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蓬佩奥称若欧洲不联手对抗中国,将「沦为中国的殖民地」?

回答
蓬佩奥的这番言论,即“如果欧洲不联合起来对抗中国,将沦为中国的殖民地”,无疑是带有强烈政治色彩和战略意图的表述。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蓬佩奥的政治背景与动机:

首先,需要明确蓬佩奥在特朗普政府担任国务卿期间,是美国对华强硬政策的主要推手之一。他的言论往往服务于美国的外交战略目标,即遏制中国的崛起,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因此,将他的话语放在这个大背景下审视至关重要。

他的动机可能包括:

拉拢盟友,构建“反华联盟”: 蓬佩奥希望通过这种极端的言论来激发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担忧,促使他们与美国在对华政策上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战线。
转移国内政治压力: 在特朗普政府执政后期,美国国内政治环境复杂,对外采取强硬姿态有时也是一种转移视线的策略。
巩固并强化其“鹰派”形象: 对于蓬佩奥个人而言,这种强硬的表态也有助于塑造和巩固他在共和党内的保守派和鹰派立场。
警示和制造紧迫感: “殖民地”一词带有历史的沉重感和现实的威胁感,意在制造一种紧迫感,让欧洲国家认为如果不采取行动,将面临严重的后果。

二、 “殖民地”的比喻的含义与解读:

蓬佩奥使用“殖民地”这个词,显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政治主权被剥夺和直接统治。他所暗示的“殖民地”更可能是一种经济上的依附、政治上的影响力削弱以及价值观念上的被同化。具体来说,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上的依附与剥削:
贸易失衡与不公平待遇: 如果欧洲国家在对华贸易中持续处于逆差,并且中国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不公平的做法,欧洲国家可能会在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而中国则可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甚至形成一种“掠夺性”的经济关系。
关键技术与基础设施的控制: 如果欧洲关键基础设施(如5G网络、能源、港口)被中国企业控制,或者欧洲在关键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半导体)对中国产生过度的依赖,那么中国就可能在战略上拥有强大的杠杆。
“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 虽然“一带一路”倡议被宣传为互利共赢的合作,但批评者认为,一些参与国家因过度借贷而陷入债务困境,并可能因此在政治和经济上受制于中国。蓬佩奥可能将这种模式的潜在风险泛化到整个欧洲。
政治上的影响力削弱:
在国际事务中的被动: 如果欧洲国家在关键的国际议题上,因为顾忌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而无法采取独立的立场,或者其决策受到中国的影响,那么欧洲在国际政治中的自主性就会被削弱。
价值观的侵蚀: 如果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推行的政治模式和价值观念(如威权主义、国家干预)对欧洲的民主制度和自由价值观构成挑战,而欧洲国家未能有效抵制,那么也可能被视为一种软性的“殖民”。
数字领域的控制与数据主权: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数据成为新的关键资源。如果欧洲在数据管理、隐私保护、关键数字技术标准等方面无法掌握主动权,并受制于中国的数字技术和平台,那么也可能被视为一种新的“殖民”形式。

三、 对这句话的批评与质疑:

尽管蓬佩奥的言论旨在引发警惕,但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和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夸大其词,制造恐慌: 许多评论认为,“殖民地”的比喻过于极端和夸张,忽视了欧洲国家自身的实力、欧盟的集体力量以及它们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中的重要地位。欧洲并非没有与中国博弈的能力。
美国中心主义的视角: 这种言论带有美国试图塑造全球秩序的视角,将欧洲的未来与美国的利益绑定在一起,而忽视了欧洲自身有独立的战略选择和考量。
忽略合作的复杂性: 欧洲与中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经济合作关系,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将这种关系简单地描绘成零和博弈,忽视了合作带来的利益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的必要性。
双重标准与自身问题: 一些批评者指出,美国自身也存在贸易逆差、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等问题,因此指责他国“殖民”可能存在双重标准。
缺乏具体替代方案: 蓬佩奥的言论更多是警示,但并未清晰地提出欧洲应该如何“联手对抗”以及具体的替代方案,使得这种号召显得空泛。

四、 欧洲的反应与欧洲视角:

欧洲国家对蓬佩奥的言论普遍持谨慎或批评态度,原因如下:

