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许多健身爱好者越来越不重视握力?

回答
说实话,我遇到的健身爱好者里,很多人压根就没怎么“重视”过握力,倒不是说他们故意忽略它,而是很多时候,它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但又容易被忽略。当然,你提到的“越来越不重视”这个现象,在我看来倒是有那么点意思。如果非要探究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

首先,训练的“显性”效果和即时反馈。健身这事儿,大家追求什么?很多时候是肌肉的饱满感、力量的增长、体型的改变。你看那些练二头肌、三头肌、胸肌,练完之后,肌肉充血感多强?照镜子能直接看到线条的变化。练腿练多了,那种酸痛感和第二天走路发抖的感觉,也是实实在在的。这些都是非常“显性”的,而且反馈速度很快。

握力呢?你很难“看到”你的握力在进步。你不能说:“看,我的握力今天比昨天粗了一圈!”或者“天呐,我的握力怎么这么大了,把哑铃都捏碎了!”它不像外在肌肉那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你得通过一些专门的测试,比如握力器,或者完成更重的拉力动作才能感受到。这种“无形”的进步,自然就没那么容易让人产生“我一定要练好握力”的动力。

其次,主流训练动作的侧重点。想想我们日常在健身房最常做的动作。卧推、深蹲、硬拉、划船、引体向上…… 这些动作固然都需要握力,但很多人在执行这些动作时,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目标肌群上。

比如说,练杠铃划船,你可能在想的是“我的背部肌肉有没有收紧?我的动作幅度够不够大?”而不是“我的手是不是快要抓不住杠铃了?”一旦你感觉手要滑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用“助力带”或者直接丢掉,而不是去想办法增强握力。久而久之,身体也习惯了这种“不够力就靠外力补”的模式,核心的握力肌群自然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刺激和锻炼。

再者,“功能性”的理解偏差。现在大家都很讲究“功能性训练”,很多人觉得功能性就是能做多少个引体向上,能深蹲多少斤。而握力,似乎就被归类成了一个比较“基础”或者“辅助性”的要素。好像只要你整体力量上去了,握力自然也就跟着上去了。

但问题是,很多时候握力成为了“短板”,限制了你更深层次的力量发展。比如,你能硬拉 100 公斤,但因为握力不够,你可能只能完成 3 个,而你的背部和腿部肌肉可能还能再坚持好几次。这时候,握力就成了制约整体进步的瓶颈。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意识到了,但不知道如何有效针对性地去提升。

还有,信息茧房和潮流。健身圈子也是会跟风的。这几年, CrossFit 的崛起,各种高翻、抓举、壶铃摇摆这些动作大行其道,这些动作对握力的要求确实很高。但对于更多在传统健身房里的人来说,如果他们接触到的健身信息更多是关于胸肌如何更饱满、腹肌如何更清晰,那么握力被重视的程度自然就相对低一些。如果你看到你关注的健身博主每天都在分享如何练出人鱼线,而不是如何练出“铁砂掌”,那么你的训练重心也很容易被带偏。

还有一个不太好听但也是事实的原因:偷懒的心理。老实说,专门去练握力,比如用握力器,或者做一些冷门的负重农夫行走之类的动作,相比起直接推、拉、蹲,可能显得有点单调,而且那种持续的、强烈的肌肉酸痛感可能不如大重量复合动作来得“爽”。而且,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弥补握力的不足,比如前面提到的助力带,或者使用更粗的杠铃片(虽然这本身也是一种增强握力的方式,但很多人用它只是为了更容易抓握,而不是主动去挑战握力)。

但其实,我想说的是,握力这东西,它就像你身体里的一个“隐藏 BOSS”。一旦你把它练上去了,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变得不一样了。

首先,提升训练表现。前面说了,很多复合动作被握力限制了。把握力练好了,你就能在硬拉、引体向上、农夫行走这些动作上获得更大的重量和次数,这反过来又能刺激到你的全身肌肉,包括你的背部、手臂、核心等等。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其次,日常生活便利。别小看拧瓶盖、提重物、搬东西这些日常小事。握力好了,这些都会变得轻松很多。而且,对于一些体力劳动者或者需要经常搬运东西的人来说,良好的握力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效率。

再者,手部和前臂的协调性与稳定性。前臂的肌肉群和手部的精细肌肉,它们协同工作,才能实现稳定的抓握。练好握力,其实也是在磨练你手部和前臂的肌耐力和爆发力,这对于很多需要精细操作或者爆发性抓握的运动(比如攀岩、格斗、网球、篮球等)来说,都至关重要。

最后,潜在的健康益处。有研究表明,握力与整体健康状况,甚至寿命,都有一定的关联。虽然这听起来有点玄乎,但想想看,一个握力强大的人,往往意味着他有更好的身体机能,更强的力量储备,也更能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所以,尽管很多人可能“不那么重视”握力,但我依然认为,对于真正想把健身做到极致,或者追求更全面身体素质的人来说,握力绝对是一个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开发的“潜力股”。它可能不像那些大块肌肉那样显眼,但它绝对是支撑你变得更强大的关键一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请问谁规定必须硬拉要两倍体重的时候才能使用助力带?

