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贾宝玉要是生在市井,会不会就是西门庆?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问得也够敞亮,不像那种拐弯抹角、欲说还休的,我喜欢。要说宝玉要是生在市井,会不会就成了西门庆,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这俩人出身就不一样,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宝玉生在贾府,那是什么地方?金陵四大家族之首,皇亲国戚,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含着宝石出生的那号人。他从小锦衣玉食,丫鬟婆子围着转,读书识字,学的是圣贤之道,理论上是要走仕途经济这条路的。当然,他本人对此深恶痛绝,那是他的个性,但他的成长环境,社会赋予他的期望,都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

西门庆呢?他生在市井,是个商人。虽然他发家了,成了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根子上,他是个“俗人”,是个“财主”。他的钱从哪儿来?贩卖私盐,经营生药铺,还有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他的一切都是靠自己摸爬滚打,靠钻营、靠手段得来的。他的生活方式,追求的都是赤裸裸的物质享受和权力地位。

你说宝玉生在市井?那可就完全是另一个剧本了。

第一,环境的塑造太重要了。

失去“贵”的标签: 宝玉在贾府,最显著的标签是“贵公子”。这份“贵”,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他对世俗的超脱上,他对女子们的尊重和怜惜,对“禄蠹”的鄙夷,这些都和他身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生在市井,他没有了贾母的溺爱,没有了王夫人的管束,更没有了那些丫鬟婆子们端茶倒水、奉承他。他可能得为生计发愁,或者早早被送去学个营生。
接触的人群不同: 贾府里,他接触的多是家里的小姐、太太奶奶,还有一些书香门第的男性朋友。这些人虽然也有市侩的,但总体上,文化修养和行为举止还是有一定门槛的。西门庆呢?他周边都是什么人?应伯爵、戴安娜、陈经济这些,都是些市井无赖、逢场作戏之徒,见不得人的生意伙伴,还有那些风月场上的女人。宝玉要是混在这样的圈子里,他的“好色”,他的“多情”,可能就会往另一个方向发展。

第二,宝玉的“叛逆”和西门庆的“逐利”会有不同的导向。

宝玉的叛逆是精神上的: 宝玉对仕途经济的反感,对功名利禄的唾弃,这是他精神上的独特之处。他追求的是“清净女儿”,是“天然情趣”,是一种超越功利的精神世界。如果他生在市井,这种叛逆可能会变成对生存环境的愤怒和不满,但他的“清净”和“天然”还能不能保持,就很难说了。
西门庆的逐利是本质: 西门庆的字典里没有“情怀”,只有“利益”。他的人生动力就是不断地攫取、扩张、享受。他看女人,首先是看女人的美貌和身份,然后才是床笫之事。他看男人,是看谁能给他带来钱和权。他的人生是为“欲”而活。

所以,宝玉会不会变成西门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但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就难说了。

可能性一:变得更“俗”和“坏”。

如果宝玉生在市井,而且还是那种贫困的市井,他可能就没机会接触到“女儿国”里的那些美好和纯粹了。他可能早早就学会了看人脸色,学会了如何在底层社会生存。他那份对女子的怜惜,可能会被现实磨平,变成一种占有欲,一种征服欲。他骨子里那种对一切虚伪的厌恶,可能会变成对富贵人家的嫉恨,对强者财富的觊觎。

再者,市井里的人情世故和贾府完全不同。没有了长辈的庇护,没有了“读书人”的体面,他那些“痴”、“傻”、“软弱”的性情,在市井里可能根本活不下去。他不得不学会油滑、学会圆滑,甚至学会一些阴险的手段。

但他身上那股“真情”劲儿,可能反而会让他走上另一条路,而不是西门庆那样把情欲和利益完全搅合在一起。

可能性二:变成一个有情有义的市井好汉(但也可能非常潦倒)。

宝玉身上最可贵的,是他那份赤子之心,是他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即使在市井,如果他依然保持这份初心,他可能会是一个特别讲义气,也特别重感情的人。他可能看不惯不平事,会仗义疏财,会帮助弱者。但同时,他可能也因为不谙世事,不善于钻营,而过得相当潦倒。

