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21 巴菲特股东大会查理芒格评价比特币:「整个发展令人厌恶,与文明的利益背道而驰」?

回答
2021 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对加密货币,特别是比特币的尖锐评价,无疑是当年大会上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之一。他的那句“整个发展令人厌恶,与文明的利益背道而驰”("I think the whole development is disgusting, and it's directly counter to the welfare of civilization.")掷地有声,再次引发了关于比特币的价值、风险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角色的激烈辩论。

要理解芒格的这一评价,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他的思维方式、他对金融和经济的深刻理解,以及他所处的价值投资哲学背景。

一、 查理·芒格是谁?他的立场从何而来?

首先,要理解芒格的评价,就必须了解他这个人。查理·芒格是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多年的商业伙伴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董事长。他以其非凡的智慧、严谨的逻辑和对商业本质的深刻洞察而闻名。芒格的投资哲学深受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影响,但又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独特的“能力圈”、“多元思维模型”等概念,强调理解企业的内在价值,寻找被低估的优质资产,并以长远的眼光进行投资。

他尤其强调“什么不该做”和“避免愚蠢”,认为很多时候比“做什么”更重要。在投资领域,他推崇的是购买那些能够产生实际价值、有盈利能力、有可预测现金流的公司,并且这些公司在一个成熟、有序的监管环境中运营。

二、 芒格评价比特币的核心论据分析

芒格的评价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对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深入观察和批判性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缺乏内在价值和盈利能力:
价值投资的基石: 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评估资产的内在价值,即其能够产生的现金流和利润。芒格坚信,一种资产的长期价值最终源于其生产商品或服务的效率和能力。
比特币的“无用性”: 芒格认为比特币本身不生产任何东西,不提供任何服务,不产生任何利润,更没有实物支撑。它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人们对其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这是一种“博傻理论”(greater fool theory),即寄希望于找到一个比自己愿意出更高价的人来接盘。
类比“郁金香狂热”: 芒格常常将比特币与历史上的投机泡沫进行类比,例如荷兰的郁金香狂热,认为比特币的价值波动和炒作性质与这些非理性繁荣时期非常相似。他认为,这种基于预期而非实际价值的资产,终将走向破灭。

2. 投机性而非投资性:
投资 vs. 投机: 芒格严格区分投资和投机。投资是购买资产以期在未来获得可观的、与风险相匹配的回报,通常基于对企业基本面的分析。而投机则是基于对价格波动的预测,试图通过低买高卖来获利,风险极高且难以持续。
比特币的吸引力在于价格波动: 他观察到,人们购买比特币的主要动机是希望其价格快速上涨,而不是将其视为一种长期持有、能够带来稳定回报的资产。这种高波动性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者,而不是寻求价值增长的投资者。
加剧金融市场风险: 大量资本流入高波动性的投机性资产,可能 destabilize 整个金融市场,并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

3. 与文明利益的背道而驰:
鼓励非理性行为: 芒格认为比特币的流行和高涨的价格,向社会传递了一种错误的信号:通过纯粹的投机可以快速致富,而不是通过辛勤工作、创新和生产创造价值。这与他所推崇的勤奋、正直、理性以及对社会贡献的价值观背道而驰。
资源浪费: 比特币的“挖矿”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这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当下,被芒格视为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对社会整体福祉没有积极贡献,反而是一种负面影响。
缺乏监管和潜在的非法活动: 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和匿名性,使得其容易被用于洗钱、资助恐怖主义、规避监管等非法活动。芒格对这种缺乏监管、可能助长犯罪的金融工具表示深恶痛绝。他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有序的金融系统和有效的监管来保护参与者。

4. 对货币功能的质疑:
货币的属性: 芒格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和商业人士,深刻理解货币作为价值储存、交换媒介和记账单位的传统功能。
比特币的局限性: 他认为比特币在支付和记账方面效率低下,波动性过大,无法稳定地履行这些货币职能。因此,他质疑比特币作为一种“货币”的合法性,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投机工具。

