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首先,张裕对刘备政权的不合作并非一时一事,而是个长期过程。
虽说此公有面嘲刘备的黑历史,但益州易主之后依然吃着州后部司马的俸禄,并未被秋后算账。
面对刘备释放的善意,张裕又有何等表现?先是反对进攻汉中,末了在刘备与曹操苦斗之际又散布妖言:
【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
易言之,这就是位历史兼现行反革命,搁哪个政权被清算都是天经地义。倘若他的老板是曹操,没夷三族都算他老张家祖上有德。只不过刘备阵营不怎么动刀,故而有些扎眼。
其次,刘备政权主要由荆楚士人及东州人构成,益州人处于次要及被压制地位。因此,有一批益州士人采取不合作态度。
恰巧汉中之战后刘备声望如日中天,正好挟其势震慑反对派。张裕的政治地位无足轻重,又有如此多的黑料,正可以作为杀鸡骇猴之鸡。
至于诸葛亮与刘备的分歧,主要还是二者不同的政治风格所决定。对于不合作的益州名士,孔明更偏好于春风化雨,怀柔待之,不特于张裕,之前也成功救下了李邈。
末了证明,他诸葛亮能感动中国,却感动不了一个喷子ㄟ(▔,▔)ㄏ
非但不是老刘的黑点,反而是他的吹点。细究起来就会发现,其实老刘完全允许儒生搞文化自由,有些方面甚至可能比我们还要自由些。
首先我们看看张裕做了什么。
【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人密白其言。】
散播当朝国祚过几年就要完蛋的言论,即使是当今世界,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容忍的。汉律更是有“非所宜言”的罪名,对非王族而言就是死刑起步,最高全家。
下列是汉代的判例。科普一下这个大不敬,它是“十恶不赦”之一,“为常赦所不原”。类似于我们的限制减刑。而且一般都会判处死刑。
即使按汉代的“妖言罪”处理,涉及大逆不道时亦可判处死刑。
如果把张裕空投到用刑尚重的魏吴那边,只怕十个三族都不够他们杀的。老刘能忍下来没有立刻把张裕毙掉,不仅高出这些同级很多,比先祖也仁善不少。在乱世中实在难得。
本来张裕被记过后可以继续开开心心混他那份闲差的,直到在汉中之战,他又强行刷了一遍存在感。
【《三国志·周群传》:先主定蜀,署儒林校尉。先主欲与曹公争汉中,问群,群对曰:“当得其地,不得其民也。若出偏军,必不利,当戒慎之!”.....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没不还,悉如群言。於是举群茂才。】
刘备就汉中问题询问伪神棍周群。为什么说他是伪神棍呢,因为这个周群虽然被人传的各种半仙,张口却都是实实在在的军事意见,可见他其实是一个被包装成神棍的学者,只是意识比较超前而已。他判断出曹操会大举迁民,并建议刘备要正面迎战,队伍分散只会送人头。
周群的话看似是两个独立信息,其实二者有一定因果关系。蜀史虽少,但仍有三次联合农民起义的记录。可见蜀维埃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是走人民路线的。刘备之所以擅长少数部队游击的战术,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能快速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而曹操的大举迁民,就类似于日寇的“三光”政策,令蜀维埃的火种无可点起,所以刘备不能再使用以前的游击战法,用则必败。
周群的思维如此飘逸,难怪被世人当做半仙。连当时的刘备都没有反应过来(可能真把他当算命先生了),送掉两个队友后才明白他的高论。于是举他为茂才。
本来这是一次很好的君臣会谈,大家相互帮助推演战争结果,最后论才推举,非常和谐。谁知道忽然冒出来一个恶心人的东西。
【时州后部司马蜀郡张裕亦晓占候,而天才过群,谏先主曰:“不可争汉中,军必不利。”】
张裕强行插话进来,试图把话题由怎么打汉中扭曲成汉中能不能要。由于张裕前面的屁话让晋朝很是受用,所以陈寿作书时也得拍他两下马屁,说他比周群还有才。但人家周群不仅说出战争的具体预期,还讲到战术上要避免的错误。这个东西说了啥?
“别打,会输”。
理由呢?没有,问就是我算的,是天命!潜台词就是你们刘家注定要玩完了,闹啥闹。
就这还“天才过群”?
【先主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
新账加旧账,老刘终于怒了。他知道这玩意留着只会膈应人,决定除掉他。
但请注意一个关键词,“不验”。
也就是说,即使是这样一个倒胃口的玩意,再未有验证之前,老刘依旧允许他自由地在后方蹦跶。直到把曹操尽数赶出汉中后,脱下征衣的刘备才正式给他上拷,并以预言不准之名令天下人都知道他死的不冤。
同时依旧没有杀他的家族。
讲道理,别说封建王朝,现在有几个统治者能做到刘备这个程度的。
蜀汉对张裕这种人的宽容并不是孤例。在阿斗时期,有一位市级干部叫廖立。他认为自己的智力在蜀汉排第二——诸葛亮他还是没自信超过的。所以总感觉自己被屈才了。于是经常公开发表下列的愤青言论。
【立计曰:“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昔先主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更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恭作治中无纲纪;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今作长史,素能合道。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
人有言国家兵众简练,部伍分明者,立举头视屋,愤咤作色曰:‘何足言!’凡如是者不可胜数。羊之乱群,犹能为害,况立托在大位,中人以下识真伪邪?”】
大意就是刘备菜鸡,关公傻(和谐),朝中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而且所有给朝廷说话的人都是五毛。最过分的是他还专门说关羽死无葬身之地,而那时的他是长沙市市长,这就是在对自己前任直属上司进行人身侮辱。这么过激的言论不禁让人怀疑他到底是哪个时代的。虽然天下愤青一箩筐,但能这么自由开喷的大侠,除了蜀汉估计也只有现代才有产出。
那这个人最后怎么样呢?仅仅是免官而已。。。
【于是废立为民,徒汶山郡。】
和现代官员发表不和谐言论后受到的惩罚几乎没有区别。。。。
不仅如此,从诸葛亮的处理通知里可以看出,这货也和张裕一样,作死不止一天了。
【立奉先帝无忠孝之心,守长沙则开门就敌,领巴郡则有闇昧闒茸其事,随大将军则诽谤讥诃,侍梓宫则挟刃断人头於梓宫之侧。】
此君被贬后身体健康,而且依旧健谈(目测还是在键政),在姜维时代又冒了冒泡。
而且他认为诸葛亮还有可能给他恢复官位,似乎这次开除只是临时处罚.....
【立躬率妻子耕殖自守,闻诸葛亮卒,垂泣叹曰:“吾终为左衽矣!”后监军姜维率偏军经汶山,诣立,称立意气不衰,言论自若。立遂终徒所。妻子还蜀。】
两个事件综合一看,我们可以大致明白蜀汉的言论管制情况。
1.蜀汉不会专门监视臣子。它并没有像曹魏那样,搞出一堆赵达那样的特务专门去盯个人的私生活。或者扣字眼,用什么“女耳”来大搞文字狱。蜀汉所处罚的对象不是社会喷子就是公知大v,他们言论涉及国家利益和皇家权威,确实造成了不利的社会影响。
2.蜀汉有类似于知乎“盐值”的系统。喷子说出违规言论后并不会立刻下狱,而是会被记过扣分,可能还伴随有一定的批评教育。直到被扣完分后才会启动封号程序。
3.蜀汉对不和谐言论的处罚极低,甚至可以对接近现代的中国。并尽可能的不涉及家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