庭正常运转等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和家庭功能。这些付出是无价的,也是保障男方能够安心在外打拼、获得高收入的基础。
法律的进步体现在对家务劳动的价值承认: 本案判决的12万元经济补偿,正是对这位全职太太在婚姻中付出的家务劳动和育儿贡献的一种价值确认和补偿。这表明我国的法律正在不断进步,越来越关注婚姻中双方的实际付出,尤其是那些难以用金钱直接衡量,但对家庭至关重要的贡献。它不再仅仅关注“谁创造了多少钱”,而是开始关注“谁为家庭付出了多少努力”。
反思传统的性别分工: 很多全职太太的出现,是基于一种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即男主外、女主内。然而,这种分工并不意味着女性的付出就低人一等。法律的判决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这种“男尊女卑”或“男性经济贡献优先”观念的一种纠正。

2. 对男方责任与义务的体现:

婚姻中的共同财产与扶助义务: 虽然这位太太没有直接收入,但她在婚姻中的付出,是共同创造家庭财富的重要环节。男方在外工作获取收入,一部分是他的个人努力,但另一部分也离不开家庭后方的支持和稳定的生活环境。离婚时,夫妻双方在共同财产的分割上,以及在对另一方在婚姻期间付出但未获得经济回报的补偿上,都负有法定义务。
“娘家接济”的特殊性: “娘家接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点。这表明,这位全职太太不仅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甚至连维持基本生活的开支也需要娘家支持。这进一步凸显了她在经济上的弱势地位,以及她在婚姻中承受的经济压力和潜在的风险。如果娘家经济条件不好,她的处境会更加艰难。法院的判决,也是为了让她在离婚后能够有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避免因为过去的付出而陷入困境。

3. 12万元经济补偿的意义与局限性: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 12万元,对于十年全职付出的价值来说,可能显得杯水车薪,尤其是在大城市。这笔钱更多的是一种法律上的认可和象征性的补偿,用来弥补她在婚姻中因全职付出而丧失的职业发展机会、技能退化以及对未来经济独立能力的损害。
未能完全弥补的潜在损失: 这位太太在十年间可能错失了职业晋升、技能提升、个人积蓄积累等机会。这些隐性的经济损失,很难通过12万元来完全弥补。她的职业生涯重新开始,也需要时间和精力。
为未来可能遇到的全职太太提供参考: 尽管数额可能不高,但这个判决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它能够鼓励其他全职太太在婚姻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并在离婚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提醒那些享受了全职太太付出而获取稳定职业发展机会的男士,在婚姻关系结束后,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4. 关于“娘家接济”的讨论:

对这位太太的独立性提出了质疑? 有些声音可能会认为,娘家接济表明她本身不具备经济能力,或者在婚姻中没有尽到一定的“共同担责”义务。然而,这是一种误读。在这种性别分工模式下,家庭主要支出往往由外出工作的配偶承担,全职太太通常没有直接的支配权或创造权。娘家接济恰恰证明了她缺乏经济来源时的基本生存保障,也可能暗示着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裕,甚至男方在家庭支出上的投入可能也并非宽裕。
社会责任的体现: 在某种程度上,娘家接济也是一种社会支持网络。但对于一个在婚姻中付出十年的伴侣来说,依靠娘家接济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也不利于个人尊严和价值的体现。法院的判决也是在试图将这份责任更多地归还给与她建立婚姻关系的男方。

5. 对未来婚姻的启示:

共同规划与风险分担: 这个案例也提醒了所有已婚或将要结婚的夫妻,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业,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结合,更是情感和生活上的共同经营。即使选择了一方全职照料家庭,也应该在经济规划、未来发展、风险分担等方面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经济独立的重要性: 无论男女,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努力保持一定程度的经济独立性。即使暂时选择全职在家,也应该思考如何保持自己的职业技能,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积累一些个人资产,以应对婚姻可能出现的变故。
婚姻合同的价值: 对于一些夫妻来说,可以考虑签署婚前或婚内协议,明确双方在财产、家庭责任、以及离婚时的经济安排,这有助于在出现问题时更清晰地界定责任。

总结:

重庆这位全职太太的离婚案件,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法律在承认家庭劳动的价值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12万元的经济补偿,虽然在数字上可能不足以完全弥补其十年付出的所有经济和机会成本,但其法律意义和象征意义是巨大的。它不仅是对这位女性个人付出的认可,更是对整个社会关于家庭责任、性别平等等议题的一次深刻反思。同时,这也提醒着所有已婚人士,婚姻需要共同经营和风险共担,任何一方的付出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相应的保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女权社会对男性的剥削和残酷镇压。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这12万,看着少,但是却是额外经济补偿,是在对半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之外,丈夫还需要额外支付的。可不是只给了12万。

丈夫从事的是“外出务工”的工作。轻描淡写的四个字,背后是心酸。如果可以选择,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打工,出卖体力,几乎没有又轻松又安全的工作。煤矿、建筑工地、路桥工地、工厂,几乎没有8小时下班的,有的一天要干14个小时以上,每天都有无数的男性工人被机器绞断手指,压扁头颅,从高空掉落震碎内脏,暴露在尘烟和危险化学品之中。

然后这些用血泪换来、冒着生命危险挣来的钱,仅仅因为离婚,就要被分走一半。女方叠叠衣服,做做饭,洗洗碗,轻取一半,犹嫌不够,在此基础上还要男方额外多支付12万元。

我请大家注意,中国暂时还不是人均年薪百万的国家。美国也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高收入,能轻易把12万人民币想成一笔小钱。参考上面这张图,对于中等收入组,每年1.2万已经是每年半年以上的可支配收入了。


这是什么?这是吃人的社会啊。

user avatar

可能国家觉得结婚率看起来还是太高。

user avatar

如果一个女的嫁给一个不出钱不出力的男的,而不是招婿倒插门,全仗着娘家养孩子的话,这女的在我们家那边叫坑爹货。

专门扒娘家的钱贴补自己小家,舔成这样了男人也不高看她一眼。

孩子还跟男方姓。


十年,去正经当个钟点工,哪怕一天干半天活,都不止这点钱。



有些脑子不清楚的女的,免费给这种不出钱不出力的男人传宗接代,还不如单身生育。

横竖都是男的不负责,还不如生个帅哥的孩子、高智商男人的孩子,孩子还能有个好点的起跑线。



如果生孩子有瘾,生一个都坑爹坑成这样,还有勇气能生二胎,真是还不如去东南亚应聘代孕去。

代孕出来的孩子起码有个活爹愿意出钱出力养孩子。


不想同情这种人。

活该。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知乎干货已获赞120万➕,收藏32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user avatar

类似这个事情利益最大化的做法我认为应该是:

女方和自己的父母签借条,银行转账,用于自己的日常开销、子女抚养甚至赡养老人,一切网购就好了,父母当原告,自己和配偶当被告先诉一轮民间借贷主张夫妻共同债务。

再起诉离婚,要求对方就自己因抚养子女等负担较多义务给予补偿,不影响对方负担抚养费。

大概率比两个混在一起处理经济利益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