三、 芒格评价的影响和解读

1. 引发了加密货币领域的巨大争议: 芒格的言论如同在平静的加密货币世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驳。
支持者: 加密货币的支持者则反驳说,比特币代表着一种新的技术范式,具有去中心化、抗审查的特性,未来可能颠覆传统金融。他们认为比特币的价值在于其稀缺性和作为数字黄金的潜力,可以对冲通货膨胀。他们也可能认为,芒格的思维方式过于保守,无法理解新技术的颠覆性。
反对者: 也有许多传统金融人士和投资者对芒格的观点表示赞同,认为他的评价点出了比特币的根本性问题。

2. 强化了巴菲特/芒格组合的保守形象: 这次评价进一步巩固了巴菲特和芒格在投资界的“价值投资”和“审慎理性”的形象。他们始终坚持购买有内在价值、能够盈利的资产,并回避不确定性和投机性过强的市场。

3. 对普通投资者的警示意义: 芒格的尖锐评价,尤其是“与文明的利益背道而驰”这样的措辞,传递了一个强烈的警示信号:在追逐看似快速致富的机会时,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性思考,审慎评估资产的真正价值和潜在风险,而非盲目跟风。他提醒人们,真正的财富积累来自于对创造价值的企业的投资,而不是对价格波动的投机。

四、 总结

查理·芒格对2021年比特币的评价,是基于他一贯的价值投资哲学、对金融市场运作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长期考量。他认为比特币缺乏内在价值,是一种高度投机性的资产,其发展模式不仅对投资者自身构成巨大风险,更可能因其资源消耗和助长非理性行为而与文明的利益相悖。

虽然加密货币领域仍然存在许多支持者,并认为比特币具有颠覆性的未来,但芒格的批评提醒我们,任何资产的价值都应该接受审慎的评估,尤其是在缺乏实际生产力或盈利能力的情况下,过度的投机狂热往往隐藏着巨大的泡沫。他的话语也反映了一种深层次的担忧: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最终的价值创造和文明进步,仍然需要建立在理性、勤奋和对社会福祉的贡献之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们觉得厌恶很正常。

加密资产要解决很多问题,巴菲特们就是那个主要的问题。

一个连很多货真价实的科技进步都「看都不看」的古董老钱,用着最平庸的策略还能稳坐江山几十年,这本来就是不对的,需要松土了。

当然,整个事情的发展并不像一开始想象那样,完全由草根自下而上的革命,完全的去中心化。目前加密资产巨大的利益沉淀里,纵然有相当多的草根,也有后来的投资界的激进派,还有互联网新钱的推波助澜。然而再分配的意义还是很明显,利益链里没有巴菲特芒格这样的老钱。

万亿美元市值是个分水岭,此后老钱们就算假装「看都不看」,也要面对挑战了。这个体量还会极速增长,超过相当一部分主流资产。

很多人洋洋洒洒写一大堆,实际上对这方面所知甚少。货币属性只是其中有限的一部分,比特币也只是一个先行者和图腾,它的占比会在不久以后降低至30%甚至更低。

如果还在谈论什么「货币要有主权国家背书」,基本上认识还停留在2013年以前,对发展一无所知,在这方面没有投入过一个小时以上的学习。

去中心化的储值、支付、钱包、兑换、交易所、借贷、证券融资、信息存储、身份、知识产权、艺术品收藏、游戏资产……整个体系已经开始初步成型了,构建整个体系所经历的过程本身就已经聚集了万亿规模的利益,价格的波动是因为还处在「价格发现」的过程中。

完全的去中心化是不可能的,但最终会和中心化的体系相互适应和共存。

比特币和随后诞生的很多加密资产一起,将成为人类史上最大的泡沫,但泡沫期过去以后,里面很多东西会留下来,融入到下一个时代的生活中去。

user avatar

数字代币相比起其他金融产品最大的特征,就是剥离了为其打掩护的一切实体,只剩下了赤裸裸的、纯粹的传销。

其他金融产品可以视作羞羞答答的传销,比如房市,再比如美元。

数字代币的成功与其他金融产品的成功有共通之处,那就是赢了一次又一次最终赢麻的并不是金融产品背后这种或者那种的实体商品背书,而是传销本身,哪怕传的不是钢筋混凝土楼房,不是一家公司的几万分之一,甚至连洗发香波都不是,而是一段赤裸裸的代码。

所以我并没有觉得数字代币比其他金融产品更恶心。一百亿币值的后面,是价值一个亿的实体产品,还是价值零元的代码,能有多大的区别呢?