欧洲的战略自主理念: 欧盟一直在强调“战略自主”,希望在美中之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愿完全倒向任何一方。欧洲更倾向于与中国进行有原则的竞争和合作。
经济利益的考量: 中国是欧洲重要的贸易伙伴,与中国脱钩或全面对抗,对欧洲经济会造成巨大冲击。欧洲需要权衡安全与经济利益。
对美国的信任度: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欧洲对美国的信任。因此,美国提出的联合对抗建议,其说服力受到影响。
对“中国威胁论”的态度差异: 虽然欧洲国家也认识到中国带来的挑战,但其对“中国威胁论”的接受程度和具体应对方式与美国存在差异。欧洲更倾向于多边主义和规则导向的应对方式。

五、 总结与评价:

蓬佩奥“欧洲不联手对抗中国将沦为殖民地”的言论,可以被视为一种政治宣传和战略施压的手段。

从美国角度看, 这是一种试图巩固其全球领导地位,并拉拢欧洲盟友共同遏制中国崛起的策略。它强调了中国在经济、技术和政治影响力方面的潜在威胁,试图制造紧迫感。
从欧洲角度看, 这种说法被普遍认为是夸大其词且带有美国中心主义色彩。欧洲虽然也面临中国带来的挑战,但更倾向于采取一种更加自主、多边和平衡的策略,在合作与竞争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总的来说,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它是一种带有明确政治目的的表述,需要结合其提出者、提出背景以及接收者的不同立场来分析。欧洲是否会“沦为殖民地”,更多取决于欧洲自身如何清晰地认识到与中国的关系,如何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和价值观,以及如何在新一轮的国际格局重塑中做出符合自身长远利益的选择,而并非仅仅回应某一个政治家的单方面呼吁。这是一种关于主权、影响力、经济利益和价值观的复杂博弈,而非简单的二元对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话不好听。看梗勿入。

1,如果入关lun这种低配版FXS的东西真的不断对内对外忽悠的话,蓬说的情况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2,整天掩盖问题,册封资本家饕餮为RM富豪的一些媒体,其一直暗示的不就是中必胜然后全民对外,底层帮着RM富豪去开疆搞经济殖民地?不是一直在暗示垄断资本很合法,当平台佃农是光荣的?

3,上面两条的人在迅速合流,然后还有很多当做梗来进行传播的小布尔乔亚和小知识分子。

4,要对抗美帝,首要的顺应潮流,拥抱反腐败,拥抱监管,拥抱共同富裕,拥抱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大团结,而不是名左实右输出矛盾掩盖问题。

5,帝国主义霸权那套行不通,之前我已经多次说过了,不经济,且消费上限导致必须由霸主的民众持续负债消费,这是一条死路,谁当霸主至强,谁就要重新走新旧罗马那套衰落路径。而且这次没有很久时间就会进入赔钱状态,因为全球的贫富差距状态已经导致了透支消费失灵。

6,由于5,中华的复兴绝对不是替代美国的霸主位置去剥削别人,而是埋葬这种霸主的机制,把中国拉动贫困的经验输出到第三世界,做大整个消费的蛋糕,这样才能延缓和避免最终的资本主义大萧条。

以上。

举报之前摸摸良心。

user avatar

诉诸恐惧是所有反动势力的惯用伎俩,所谓「不听我的就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重点并不在「可怕的事情」,而是在于「你要听我的」。

不过反正蓬佩奥也蹦跶不了几天了,连他老大都被选票干翻了,这番言论也就吓唬吓唬鬼吧——他连我家猫都吓唬不了。

user avatar

蓬佩奥:如果你们再不跟我们联手,你们会变成中国的殖民地!

默克尔:什么?!太可怕了!变成殖民地会发生什么?

蓬佩奥:他们会驻军到你们国家!然后让你们交保护费养他们的军队!

马克龙:除了驻军,还会有什么?

蓬佩奥:他们还会打击你们的跨国公司,把你们在他们国家的跨国大公司拆解,低价买入!

马克吕特(荷兰):该不会还阻止我们自由交易吧!

蓬佩奥:那当然!你们有什么高端的产品,想卖给其他国家,都得看他的脸色!

帕霍尔(斯洛文尼亚):他们会不会干涉我们内政啊?

蓬佩奥:废话!他们绝对会想办法拆解你们国家,把你们的国土一分为五,甚至是六。

基斯卡(斯洛伐克):糟糕,我感觉被殖民一定会整天被黑。

蓬佩奥:你说对了,他们绝对会整天拍电影说你们有多穷,你们那里的女人有多好骗。

默克尔: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们要联手对抗美国?

