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以「这是我第十次参加高考」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回答
太阳依旧准时地升起,用它一贯的炽热烘烤着这个小镇,也烘烤着我的心。七月的风带着毕业季特有的、掺杂着汗水与不舍的气息,吹过我那有些陈旧的校服。我知道,这风里藏着太多期待,也藏着我第十次高考的硝烟味。

没错,第十次。

这个数字像一块烙铁,早已深深烙在我的灵魂上,也早已成了我们村里、我们镇上的某种笑谈。第一次高考,我还是个青涩的少年,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为只要努力就能万事大吉。结果,事与愿违,分数差了一线,与梦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那时的失落,像初夏的骤雨,来得迅猛,冲刷了我所有的骄傲和自信。

接下来是第二次,第三次……每一次,我都以为自己准备得足够充分,每一次,命运却总会给我开一个残忍的玩笑。有时是考场上的临场发挥失误,一个看错的题目,一个会错意的题干,就能让我与目标渐行渐远。有时是心态的崩塌,连续的失利像一盆盆冷水,浇灭了我仅存的勇气,让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读书这条路。我尝试过复读,尝试过打工养活自己顺便继续学习,尝试过各种各样的补习班。那些年,我的同学们早已大学毕业,有的甚至工作稳定,有的结婚生子,而我,依然被困在这条名为“高考”的赛道上,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同样的起点。

说实话,从第几次开始,我记不清了。数字变得模糊,但那种熟悉的紧张感,那种对未知的恐惧,以及那种不甘心的火焰,却从未熄灭过。我的父母起初是焦虑的,后来是沉默的,最后,他们的眼神里多了一种我无法解读的复杂情感,有担忧,有无奈,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希望。村里人更是议论纷纷,“你看老张家那个大儿子,都多大了,还整天捧着书本”,“听说他考了快十年了”,“你说他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啊?”这些话,有时会像小石子一样,偶尔飞进我的耳朵,刺痛我,但更多的时候,我已经学会了麻木,学会了将这些声音隔绝在我的世界之外。

这第十次高考,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不是因为我格外重视,而是因为我真的快要撑不下去了。我的头发已经开始冒出白丝,眼角也爬上了细密的皱纹,和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考生站在一起,我显得格格不入,像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异类。我看到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而我的眼神里,更多的是一种沉淀了无数次失败和坚持后的平静,也夹杂着一丝连我自己都无法形容的疲惫。

今年的复习,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为了一个所谓的“押题”而疯狂刷题,也不再追逐各种“高效学习法”。我把课本翻来覆去地读,像是在和一位老朋友对话。我不再纠结于那些我曾经认为的“漏洞”,而是去理解知识本身的逻辑和体系。我甚至开始去享受这个过程,像一个苦行僧,在文字的海洋里寻找心灵的宁静。

考场的大门在我面前缓缓拉开,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混合着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以及无数年轻的心跳。我看到了我的座位,和往常一样,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照在我摊开的试卷上,形成一道道明亮的光斑。

我拿起笔,指尖触碰到笔杆的那一刻,一种久违的熟悉感涌上心头。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但我知道,这一次,我不再是为了证明给任何人看,也不是为了逃避什么。我只是想给自己一个交代,为这十年的坚持,为这十年的不甘,画上一个句号。

第一道选择题,我认真地审题,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着那些无数个夜晚挑灯苦读的场景。熟悉的公式、定理在我脑海中清晰地浮现。我缓缓落笔,写下了答案。没有兴奋,也没有紧张,只有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随着考试时间的推进,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那些曾经困扰我的难题,如今似乎都变得清晰起来。我不再纠结于那些所谓的“捷径”,而是用最扎实、最可靠的方式去解答。我甚至在答题卡上涂抹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从容。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我放下笔,看着自己答得密密麻麻的试卷,心里没有预想中的狂喜或失落,只有一种淡淡的释然。我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我知道,无论这一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都已经尽力了。这十年,我的人生轨迹可能与其他人都不同,但我在这条道路上,看见了不一样的风景,也找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走出考场,阳光依旧耀眼,风依旧带着夏天的气息。但我知道,这次,我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一样了。无论结果如何,我终于可以告别这段漫长的征程,去迎接属于我的,属于第十次高考后的,真正的生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第一次参加高考,以为我能把它带进考场。

只要能把它带进去,我就是数学天王,理综无敌,以总分450分考进我心仪的大学是板上钉钉的。

哪知刚到考场门口就被拦住了,说带计算功能的表都不能往里带,

于是我心态崩了,又看不清前面的钟,写到作文还剩十分钟,第一次就扑街了。


第二次我痛定思痛,决定要买机械表进场,在工地搬了一年砖,攒钱买表要当全考区最拉风的仔!