比特币把金融的这种本质赤裸裸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老派体面的传销玩家当然觉得面上过不去。但其实在我们普通人面前,老派传销玩家也并没有比新的赤裸裸的传销玩家更体面一点。

总之最好不要传销。如果非要传销,不管你是时间的朋友还是时间的炮友,总之不要总是感到吃惊。

user avatar

2018年的巴菲特:“我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虚拟货币不会有好下场。”(淡定预测)

2021年的芒格:“整个发展令人厌恶,与文明的利益背到而驰。”(无能狂怒)

2021年的巴菲特:“我当然我痛恨比特币”(无能狂怒)

2018年是无所谓,2021年则是带有明显的感情倾向


巴菲特和芒格其实已经间接参与了比特币

高盛已经参与了比特币交易,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就是高盛的十大股东之一,而金融危机时投资高盛优先股又恰恰是巴菲特得意的投资之一。

而现在高盛跳反,这时候巴菲特进退两难。自己重仓的公司拼命打自己的脸,自己再怎么劝说也没人听,高龄老人,大权陨落,不急就怪了。


巴菲特可能认为比特币没有价值,但芯片大厂和高科技企业可不这么认为。比特币有没有价值,巴菲特说了没用,你还要看比尔盖茨(中立),贝索斯(不表态),马斯克(激进),李嘉诚(2014年就买了)等等人的看法。


比特币的制造和相对算力有关,但价格和只信仰有关,除非你能垄断全世界的算力然后篡改比特币的记录。即使国家有再高的算力,你不去做空,持币的不卖,那价格就下不来。

这和房价是一个道理,开发商可以不停的建房子,但只要大家都不卖,开发商也不卖(也可能是卖不出去)那房价也不会跌。


整个富豪阶级合力绝对是能干掉比特币的,可惜富豪内部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有些人支持,有些人反对,那这事情就不好办了。

人类文明就是诞生在一个个骗局之上的,金融当然也不例外。金融的本质就是信仰,而信仰就是基于传销和骗人。凭啥就只有你能骗,不让别人骗,这不公平吧。

比特币是资本和技术的一种妥协,如果比特币没有价值,那么芯片大厂的利润会受损。面对利润微薄的企业,芯片厂就没有太多的钱投入研发。目前摩尔定律已经失效,要维持芯片的算力的指数增长就必须要更高的研发投入。

很有理由相信目前的半导体行业高层其实已经知道算力瓶颈马上就要来临,或者已经来临。现在一切努力只是为了延缓这种趋势。

半导体产业的停滞会导致计算机算力的停滞。计算机算力一旦停滞,很多传说将从神坛陨落。

其中最大的传说就是美国科技神话,如果算力停滞,中国半导体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之后会有更多的工业发展陷入停滞,最后中国会用强大的卷力一个个将其超越。


我们回顾历史:

1637年,荷兰郁金香泡沫崩溃

1652年,第一次英荷战争,荷兰溃败。

1665年,第二次英荷战争,英国战败。

1672年,第三次英荷战争,停战。

1700年左右,英国开始进入工业革命。

1780年,第四次英荷战争,阿姆斯特丹的金融地位被伦敦取代,世界进入大英帝国的全球殖民时代。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比特币之于金融,就像意面之于宗教,用思想和技术揭穿了传统金融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user avatar
我不欢迎这种对绑匪和敲诈勒索者如此有用的货币。

比特币去中心化匿名性保护的可不止绑匪与勒索者,无数贪官污吏、毒枭、军阀、政客黑帮份子们,正忙着用比特币兑换他们来路不明的钱财呢。

而很不幸的,这也正是比特币的实际价值所在。正是因为比特币难以被追蹤,不受各国政府控管,容易被拿来作为非法交易使用,所以它的价值才会被一直炒高。它的「不洁」正是它的「价值」。

所以说比特币价值虚高是对是错?

