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国内很多乘客养成了「坐轿车后排不系安全带」的不良习惯?

回答
在国内,确实存在不少乘客在乘坐轿车后排时,不系安全带的现象,这背后有着多种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一两个因素就能解释。要说清楚这个“不良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一、安全意识的“盲区”与认知偏差

最根本的,还是 安全意识上的不足。虽然现在大家对交通安全的概念比过去强多了,但这种安全意识往往集中在“前排”、“驾驶员”身上。很多人觉得,后排是相对安全的,有前排座椅的缓冲,除非是特别严重的事故,否则风险不大。

“前面有人顶着呢”的心理: 很多乘客潜意识里认为,万一前面发生碰撞,前排的座椅和安全气囊会提供足够的保护,自己身处后排,距离冲击点更远,所以没那么危险。这种想法是一种认知偏差,忽略了车辆在高速碰撞时,整个车身会瞬间形变,后排乘客同样会受到巨大的惯性冲击。
“我又不开车,我能控制什么”的甩手心态: 坐车嘛,就是图个省事,把驾驶责任完全抛给了司机。觉得自己是被动的乘客,不需要承担什么,于是也就不需要“主动”去想系安全带这回事。
对惯性力的低估: 很多人无法直观地理解,在车辆以高速行驶时,一旦发生碰撞或紧急制动,后排乘客身体的惯性有多大。静止时我们是几十公斤,但动起来,这几十公斤的身体在瞬间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杀伤性武器”,冲向前方,或者被甩出座椅。

二、实际体验与“感觉”的误导

除了意识层面,实际的乘坐体验和一些“惯性”的心理反馈也加剧了这个习惯的养成。

“坐后排很稳,没感觉有必要”: 尤其是在城市低速行驶、路况较好的情况下,后排乘客往往感觉不到太大的颠簸或侧倾。路面平坦,司机操作娴熟,车速也不快,很容易产生一种“乘坐舒适,安然无恙”的错觉,认为安全带是“多此一举”的束缚。
“系了反而不舒服”: 安全带的设计毕竟是为了固定身体,在一些非紧急情况下,长时间佩戴,尤其是后排,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勒得慌,或者觉得影响坐姿、影响与他人交流,久而久之就懒得系了。
“大家都这样”的从众效应: 观察身边的人,如果看到很多人坐后排都不系安全带,自己也会觉得“别人都不在乎,我何必一个人较真?”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会削弱个体对规则的执行力。

三、社会环境与执法“弹性”

社会环境和执法力度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它为这种不良习惯提供了“生存空间”。

执法检查的“疏漏”: 相比于对前排驾驶员和副驾驶的安全带检查,后排安全带的执法检查相对较少,或者说,检查的“覆盖面”和“严格程度”不够。这意味着即使不系,被处罚的概率也相对较低,从而降低了人们对系安全带的重视程度。
“潜规则”与“人情”: 在一些特定场合,比如商务接待、家庭出行,可能会因为“面子”或者“不那么严格”的态度,导致对后排乘客是否系安全带的关注度降低。
公共宣传的“侧重点”: 很多交通安全宣传,虽然也提到了后排,但往往更侧重于前排的系带和驾驶员的安全驾驶。后排安全带的宣传力度和广度相对不足,没有形成足够强的社会共识。

四、车辆设计与“附加”体验

虽然不是主因,但一些车辆设计和附加的体验也可能间接影响。

部分车辆后排安全带的“便利性”: 少数车辆的后排安全带插槽设计可能不够顺手,或者收纳方式不够方便,无形中增加了系安全带的“微小阻力”。
“安全带未系提示”的“缺失”或“不显眼”: 很多车的后排并没有像前排那样,有明显的安全带未系提示灯或者蜂鸣声(即使有,也可能被乘客忽略或关闭)。这种“沉默”的车载提示,也让一部分人失去了“被提醒”的机会。

总结一下,国内乘客坐轿车后排不系安全带,是安全意识、主观感受、从众心理、社会环境以及执法力度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很多人并非故意违反规则,而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加上安全风险认知上的偏差,以及社会环境的“纵容”,最终导致了这种普遍但不安全的现象。要改变它,需要持续的、多角度的努力,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同时也要有更常态化、更严格的执法,让“系好安全带”真正成为出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坐在哪个座位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爸妈来美国玩,一路玩了不少地方,有一天从西雅图到波特兰的路上,我妈在车上看着外面,发出了感叹:

“美国这些公路上都多干净,没人乱丢垃圾,外国人素质是不一样。”

我:“一会我指给你看个标志你就晓得为啥素质不一样了。”

