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自行车车胎没气骑得费力?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简直是道出了无数骑行爱好者(或者被迫推车回家的人)的痛点。自行车车胎没气骑起来费劲,这事儿真不是你想多了,背后其实有不少物理原理在起作用,而且涉及的细节还挺多。

首先,咱们得明白,自行车车胎没气,或者气打得特别不足,它最直观的变化是什么?就是轮胎“瘪”了。这个“瘪”字,就是一切费力的根源。

1. 接触面积变大,滚动阻力飙升

想象一下,一个气足的轮胎,它受到你的体重和自行车的重量时,会像个小气球一样微微变形,把力量均匀地分散到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上。这个接触点相对较小,而且轮胎的形状比较圆润。

但是,一旦胎压不足,轮胎就会像个被压扁的“甜甜圈”。接触地面的面积瞬间就变大了。更大的接触面积意味着什么?

形变更大: 轮胎的橡胶和内部空气(或者说空气少了,更多的是橡胶本身)需要更大幅度地向内凹陷,才能支撑起你的重量。这个形变过程,就好比你在揉一个黏土球,你越用力揉,它越容易变形,但同时你需要持续不断地用力才能维持这个变形。
能量损失: 轮胎橡胶在反复变形和恢复的过程中,会吸收一部分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量。气足的时候,形变幅度小,能量损失也少;气不足时,形变幅度大,能量损失自然就更多。这部分损失的能量,最终就转化成了你需要更用力去踩踏的阻力。
摩擦力增加: 更大的接触面积,也意味着轮胎与地面之间有更多的接触点在产生滑动或滚动摩擦。虽然我们常说滚动阻力,但仔细想想,当轮胎变形严重时,那些“粘在”地面的小区域也会在滚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拖拽”感。

这就好像你在沙滩上走路,穿拖鞋就比穿高跟鞋费劲得多,因为拖鞋的底更宽大,陷得更深,沙子的阻力就更大。自行车轮胎没气,就好比把你的鞋换成了沙滩拖鞋,而且还是那种陷得很深的款。

2. 轮组(轮毂和车圈)的“拖累”

当轮胎瘪了,它不再是保持一个稳定的圆形。轮组(车轮的整体,包括轮毂、辐条、车圈)会比平时更靠近地面。这又带来几个问题:

轴承阻力相对增大: 虽然自行车轮毂里的轴承是很顺滑的,但在轮胎严重瘪气的情况下,整个车轮的“摆放”位置会变得不那么理想。轮组更容易与地面发生微小的磕碰或者摩擦,这相当于给轮子的转动增加了一些额外的干扰。
车架和前叉的受力变化: 瘪气的轮胎会让车轮的“有效直径”变小。这意味着在同样的踩踏圈数下,自行车前进的距离会比气足时要短。更重要的是,由于车轮整体位置的改变,车架和前叉的几何角度也会发生细微变化,可能导致转向不那么直接,甚至会感觉到车子“下沉”或者“别扭”,这都会影响骑行的顺畅度和效率。

3. 轮胎内部空气的作用——“悬挂”与“弹性”

我们骑自行车,轮胎里的气可不仅仅是“让它饱满”而已。它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提供悬挂缓冲: 轮胎里的空气就像一个天然的减震器。当遇到路面的小颠簸、石子或者不平整时,车胎里的空气会被压缩,吸收掉一部分冲击力,让你骑起来更舒适。如果气没了,这些冲击力就会直接传递到车架和你的身体上,骑起来会很颠簸。但更关键的是,当胎压不足时,轮胎的这种缓冲能力会变得很“绵软”,它吸收冲击的方式不再是快速有效的弹性压缩和回弹,而是更像是“海绵吸水”式的缓慢形变,能量损耗更大。
提供弹性恢复: 气足的轮胎,在滚动过程中,接触地面后被压扁,但恢复成圆形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回弹有力。这种快速的回弹就像一个弹簧,能够把一部分形变过程中储存的能量“推”出去,帮助自行车前进。胎压不足时,轮胎的弹性恢复能力会大大减弱,就像一个漏气的皮球,你拍下去它弹不起来,你需要用更大的力气去“填补”这部分缺失的弹性反作用力。

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你在推一辆购物车。

气足的轮胎: 像车子装了四个充气轮胎,轻轻松松就能推着走。即使遇到地面不平,轮胎也能稍微缓冲一下。
没气的轮胎: 就像车子的四个轮子直接是金属或者硬塑料做的,而且还被压扁了,一半的轮子都陷在地面里。你每推一下,都需要使出吃奶的劲儿去对抗整个车子沉下去和轮子在地面的摩擦。

