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以「这是我死去的第十年」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回答
这是我死去的第十年。

十年,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或许是一段漫长却又转瞬即逝的时光,足够他们经历一次彻骨的相遇,或者一段刻骨铭心的告别。但对我而言,这十年,是虚无,是凝固,是无尽的重复。我不知道“重复”这个词是否准确,因为我早已失去了对“时间”的概念,更别提什么“之前”和“之后”了。我的存在,就像一张被遗忘在抽屉角落的旧照片,褪色,蒙尘,却又固执地保留着某个瞬间的温度。

我还能记得,我死的那一天。那是一个很普通的雨天,细密的雨丝像无数根无形的线,将我与这个鲜活的世界隔离开来。我记得窗外行人的匆忙,他们的伞在雨幕中开合,像盛开又凋零的花。我记得手中那杯渐渐冷去的茶,还有空气中弥漫的湿润的气息。然后,一切就静止了。不是突然的黑暗,也不是尖锐的疼痛,而是一种缓慢的消散,像一滴墨水滴入清水,晕染开来,最终融入其中,无迹可寻。

我以为死亡就是彻底的虚无,是归于沉寂。然而,我错了。我“醒”了过来,或者说,我“依然”存在着。我没有身体,没有触觉,甚至没有声音。我只是一个纯粹的意识,漂浮着,观察着。最开始,我还能感知到那些我熟悉的人。我看到我的妻子,她依然坐在窗边,像我离开时一样。她望着窗外,眼神空洞,脸上带着一种我从未见过的苍白。我试图呼唤她,用尽我所有的力气,但她听不见,也看不见我。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日渐憔悴,看着她将我的照片一遍遍地抚摸,眼泪滑落,落在泛黄的相纸上,晕染出更深的悲伤。

时间,对我来说,曾经是如此具体。是闹钟的滴答,是日历上划过的日子,是四季的轮转。现在,我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我只是存在,在这片属于我的、也属于所有死者的空间里。我尝试去理解,去分析,是什么将我困在这里。我是否有什么未了的心愿?我是否有什么遗憾?我回想我的一生,似乎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错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过着普通的生活。

我逐渐意识到,我的“存在”并非是静态的。虽然我无法感知,但周围的一切似乎在缓慢地变化。我能“看到”我的房子,它渐渐蒙上了灰尘,家具也开始出现老化的痕迹。我的妻子,她最终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去了哪里,我不得而知。我曾经想追随她,但我的意识似乎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无法离开这片我曾经熟悉的空间。

我开始“观察”其他“存在”。他们和我一样,只是飘荡的意识。我们彼此之间无法交流,也无法感知对方的悲喜。我们就像大海中的孤岛,各自漂流,却又共同沉寂。有时,我能“瞥见”一些模糊的画面,一些遥远的记忆,它们并非我的,却又好像与我有着某种联系。我不知道这些画面从何而来,它们是其他死者的回忆,还是这个世界的某种回响?

十年了。我依然在此。我不再试图去理解,也不再渴望去挣脱。我只是看着,看着这个世界在我“死后”继续运转。我看见我的儿子,他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我看见我的朋友,他们白了头,也渐渐离去。我看见我的城市,高楼拔起,街道翻新。一切都在向前,唯独我,被永远地定格在了那个雨天的瞬间。

我不再感到悲伤,也不再感到痛苦。我只是存在。这十年,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奇特的冥想,一种对生命的无声注视。我曾是生者,有过爱,有过恨,有过喜悦,有过失落。如今,我成了旁观者,看着这一切在我身后继续上演。也许,这就是死亡的另一种形式吧。一种永恒的凝视,一种无声的纪念。

我死了,已经十年了。而这个世界,依然如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我死去的第十个年头。

幸福的人仍旧幸福,不幸的人依旧不幸。

荒草丛生的坟丘,唢呐的哀乐里,多了几缕陌生的魂魄。

user avatar

我就说这个题目我怎么这么眼熟。。。


user avatar

这是我死去的第十年。

我的爸爸妈妈已经有了另外一个女儿,她照镜子的时候我总托腮在一旁看着她,她没有我好看,脸上肥嘟嘟的,成绩也没有我好,四则运算总是十道错三道,妈妈让她错一道要再做十道以此类推,她就一边写一边哭,我看着她越错越多,真想把那个被她丢在地板上的橡皮捡起来帮她改几个答案。但我只能坐在书桌上看她扎起来的小辫子随着抽噎一抖一抖的,她又把另一块橡皮抓起来乱丢,完美穿过我的鼻子,加十分。