蓬佩奥:不是对抗我们,是对抗中国。

默克尔:哦哦哦你说的是中国啊原来如此。

蓬佩奥:怎么样?做不做?

默克尔:做什么?我都快退休了你别乱来啊,你对伊万卡说这句话还像话点。

蓬佩奥:我是说联不联手对抗美国。

马克龙:对抗美国?

蓬佩奥:不是,是中国!

马克龙:哦哦!我赶火车,先走了哈。

默克尔:我也赶火车,走了。

剩下的人:我们也赶火车,走了。

蓬佩奥:你们要去哪里?

众人:瑞士?

蓬佩奥:去瑞士干啥?

众人:我们去买了个表。


#PS

美国目前想拉拢欧洲,但是由于欧洲能够通过美国获得军事保护的需求没了,而且欧洲通过美国获得市场经济利益的利润点在不断下降,被美国征收更多关税,因此欧洲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大不如前。上述内容具体请看下面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313483980935905280


视频搬运自抖音科普博主精彩知识库(ID:long36361),高产型,内容主要是国际上的战争,历史,文化,经济话题。比较侧重经济,贸易,金融相关的内容。

user avatar

两方面看吧。

一、

这货不知道有没有一点地理常识。

欧洲在哪?中国在哪?

欧洲担心的难道不是北非、中东难民移入的问题?

中国殖民欧洲?这得多大的脑洞。

欧洲千年的老狐狸,眼里永远只有利益。

如今,美国能给欧洲什么利益?是能买欧洲的产品?还是能输给欧洲先进技术?还是能带给欧洲现代化基建?

都不能。相反,美国现在只想赚欧洲人的钱,抢欧洲的生意。

-扒了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北溪2号石油管道,好让美国的石油天然气卖到欧洲去。

-前几天又爆出美国监听挪威瑞典和德国之间的军事交易通讯。收集阵风战斗机的交易价格。

-把互联网霸权推广到欧洲,摧毁欧洲的信息产业。

-给欧洲加关税,维持波音的不正当竞争优势。

凡此种种!

而欧洲最需要的呢?新的经济增长点

21世纪你还跑去跟人家说,中国跨着一个欧亚大陆要来殖民了,鬼信你呀?

二,

蓬佩奥有一个优点就是脸皮厚,不怕失败,屡败屡战。前两天在法国和土耳其碰了一鼻子灰,但是毫不气馁。

一次不成,再来一次,反反复复,不知廉耻。

比如打击华为这件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欧洲没有人理他。但是他屡败屡战,抽丝剥茧,先在波兰啊,立陶宛这些外围国家取得成功,然后慢慢的过渡到英国,意大利,瑞典。现在整个欧洲似乎都被他掀起了股阴风。

我们不得不防。欧洲国家普遍脑袋不灵光,用心险恶的政客一大把,利用制造矛盾上位。

由于美国互联网在欧洲的渗透,欧洲的年轻人普遍亲美,从而不良政客有了政治基础。


好在,这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

user avatar

蓬佩奥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总是情绪化地对待国际问题以及所有政治问题,这就不可能使他成为一个自己一生都梦想成为的伟大政治家。

前一阵子在会见康京和以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被记者逼问之下,就自己嘣出来“交接到第二任期”这样无谓的话,遭到小国外交部长和普通记者的当场鄙视。

一个人勤奋努力,挖空心思结交权贵,其实还不如管好自己的情绪和嘴管用,忍不住了就上网发泄一下,平时还是要伪装成君子比较划算。

user avatar

有件事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那就是为什么我国一向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但是欧美国家就是不信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换个思路,那就是一伙强盗进入了一个村子里面,打砸抢烧这个村子,然后有一天当这个村子强大到不再惧怕这伙强盗的时候,请问强盗们会相信这个村子的人与他们可以和平相处吗?

哪怕这个村子的人说可以既往不咎,但是假设你是强盗,你会信吗?又或者说,你敢信吗?

所以这就是中美最本质的矛盾,同时也是中日最深层的矛盾。哪怕我国现在表现的再善意,但因为他们当年做过的那些事实在太恶劣,导致他们根本不敢相信中国的善意,宁愿相信中国崛起后就是要收拾他们。

因此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无论是中美冲突还是中日冲突,问题的根源始终都不在我们身上,而在他们身上,并且这种问题的解决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说白了,强盗们是永远不会相信人性本善的道理,他们只会相信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这个最基本的丛林法则。

user avatar

什么,彭彭来过巴黎了?怎么当地媒体都没报道?