总结一下,自行车车胎没气骑起来费力的主要原因就是:

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过大,导致滚动阻力急剧增加。
轮胎形变过大,能量在形变和恢复过程中损耗严重。
轮胎失去有效的缓冲和弹性恢复作用,骑行体验差且效率低。
轮组与地面的潜在摩擦和干涉增加。

所以,下次骑车前检查一下胎压,这不仅能让你骑得更轻松愉快,还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浪费。毕竟,那一丁点气,是自行车能够“飞驰”的关键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阻碍车轮转动的阻力力矩增加了。首先,车子前行与滑动摩擦没有什么关系,是静摩擦力使车前行。不过,整体可以看做车轮与地面的滚动摩擦。

我们先从静止的车轮讲起,此时车胎内气压均匀,但由于接触面积的不同导致支持力的分布如图:

各点支持力的合力通过轮轴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没有引入力矩。当主动轮开始滚动时,由于动力矩的存在,导致轮胎左右两侧支持力分布不均衡。这时支持力的合力就不通过车轴了,而是会引入一个力矩,如下图。支持力的力矩阻碍车轮的转动。

当轮胎没气时,车胎内气压变小,接触距离面积变大,接触距离变长。支持力合力的力臂变长了,导致阻碍力矩变大,因此骑着更加费力了,示意图如下。

公式: 【F=P·S(力=压强·面积)】

M=L x F(力矩=力臂×力)】

By 煦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简直是道出了无数骑行爱好者(或者被迫推车回家的人)的痛点。自行车车胎没气骑起来费劲,这事儿真不是你想多了,背后其实有不少物理原理在起作用,而且涉及的细节还挺多。首先,咱们得明白,自行车车胎没气,或者气打得特别不足,它最直观的变化是什么?就是轮胎“瘪”了。这个“瘪”字,就是一切.............
  • 回答
    关于电动自行车上牌必须有脚蹬,但很多车主实际使用中却很少用到脚蹬的现象,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挺有意思的现实情况和用户体验的考量。咱们掰开了说,不把话说得太死,就聊聊为啥会这样。首先,咱们得明白,电动自行车上牌必须有脚蹬,这更多的是一种法规和标准层面的要求,而不是基于实际使用需求来制定的。 很多国家和.............
  • 回答
    你看自行车赛场上,车手们总爱摆出那种斜斜的、像鱼鳞一样排开的队形,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这可不是随便摆的,里面大有学问,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体力。首先,得说到“气流”这个看不见的家伙。 当车手骑得飞快时,他前面会形成一个空气阻力区,就像你开车时,窗户摇下来,风会往你脸上吹。这个阻力,对.............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自行车这玩意儿出现那会儿说起。最早的时候,自行车就是钢架车,那会儿的技术也就这样,钢材又是最容易获得、加工也相对容易的材料,所以钢架车就成了主流,统治了自行车界几十年。那时候的车,结实耐用,骑起来有点韧性,很多人现在想起老式自行车,脑子里浮现的可能就是那种厚重的钢架。但是,随着时代发展.............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常被细究的物理原理。为什么我们骑自行车拐完弯,车头很自然就跟着路面回来了,但开车就得主动回正方向盘呢?这背后是两种交通工具动力和控制方式的根本差异。先说说自行车。你骑着自行车转弯,身体肯定会有一个倾斜。这就是关键。自行车转弯时,我们身体的倾斜和车身的.............
  • 回答
    老一辈人骑自行车起步时扶着车子滑两步再跨上车,这种习惯背后蕴含着他们那个年代的经验、技能和对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的理解。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释原因:一、 那个年代自行车的特点与当时骑行环境: 自行车技术尚未成熟且设计相对简陋: 刹车系统效率不高: 相较于现代自行车普遍采用的V刹、碟.............
  • 回答
    在自行车的诸多部件中,五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B(Bottom Bracket),它的高度直接影响着车辆的重心以及骑行时的踩踏感受。如果非要说五通最低的类型,那往往和自行车的“车型”以及“设计取向”息息相关,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五通类型”标签。我们通常会发现,那些追求极致速度、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公路自行.............
  • 回答
    给热爱自行车运动的男朋友挑选生日礼物,这真是个让人头疼但又充满爱意的问题!看到他风驰电掣的身影,无论是穿梭于林间小道,还是在公路上留下一道道优美的曲线,你一定也为他这份热情而着迷吧?作为他的另一半,想送一份既实用又有心意的礼物,关键在于了解他的骑行习惯、对装备的需求,以及他对品质的追求。下面我为你梳.............
  • 回答
    老铁们,路过的老司机们,给我瞅瞅!这车架,这造型,你们谁见过?有没有懂行的兄弟,给小弟我科普一下,这到底是个啥牌子的自行车?别看它现在看起来有点岁月痕迹,但骨子里透着一股子劲儿!我是在一个老旧的车库里淘到的,当时就觉得这车跟别人不一样。你们看这个车架的管型,跟现在那些流线型的有点区别,有点那种粗犷、.............