「是,也不是。」

说它价值虚高,是因为它本身没有实际价值,我们日常使用的产品服务,都有对人的价值,或是可以吃喝或是可以玩乐。我们日常使用的信用货币,背后有国家政府背书,国家的实力就是纸钞的价值所在。而这一切,比特币都没有。

说它价值没虚高,是因为它提供非法份子们安全交易的管道,提供他们将资金洗白然后重新运用。在比特币之前,这批人都只能祈求某些私人银行瑞士银行能够维持他们的职业操守,不过问资金来源是否合法。而比特币发明后,比特币的演算法可以使其维持一定稀有性,再运用这稀有性进行安全交易,却成为了可能。

但无论如何,至少以目前比特币的价值所在观察,查理芒格说的,

整个发展令人厌恶,与文明的利益背道而驰。

这句话,算是正确无误一语道出比特币实际价值所在。比特币发展的越好,代表它作为非法交易的使用价值越高,侧面证明当代非法交易者(贪官污吏、军阀政客、毒枭黑帮、绑匪勒索者)越多。而他们,自然和文明的利益背道而驰。

...

看到很多人说比特币是运用区块鍊技术对抗中央货币发行者,并抵御其滥发钞票导致通货膨胀的手段,并将其视为黄金的替代物。对此嘛,我的确不能否认这理念有其道理。

但问题是,

币圈里真正有这类去中心化对抗货币发行组织信仰的人有多少?投机者和非法使用者又有多少?这其中各占比例又如何?

比特币既然并非货币发行机构保障其价值,而是以「使用价值」作为其价值所在,那么决定比特币实际价值的是什么?

不就是真正愿意信用区块链技术基础塑造的去中心化交易世界的人有多少吗?这点我觉得财经作家温义飞讲得挺好的:

比特币想成为真理,就需要让足够多的人相信它,要塑造共识

而问题是如今的比特币持有者里,到底有多少人是信任这种共识,而不是单纯把其视作一种投机手段?有多少把它当作非法交易的工具?

事实上,比特币已经算好得了。至少它还是建立在区块鍊技术上,至少它的匿名性安全性以及稀缺性都是真的,而透过这些性质产生的使用价值也是真的(虽然当前普遍被用来非法交易)。可是其他加密货币呢?

甚至说极端点,即使比特币引以为傲的“匿名安全性”和“稀缺性”背后,又有多少槽点。如温义飞说的,比特币就是在和各国政府金融体系对抗的、永远在通缩的一种货币,所以不如说它是一种收藏品更合适。

话说回来,比特币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不去了解比特币的本质,就无法明白加密货币的价值本身,这里推荐大家可以去西瓜视频里看看温义飞聊比特币的视频,这目前是我看过讲得最清晰的比特币科普视频,把比特币背后的“骗局”分析得清清楚楚。

按照温义飞视频里面的说法,数字货币的骗局分好几个步骤,第一步,资金盘,就是如果现在要发行一个韭菜币,发行方就会大吹特吹,这个韭菜币是利用了全新的加密技术,颠覆式创新,百元起投,12天资产翻倍,年化7万倍回报,而且稳赚躺赢随时套现。还有各种专家来站台,总之会让你相信韭菜币是唯一能改变你人生的机会,把所有积蓄都投入进去。
第二步是传销盘,如果你能吸引更多人投钱参与,发行方宣称就会给你更多分红。
第三步就是直接是割韭菜的阶段,当你把所有钱都投入进来,而且亲朋好友的血都吸干了以后,就直接割韭菜了。但直接一次性割完可能也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还会跑出来说现在韭菜币升级成韭菜币2.0了,如果你可以投入更多的钱,不仅之前的钱可以保值,还可以收获双倍回报。如果没有钱了,也没事,直接安排一个小贷公司,让你去贷款,让你借点高利贷去赌一个未来。
到了这个时候,你已经被完全榨干了,报警维权都难,毕竟国家也不承认数字货币。要知道和股市比起来,股市都成了慈善机构,数字货币这个圈子割韭菜完全超出人的想象。