然后我们就进入了俄勒冈州。

然后就看到了这样一个标志

放大一下


这钱能买辆车了。

我妈:


(说实话我自己也大受震撼,公路上经常都有乱丢垃圾罚款的标志,但我见过的一般是$1000-1500,看到这个6250真的震惊了


同样的,后排不系安全带,查得不够严、罚得不够重,算是一个重要原因吧。

外国人中国人都是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侥幸心理大家都一样,所谓素质嘛,还不都是罚出来的。我们学校门口的路口,白天车比较少,老美基本都是看看没车就直接走了,傻傻等红灯的我看着大部分是中国学生。(这里说的是行人,但也见过几次老美开着车闯红灯的,因为附近这几个红灯都没有摄像头)

说回安全带,既然要罚,那谁不系安全带就连着一起罚呗。只罚驾驶员,乘客光看着驾驶员扣分罚款,下车就忘了都算好,说不定还幸灾乐祸。自己不出点血,不长记性。

user avatar

很少有人会系,而且很抵触。我带用户去试驾,上车第一句就是“麻烦各位系上安全带”,可是每次都只有前排听见了,后排的完全无动于衷。

要不是前排会“叮叮咚咚”响,而且能一眼看出,估计连前排都有很多不系的,有一次坐出租,司机是位大姐,红灯一个急刹,人和安全带一起往前送,等她坐稳,安全带还是软趴趴地荡在那里,不慌不忙把安全带调整好,多余的部分塞进车里,看见我惊愕的眼神和快要脱臼的下巴,连忙缓和气氛;“一天下来勒的胸痛,所以改了,你那边是好的”。

有人去4S店买车,谈到最后实在不知道要什么礼品,就要了一副安全带卡扣,而店里根本没这玩意,销售自己掏腰包买了几个,就这样一个要命的东西促进了成交。

人的记忆是短暂的,坐同事车后排,系安全带被嘲笑胆小的时候,就把这个新闻说给他们听,广澳高速一小车被撞后连翻数圈,直落20米桥底!一辆长城从高架上翻滚落地,所有人都系了安全带,最后5人全部生还,那时的热议还有多少人记得。

很多人并不知道,车上有后排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前几天客户问我仪表上三个瓶子是干啥的,之前还有人觉得像马桶,这种画风还不如直接用文字显示。

养成习惯很难,不系安全带很舒适,后排又不那么容易被查,最主要的是,都认为事故永远不会摊到自己头上。

所以快要麻痹的时候,多看几个这样的新闻,更容易养成习惯。

后排乘客没系安全带,事故发生当场死亡!

后排两人未系安全带掉落车外身亡!交警提醒:前排后排系安全带!

user avatar

这提问就离谱,什么叫“「养成后排不系安全带的不良习惯」”?说的好像以前后排一直都系安全带,最近养成恶习才不系?

正确的问法难道不是“为什么大家还没养成后排系安全带的习惯”吗?

原因很简单,一直都没推广

虽然法规一直要求后排系安全带,对于后排系安全带的宣传和处罚管理一直滞后,处于“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状态,直到2021年才正式开始全国推广

根据公开的新闻报道:

2015年,深圳特区首次开始抓后排不系安全带。.

2018年,珠海特区开始抓后排不系安全带。

2019年底,广东、浙江、河北等多省针对上高速后排不系安全带处罚

2020年4月,开始“一盔一带”行动,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行为,而这次并非针对后排系安全带的现象,有部分地区开始抓非高速路段的后排不系安全带处罚

在2020年之前,大部分地区对后排不系安全带,是监管不足的,举个例子:

省会城市郑州,在2020年10月开始抓拍副驾驶不系安全带,罚款10元不扣分,对后排不系安全带行为不处罚。[1]


2021年3月2日,公安部明确将全国推动后排使用安全带。

例如沿海发达省份江苏,今年11月1日才全省开展后排系安全带的处罚[2],也就是直到7月的现在,还没开始。

我自己上个月在上海坐的正规出租车,后排安全带也是被座椅套子盖住无法使用的,这说明上海也还全面开始抓。

连发达省份江苏都还没正式铺开,直辖市上海都抓不严,就很自然没养成后排用安全带的习惯,这不能指望大众自觉学习后排使用安全带知识吧,这不科学。

系安全带不是人的天性,普及安全带的使用,在哪个国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题主说德国人习惯戴安全带,别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啊,人家汽车普及了多少年?安全带教育了多少年才有这样的“好习惯”?