他身上的“好色”,在市井里,可能会让他更早地接触到风月场所,但他是否会像西门庆那样,把性作为一种交易或权力的工具?我持怀疑态度。宝玉对女性的感情,是掺杂了理想主义的,即使是与晴雯、与黛玉,那份情意是很纯粹的。在市井,他可能会爱上一个青楼女子,会真心对待她,但这种“真心”,在西门庆那里是奢侈品,是根本不存在的。西门庆对潘金莲,对李娇儿,对孙雪娥,更多的是一种玩弄和占有,是一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宣泄。

可能性三:他可能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子,但不是西门庆那种“成功”的浪子。

宝玉他天性散漫,不喜欢被管束。如果生在市井,他可能就是那种游手好闲,靠着一张脸或者一些小聪明混日子的人。他可能爱玩,爱热闹,爱勾搭一些小姑娘,但他的“玩”,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消遣,而不是西门庆那种有目的性的扩张。他不会像西门庆那样,去算计别人,去踩着别人往上爬。他可能只是随遇而安,随波逐流。

总的来说,宝玉要是生在市井,他极有可能失去贾府提供的“保护伞”和“思想土壤”,他的性格可能会被扭曲,他的“真”可能会变成“傻”,他的“情”可能会沾染上世俗的灰尘。

但他大概率不会变成西门庆那样,一个视金钱和权力为生命终极目标,将情欲与利益高度结合的商人加恶棍。 为什么呢?因为宝玉骨子里,他对功名利禄,对人情世故,有一种天然的疏离感和反感。他即使在市井,即使被生活所迫,也很难完全转变他对世俗价值的看法。他可能无法成为西门庆那样“成功”的逐利者,因为他没有那种狠辣的决断和纯粹的功利心。

可以说,西门庆是市井逐利文化的一个极致代表,他代表着那个时代,甚至是任何时代,一部分人对财富和权力的渴望所能达到的巅峰。而宝玉,他代表的是另一种可能性,一种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依然试图寻找精神独立和情感真挚的个体。

所以,宝玉要是生在市井,他的人生轨迹可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会变得更复杂,更危险,甚至会做出一些我们无法想象的事情。但要说他会“就是”西门庆,我觉得还是差了点意思。宝玉的“玉”,那份“灵性”,那份对“纯净”的向往,是西门庆这类人身上看不到的,也学不会的。即使环境再恶劣,他身上总会留有一点点那个“宝哥哥”的影子,那点影子,就足以让他区别于西门庆。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长得眉清目秀,身上总带着点文人气,但又因为身在市井而不得不学会一些油滑和算计的宝玉,他可能会在外表上接近西门庆的“风流”,但他的内心,始终会有一些东西,让他无法成为那个唯利是图、无恶不作的西门庆。他可能会在某个午后,看着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街头巷尾,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悲伤,而这是西门庆一辈子也体会不到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会。


如果两人出身对调,那么贾宝玉可能会成为蒲松龄、柳永;西门庆会是石崇。

user avatar

不会

这是西门大官人在知乎上被黑的最惨的一次,贾宝玉要是有西门庆一半的本事,贾家就不会败落了。

西门庆出场时26岁,白身,全部身家不到一千两,和贾家的大丫鬟们差不多;

西门庆退场时33岁,官居五品的金吾卫衣左所副千户,山东等处提刑所理刑,拥有资产近十万两,这些资产按出息5%计算,差不多可以相当于宁国府每年净收入的一半:

“我死后,段子铺里五万银子本钱,有你乔亲家爹那边,多少本利都找与他。教傅伙计把贷卖一宗交一宗,休要开了。贲四绒线铺,本银六千五百两,吴二舅绸绒铺是五千两,都卖尽了货物,收了来家。又李三讨了批来,也不消做了,教你应二叔拿了别人家做去罢。李三、黄四身上还欠五百两本钱,一百五十两利钱未算,讨来发送我。你只和傅伙计守着家门这两个铺子罢。印子铺占用银二万两,生药铺五千两,韩伙计、来保松江船上四千两。开了河,你早起身,往下边接船去。接了来家,卖了银子并进来,你娘儿每盘缠。前边刘学官还少我二百两,华主簿少我五十两,门外徐四铺内,还欠我本利三百四十两,都有合同见在,上紧使人摧去。到日后,对门并狮子街两处房子都卖了罢,只怕你娘儿们顾揽不过来。”