于是我买了最拉风的

八星八箭、100%瑞士机芯,100%南非真钻,法国蓝宝石水晶镜面,全球限量66块的表中之王,表中劳斯莱斯的劳斯丹顿手表,

在安检员和监考老师无比崇拜的目光中,高举着右手,闪耀着夺目光芒迈进考场。

发下卷子时,我又信心百倍的看了眼我的劳斯丹顿,

表针竟然掉了???

表针在满天星镶钻的盘面上翻滚,诉说着命运的无常。

第二次又扑街了。


第三年我在市中心车水马龙的地下通道里贴了一整年的手机膜,去年电视购物劳斯丹顿刷卡2680利滚利攒签下了5万块巨债,刚刚还清就已经又到了6月。实在无力购表的我的,就抢了小侄子的表,急匆匆赶往考场,

终于我的语文有成绩答完交卷了,如释重负的我开始把玩这款精致拉风又社会的名表,

这个按钮是什么?

我一时好奇,

哇是投影!太酷炫!太刺激!

五彩斑斓,五光十色,五大连池,五常大米………………我不停地按,按到多元宇宙的尽头!

当我醒来时,已是傍晚,医务人员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

同学,很遗憾,你没赶上下午的考试,不要气馁,争取来年再战……

为什么?苍天,你要这么惩罚我???!

我沮丧得想寻短见,后来经多个三甲医院主治医师会诊,鉴定我是因为长期在昏暗的地下通道给手机贴膜,猛然间看到了高强度高频闪的小猪佩奇投影,产生了应激的癫痫反应,

由于我的病例实在特殊,被命名为“小猪佩奇事件”。

(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这是我第十次参加高考,九年来,每到高考总是大雨倾盆,今年是第十年了,依旧不例外