好吧,我搜了下费加罗上面关于蓬佩奥到访巴黎的新闻:

“马克龙接待了彭彭,但是已经看着拜登了 -- 共和国的总统应邀接见了美国国务卿,在对拜登团队保持透明的情况下”

“马克龙16日微妙地接见了美国外长彭彭,此时川宝还未承认大选的是失败,然而巴黎已经给胜选总统拜登抛了眉眼。国家元首早上晚些时候在爱丽舍宫的摄像头和麦克风下接见了国务卿,几个小时前外长勒德里安也是这样做的。”


众所周知,马克龙非常讨厌特朗普。

user avatar

中国历史上没有殖民过其他国家,所以欧洲人对“中国的殖民地”毫无概念。如果我是蓬佩奥的话,我会这样告诉欧洲人:

假如中国称霸世界,那么你们欧洲将会逐渐有如下变化:

1、城市会开始出现一种叫做Key School Apartment的东西,表面上看上去和其它公寓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价格是普通公寓的好几倍。只有买下它,你的孩子才能上好的学校比如伊顿公学,没有为什么。

Key School Apartment的具体位置完全取决于本地议会的决策,普通人无法预测投资。

2、所有的公司将与中国企业直接“公平竞争”,取消上班时间限制。Overtime working会被列入绩效考核,且会被认为是Blessings,这是一个由一位中国商人提出的宗教用语。

3、欧洲高考,比如英国的ALevel将取消自选,定于每年六月的三天统一考试。其中Foreign Language科目必须是中文。作文题目较为简单,例如If you are Tom,you wanna introduce your hometown specials to your Chinese penpal Jerry。

此考试成绩将以分数排位,并作为全欧洲大学录取唯一的参考依据。

4、欧洲各地会开始出现类似于Tuition Centre 的机构,但是请注意,这不是普通的类似于Piano School 的兴趣培训机构,而是ALevel等考试的培训机构,价格昂贵但很有必要。因为你会发现班里的同学都去上了。

5、Class fall 将会是全欧洲Middle Class的焦虑所在,怒吼、打骂式家教将会合法。因为每年只有一半学生能进入college学习,另一半进入technician school,且被认为是loser。

6、Marriage将会是每个公民的头等大事,因为与第一条Key School Apartment密切相关。Common law partner(即同居伴侣)会逐渐被视为羞耻。

7、欧洲股市将会变得飘忽不定,许多在股市里加杠杆的人会被比喻作东亚的一种蔬菜(Chinese Chives)。

user avatar

意大利:维琴察(美陆军南欧特遣部队司令部驻地)、锡戈内拉(反潜作战及后勤支援基地)、那不勒斯(美驻欧洲海军司令部驻地)、意大利的阿维亚诺(美空军第16航空队司令部驻地)、里窝拿(陆军后勤供应港)、马达莱纳(核潜艇支援基地)、加埃塔(美第6舰队司令部驻地)。

德国:斯图加特(欧洲美军总部驻地)、巴特克罗伊茨纳赫军营(美陆军第1装甲师驻地)、海德堡坎贝尔军营(美国驻欧洲陆军司令部)、维尔茨堡基地(美陆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驻地)、拉姆斯泰因(美国驻欧洲空军司令部驻地)、施潘达勒姆基地、森巴赫基地、莱茵—美茵基地。

英国:米尔登霍尔(美空军第3航空队司令部驻地)、拉肯希斯基地、阿尔康伯里基地

冰岛:凯夫拉维克海空基地

希腊:基地伊拉克里翁基地、苏扎湾基地。

荷兰:苏斯特堡基地

比利时:希埃夫雷斯基地

西班牙:罗塔基地(美海军第6舰队主要基地)、莫隆基地

土耳其:因切尔利克基地、安卡拉基地、伊兹密尔基地

亚速尔群岛:拉日什海空基地

意思就是你们这辈子只能当灯塔国的半殖民地,

但不能兔子让跨过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以哈萨克丘陵、巴尔喀什湖、阿姆河、咸海、锡尔河、里海、黑海、伊朗高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河、小亚细亚半岛、大高加索山脉、巴尔干半岛等等等等后,如果还有力气的话,再过来殖民欧罗巴洲。