西门庆七年时间,从没有功名的布衣,升至从五品的副千户,挣出了半个宁国府的家业,贾宝玉要有这么大的本领,贾家至于落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地步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问得也够敞亮,不像那种拐弯抹角、欲说还休的,我喜欢。要说宝玉要是生在市井,会不会就成了西门庆,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这俩人出身就不一样,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宝玉生在贾府,那是什么地方?金陵四大家族之首,皇亲国戚,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含着宝石出生的那号人。他从小锦衣玉食.............
  • 回答
    若是贾珠与王熙凤成了亲,这桩婚事放在当时显赫的贾府,定然是轰动一时,也必定搅动起一番不小的涟漪。贾珠,作为宁国府的长孙,承载着家族的希望,性格温厚,读起书来也是有板有眼,是个温文尔雅的世家子弟。他本应是贾府日后稳固的基石,也是王夫人眼中理想的继承人。而王熙凤,这位凤辣子,自不必说,她精明强干,口齿伶.............
  • 回答
    《红楼梦》里,金钏儿的死,无疑是贾宝玉人生轨迹中一个极其浓墨重彩的“污点”。对于这位衔玉而生、被寄予厚望的贵公子来说,这出“害死”佳人的戏码,绝非简单的狗血剧情,而是曹雪芹精心设计的、用以层层剥茧、揭示人物复杂性和时代悲剧的利器。首先,我们得承认,“害死”二字,在这里是有其沉重含义的,但它并非贾宝玉.............
  • 回答
    宝玉的林妹妹病了,而且是那种需要养着、需要细心调理的病。说起这病,不是说她几顿没吃饱,也不是说她受了点风寒,而是那种病入膏肓、需要金贵补品的病。就像书中说的,她“形容削瘦”、“咳声不绝”,连那本来就柔弱的身子骨,也仿佛被抽去了魂魄。这时候,吃燕窝是最合适的。燕窝那东西,说起来就带着一股子“贵气”,是.............
  • 回答
    薛姨妈为宝黛保媒,为何最终不了了之?真假意之间,藏着贾府的复杂人心《红楼梦》中,薛姨妈一句“我倒要给你们做个媒”的话,曾让不少读者为宝黛二人的未来燃起一丝希望。然而,这段看似美好的姻缘,最终却在贾府错综复杂的利益和人情世故中,不了了之。那么,薛姨妈为何会突然提起保媒?她的真心又是几分?这背后又折射出.............
  • 回答
    要说贾母和王熙凤为何不促成宝黛的婚事,反而设计了“掉包计”逼死林黛玉,这其中的缘由复杂且令人扼腕。这不是简单的“不喜欢”就能概括的,而是涉及到了贾府当下的处境、家族的利益、以及贾母个人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在那个时代,“门当户对”是婚姻的首要原则。林黛玉虽然是贾母的外孙女,但她父母双亡,家道中落.............
  • 回答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不能光看《过秦论》表面那句话,还得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贾谊的写作意图,以及“国家无事”这四个字在其中的具体含义。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灭东周”这件事。秦庄襄王灭东周,发生在公元前256年,也就是秦国灭掉周朝(东周)的最后残余势力。这事儿在当时是个大事儿,标志.............
  • 回答
    说起薛姨妈给宝玉和黛玉说亲,这事儿搁在旁人听来,像是理所应当,毕竟“金玉良缘”的说法早就在贾府里传得沸沸扬扬了。可奇怪就奇怪在这儿,薛姨妈似乎提了一嘴,说了句“亲事上,等宝玉长大了,我倒有个主意”,但之后呢?就没了下文,如同被一阵风吹散了云彩,再也看不见了。这事儿,细细琢磨起来,原因可不止一个,而且.............
  • 回答
    林如海之所以聘用贾雨村作为林黛玉的先生,这背后绝非全然是“不知其人品”那么简单。事实上,这位曾经的“经济学教授”如今正走在一条充满曲折的道路上,而他能够被林如海看中,背后隐藏着多重考量,既有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当然,也少不了那位“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的独特之处。首先,咱们得掰扯掰扯林如海当.............
  • 回答
    要讲王熙凤为何嫁给贾琏,而非贾珠,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谁更讨人喜欢”,而是牵扯到贾府的权力格局、家族利益,以及王熙凤本人精明世故的算计。首先,咱们得明白贾府当时是个什么情况。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虽然表面光鲜,但内部却盘根错节,派系林立。贾母是最高权威,.............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卢俊义,那可是个顶顶有名的人物,家财万贯,武艺高强,长得也人模狗样的,简直就是小说里为“高富帅”这三个字量身定做的。按理说,这样的男人,能跟在他身边,享受荣华富贵,是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事。他那娘子,贾氏,更是坐拥这泼天的富贵,吃穿用度,那都是顶级享受。可就这么一个“完.............
