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类肉眼观测的问题在19世纪算是军官手册里的必备条目了,只能说随着时代变迁,很多旧常识已经被束之高阁。
比如沙恩霍斯特1794年出的《袖珍野战军事读本》(Militairisches Taschenbuch zum Gebrauch im Felde)里就专门提过两页,在此节译如下:
相隔2000步(1558米),只能看出兵器反光,骑兵部队也只能发现轮廓,但无法判断是否属于骑兵。
相隔1500步(1169米),能够判断是否属于骑兵。
相隔1000步(779米),能够依稀分辨头部和躯干。
相隔600步(467米),能够清晰分辨头部和躯干。(作为炮兵,沙恩还在脚注里补了一句,这个时候就可以上霰弹了)[1]
注意:写这书的时候沙恩霍斯特还在汉诺威96,没转会到柏林赫塔,所以这里的“步”是汉诺威步,1步折合32寸也就是77.9厘米,比1步折合28寸的普鲁士步略长一些。
相比之下,德·布拉克的《轻骑兵前哨》(Avant-postes de cavalerie légère)就明快很多(顺便感谢一下大革命和拿破仑推广米制),我这里直接全译即可:
问:如何用目视判定和敌人的距离?
答:相隔2000米时可以看到人、马都是一小点。相隔1200米时可以分辨步兵与骑兵。相隔800米时可以看出个体动作。相隔700米时可以依稀区分出头部和躯干。相隔400米时可以清晰分辨头部。[2]
总之吧,我觉得如果能够看一看沙恩霍斯特、雅基诺·德·普雷勒、德·布拉克这些人的基础书(第一位和第三位都有19世纪英译本和日译本),就基本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大部分科普需求了。
——————
评论区有人问“难道没有中译本吗”,呃,1906年的时候的确有人在南京出版的《南洋兵事杂志》上连载过德·布拉克的《轻骑兵前哨》(从日译本转译的,作者名字译成了多布落枯),结果这一期过后下面就没有了……
——————最后是一波无耻广告的分割线——————
欢迎诸位关注本人的公众号“火与马的时代”
草原障碍物较少,自然视野主要受空气中水分、温度、风速影响。
近的典型是东欧草原,水汽大温度适中风速低,容易形成气雾,阻碍视野。
远典型就是北亚蒙古高原,水汽小温度低风速高,视野远。
诡异的是北非中亚这一带,水汽小温度高,近的地方视野会模糊,远的地方反而可能会海市蜃楼出个惊喜。
另外,站的高,看的远,草原不是平的。
各个季节,各个气象,各个时段,正背太阳,视野都会不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