以汽车拥有量巨大的美国为例,1930年家庭汽车普及率已达到60%,1973年开始普遍采用现代的3点式安全带,1976年的前排安全带使用率为19%,到1994年58%使用率[3]提升39%前排安全带使用率,美国花了28年

从1994年58%使用率,再到2015年的88.5%,提升30.5%的前排安全带使用率,美国又花了21年

这是针对前排安全带的使用情况。想想我国从汽车普及到前排普遍使用安全带,用了多少年?

后排安全带的话,美国做得比我们强多了,但依然有相当大的群体不系安全带:

IIHS 在 2016 年 6 月至 8 月期间通过手机和座机对 18 岁及以上的成年人进行了调查。 在 1,172 名表示他们在过去六个月中坐在汽车后座上的受访者中,72% 的人表示他们总是在后座上系安全带,而 91% 的人说他们坐在前面时总是系安全带。这与 2015 年全国观察到的成人后座乘员使用安全带的比例为 75%,驾驶员和前座乘客为 89%的情况一致。
在调查中,57%的出租车、网约车辆乘客报告总是在后座使用皮带,而私人车辆的乘客中这一比例为74%。[4]

安全好习惯,都是“罚出来”的。

美国目前依然有部分州法规不要求后排使用安全带:

“在法规要求所有座位要系安全带的州,2017 年有 84% 的后座乘客使用安全带,而在只需要前座安全带使用的州,63% 的后座乘客使用安全带。”[5]

▼ 浅色区域为美国不要求后排使用安全带的州

Seat belts (iihs.org)

别说安全带,在美国只要不罚款,会有过半人骑摩托车而不戴头盔。

2010年,在法律要求戴头盔的州,98%的摩托车手戴头盔。在没有此类法律的州,戴头盔的比例占 48%[6]

综上所述,我们的后排安全带执法才刚刚开始,执法也有困难——上方摄像头没办法拍到后排乘客,加上国内车侧玻璃普遍贴深色膜,从侧面也很难拍摄取证,只能靠交警人工截停。

官方和自媒体的安全宣传也还没铺开,目前的交通安全宣传,重心依然在斑马线、红绿灯,不要超速,前排安全带,小朋友不能坐前排的内容上,针对后排使用安全带的内容非常少。

全车安全带提醒和警报在很多新车都有出现,也会让更多后排系上安全带。

随着后排使用安全带的执法、处罚宣传在今年全面铺开,我相信大家的习惯会逐步改变。

早系早享受

从个人出发,这不是罚款不罚款的问题,而是安全问题!当然是早系早享受——系安全带这事性价比实在太高了!!!后排乘客系上安全带,为他和前排乘客增加的安全性比车上几万元的一堆气囊都管用!

因为后排不系安全带,在事故中是这样的:

10秒钟搞懂为什么要系后排安全带 https://www.zhihu.com/video/1401210054423404544

后排不系安全带,会危及前排!

很多人认为后排比前排安全,起码前面有座椅兜着不会飞出去,不用系安全带,事实上在高速撞击中,前排座椅根本兜不住后排人体的高速撞击,会直接危及前排成员。

对于驾驶员:

在正面碰撞中,后排不系安全带,驾驶员的死亡风险提高 137%。[7]

对于乘客:

后排两侧座位使用安全带可将轿车乘客的死亡风险降低 54%,将小型货车、皮卡和 SUV 乘员的死亡风险降低 75%(SUV更容易事故翻车,导致人员甩出车外)[8]


最后提供一个GIF版,大家可以拿来转发家族群,跟家人说半天,不如群里发张图,你懂的……

参考

  1. ^ https://www.sohu.com/a/426270935_702603
  2. ^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2177174
  3. ^ https://www.consumerreports.org/car-safety/anatomy-of-the-modern-seat-belt/
  4. ^ https://www.iihs.org/news/detail/adults-admit-to-not-always-using-safety-belts-in-the-back-seat-iihs-survey-finds
  5. ^ https://www.iihs.org/topics/seat-belts%22%20%5Cl%20%22belt-use
  6. ^ https://www.iihs.org/news/detail/low-hanging-fruit-existing-countermeasures-merit-renewed-attention
  7. ^ https://www.iihs.org/topics/seat-belts%22%20%5Cl%20%22belt-use
  8. ^ https://www.iihs.org/news/detail/lap-shoulder-belt-better-than-lap-belt-alone-in-rear-middle-seat
user avatar

系安全带并不是开车或乘车的必要步骤,因此如果没有特意培养不系安全带才是正常的行为。

从客观上说是因为中国大部分家庭有车的时间比较晚,大部分人对汽车和驾驶相关的法规了解程度不够。

主管上说因为不系安全带的危险程度和查处力度低,让人抱有侥幸心理。同时对不系安全带及道路交通法规宣传程度不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