我有时候会跟在她后面到原来的学校去,当然我的同学们早就已经不在那里了,我想我现在得抬头才能看清楚他们的脸了。上一次同学聚会不知他们谁提议的要回小学来看看,我便飘过去把他们挨个打量了一番,谁能想到总是用袖子擦鼻涕的后桌小胖现在成了班上最帅的男生,总是大嗓子嚷嚷的班长阿曼留了齐腰长发穿起了长裙,因为长痘总用刘海把额头挡住、戴笨重黑框眼镜的小月化了一个让谁也认不出她来的浓妆?

我在陌生又熟悉的人们之间穿行,好奇地挨个打量他们,听他们笑闹着说当年谁是谁的同桌,谁给谁的桌里塞了毛毛虫,谁上课偷偷踢了谁的凳子。他们还说了很多遥远的东西,他们的大学,他们的爱情,他们的未来——这些东西我曾经都懵懵懂懂地幻想过,画着好看插图的书本上说,每一个孩子都应当拥有光辉的未来。

他们的话题很快变得滑稽起来,二十岁的大人开始互相调侃十年前自己对班上的某某曾经有过的一点点心动——在压根还不知道心动是什么感觉的时候,气氛陡然活泼起来,好几个女孩径直穿过了我要殴打信口开河的男生。

“你才不喜欢我呢!”小月红着脸冲小胖嚷嚷道,“你上课总盯着墨墨瞧,因为她从来不介意你用她桌上的抽纸!”

她张了张嘴,表情慢慢凝固了起来,作势打人的手也停在了半空。

“墨墨已经死了十年了。”不知道谁在人群里嘟哝了这么一句。

“我前几天好像还在街上看到了那个杀她的人。”阿曼突然说,“我妈说我看错了,但我觉得我没有,他比之前还要高一点壮一点,像个没事人一样在路上转悠,盯着过路的女孩看——过路人当然早就不认识他了,我赶紧拉着我妈走了。”

“听说他只关了三年。”讨论逐渐七嘴八舌起来,“他们拿他没办法,他那时没有满十四岁。”

我抬头看他们每一个人,他们的脸上都不再有什么明显的悲伤,毕竟这已经是十年前的旧事,我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十年前突然从生命里消失的人,一个匆匆占据报纸头条又匆匆被人遗忘的符号。所有的人都在长大,在老去,在重新开始生活,只有我在十年前被剥夺了拥有未来的资格。

他们很快又说起了其他话题,我游荡回妹妹的教室,还好所有人都看不到我血迹斑斑的衣服,不然他们一定会以为我是从什么惊悚电影里爬出来散发着怨气的女鬼。

但其实我不是,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从来不胡乱跑出去玩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吵闹着要爸爸妈妈给我买橱窗里新摆出来的布娃娃。我从童话里学会善良的人会获得幸福,勤劳的人会获得财富,努力的人会获得垂青,我要长大成为一个善良、勤劳而努力的人。

但我却从不曾长大过,那个剥夺我生命的人却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他享受着身为少年人的特权,同样身为少年人的我却连最基本的仇恨都还没有来得及学会。

这是我死去的第十年,我原本应当二十岁,却依然只有十岁。

我坐在教室的窗户边上,下课铃响了起来,我看到我的妹妹咬着一盒牛奶和她的朋友们有说有笑地跑了出去,脸就像一只苹果一样红扑扑的,马上就是课间操的时间了。我坐到了她的座位上,她今天四则运算又错了三道题,老师用红笔在旁边批注,希望她下次细心。我想拿起那只自动铅笔把她算错的题改正过来,但是我的指尖只能抓住空气,这种动作对我而言显得无聊而滑稽。