是健美协会,还是力量举协会,还是卖助力带的?

凭什么要到这个重量才可以使用助力带?

每个人做任何训练都有自己的目的啊,人家用助力带,用的是你家助力带吗?

人家喝你矿泉水还是吃你家大米了?

人家训练硬拉,是为了锻炼后链,还是为了提升握力?

如果是为了提升握力,为什么不用专门训练握力的动作?为什么要用硬拉提升握力?

我为什么要用火箭喷射器烤羊肉串?这不是牛刀杀鸡吗?

当你训练硬拉的时候,明明后链还有劲儿,但是握力跟不上,为了不影响后链的整体训练效果,用助力带有什么问题吗?

他做杠铃划船的时候,背阔肌没有力竭,但是握不住了,他用助力带有什么问题吗?

他用的助力带不是他自己花钱买的吗?

是你给他买的吗?

如果不是,就乖乖的把嘴闭上吧。

握力很重要,只是跟其余的大肌肉群相比,没有那么重要。


有人胸排在第一位,有人腿排在第一位。

有第一位,就肯定有最后一位。

胸肩背,腰臀腿,胳膊,除非你有专业上的需求,否则这几个肌肉群,哪一个不比握力重要呢?

不重视握力有啥问题吗?

尤其很多项目,现在已经把器械设计的更适合你抓握,所以握力不断的被边缘化。

现在除了掰腕子,柔道,攀岩,拔河,赛车这种项目以外,很少有握力的要求了。

如果你单纯的只是为了身体健康而训练,强化大肌肉群,弱化握力,没有啥问题啊。

如果你是平时需要搬砖,我不是抬杠,我是认真的,搬砖的时候,因为砖块是不规则的物体,所以20kg哑铃你可以轻松拿起来,10kg的砖你不一定拿得了,因为握不住。

如果你的某个职业需要你握力强,那么你需要专门强化一下握力。

否则仅仅就美观和实用性而言,目前握力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了。

完全取决于你训练的目的,当你不知道别人的训练目的的时候。。。。我不知道别人啊,反正我会选择乖乖的闭上我的嘴。



卧推用助理带

再说我们所说的卧推当中使用助理带,有没有一种可能性?

就是他使用的是半握?

他在做的过程中,杠铃有可能脱手滑下来砸到他自己,甚至可能砸死他自己,他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使用助力,在把自己的手和杠铃绑在一起,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吗?