以上内容全部引用温义飞的西瓜视频内容,侵删。只能说这次巴菲特股东大会上,芒格算是给我们提了个醒。当你认清数字货币的本质后,就知道,在这场游戏里,巨鳄血赚,而韭菜永远被割。

user avatar

如果美元最后不是越印越多,与世界货物的总价值不符地无限印下去,那么”你们买比特币的目的都是为了高价卖给别人,那请问最后谁买了你们的比特币,买去干嘛用?”这个问题确实会成为一个问题。

但现在的问题是,美元注定越印越多,无限地印下去,所以“高价卖给别人“里的别人,用的永远是新印出来的美元,所谓”高价“,对他而言只是印钱而已。

”最后谁买了你们的比特币“这个也不是问题,既然美元注定越印越多,在无穷长的时间里无限地印下去,那么就不存在”最后“。无穷远处是不存在”最后“的。

任何事物,放到”无穷“这个框架下,结果就会和有限情况下的结论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user avatar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特。

比如,消灭恐怖主义,真的有什么难的吗?

但是,因为有的国家需要培养恐怖主义,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恐怖主义就是无法消除。

再比,对巨头企业征税,真的有那么难吗?

但是,有的国家本身鸟屎那么大,为巨头企业提供避税地,提供极低的税率,导致如果哪个国家敢提高税率,巨头企业就会流走。对巨头企业征税就是无法实现。

然后我们说比特币,明明是一种虚拟的、不存在的东西,违反货币主权的东西。

但是,利用比特币,不断地炒作,就可以做为一种赌博工具,大资本就能收割小资本。

原本,只要各国银行禁止通过银行系统进行比特币交易,可是因为对一些国家有利,它就不禁止,使得比特币仍然活得好好的。

然而,以上的这一切,归根溯源,都可以归咎到银行系统。

如果银行系统不给恐怖分子使用,如果银行系统不允许巨头企业自由流动(比如它的注册地在爱尔兰,它赚的钱就应该锁死在爱尔兰),如果银行都不对比特币进行交易,所有上面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解决。

但是,因为掌握世界金融结算和转帐系统的国家,或者那群人,从中可以获利,巨额的利润,放任其进行,才有今天这情形。


所以说,全球化、全球化,真正实现全球化了的只有资本。人力、商品、技术还远远没有实现全球化。


与其说比特币令人厌恶,不如说金融系统的吃相难看


金融系统的难看吃相在于,金融游戏你不参与、你不跟着玩,你的财富就会贬值。

而你参与了,你跟着玩了,玩着玩着,你的钱就成他们的钱了。

user avatar

60年代到20年代,包括我涉足投资的十二年。我从巴菲特团队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们永远被证明是对的。

从09年我刚接触股票和宏观经济开始,总是能发现一些巴菲特团队很low/过时的言论。比如投资比亚迪亏了啊,加仓通用汽车结果销量滑铁卢了啊这些……

到了15年,虽然之前他的“错误”被证明是比较英明的决定,但互联网创业大潮兴起,我们又会发现巴菲特团队水平很“一般”,投不出什么独角兽,年化收益也就百分之二十……15年上半年,中国股民可是人均翻倍的!

到了现在,之前巴菲特所有“错误”的决定,最终都变为了正确。这其实是他的投资哲学决定的。远离投机,价值投资,厌恶风险,相信数学,并绝不触犯法律。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巴菲特团队还比较正直,从不会向国内的阴阳股评家那样 就算放出了错误的消息,也会对私人群说是找人帮忙抬轿出货,再骗一波。

远离风险,才是实现稳定复利做到财富增值最大的捷径。相信真理(大佬),真理才不会和你背道而驰。

user avatar

是的,所有印刷术国家的利益是要被伤害的。

但有时候,篡夺比起继承是高贵一万倍的事情。

user avatar

我特别厌恶这句话:「与文明的利益背道而驰」,这才是令人作呕的句子。

文明是什么?文明或许是光鲜亮丽的社交酒会和觥筹交错;

文明是什么?文明或许是高精尖的武器和武装到牙齿的军队;

文明是什么?文明或许是各种大众想听也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和看不明白的金融操作;