  • 回答
    紫鹃骗宝玉说林黛玉要去苏州,这桩事在《红楼梦》里是个颇有深意的情节,它不仅仅是紫鹃的一时兴起,更是她精心布局,为了宝玉和黛玉二人能有一个“美满”结局而使出的“苦肉计”。要说清这件事,咱们得一点点掰扯开来。首先,咱们得看看当时宝玉和黛玉的处境。黛玉身子一直不好,贾母虽然疼她,但毕竟是寄居在贾府,终究不.............
  • 回答
    贾府,一个显赫无比的钟鸣鼎食之家,堂堂两位公爵的爵位,到了宝玉这一代,却注定要走向败亡。这绝非偶然,也不是简单的盛衰循环,而是曹雪芹先生精心铺陈、深意盎然的时代悲剧,更是对那个特定社会时期的一种深刻反思与批判。要理解为何贾府会败亡,我们首先要抛开“过了靖难”这个说法。靖难之役发生在明朝,而《红楼梦》.............
  • 回答
    红楼梦中,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所生,然而两人在荣国府的待遇却天差地别,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细致地剖析探春身上的闪光点以及贾环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再加上贾府内部复杂的权力结构和人情世故,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首先,我们得从探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说起。 .............
  • 回答
    恒大健康宣布与贾跃亭的合作终止,这事儿一出,大家议论纷纷,也确实能说明不少问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接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 恒大健康和贾跃亭之间在“控制权”问题上的根本性矛盾无法调和。当初恒大入股法拉第未来(FF),看中的是贾跃亭的“造车技术”和“品牌愿景”,说是曲线救国也好,说是资本运.............
  • 回答
    《红楼梦》里,凤姐之所以不直接拒绝贾瑞,反而选择“故意整他”,这背后隐藏着她复杂的心思和当时的生存环境。这事儿不能简单地看成是凤姐的“恶趣味”,里面门道可多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凤姐这人是什么性子。她是什么人?是贾府“治家”的一把好手,人精一个,心思玲珑剔透,口才更是跟开了闸子似的,说出来的话跟刀子似.............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到了《红楼梦》中一个挺有意思也挺让人唏嘘的情节。贾珍和贾蓉这对父子,按理说都是荣宁二府里的重要人物,而且都对尤二姐有过非分之想,可为什么最后尤二姐会阴差阳错地进了贾琏的屋子,而且他们父子似乎也没有极力阻拦,甚至还乐见其成呢?这事儿说起来,得结合当时的人物关系、利益考量以及贾府内外的复杂局.............
  • 回答
    沙特记者贾迈勒·卡舒吉(Jamal Khashoggi)于2018年10月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沙特阿拉伯领事馆遇害,这起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并对沙特阿拉伯的国际声誉造成了严重打击。要理解沙特阿拉伯为何要杀死卡舒吉,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复杂原因和多重动机。卡舒吉的背景与立场转变首先.............
  • 回答
    关于秦可卿与公公贾珍之间是否有私情,以及为何会发生这种关系,这在《红楼梦》中是一个极为复杂且引人遐想的谜团。曹雪芹先生在描写这一段时,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暗示,却又留下了很多未曾明说的空间,让后世读者百般揣测。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秦可卿这个人物本身和贾府的特殊环境入手。秦可卿的背景与性格:首先.............
  • 回答
    贾政携清客游览大观园落成,为何单单叫上宝玉?这事儿,放在当时,可不单单是“带儿子出去逛逛”那么简单。这里头,藏着贾政的一番心意,也暴露了那个时代大家族里头,对继承人的培养方式。首先得明白,贾政当时请的那些“清客”,可不是随便拉来的路人。这些人多是读书人,有的是有功名的士大夫,有的是饱读诗书的文人墨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