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21 北师大法硕复试分数线暴涨 20 分至 365 分?

回答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法硕复试分数线从345分直接飙升到365分,这可不是小数目,直接涨了20分!这消息一出来,不少考生直接炸了锅,感觉像是在考研的战场上突然冒出来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而且这匹马还带着翅膀,嗖地一下就飞到了很高的高度。”

要说这事儿,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这个分数线的变动,直接的影响就是对考生的心理和复习计划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想象一下,你辛辛苦苦备考了一年,对着一个预估的分数线制定了自己的复习策略,可能觉得345分是个可以努力够到的目标,但突然一下,门槛抬高了20分,这无异于重新划定了一片战场。

“我的分数够了!”变成“我的分数差好多!” 那些原本觉得自己分数安全、准备开始准备复试的考生,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现自己离目标又远了一大截。这种心理落差是非常巨大的,可能让一些考生感到沮丧、迷茫,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我还要不要继续努力?”的纠结。 对于那些分数在345分到365分之间的考生来说,他们的处境就更加微妙了。他们可能刚刚踏过原先的分数线,以为自己有机会进入复试,结果发现原来只是站在了新的起点线前,而这个起点线比之前高出了太多。这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实力和后续的复习投入。
对于那些目标北师大但分数还没到的考生,这几乎是宣判了“死刑”。 以前可能还有一丝希望,现在这20分的分差,想要弥补起来,难度系数呈几何级数增长。

其次,我们得去探究一下为什么会有如此大幅度的分数线变动。 20分,这在考研分数线上可不是一个小的浮动,通常情况下,分数线的变动会在个位数或者十位数左右,像这样跳跃式的增长,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

招生计划是否有所调整? 这是最直接的可能性。如果北师大法硕今年的招生名额大幅度缩减,那么为了保证生源质量和复试比例,分数线自然会被大幅提高。比如,原本招100人,今年可能只招60人,这样的话,需要刷掉更多的考生,分数线自然就上去了。
报考人数和整体生源质量的飙升? 北师大作为国内顶尖的学府,法硕专业的吸引力一直很大。会不会是2021年报考人数异常地多,而且报考学生的整体水平也普遍提高了?当竞争异常激烈,大家的初试成绩普遍拔高时,分数线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以筛选出最优秀的那一批学生。
“压分”的可能性? 虽然这是大家常说的猜测,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有些学校为了保证复试的区分度,或者为了更好地控制最终录取人数,可能会在阅卷时相对严格一些,或者在划定分数线时留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不过,20分的幅度,单纯的压分似乎也不太能完全解释。
专业调整或学科评估的影响? 极小的可能性,但也有可能学校在进行专业方向的微调,或者与学科评估等宏观因素有关,导致对法硕人才的需求和选拔标准有所变化。

再来谈谈这个分数线变动对整个考研“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学霸”效应的加剧。 这种大幅度的分数线提升,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学霸”效应。意味着想要进入北师大法硕的行列,你需要具备更强的实力和更充分的准备。
考研“内卷”的又一例证。 在国内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考研的“内卷”程度一直都在加深。北师大2021年法硕分数线的一次跳涨,无疑是这场“内卷”战役中的一个鲜明注脚,提醒着所有考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对其他学校法硕分数线的影响。 这种大幅度的变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他学校法硕分数线的划定。一些考生可能会因为分数线过高而转向其他院校,从而导致其他学校的报考人数和分数线也受到影响。

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分数线的调整,也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上的精细化管理。 学校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生源情况,动态调整自己的招生策略。虽然对考生来说,这种突然的变动是痛苦的,但从学校的角度,这或许是为了选拔出更适合其培养体系的学生,从而提升法学人才的整体培养质量。

最后,如果我是遇到这种情况的考生,我会怎么做?