这就是他们眼中的文明,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配拥有可观的财富,才配去居高临下的对苍生指指点点。最重要的,只有他们所认为的「文明的共识」才配称之为共识。也就是由一小撮上层精英关上门商量的共识,才是理性的,才是文明的。而支持数字货币的草根共识,在他们眼中显然就没有这个资格。

一直以来对数字货币的批评都很多,比如经常用于黑市交易,比如作为货币系统设计本身有缺陷。如果我们出生在一个人人都是金融精英的世界,比特币很可能是火不起来的——因为在最初它的设计,就和它的宗旨相违背。数字货币的诞生是非常卑微的,或者说从金融上来说是非常业余的。业余到为了对抗通货膨胀,设计出来了一个固定数量封顶的机制。从货币功能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的数字货币是注定不可能成为世界主流流通的货币的。顶多是在某些情况下,作为大额的支付手段。

这些批评都是很正常的,事实上拿比特币来说,从2015年大火之后,在流通领域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逐渐的变得更加的资产化而非货币化。并且它确实也是「凭空出现的金融产品」,在最初崛起的时候,就是依靠最早期的支持者们非理性的共识。

但是为什么不想一想,为什么人们会支持这种「凭空崛起的资产」?难道不是本能的忌惮全球每隔十来年就来一次的大放水么?每次大放水,都伴随着穷人财富的缩水,和富人资产的增加。

数字货币容易被用来洗钱,没有任何国家力量的背书,价格波动特别大,虽然有这么多负面,但是它只要有『不需要经过任何第三方机构就能完成转账支付』这一个功能,它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这赋予了人们对抗不负责任的央行的终极武器——拒绝使用。

以前,人们对于不负责任的央行滥发货币,是没有还手之力的。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率百分之几百万,人们还是用点钞机来付钱——毕竟总不能老是以物易物吧。现在有了数字货币,当央行再想像津巴布韦那么做的时候,人们就可以拒绝使用央行的货币,自发的在民间用数字货币来交易。

数字货币平常可以做到和普通人没有关系,但是只要它存在,就抬高了央行行为的底线。

互联网的存在,让人和人变得更加的平等了,让每一个平凡的人的共识,都更加的重要,而不是无脑的听从本地精英的洗脑。无论是比特币,还是最近的GME,都体现出了在互联网的协调下,草根们集合起来所能爆发出的巨大力量。巴菲特和查理芒格作为世界上最顶级的投资人,不至于眼红比特币的新贵,其实巴菲特现在的有些投资已经和比特币有关了。但是这种居高临下的,对「草根共识」的轻蔑乃至于称之为和「文明背道而驰」的态度,才是令人作呕的极端精英主义的体现

user avatar

没有必要用自由或非政府化来赋予比特币正义性。

即使混乱善良也并不是真的善良,ta和守序邪恶一样,都随时可能增熵成为混乱邪恶。

比特币的用途其实是隐私交易或者非法交易。

【道】是均衡的。

任何事物必然有他的反面作为互补。

有规则,就有潜规则。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没有狼,牧羊犬会失业。

没有路西法,那谁会承担所有责任。

有互联网,就要有暗网。

传统货币在光明下,就必然出现黑暗面的东西。

在以前,这是海量的黑钱,需要被一系列的流程洗干净。

现在比特币替代了这个过程,这是一种不可阻止的进化。

在洗黑钱以外,以前的隐私交易和非法交易,使用的一般等价物是黄金或者钻石。

现在只是换了一个形式而已。

未来也一定会被新的方式取代。

user avatar

本来以为这是大师踏空后的不甘⊙_⊙

不过我听大师的描述,怎么指向的是另一种绿色的纸质币呢。

果然大师,确实是在大气层。

(1)凭空发明的金融产品:

某绿色纸质币,从金本位到石油本位再到如今完全的虚拟本位(无限QE), 称得上凭空发明了。

(2)绑匪和敲诈勒索者如此有用的货币:

“不给我XXX数额不连号的____,我就把人质“”(这都是台词了)

从非洲军阀 到 南美毒枭 哪个不用这个纸币?