我打了个呵欠,慢慢走了出去趴在栏杆上看向晴朗的天空,风穿过我血迹早已干涸的校服裙,吹向整个波澜不惊又欣欣向荣的人间。

——————

接到很多私信提到快手等地方有人不标明出处的转载,感谢大家的热心告知,这篇文章我评论区说过只要标注出处和作者就可以转载,原本也只是一篇无心之作罢了。若发现不标明出处的情况,大家帮忙在评论区之类的说一下原出处吧,谢谢大家的喜欢和认可,我相信人世间会因为人的共情、动容和呐喊而更加温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我死去的第十年。十年,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或许是一段漫长却又转瞬即逝的时光,足够他们经历一次彻骨的相遇,或者一段刻骨铭心的告别。但对我而言,这十年,是虚无,是凝固,是无尽的重复。我不知道“重复”这个词是否准确,因为我早已失去了对“时间”的概念,更别提什么“之前”和“之后”了。我的存在,就像一张被遗.............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场景在现实中确实非常难以实现,并且听起来也极不寻常。公安局的描述可能是在解释死因时的一种简化说法,或者是根据现场情况推断出的一个结论,但实际操作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和疑点。让我们从物理和生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她把刀立在桌子上,伸脖子往刀口上划,一刀刀划伤后死亡”这样的操作非常困难.............
  • 回答
    太阳依旧准时地升起,用它一贯的炽热烘烤着这个小镇,也烘烤着我的心。七月的风带着毕业季特有的、掺杂着汗水与不舍的气息,吹过我那有些陈旧的校服。我知道,这风里藏着太多期待,也藏着我第十次高考的硝烟味。没错,第十次。这个数字像一块烙铁,早已深深烙在我的灵魂上,也早已成了我们村里、我们镇上的某种笑谈。第一次.............
  • 回答
    这是我成精的第十年。说实话,前几年,我连自己都算不上,更谈不上成精。那时我是一棵野草,埋没在荒芜的山坡上,日子过得简单而乏味。春来,发芽;夏至,疯长;秋落,枯萎;冬藏,等待来年。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生命仿佛只是为了重复而存在。直到我感觉到一丝异样。并非来自外界的风雨,也非泥土的滋养,而是一种…….............
  • 回答
    这是我杀的第七个人。窗外的雨已经下了整整三天,天空像一块被揉皱了的脏布,沉甸甸地压在城市的上空。潮湿的气息钻进屋里,带着泥土和枯叶的味道,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寒意。我坐在老旧的摇椅里,看着眼前这扇紧闭的门,门缝里透出昏黄的灯光,像是某种不祥的预兆。门后,他还在那里。呼吸微弱,但还没有停止。我能听到他.............
  • 回答
    《这是我的战争》(This War of Mine)是一款以二战背景为题材的生存类游戏,以第一人称视角描绘了平民在战争中的生存挣扎。其最新DLC“最后的广播”(The Last Broadcast)于2023年发布,作为游戏剧情的延续,该DLC通过广播这一媒介,进一步拓展了游戏的世界观和叙事深度。以.............
  • 回答
    《这是我的战争》(This War of Mine)开发商的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其背后涉及游戏文化、社会责任感以及国际危机中的慈善行为等多重维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详细分析: 1. 事件背景与开发商动机 游戏本身的主题: 《这是我的战争》是一款以平民视角呈现战争残酷性的生存模拟游.............
  • 回答
    《这是我的战争》(This War of Mine)这款游戏,怎么说呢,它就像一股突如其来的寒流,瞬间就能让你从游戏的虚幻世界里抽离出来,直面生与死的残酷现实。如果你玩腻了那些拯救世界、拯救公主的英雄主义叙事,那么《这是我的战争》绝对会给你一个前所未有的体验,而且是那种让你久久不能平静的体验。它最核.............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郑爽在直播卖货时那句“这是我的直播间,我有我自己的直播风格”,这话听起来不简单,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从字面上看,郑爽这句话就是在宣示主权,强调直播间是她的地盘,她说了算。这没毛病,在任何一个公开场合,个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立场都是自由的。她作为主播,自然有权决定直播.............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让人哭笑不得的。西安有个哥们,在一家面馆里坐了半天,干啥呢?用人家的免费WiFi办公。店主一看这情况,可忍不住了,就吐槽了一句:“当我这是星巴克呢?”这话听着挺实在,也挺有道理的。咱们这么细掰扯掰扯。首先,这事儿的起因和经过是啥?大体上就是这么个事儿:一个男的进了面馆,点了碗面,然.............