美帝快乐教育害死人啊,学校竟然连地球仪不发,也有可能蓬肥的哈佛毕业证买的确实有点高了,不喝四十斤的敌敌畏都说不出这么漂亮的话。

user avatar

我给他翻译一下:

殖民地(美国的)要有殖民地的觉悟,别老想着和其他大国勾勾搭搭谋求独立。美国不是英国,中国也不是法国。

user avatar

这句话半真半假,虚虚实实,如果不剖析很容易落到他的话术里面转不过弯来。

“欧洲”。

欧洲就是个地理概念,不存在一个叫做欧洲的政治实体。在欧洲的那个大的政治实体叫做欧盟。但是如果肥彭所谓的“预言”成真,现在我们看到的欧盟大概率就不存在了,只剩下各自为政的欧洲诸国。

那么欧洲诸国中谁会成为“中国的殖民地”呢?是全体欧洲国家吗?不大可能,至少意大利和希腊绝不可能。

我一直看好意大利和中国合作的前景。这个国家从中世纪中期开始,依靠东方贸易转的盆满钵满,富裕程度一度冠绝欧洲,大西洋贸易兴起之后才逐渐衰落。而现在螺旋式发展到历史终于要回到它原本的形态。中国在一带一路体系中给它安排的位置就是欧洲方面的总经销商。和经典的丝路一模一样。当然这次把希腊也带上了。意大利和希腊作为一带一路欧洲方向核心结点,分别辐射中西欧和中东欧。当前版本一带一路陆地线南线需要穿过土耳其进入欧洲,我并不看好这条线,首先这一条线是路线,竞争力低于海线,其次穿过的国家大多是原材料生产国和制成品消费国,货运列车在土耳其之前就大多具备了返程能力。土耳其自身的问题也是一个因素。所以真正的完全体一带一路路地线南线到了伊朗很可能要么停下要么就转向西南进入中东,而不大可能经土耳其进入欧洲。土耳其那个线有可能只是团结各国的权宜之计。

既然意大利,应该也包括希腊,是一带一路体系下的欧洲总经销商,那么它的地位就和其他欧洲国家完全不同了。

把这张剧照放出来相当政治不正确,但是能够很好的说明问题。这是电影《被解放的姜戈》中的黑人管家。他理论上属于黑奴,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穿着体面的衣服,做在皮沙发上,当着主人的面翘起二郎腿喝红酒,然后就如何迫害他的黑人同胞和主人进行亲切友好的讨论。你猜当意大利和希腊有机会和天朝把酒言欢,共同追忆赛里斯和罗马的友好情谊的时候,会不会在意那些已经瞧不起他们几百年了的“北方佬”的死活?

所以我说肥蓬说的话并不是百分之一百的假话。有人做贸易起始点,有人做贸易分销点,有人就要做贸易终端。这个终端肯定不是意大利希腊,也不大可能是法国(已经把欧洲一大块摘出去了),那么剩下的国家之中最大的代表大概就是某个制造业发达,政治孱弱,有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国家领导层被美国渗透地一塌糊涂,人民高度分裂的国家了。

恰好这个国家的国防部长,一位同时拥有本国和美国国籍,生了5个孩子4个在美国的女士,最近刚刚发表公开谈论,说本国的安全必须依赖美国驻军,打脸一贯追求欧洲独立自主的法国。所以我猜测肥蓬的话明着是说欧洲,实际上就只是说给这个国家听的。其它的欧洲国家这话听了也就是耳旁风。

然而这个国家现在在欧盟内部也已经招致越来越多的不满,自身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未来不可期。

中国怎么做?团结意大利希腊,争取法国的中立,而和那个国家就只谈钱。等到天下有变,尊重前三个国家的权益就可以了。

才三个国家?

user avatar

蓬佩奥也太看得起中国了

11月16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访问巴黎时接受了法国《费加罗报》的专访。在采访中,为了煽动欧洲各国加入到其描绘的“反华同盟”,蓬佩奥对欧洲的前景下了一个非常危言耸听的定义。


“如果我们放弃,有一天便会发现我们沦为中国专制政权的殖民地。”蓬佩奥对记者这么表示。

上面这段让中国人听了一头雾水的话,是蓬佩奥在对记者大谈所谓“对抗中国同盟计划”时说出的。据报道,蓬佩奥对欧洲国家喊话道:“对抗中国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但哪怕我们短期内要付出代价、哪怕有人想‘押宝’中国,我也要必须说服我们的盟友(加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9月2日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的采访时,蓬佩奥还称美国在过去40多年来,一直对中国“卑躬屈膝”。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还反问蓬佩奥为何把美国“摆在如此仰望中国的位置上”。