(截图至 007 皇家赌场 )


(3)我认为的____整个发展令人厌恶,而且与文明的利益背道而驰,

真大师,真的大师,这层次绝对在大气层。

user avatar

比特币每年烧掉一个中等强国的电力,但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毛钱贡献都没有,不创造任何价值的同时,还为洗钱、勒索等黑色交易提供匿名渠道,加速世界范围内的阶级固化。


和人类文明利益背道而驰,没错。

user avatar

比特币可以视做信用货币的背面,是对信用货币的对冲和做空。

我们假设一个极端情况,如果人类爆发核大战,所有的信用货币都贬值到成为废纸,人类文明十不存一,这时候,还有什么东西适合做货币?除了瓶盖,黄金之外,就是数字货币了。

或者举一个不那么极端的例子。若干个发展中国家出现金融动荡,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而 这些国家又实行了外汇管制,那么这些国家的中产和资本家想要跑路怎么办?

除了地下钱庄,最方便的就是加密货币了。

所以你看,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是不是所有信用货币的背面。

所以,世界越乱,美元发的越多,人们对信用货币的信心越弱,比特币之流的价格就会越高。一旦有国家发生动荡,比特币的价格就会上升。

芒格说比特币和文明的利益背道而驰一点没错,某种程度来说,买比特币就是押注做空当下的人类金融体系。

user avatar

这个,更多的还是投资理念的问题吧。

关于股票及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定价,底层逻辑就是对未来的现金流进行折现,给出估值,在这里面,未来能不能持续提供现金流是一个核心问题。

公式如上所示,表达形势可以不同,但是本质是一样的。

所以,对于比特币这种,未来不能提供现金流的产品,在巴菲特和芒格看来,是垃圾也不足为奇。

对于我个人的理解,比特币的价值在于使用价值,你可以认为它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黄金。黄金自身不产生现金流,但是它有使用价值,当然了,稀缺性及不可再生性是保障这种价值的基础。

这一点也类似于钻石、字画、瓷器等古董类的产品,它们本身具有稀缺性,或者是人为制造的稀缺性,同时被含有一些价值,比如古董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钻石满足女性心理需求的价值(抱歉我只能想要这一点)。

所以,这些物品从长远来讲合理的增值是跑赢通胀,而比特币持续的大涨,一方面是由于全球内的大放水,广义通胀或者是金融通胀比较明显,导致比特币价格上涨,另外一方面就是它作为通用货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也是支撑比特币走高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假如未来,比特币失去了作为支付货币的可能性,那么它就会像郁金香泡沫一样破裂,现在大家都在交易这种可能性。

user avatar

本来我还挺不待见比特币的,但是经过芒格这么一说,我还真得支持一下。如果比特币让芒格作呕,我觉得真是太有用了。什么与文明利益背道而驰?与跟你资本巨鳄的利益背道而驰吧?比特币如果算恶心,那你芒格简直只能说是魔鬼了。

比特币不会吃人,但是这些资本巨鳄真的会吃人,吃很多人,不吐骨头那种。

user avatar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所以历史的进程,文明的利益,人类的共识这些概念,其实都是有时效的.....

不过艰难的地方至少有三个:

  • 你不知道历史的进程到底走到了哪一步,你所看到的自由王国尝试到底是王莽的改革,还是孙中山的革命
  • 你不知道你所以为的自由王国,到底是必然王国的一部分,还是真的是一个新自由王国,例如二战后民族主义革命后获得自由的殖民地国家,大部分依然在经济上依附于传统的宗主国
  • 而基于上述最关键的问题其实是:自由到底是什么?共产主义者会认为是生产力的解放,而资本主义的支持者可能更看重私有财产的自由支配。

所以我觉得用道德去审判新事物毫无意义,这些东西的存在就是为了推翻传统世界的一切,那它自然不会放过传统世界的道德观。拿破仑的革命会因为与传统封建文明的利益背道而驰就不发生么?

