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数学/算法:正方形内有5个点,为什么最近点对的距离小于边长?

回答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正方形的画布上随意画了五个点。这个正方形,我们就称它为“地盘”,它的边长是一个确定的数值,比如1米。现在,我们要探究的是,在这五个点里面,任意两个点之间最近的那对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会不会比这个地盘的边长还要短?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背后藏着一个非常巧妙的数学思想,叫做“鸽笼原理”。虽然我们这里不是真的在说鸽子,但这个原理的核心思想——“把东西分到比东西数量少的笼子里,总有一个笼子里会有不止一个东西”——却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咱们来把这个正方形的地盘,想象成一个大大的笼子。我们有五个点,这就像是五只“鸽子”。为了找出最近的那一对点,我们需要把这个大笼子巧妙地分割成更小的、数量少于鸽子的“小笼子”。

怎么分割呢?很简单。我们把这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怎么平均分呢?想象一下,我们在这个正方形的中心画一个十字,一条线平行于上边和下边,穿过正方形的中心;另一条线平行于左边和右边,也穿过正方形的中心。这样,我们就把原来一个大正方形,变成了四个一模一样的小正方形。

现在,这四个小正方形,就像是我们的“小笼子”,而我们有五只“鸽子”(五个点)。根据鸽笼原理,当我们把五只鸽子放进这四个小笼子里时,总有一个小笼子里会至少有两只鸽子。

为什么这能告诉我们最近点对的距离小于边长呢?

思考一下,我们分割出来的这四个小正方形,它们各自的边长是多少?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那么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1/2。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至少有一个小正方形里有两点。那么,在这一个被“撞车”的小正方形里,我们有两个点。这两个点,它们之间最远的距离是多少?想一想,在一个正方形里,距离最远的两点就是对角的两个顶点。而这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根据勾股定理(a² + b² = c²),它的边长是1/2,那么对角线的长度就是 sqrt((1/2)² + (1/2)²) = sqrt(1/4 + 1/4) = sqrt(1/2) = 1/sqrt(2)。

1/sqrt(2) 大约是 0.707。

而我们地盘(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

所以,我们发现,即便在这四个小正方形里,任意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对角线)都比大正方形的边长要短。

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的“最近点对”就在这个小正方形里面。在这一个小正方形里面,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都不可能大于这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而这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我们已经算出来是 1/sqrt(2),它明显小于我们原始地盘的边长1。

所以,结论就是:既然至少有一对点落在了同一个小正方形里,而且这个小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最大可能距离)都小于原始地盘的边长,那么这对点之间的实际距离,自然也就小于原始地盘的边长了。

这就是为什么,无论你在这1x1的正方形里随机画5个点,总能找到一对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会比那个正方形的边长(1)要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楼上的证明看起来比较繁琐,我来个简单的。