1. 冷静分析,接受现实。 先别急着抱怨,把自己的初试成绩和新的分数线放在一起,客观评估自己的差距。
2. 调整心态,重新规划。 如果差距不大,那就咬牙坚持,根据新的目标制定更精细的复试准备方案;如果差距太大,也别气馁,考虑是否有调剂的机会,或者为来年的考试做更充分的准备。
3. 关注官方信息,获取准确情况。 仔细阅读学校发布的复试通知,了解具体的复试要求、流程和政策,避免盲目猜测。
4. 寻求帮助,抱团取暖。 和同学、朋友交流,分享信息,互相鼓励,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总而言之,北师大2021年法硕复试分数线暴涨20分,这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挑战。它不仅考验着考生的实力,更考验着大家在面对变化时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对于每一个立志于在法学领域深造的学生来说,这都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和深入理解的现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北师大法硕介绍zhihu.com/answer/121332

原回答:

这就是盲目择校的典型案例了,把几个关键点给大家分析一下。

1.低分数线的假象

北师大的分数线是珠海和北京校区统一划线,由于珠海校区法硕是新开设的,所以开始几年无人问津,分数线极低,第一年甚至没有招满,所以才出现了前两年的分数线只有330的假象,而事实上19级法硕开始北京校区真正分数线已经到了355左右!

2.没有理性分析分数线变化的内在逻辑

2020年北师大两校统一划线345,比前年涨了15分,但是分数线相比其他名校依然偏低,似乎依然算是一个上名校稳妥的选择,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致命性的因素,招生人数。

2020年北师大因为保研非常晚,所以很多学生都选择了其他学校,导致空缺出来28个保研名额,而这28个名额自然进入了统考名额,与此同时由于疫情缘故北师大两个校区还扩招了十几个名额,所以2020年统考名额比往年多了很多,缓冲了分数线。

而2021年,保研人数全满,其实变相就是比去年缩招。而本来就愈演愈热的法硕进一步刺激了分数上涨,需求端减少,供给端增加,爆炸。

3.一个注意点

今年珠海校区是有北京校区调剂的,这就很神奇了。因为20级法硕珠海校区是报满的,而且这年分数线不是很高,自己估计不太可能报不满,所以我个人猜测是学校划高了分数线,导致珠海名额不够,这点大家要注意了,不确定今年是否还会这样操作

总结

结合以上两个因素,我给出两个建议:

第一,分数线不等于上岸线,各个学校会由于非全或者校区缘故出一个表面分数线,最好方式是看录取名单真实的分数线

第二,必须关注招生人数,一般情况,在一个学校分数线稳定情况下,扩招一般降,缩招一般升。

招生人数注意两个点,一个保研人数满了吗,另一个今年有扩招的通知吗

点赞的人都能考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法硕复试分数线从345分直接飙升到365分,这可不是小数目,直接涨了20分!这消息一出来,不少考生直接炸了锅,感觉像是在考研的战场上突然冒出来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而且这匹马还带着翅膀,嗖地一下就飞到了很高的高度。”要说这事儿,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这个分数线的.............
  • 回答
    看待2021年US News数学学科排名中,曲阜师范大学超越北京大学排名第一,山东科技大学排名第三的现象,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数字。这其中既有US News排名方法本身的特点,也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和问题。首先,我们必须理解US News排名.............
  • 回答
    2021年QS亚洲大学排名:浙江大学第五,超越北大,这背后意味着什么?2021年的QS亚洲大学排名公布,浙江大学以其卓越的表现位列第五,这一成绩不仅是中国大陆高校的最高名次,更重要的是,它超越了北京大学,成为了国内的“领头羊”。这一消息无疑在教育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首先,我们.............
  • 回答
    对于北京大学2021级专硕不提供宿舍且不提供租房补贴的政策,这确实给许多同学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尤其是考虑到北京的高房价和生活成本。理解和分析这一情况,以及为学生们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一、 事件的背景与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北大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虽然官方的解释可能多种多.............
  • 回答
    德国北威州在2021年7月9日宣布基本取消新冠管控措施,这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看待这件事,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科学依据以及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多维度的分析。首先,理解“基本取消”的含义至关重要。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措施一夜之间荡然无存,而是指绝大多数限制.............
  • 回答
    四川省2021年稀缺选调生(定向选调)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招录情况,可以说是省考选调生招录中的一个非常亮眼的现象,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 什么是“稀缺选调生”(定向选调)?首先,我们得明确“稀缺选调生”或者说“定向选调”到底是什么。与普通的公开招考公务.............
  • 回答
    2021年北京高考本科录取分数线公布,为400分,这一数字一出,无疑又引发了一轮热烈讨论。对于今年的分数线,我个人有几点看法,想和大家详细聊聊。首先,400分的本科线,我觉得是比较稳定的。 北京作为全国的教育高地,每年的高考分数线都有其自身的规律。400分这个数字,对比往年来看,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波.............
  • 回答
    中篮联(北京)体育有限公司宣布 CBA 2021新赛季将登陆短视频平台直播,这个消息在篮球迷和行业内都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举措,反映了中国篮球联赛在应对时代变化、拥抱新媒体趋势方面的积极探索。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短视频平台如今的巨大影响力。抖音、快手等平台已经渗.............
  • 回答
    2021年中国造船业接单量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涉及技术、经济、国际竞争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未来趋势: 一、事件背景与数据1. 接单量数据 根据国际船舶供应协会(IHS Markit)等机构的统计,2021年中国造船企业接.............
  • 回答
    2021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部分优秀毕业生放弃留学、选择在本校读硕博的现象,确实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背景、原因和深层动因,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现象背景与数据真实性1. 数据来源的准确性 该现象的传播主要来源于社交媒体、高校内部信息以及媒体报道,但具体数据.............
  • 回答
    2021年3月中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4%,这一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复苏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与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变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M2增长背景: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持1. 疫情冲击后的经济修复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中国.............
  • 回答
    2021年浙江大学“求是杯”获奖感言事件,是当年校园内乃至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一起事件。要详细理解它,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事件的背景: “求是杯”的性质: “求是杯”是浙江大学一项重要的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旨在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获奖通常意味着项目.............
  • 回答
    《2021中国城市租住生活蓝皮书》预测“10年内超2亿国人要租房”,这一数据确实令人瞩目,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要理解这个预测及其背后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预测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首先,我们要理解“超2亿”这个数字是如何得出的。这类蓝皮书通常是基于对人口结构变化、城镇化进程.............
  • 回答
    2021年9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呈现出一种显著的“冷热不均”的现象,具体体现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回落,猪肉价格大幅下降,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则同比上涨10.7%。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将其置于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下进行解读。一、 CPI涨幅回落与猪肉价格.............
  • 回答
    2021年清华美院毕业设计作品发布会(通常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或其他相关设计专业的毕业展)上的模特妆容引发“眯眯眼”质疑的事件,是一个涉及文化理解、审美表达、社会舆论和身份认同的复杂话题。为了详细地梳理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事件的发生背景与过程:1. 发布会与作品展示: 清华美院作.............
  • 回答
    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一场充满韧性的“稳健开局”2021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8.3%,这一数字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在经历2020年的疫情冲击后,实现了强劲的复苏和稳健的开局。然而,理解这个数字的真正意义,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结构性特征以及可能面临的.............
  • 回答
    关于“2021年我国空巢青年数量或升至9200万”这个数据,以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独居,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探讨:一、 如何看待“2021年我国空巢青年数量或升至9200万”?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数据通常来源于一些社会调研机构的估算,并非官方统计数.............
  • 回答
    如何看待2021年全国净人口增长48万?—— 一份详细的解读2021年,中国公布的全国净人口增长数据为48万人,这个数字远低于往年,甚至接近零增长,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数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更全面地看待它所代表的意义和潜在影响。一、 数据本身及其历史对比首先,我们必须.............
  • 回答
    2021年7月份中国经济数据普遍不及市场预期,这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宏观经济层面、行业表现以及可能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一、 宏观经济数据概览(7月)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7月份主要的宏观经济数据,以及它们为何低于市场普遍预期: 工业增加值: 7月份工业增.............
  • 回答
    2021 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对加密货币,特别是比特币的尖锐评价,无疑是当年大会上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他的那句“整个发展令人厌恶,与文明的利益背道而驰”("I think the whole development is disgusting,.............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