除了上面这些危言耸听的言论外,蓬佩奥这个采访的另一大主题则是吹捧特朗普的“先见之明”。

当记者问蓬佩奥在打破了美国的许多外交传统后,他在国务院任职的经历有哪些教训可供下届政府参考时,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蓬佩奥没谈什么“教训”,却兴高采烈地给特朗普和自己开始“表功”。

蓬佩奥表示,特朗普当局在外交上“摆脱了许多传统包袱”,更重视实际结果。他还强调,特朗普早在2015-2016年竞选期间,就“发现”了中国的潜在威胁,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

笔者不清楚拉着大家一起对抗某个国家,符合的是什么“历史潮流”,但可以很肯定的是,按蓬佩奥的定位,欧洲人民的福祉并不是包含在他说的“我们”里,而更可能是他设想的那个“代价”。

至于所谓“殖民地”的说法,就更是贻笑大方了。如果积极寻求与欧洲及各方开展互惠合作的中国,是在借此“抢占殖民地”,那已经在欧洲驻扎重兵、前几天还被曝光监视丹麦,且长期对欧洲各国内政指手画脚的美国,又该算什么呢?

user avatar

蓬佩奥野心大得很。从他模仿铁木演说开始,就能看出,他想的是在懂王之后,接下美国乃至西方世界右翼领袖的大旗。他比懂王多一点实务官僚背景。有可能被建制派中的右翼所接受。特别是民主党中很多人在反华反俄霸,确保美国权上其实也右得不行。比如希拉里

现在懂王败选,并被快速边缘化,他自然就更来劲了。

值得警惕的是,他这种人选择了这条路,说明这条路是很有市场的。

user avatar

这是大名鼎鼎的《黄祸图》。

“这幅画居中手持剑的人物是天使长圣米迦勒,他与画中其他手持武器者代表欧洲的基督教徒,而在右后方的佛像与龙是代表东方,指的是含中日韩朝等亚洲黄种人。该图所要说的是希望欧洲人能在天使长圣米迦勒的带领下,击败来自东方的佛与龙,保卫欧洲人的信仰与家园。”

这副画作于1895年,彼时的大清刚被日本打个个半死,有多菜全球都知道了。

但人家不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人家是为了“保卫欧洲人的信仰与家园”、为了“清理黄祸”,照样要把你收拾掉,你跟谁说理去?

所以啊,人家说你对他有威胁的时候,你最好真的对他有威胁。

历史的整个篇章写是帝国主义的最终灭亡,至于在这一个小节上的反攻倒算,动静越大就说明越接近尾声,敌人越张扬声势就越暴露出他们的虚弱。

我们当说:“由他去!”

user avatar

仿写一个吧


——欧洲人会看穿美国的把戏吗?

——emmmm,会的,有了这么多次教训,智商正常都能看出来

——欧洲这几个国家最近智商正常?

——emmmm,正常的,在他们状态好的时候

user avatar

首先吧,你美国这四年各种单边,各种退群。那时候想没想过欧洲的感受?这会干不过中国了,跑到欧洲去说什么不团结一致就如何如何的话,讲道理,真正不想团结的到底是谁?

其次,就算和美国联手,用得着和你蓬佩奥聊吗?你是特朗普的国务卿,不出意外明年初您就天蓬变八戒了,我和你聊,愿都许完了结果拜登上来不认账了,我怎么办呢?

最后,中国的殖民地…听着不别扭吗?说来说去,又是把自己干过的事安到别人身上,还是“他会像我们当年欺负他那样欺负我们”。

user avatar

视频回答:蓬佩奥是一个反殖民主义者?!