如果说上面第三个问题因为个体差异经常出现不同回答,前两个问题其实可以通过观察历史得出一些参考结论。

首先要说的是我对于BTC的了解并不算丰富,但在判断新事物发展进程和它们成功的概率时,我往往有两个原则

  • 新的事物不能是天马行空的幻想,它不能完全脱离传统,与传统的和而不同是新事物成功的核心
  • 在第一点的基础上,在新事物的获利者必须与传统获利者截然不同。

首先让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论证我这个方法论,然后我们再回到BTC的问题上。这个概念并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它的根源其实是千面英雄那本书。

如果说人类的神话来自于人类对于自身历史的反省,那么神话故事的套路一定也和历史有关。如果说一个英雄在受到召唤后,遇到导师,从考验中获得恩赐,它必须回到原先的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新生。那么革命也是一样,一个天马行空的猜想必须要有实际的可行性才能落地。而最实际的可能性自然是原有的制度或者安排。

这也是我觉得为什么历史总在螺旋前进的原因

我们尝试从1929年大萧条往前倒推百年,去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拿破仑革命的时候人头落地的还是王公贵族,而大萧条的时候反对的对象已经变成了资本家。换了人间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 当拿破仑的革命席卷欧洲的时候,他的很多主张都是新事物,不管他的初衷是什么这些理念都成为了未来革命的种子。
  • 而这些新事物毫无疑问遭到了传统势力的围剿,维也纳体系应运而生
  • 这些革命的种子在1848年再一次冲击封建势力,革命的爆发在多个地方发生,可以说之前拿破仑的尝试在更大的地理范围获得了支持。这导致了传统的欧洲封建体系已经摇摇欲坠。
  • 传统体系摇摇欲坠给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机会,在1873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资本主义已经通过自由主义获得了大发展。而于此同期的巴黎公社运动则证明了除了地理范围的扩大,不同阶层的群众都参与到了追求自由解放的道路中来。

但上述革命最后成功了么?并没有,无论是巴黎公社还是先前在欧洲其他地方爆发的革命,它们都没能建立起一个新的秩序。至少在我眼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革命者拥有毁灭旧世界的激情,但没有建立新世界的框架。

我们可以把巴黎公社失败后20年发生的两件事情和两个人放在一起做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些微妙的联系

  • 无政府主义者
  • 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的出现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无政府主义者失败的核心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建立新秩序的信心和技能包,正如他们名字一样,他们可以刺杀无数国王首相,但无法消灭人们对于“国王”和“首相”的诉求

而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在1873年之后的大发展,实际上让他们成为了新时代的“国王和首相”

有两个人我觉得是这个对比最精髓的体现:克鲁泡特金和捷尔任斯基虽然活在不同年代,但无论是在出身上,思想内核上(“拥抱人类文明,洗净它身上现代主义的污垢”),追随者/属下实现目标的手段上都有类似之处。我觉得但一个成功而另一个失败的原因在于,捷尔任斯基知道对付托拉斯最好的办法就是托拉斯,对付白色恐怖的最好办法是红色恐怖....而克鲁泡特金在尝试用一个虚空的楼阁去对付现实存在的困难。

这是我眼中,所有革命者最艰难的地方,他们一方面必须是理想主义者看向未来,另一方面必须是现实主义者盯着过去。


让我们回到BTC的问题上,传统的货币政策人人都知道不是完美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承担了越来越多无法实现的目标,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诟病。

这是BTC能够存在的原因,也是BTC类似一个革命者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传统的货币政策不仅无效而且有很多副作用,类似1848和1871年的革命。

但我自己觉得问题在于BTC想要建立的那个体系太过超前,以至于它的收益群体太少。当然我们现在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去中心化金融的设想和机制,意味着已经有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我自己觉得未来数字货币的发展将会有两条道路

  • 一条是类似无政府主义者的道路,芒格所诟病的与人类文明背道而驰,被不法分子利用的道路可能更多指这种可能性
  • 一种类似卡特尔和托拉斯的道路,例如人行的数字人民币尝试,越来越多的央行开始使用数字货币概念开始设计与之配套的金融设施。无论是数字货币交易所,甚至将来可能有数字货币的IPO。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会借鉴当前传统货币的金融体系,去打造一个数字货币的金融体系。前者不会。

而在最后,一段时间之后,如果数字货币能嫁接到传统金融体系上,我相信我们会看到一个货币政策领域的革命。

但有趣的问题在于:这到底是会是一个十月革命?还是一个十一月革命呢?到底是一个新的BTC最后是新的自由王国,还是央行数字货币是新的自由王国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