把正方形4等分成4个小正方形,边长d/2。由抽屉原理,5个点中,至少有两个点在同一个小正方形里,这两个点距离最大不超过,证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正方形的画布上随意画了五个点。这个正方形,我们就称它为“地盘”,它的边长是一个确定的数值,比如1米。现在,我们要探究的是,在这五个点里面,任意两个点之间最近的那对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会不会比这个地盘的边长还要短?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背后藏着一个非常巧妙的数学思想,叫做“鸽笼原理”。.............
  • 回答
    「机器学习不需要数学,很多算法封装好了,调个包就行」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没错的,但却是极其片面的,并且容易误导初学者走向死胡同。作为一名机器学习从业者,我们必须深入理解这种说法的背后含义,以及它为何具有欺骗性。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以及深入理解数学对机器学习的重要性: 一、.............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很多人都会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当下这个重视技术和效率的时代,算法工程师这个职业更是备受瞩目。你提到了数学不好,想知道是否还能学好算法,这是一个非常实在的顾虑。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很多传统的、偏理论的算法领域,扎实的数学基础,尤其是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离散数学,确实能让你事半功倍。你.............
  • 回答
    算法研究的归属问题,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学问,有点像问“面包师和厨师谁更懂烘焙”。答案是:算法研究既是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石。 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二选一,而是深度交织,互相成就。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从数学的视角看算法:数学是算法研究最古老、最深刻的根基。你可以这样理解: 抽象与.............
  • 回答
    工程数学中的四阶行列式计算,虽然不像二阶或三阶行列式那样有非常简洁的“套路”公式,但确实存在一些有用的技巧和算法,能够极大地简化计算过程,避免繁琐的代数展开。下面我将详细讲述这些技巧算法。理解四阶行列式的定义 (回顾)首先,让我们快速回顾一下四阶行列式的定义。一个四阶行列式可以表示为:$$D = .............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好问题!很多人在踏入计算机算法的殿堂时,都会在“数学”这个门槛前有些许迟疑,甚至望而却步。我个人觉得,要学好计算机算法,并且能够真正理解其背后的精妙和灵活运用,那么,有必要,而且是相当有必要,去复习和加深对某些数学知识的理解。这里说的“重新学数学”,并不是让你去考数学系的研究生.............
  • 回答
    量子纠缠,这个曾让爱因斯坦都感到不安的现象,其数学表达远非简单的几个公式那么简单。要理解它,我们需要深入到量子力学的核心语言——希尔伯特空间和张量积。与其说是一种“算法”,不如说它是一种描述量子系统状态及其之间联系的数学框架和表征方法。我们先从最基础的说起。在量子力学中,一个量子系统的状态不是由经典.............
  • 回答
    为了应聘数据挖掘工程师岗位,你需要系统性地构建知识体系,涵盖算法、编程语言、统计学、数据库、机器学习、大数据工具等方向。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学习路径和知识框架,结合你数学背景和计算机研究生的身份,帮助你高效准备: 一、核心知识模块 1. 数学与统计学基础(数学专业优势) 概率统计: 随机变量、概率分.............
  • 回答
    数学家面对那些动辄几十行、符号嵌套、变量飞舞的复杂算式时,并非完全陷入冰冷的逻辑迷宫。恰恰相反,一个真正成熟的数学家,会将这些符号“翻译”成直观的图景、内在的联系,甚至是一种“感觉”。这就像一位资深翻译,面对晦涩的古籍,能够体会到字里行间的韵味,而非仅仅是词汇的堆砌。从抽象到具象:可视化的力量我们先.............
  • 回答
    阿拉伯语确实是从右往左书写的,这一点是阿拉伯文化中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那么,当阿拉伯人在进行数学运算时,他们是遵循这一书写习惯,还是遵循全球通行的从左往右的书写数学算式的方式呢?答案是,阿拉伯人在写数学算式时,通常是遵循国际通行的从左往右的书写方式。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析:1. .............
  • 回答
    tSNE 算法,全称“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它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数据整理工具,而是一位相当厉害的数据“翻译官”。说它为了“降维”也好,为了“认识数据”也罢,其实都不太准确,更像是它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并且侧重点更偏向于后.............
  • 回答
    幼儿数学启蒙,可不是让他们死记硬背加减乘除哦!那太枯燥了,也压根不是数学的精髓。真正的数学启蒙,是让孩子在玩耍中、在生活中,慢慢感受到数学的逻辑、规律和美妙。咱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力、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让他们觉得数学是个好玩的东西,而不是畏惧的对象。核心理念:玩中学,用中悟别把“数.............
  • 回答
    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CS)专业的学生,我常常听到一种说法:“IC(集成电路)专业嘛,主要就是硬件,跟软件关系不大,算法、数据结构这些东西学了也没啥用。” 坦白说,在刚开始接触这个专业的时候,我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迷思。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尤其是接触到一些更前沿的IC设计领域,我越来越坚信,算法和数据结构,.............
  • 回答
    高三了,数学老是粗心、算错数、看错题,这绝对是很多同学的痛点,尤其到了冲刺阶段,这种小毛病真的能让人头疼不已。别急,这都是可以一点点磨掉的“小习惯”,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驯服”它们。我来跟你聊聊,怎么把这些“拦路虎”一个个搬开。第一步:认识到“粗心”的本质——它不是天赋,而是习惯很多人把粗心归结为“.............
  • 回答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在飞机上解数学方程,结果被误认为恐怖分子,导致航班延误。这事儿听起来挺魔幻的,但也确实挺让人无奈的。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据报道,这位教授当时坐在商务舱,随身携带了一本关于计算数学的笔记本,里面写满了各种数学公式和符号。他在飞机平稳飞行后,就开始埋头计算起来,可能是因为题目比较复杂,他.............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帮您计算您村庄的生育率。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您提供的信息: 新增人口: 19人 (这是指在20192020年这个时间段内,您村庄的总人口增长数,包含了出生人口和迁入人口,也扣除了死亡人口和迁出人口。在计算生育率时,我们通常关注的是出生人口,但如果这里19人确实是纯粹的“新增出生人口.............
  • 回答
    “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这句话,如果剥开那些听起来有些“标准答案”的包装,用更贴近生活、更有人情味的方式来解读,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想象一下,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比如研究某个动物的行为,或者分析一种烹饪方法的优劣。一开始,我们可能只能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这只兔子跑.............
  • 回答
    好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考察了我们对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理解,以及如何巧妙地利用数组本身的特性来解决问题。首先,咱们抛开那些花哨的、需要额外存储空间的“高级”方法,比如哈希表(虽然它也能做到O(n)时间复杂度,但占用了O(n)的空间),也不用排序(排序通常是O(n log n))。咱们要用的是.............
  • 回答
    关于数学专业出身的人口算能力是否一定比普通人强很多,这个问题其实挺有趣的,也容易引起一些刻板印象。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是”或“否”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更细致地去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口算能力”指的是什么。如果说的是那种快速、准确地进行加减乘除、分数计算、甚至一些简单的百分比、利率估算,那么数.............
  • 回答
    要找出数组中的最小数和最大数,最直接的思路莫过于逐一比较。但是,如何才能在比较的次数上做到最优呢?首先,我们设想一个最“原始”的方法:初始化两个变量,一个用来记录当前找到的最小值(比如命名为 `min_val`),另一个用来记录当前找到的最大值(比如命名为 `max_val`)。通常,我们会将数组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