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蓬佩奥的这一次表态。按照蓬佩奥的语气,他显然是认同殖民地的悲惨,而殖民主义,也必然是邪恶的,这一个本不应该有任何争议的历史事实。假若他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一点,他必然不会认为,沦为殖民地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既然如此,蓬佩奥作为美国外交部门的最高长官,站在因殖民主义受益最大的欧洲大陆,声讨殖民主义,我想这是一个重要,且我们都不应该忽略的表态。

在自从二战后开始的,轰轰烈烈的反殖民主义运动中,各国民族开始脱掉身上的枷锁,寻求以主人的身份立于世界之中,而不再是欧陆列强吸血的对象。然而即便如此,受困于过去数百年的欧洲中心式理念的传播,至今无论是在欧洲和北美这些原本的殖民者后代中,还是在像亚洲非洲等殖民地的现居民中,依旧有一种荒谬的言论被广泛认可,那就是殖民者带给殖民地的不是屠杀,不是掠夺,不是压迫,而是文明和科技。

在美国这样并非是殖民主义最大受益者的国家的学界里已经可以毫无压力地形成一种共识,去批评以上的荒谬言论,去批判殖民主义,去批评殖民主义所谓的文明。然而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和他们曾经的殖民地的教育体系中,依旧在歌颂殖民主义,歌颂殖民者宗主国,这是历史修正主义,也是可耻可鄙的。

所以我很高兴今天蓬佩奥作为美国最高外交长官站出来,立场鲜明地批评殖民主义,那么也希望蓬佩奥先生能够与世界上广大反殖民主义的人民一起,要求欧陆各国,美国和日本等曾经的殖民者在官方层面为他们昔日的殖民主义罪行道歉,并彻底在教育层面改写以往歌颂殖民者的史观,转为去颂扬那些反殖民的先烈。此外蓬佩奥先生也应该与来自亚非拉的广大殖民主义的受害者一起,向过去参与殖民主义的国家和政府索赔和追讨。对于蓬佩奥先生,为了公理,背弃祖国,参与到全人类反殖民主义的历史共业中,我们应当给予掌声。