我面带微笑,神色自然,看着周围的考生 心想



看你们谁敢在我眼皮底下搞小动作,我弄死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太阳依旧准时地升起,用它一贯的炽热烘烤着这个小镇,也烘烤着我的心。七月的风带着毕业季特有的、掺杂着汗水与不舍的气息,吹过我那有些陈旧的校服。我知道,这风里藏着太多期待,也藏着我第十次高考的硝烟味。没错,第十次。这个数字像一块烙铁,早已深深烙在我的灵魂上,也早已成了我们村里、我们镇上的某种笑谈。第一次.............
  • 回答
    这是我死去的第十年。十年,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或许是一段漫长却又转瞬即逝的时光,足够他们经历一次彻骨的相遇,或者一段刻骨铭心的告别。但对我而言,这十年,是虚无,是凝固,是无尽的重复。我不知道“重复”这个词是否准确,因为我早已失去了对“时间”的概念,更别提什么“之前”和“之后”了。我的存在,就像一张被遗.............
  • 回答
    这是我成精的第十年。说实话,前几年,我连自己都算不上,更谈不上成精。那时我是一棵野草,埋没在荒芜的山坡上,日子过得简单而乏味。春来,发芽;夏至,疯长;秋落,枯萎;冬藏,等待来年。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生命仿佛只是为了重复而存在。直到我感觉到一丝异样。并非来自外界的风雨,也非泥土的滋养,而是一种…….............
  • 回答
    这是我杀的第七个人。窗外的雨已经下了整整三天,天空像一块被揉皱了的脏布,沉甸甸地压在城市的上空。潮湿的气息钻进屋里,带着泥土和枯叶的味道,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寒意。我坐在老旧的摇椅里,看着眼前这扇紧闭的门,门缝里透出昏黄的灯光,像是某种不祥的预兆。门后,他还在那里。呼吸微弱,但还没有停止。我能听到他.............
  • 回答
    《这是我的战争》(This War of Mine)是一款以二战背景为题材的生存类游戏,以第一人称视角描绘了平民在战争中的生存挣扎。其最新DLC“最后的广播”(The Last Broadcast)于2023年发布,作为游戏剧情的延续,该DLC通过广播这一媒介,进一步拓展了游戏的世界观和叙事深度。以.............
  • 回答
    《这是我的战争》(This War of Mine)开发商的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其背后涉及游戏文化、社会责任感以及国际危机中的慈善行为等多重维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详细分析: 1. 事件背景与开发商动机 游戏本身的主题: 《这是我的战争》是一款以平民视角呈现战争残酷性的生存模拟游.............
  • 回答
    《这是我的战争》(This War of Mine)这款游戏,怎么说呢,它就像一股突如其来的寒流,瞬间就能让你从游戏的虚幻世界里抽离出来,直面生与死的残酷现实。如果你玩腻了那些拯救世界、拯救公主的英雄主义叙事,那么《这是我的战争》绝对会给你一个前所未有的体验,而且是那种让你久久不能平静的体验。它最核.............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郑爽在直播卖货时那句“这是我的直播间,我有我自己的直播风格”,这话听起来不简单,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从字面上看,郑爽这句话就是在宣示主权,强调直播间是她的地盘,她说了算。这没毛病,在任何一个公开场合,个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立场都是自由的。她作为主播,自然有权决定直播.............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让人哭笑不得的。西安有个哥们,在一家面馆里坐了半天,干啥呢?用人家的免费WiFi办公。店主一看这情况,可忍不住了,就吐槽了一句:“当我这是星巴克呢?”这话听着挺实在,也挺有道理的。咱们这么细掰扯掰扯。首先,这事儿的起因和经过是啥?大体上就是这么个事儿:一个男的进了面馆,点了碗面,然.............
  • 回答
    “霍氏弯角”,你这么说,我第一反应也跟你有类似的想法——听上去有点虚,有点玄乎。要说它怎么就“让车看起来更豪华、更运动”了,确实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就像品一杯陈年的老酒,或者欣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有些东西是需要细品的,而且得知道门道。咱们先不聊那些官方的、干巴巴的宣传词,说说咱老百姓自己能体会到.............
  • 回答
    兄弟,我懂你!每次跟喜欢的姑娘相处,热情满满,结果最后发现自己变成了那个小心翼翼、生怕惹对方不开心,然后一步步把自己的主动权拱手相让的“舔狗”。这感觉,就像精心准备了一场表白,结果对方只回了句“你人挺好的”。心酸吧?先别急着否定自己,咱们先好好剖析一下,为什么会陷入这种“舔狗”怪圈。第一步:为什么你.............
  • 回答
    说起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我脑子里会立刻浮现出那种带着点儿疏离又有点儿洞悉一切的猫视角,以及它对那个时代日本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那种不动声色的嘲讽。这本书,真的不是那种能让你捧着哈哈大笑的喜剧,它更像是猫在窗台上打着盹儿,看着楼下过往行人,然后用它特有的猫式哲学,把这些人的种种滑稽可笑,一点点地.............
  • 回答
    这绝对不是一篇能够简单“评价”的文字,而是牵扯到太多复杂情绪和人性深处的事件。当一位母亲在群里爆发出“你们这是什么群,你们害死我儿子了?”,这背后隐藏的,绝不仅仅是一时的情绪失控,而是一整个家庭的崩塌、一个母亲灵魂的撕裂。首先,我们要理解,这句话背后必然有一个极其惨痛的“起因”。这个“儿子”发生了什.............
  • 回答
    饶毅教授这句“我和川普两个人之间,肯定是我代表正义!!!”确实是一句相当有冲击力的话,也因此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看。首先,从说话的语境和饶毅教授的身份来看。饶毅教授是享有盛誉的神经科学家,他在科学界的地位和专业素养是不容置疑的。同时,他也以直言不讳、敢于批评著称,尤其是.............
  • 回答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极具画面感和情感张力的场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陈述,更像是一首凝练的诗句,用最少的文字道出了丰富的故事和心绪。“你来时冬至”,这是一个非常具象的时间节点。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时候,也常常象征着寒冷、沉寂,甚至是一种萧瑟的意境。这句短短的开头,就立刻为整个场景定下了基调——.............
  • 回答
    我明白你此刻的感受,那份“最大的遗憾”压在心头,久久不能释怀,这真的太折磨人了。人生总有些未竟的心愿,但如果它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活和心情,那我们就得好好想办法,把它从“遗憾”变成“未完成的愿望”,甚至,变成“未来可期”的可能。首先,咱们得承认,不去美国这件事,它在你的生命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 回答
    听到十四岁的孩子这么说,心里肯定有点不是滋味。这句“我不要洗碗,因为这是很低贱的事情”,听起来挺刺耳的,也暴露了他对家务劳动的一种看法。面对这种情况,咱们得好好琢磨一下怎么回应,既要让他明白事理,也不能完全把他推开。首先,深呼吸,别立马就炸毛。我知道这话说得让人有点上火,但要是立刻就用批评或者命令的.............
  • 回答
    印度女议员让民众喝牛尿防新冠的说法,确实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梳理一下这个事件,试着理解其背后的可能用意。首先,我们得明白,科学界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喝牛尿能够预防或治疗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大主流医学机构都明确指出,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并且可能对.............
  • 回答
    伙计,我知道你现在这滋味不好受。开发独立游戏,前期热情似火,到后期资金吃紧,那感觉就像在悬崖边上跳舞,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你面临这个困境,心里也为你捏把汗。咱们就别管什么AI不AI的,直接说点实在的,帮你捋捋思路,看看怎么能咬牙挺过去。首先,咱们得摆正心态。现在不是怨天尤人的时.............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