到底是因为你看不懂,还是人家不应该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我遇到的健身爱好者里,很多人压根就没怎么“重视”过握力,倒不是说他们故意忽略它,而是很多时候,它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但又容易被忽略。当然,你提到的“越来越不重视”这个现象,在我看来倒是有那么点意思。如果非要探究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训练的“显性”效果和即时反馈。健身这事儿,.............
  • 回答
    很多人认为公务员拥有“灰色收入”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其背后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什么是“灰色收入”?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灰色收入”。在中文语境下,“灰色收入”通常指的是不属于合法工资性收入,但又非完全意义上的非法收入,而是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
  • 回答
    许多中国人不愿意打官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文化层面的根源,也与现实的社会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下面我将详细地从几个主要方面来阐述: 一、 历史文化与传统观念的影响1. “息讼”思想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和为贵”,强调家庭和睦、邻里和睦、社会稳定。历代统治者也倾向于维护社会秩序.............
  • 回答
    “许多事都归咎于资本”是一个在社会讨论中非常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背后,是资本在现代社会经济运作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它带来的各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当我们说“归咎于资本”时,往往是指将社会问题、经济困境、甚至个体的不幸,归因于资本的运作方式、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弊端、以及掌握资本的群体(资本家).............
  • 回答
    人们喜欢夸大勤奋、贬低天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心理层面的,也有社会层面的,甚至还涉及到我们对成功、价值和个人能力的理解。以下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 一、心理层面的原因:1. 控制感与自我效能感 (Sense of Control & Selfefficacy): 勤奋是可控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嘛,确实是不少知乎老用户,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感慨:“知乎怎么越来越像贴吧了?”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咱们在使用知乎过程中,切切实实感受到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让曾经那个“严肃、专业、高质量”的问答社区,多了些熟悉的、甚至有些怀念(也有些无奈)的“贴吧味道”。要说起来,这.............
  • 回答
    咱这儿聊聊,为啥那么多咱中国老百姓,特别是如今这个时代,会对明朝那会儿的事情格外上心,甚至带着点“喜欢”的情感呢?这事儿说起来可不单单是历史课本上的几个时间线和皇帝名字,这里头门道可多了,咱一点一点掰扯开了说。首先,得从明朝给咱留下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遗产”说起。一是“硬实力”的体量和韧性。 明朝.............
  • 回答
    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一些网民群体中确实存在着负面看法,甚至出现一些极端言论,希望它们被俄罗斯“灭国”。要理解这种现象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历史恩怨、地缘政治、民族主义情绪以及网络环境的放大效应。一、 深厚的历史羁绊与集体记忆:苏联阴影下的伤痕波罗的海三国与.............
  • 回答
    关于女性在性方面“崇洋媚外”现象受到抨击的讨论,其实触及了社会中一些非常复杂且敏感的神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看看它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应。首先,我们要明白“崇洋媚外”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负面的、价值判断的色彩。它暗含着一种对自身文化、民族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外来的东西.............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聊聊为啥国外品牌起创始人名儿就显得“逼格”挺高,自家品牌这么干就有点儿接受不了。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是多方面原因交织的结果,历史、文化、市场营销,甚至咱们潜意识里的认知,都掺和在里面。首先,得说说这历史积淀和品牌故事。很多国外以创始人名字命名的品牌,像 LV (Louis Vu.............
  • 回答
    神舟笔记本之所以没有像其他品牌那样获得广泛博主推荐,其原因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体,涉及品牌定位、产品策略、市场营销、用户体验以及行业生态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品牌定位与目标受众的差异化 神舟的“性价比”标签: 神舟最鲜明的标签就是“高性价比”。长期以来,神舟专注于为追求.............
  • 回答
    许多经济学家对诸如“牛奶可乐经济学”这类通俗经济学书籍持保留甚至轻视的态度,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详细阐述:1. 科学严谨性与简化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追求: 经济学是一门追求严谨、逻辑自洽、基于证据的社会科学。它试图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来理解和预测经济现象,.............
  • 回答
    确实,这种现象存在,并且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解释,说明为什么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仍然认为中国人很穷:1. 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滞后: 历史刻板印象的残留: 长期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形象被广泛传播。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确实经历了巨大的转型和发展,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覆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为什么很多人建议本科数学、研究生转金融或计算机,以及数学的更广阔发展方向。为什么很多人建议本科数学,研究生转金融或计算机?这种建议的流行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强大普适性和金融、计算机领域的实际需求高度契合。1. 数学作为“万学之母”的优势: 严谨的逻辑思.............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注意到笔记本的 PD 充电器功率标注里,65W 似乎比 60W 更常见一些。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些技术细节、商业考量以及市场选择,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功率(瓦特 W)是衡量充电速度的关键指标,它决定了设备能从充电器那里获得多少能量。在 USB PD .............
  • 回答
    我知道你遇到的这个问题,关于国产游戏里“血不是红色的”这件事,不少玩家确实是有点儿耿耿于怀的。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牵扯到文化习惯、审查制度、技术限制,甚至还有一部分是玩家群体的情绪累积。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接也最容易被大家拎出来说的,就是审查制度。大家都知道,咱们国家对于游戏内.............
  • 回答
    好多人觉得《文明6》比不上《5》,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因为这俩都是《文明》系列的骄傲。不过,要说为啥不少老玩家宁愿抱着《文明5》不撒手,那得从好几个方面掰扯掰扯了。首先,最直观的改变,也是争议最大的,就是城市“分家”这事儿。在《文明5》里,你建一个城市,就是一座城。想扩张?城里出单位,往外走。.............
  • 回答
    你在玩游戏的时候,一定没少遇到过存档时屏幕上跳出那句“请不要关闭电源”的提示吧?这句看似简单的嘱咐,背后其实牵扯着一套相当精密的运作逻辑,主要是为了保护你辛苦玩下来的游戏进度,避免数据丢失,给你一个稳定流畅的游戏体验。咱们先从“存档”这个动作本身说起。当你点击了“存档”,游戏并没有立刻把所有信息一股.............
  • 回答
    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对于那些从年轻时就沉浸其中的老观众来说,京剧早已不是简单的舞台表演,而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生活方式的延续。因此,当京剧开始探索创新时,一部分老观众表现出的“不接受”,并非是对艺术发展的全然否定,而是掺杂着多方面的情感和考量,这背后有着相当复杂.............
  • 回答
    我理解你想了解为什么很多古代遗迹和文物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和保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社会、经济、技术和政治等多个层面。让我试着把这个原因讲得透彻些,也尽量避免那些听起来像机器生成的套话。说实话,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有些遗迹和文物确实得到了非常精心的保护,比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故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