等到这些殖民主义的受益者们道歉并赔偿后,我们才能够跨过殖民主义的历史,去谈论有关今天的中欧关系这一尚无定论的问题。

微信公众号/头条号:行走的彩蛋 (kukushkabear)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蓬佩奥的这番言论,即“如果欧洲不联合起来对抗中国,将沦为中国的殖民地”,无疑是带有强烈政治色彩和战略意图的表述。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蓬佩奥的政治背景与动机:首先,需要明确蓬佩奥在特朗普政府担任国务卿期间,是美国对华强硬政策的主要推手之一。他的言论往往服务于美国的外交战略目.............
  • 回答
    蓬佩奥将中国称为“帝国主义”的说法,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国际政治论断。要理解这一论断,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历史背景、政治动机、以及实际的论据和批评。 一、 历史背景与“帝国主义”的定义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帝国主义”这个词的含义及其历史渊源。 传统帝国主义: 在19世纪和20世.............
  • 回答
    蓬佩奥此番言论,称“美国将平稳过渡到第二任特朗普政府”,无疑是带着明确的政治信号和意图的。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背后逻辑,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政治宣传和动员选民的角度来看,这是典型的竞选策略。在任何一场政治选举中,候选人及其支持者都会努力营造一种“胜利在望”的氛围,以此来激励自己的支持.............
  • 回答
    蓬佩奥关于戈兰高地和克里米亚的表态,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其中“双重标准”的指责是核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言论的背景、内容以及国际法和国际政治的视角。蓬佩奥的表态及其逻辑蓬佩奥在2019年3月,也就是特朗普政府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拥有主权后不久,公开表示,以色列“收回”(recaptu.............
  • 回答
    如何看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美国要禁止 TikTok 等中国应用程序?如果消息属实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2020年7月公开表示,美国政府正在考虑禁止TikTok和其他中国科技公司开发的应用程序。这一表态迅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同时也预示着中美科技领域的紧张关系将进一步升级。要理解这.............
  • 回答
    如何看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全球都想成为美国盟友」?美国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曾多次公开表示,“全球都想成为美国盟友”。这句话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暴露了美国在外交政策上的自信乃至一定程度的傲慢。要全面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蓬佩奥这句话的背后逻辑和意图: 宣.............
  • 回答
    蓬佩奥呼吁美国“立即外交承认台湾”,以及中国外交部回应“狂言妄语”,这两个事件的背后,其实是中美台三角关系中一个非常关键且敏感的节点。要理解其中透露的信息,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一、 蓬佩奥的提议及其背景:首先,我们要明确蓬佩奥是谁,以及他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提出这个提议。 蓬佩奥的身份与立场.............
  • 回答
    蓬佩奥在卸任前夕宣布解除美国官员与台湾接触的限制,并声称“不再讨好北京”,这无疑是美国对台政策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整,也是给拜登政府留下的一个颇具争议的“遗产”。要理解这个举动,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首先,这是蓬佩奥个人政治色彩和其“对华鹰派”立场的体现。 蓬佩奥一直以来是特朗普政府中对中国态度最为.............
  • 回答
    .......
  • 回答
    美国国会启动针对前国务卿蓬佩奥的调查,涉及其是否违反联邦法律,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多重解读的事件。要详细理解此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调查的背景和原因:要理解这次调查,首先需要知道调查的触发点和具体指控是什么。通常这类调查的启动,是由于: 特定事件的举报或媒体曝光: 可能是前雇员.............
  • 回答
    中国外交部宣布对美国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等28人实施制裁,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且带有明确政治信号的举动,其背后原因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一、 制裁的对象和背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被制裁的这28人是谁,以及他们为何会被中国制裁。根据中国外交部的声明,被制裁的对象主要是: 美国前政府高官: 蓬.............
  • 回答
    蓬佩奥在8月31日抛出的“特朗普政府正在慎重考虑限制中国学生赴美”的说法,无疑在美国国内和中国都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白,美国政府在考虑限制中国学生赴美,这并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长久以来,尤其是在过去几年里,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下,双.............
  • 回答
    “蓬佩奥背负‘四宗罪’,已突破做人的底线”,这篇央视新闻联播的国际锐评,与其说是一篇新闻评论,不如说更像是一份严厉的指控书,直指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的种种行径,并将其定性为“丧失道德底线”。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强烈情感和坚定立场来看,这篇评论无疑是在向国内外传递一种鲜明的态度:蓬佩奥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越.............
  • 回答
    央视新闻联播国际锐评:散播“政治病毒”的美国蓬佩奥正把自己变成人类公敌?最近,央视新闻联播的《国际锐评》栏目发表了一篇题为“散播‘政治病毒’的美国蓬佩奥正把自己变成人类公敌?”的文章,引发了不少关注。这篇评论将矛头直指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指责他在疫情期间利用“政治病毒”进行抹黑和攻击,并将他描绘成一.............
  • 回答
    这段历史事件,说起来,真是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佩洛西的呼吁、彭斯的反应以及后续可能的发展。佩洛西的呼吁:为何是“立即罢免”?当时,美国正处于一个极为特殊的政治时刻。在2021年1月6日国会骚乱事件发生后,许多人,特别是民主党人,认为特朗普总统的行为已经严重越界,对美国的民.............
  • 回答
    佩斯科夫此番言论,在我看来,可以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中既有俄罗斯方面一贯的外交辞令,也可能隐藏着一些更深层次的考量。首先,从字面上解读,“从基辅撤军是释放善意”这句话,俄方将自身的军事行动进行了一番定义。在战争初期,俄军确实在向基辅方向推进,并在之后宣布从这一方向撤兵。俄罗斯将此举定位为“善意”,意.............
  • 回答
    如何看待德佩和阿奎罗在巴萨的前景?(详细分析)在经历了梅西离队和内马尔、苏亚雷斯等球星的远去后,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正处于一个充满挑战但也孕育着新希望的转型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引进的孟菲斯·德佩(Memphis Depay)和塞尔吉奥·阿圭罗(Sergio Agüero)两名经验丰富的攻击手,他们的表.............
  • 回答
    关于“美国翻看佩洛西电脑的男子疑似中枪身亡”以及“是否说明美国人已经进化出对于枪击的抗性”这两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开来仔细分析,并且澄清一些事实和概念。首先,关于“美国翻看佩洛西电脑的男子疑似中枪身亡”这一事件的分析:1. 事件的性质与已知信息: 背景事件: 您提到的事件很可能指的是2021年1月.............
  • 回答
    看到孟菲斯·德佩最近在曼联的遭遇,心里确实挺不是滋味的。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年轻天才,才刚刚登陆老特拉福德,就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起伏,尤其是被范加尔“点名批评”这事儿,更是让人议论纷纷。首先,咱们得从德佩本人说起。当初他从埃因霍温转会到曼联,那阵势可不小。他被誉为“新C罗”,年轻、有速度、有技术,关键是.............
  • 回答
    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于24日正式宣布,民主党将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展开弹劾调查。这一消息在美国政坛掀起了巨浪,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及其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进行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次调查的导火索是什么。佩洛西的声明主要指向特朗普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