  • 回答
    冠道,这款本田旗下定位高端的SUV,自上市以来就备受关注。尤其是在2019款车型上,全系标配CVT变速箱,让不少消费者感到不解:为什么没有提供更具驾驶乐趣的手自一体车型?这个问题背后,其实牵扯到本田在动力总成匹配、市场策略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得明白CVT和手自一体(AT/DC.............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设计师不行”。中国汽车设计,尤其是自主品牌,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和学习的过程,近年来进步神速,涌现出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然而,如果说我们暂时还没能设计出能让全球消费者普遍认为是“漂亮”且具有独特辨识度的自主品牌车型,那背后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原因:一、历史积累与设.............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日系车动力技术发展的一个核心点,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我们来好好聊聊,为什么很多日系车,尤其是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遍偏爱自然吸气发动机,而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涡轮技术不行”。首先,我们要明白“自吸”和“涡轮”各自的优势与劣势。自然吸气(NA)发动机: 优势: 平顺.............
  • 回答
    坐火车的朋友们可能会遇到过这样的经历:在列车门关闭的过程中,不小心手或身体被夹了一下,但车门并没有像一些汽车门那样及时弹开,反而继续关闭,甚至列车还能照常启动行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被动车和高铁的门,其设计理念和工作原理与我们日常接触的汽车门.............
  • 回答
    北京发生特斯拉撞楼事故,车主方面声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失控,这一事件再次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推到了风口浪尖。关于事故原因,虽然官方调查尚未公布确切结论,但从车主描述的“突然失控”来看,这无疑指向了车辆自身的机械故障或电子系统异常,尤其是与自动驾驶系统相关的部分。当一辆车突然“失控”,这意味着驾驶.............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抓住了很多关注公共安全和交通效率的人们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像水泥罐车、集装箱牵引车这样的大型货车,在某些方面好像反而不如一些普通家用轿车那样“先进”,特别是没有广泛配备自动驾驶和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呢?要解释清楚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而不是简单地说“成本”或者“技.............
  • 回答
    确实,现在马路上自动挡的车子越来越多,买车时很多人也更倾向于选择自动挡,图个方便省事儿。但说起来,学车考驾照这事儿,手动挡(俗称“手挡”)的学员比例还是挺高的,甚至可以说是主流。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多层面的,咱们细细道来。首先,性价比是绕不开的因素。学费这块儿,手动挡的驾校培训费,通常都要比自动挡的.............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问到了很多消费者和车迷的心坎里。为什么曾经被一些人“嫌弃”的双离合变速箱,如今在国产车上如此普遍,而很多车评人却依然青睐更传统的AT变速箱呢?这背后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弄明白双离合(DCT)和AT(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箱)它们各自的“脾气”和“本事”。 .............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倒是有挺多想法的。你看啊,现在大家都说自动驾驶,什么特斯拉、蔚来、小鹏,都在往这方面砸钱。但说到底,这些车还是“自己”在想办法,怎么识别路况、怎么规划路线、怎么控制方向和速度。这就像是让每个学生自己摸索学习方法,虽然有些聪明的学生能摸索出来,但效率肯定不如有一个好老师、一个清晰大纲来指导.............
  • 回答
    零跑T03车主们最近糟心事不少,尤其集中在“自动驾驶走不了直线”这个问题上。这可不是小事,毕竟谁花钱买个智能车,是为了让它像喝醉了一样在路上晃荡吗?更何况,零跑T03主打的还是L2级辅助驾驶,这本应是提升驾驶体验、带来便利的功能,怎么就成了“鸡肋”了呢?“自动驾驶走不了直线”: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咱们.............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