  • 回答
    “霍氏弯角”,你这么说,我第一反应也跟你有类似的想法——听上去有点虚,有点玄乎。要说它怎么就“让车看起来更豪华、更运动”了,确实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就像品一杯陈年的老酒,或者欣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有些东西是需要细品的,而且得知道门道。咱们先不聊那些官方的、干巴巴的宣传词,说说咱老百姓自己能体会到.............
  • 回答
    兄弟,我懂你!每次跟喜欢的姑娘相处,热情满满,结果最后发现自己变成了那个小心翼翼、生怕惹对方不开心,然后一步步把自己的主动权拱手相让的“舔狗”。这感觉,就像精心准备了一场表白,结果对方只回了句“你人挺好的”。心酸吧?先别急着否定自己,咱们先好好剖析一下,为什么会陷入这种“舔狗”怪圈。第一步:为什么你.............
  • 回答
    说起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我脑子里会立刻浮现出那种带着点儿疏离又有点儿洞悉一切的猫视角,以及它对那个时代日本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那种不动声色的嘲讽。这本书,真的不是那种能让你捧着哈哈大笑的喜剧,它更像是猫在窗台上打着盹儿,看着楼下过往行人,然后用它特有的猫式哲学,把这些人的种种滑稽可笑,一点点地.............
  • 回答
    这绝对不是一篇能够简单“评价”的文字,而是牵扯到太多复杂情绪和人性深处的事件。当一位母亲在群里爆发出“你们这是什么群,你们害死我儿子了?”,这背后隐藏的,绝不仅仅是一时的情绪失控,而是一整个家庭的崩塌、一个母亲灵魂的撕裂。首先,我们要理解,这句话背后必然有一个极其惨痛的“起因”。这个“儿子”发生了什.............
  • 回答
    饶毅教授这句“我和川普两个人之间,肯定是我代表正义!!!”确实是一句相当有冲击力的话,也因此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看。首先,从说话的语境和饶毅教授的身份来看。饶毅教授是享有盛誉的神经科学家,他在科学界的地位和专业素养是不容置疑的。同时,他也以直言不讳、敢于批评著称,尤其是.............
  • 回答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极具画面感和情感张力的场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陈述,更像是一首凝练的诗句,用最少的文字道出了丰富的故事和心绪。“你来时冬至”,这是一个非常具象的时间节点。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时候,也常常象征着寒冷、沉寂,甚至是一种萧瑟的意境。这句短短的开头,就立刻为整个场景定下了基调——.............
  • 回答
    我明白你此刻的感受,那份“最大的遗憾”压在心头,久久不能释怀,这真的太折磨人了。人生总有些未竟的心愿,但如果它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活和心情,那我们就得好好想办法,把它从“遗憾”变成“未完成的愿望”,甚至,变成“未来可期”的可能。首先,咱们得承认,不去美国这件事,它在你的生命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 回答
    听到十四岁的孩子这么说,心里肯定有点不是滋味。这句“我不要洗碗,因为这是很低贱的事情”,听起来挺刺耳的,也暴露了他对家务劳动的一种看法。面对这种情况,咱们得好好琢磨一下怎么回应,既要让他明白事理,也不能完全把他推开。首先,深呼吸,别立马就炸毛。我知道这话说得让人有点上火,但要是立刻就用批评或者命令的.............
  • 回答
    印度女议员让民众喝牛尿防新冠的说法,确实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梳理一下这个事件,试着理解其背后的可能用意。首先,我们得明白,科学界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喝牛尿能够预防或治疗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大主流医学机构都明确指出,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并且可能对.............
  • 回答
    伙计,我知道你现在这滋味不好受。开发独立游戏,前期热情似火,到后期资金吃紧,那感觉就像在悬崖边上跳舞,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你面临这个困境,心里也为你捏把汗。咱们就别管什么AI不AI的,直接说点实在的,帮你捋捋思路,看看怎么能咬牙挺过去。首先,咱们得摆正心态。现在不是怨天尤人的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