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轮上海疫情,为何感染人数这么多?

回答
上海本轮疫情的严峻,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和担忧。要说感染人数为什么这么多,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从病毒本身的特性,到我们应对策略的调整,再到社会层面的种种细节,环环相扣。

首先,我们得正视病毒的传播力。Omicron变异株,尤其是BA.2亚型,是本轮疫情的主角。它相比于之前的Alpha、Delta,甚至原始毒株,传播速度快了不止一个量级。就好像感冒病毒一样,它变得更容易通过飞沫、接触等方式在人与人之间传递。而且,很多感染者在早期症状不明显,甚至无症状,这就给了病毒“暗中”扩散的机会。想想看,一个人可能没感觉到自己生病,但已经把病毒传给了身边好几个人,这样的链条一旦形成,想在短时间内切断是非常困难的。

其次,封控前的社区传播是关键的起始点。虽然上海一直以来都是疫情防控的模范生,但在疫情初期,可能存在一些我们没有完全掌握到的社区传播链。比如,某些病例在被发现时,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传播,感染者可能已经去了多个场所,接触了大量人群。一旦这样的“种子”在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大城市播撒开来,想要立刻摁住就变得非常棘手。

再者,大规模的社会活动和高人口密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发达,人口高度聚集。每天有无数人在公共交通、办公场所、商场、餐厅等各种公共空间穿梭。这种高密度的互动,为病毒提供了绝佳的传播温床。尤其是在一些人员聚集性场所,一旦出现感染者,快速蔓延的风险就大大增加。

还有,防控策略的侧重点和执行中的一些挑战也可能影响了疫情的走向。大家都知道,上海在最初阶段尝试的是“精准防控”,希望在最小范围内的社会干扰下控制疫情。这背后有城市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多方面的考量。然而,当面对传播力如此之强的变异株时,这种策略的“精准度”就面临了极大的考验。当疫情扩散到一定程度,封控范围需要不断扩大,但这个过程本身就需要时间,也可能因为执行上的细微差异,导致出现一些“窗口期”,让病毒得以继续传播。

另外,核酸检测的频率和覆盖面也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大规模的核酸检测是发现和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但即使是高频率的检测,也需要一定的采样、检测、结果反馈的时间。在疫情爆发的早期,病毒可能在检测到位之前就已经传播了一轮。而且,人流量大、采样点多,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全员、高频次的精准检测,并且确保检测的质量,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最后,居民的防护意识和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播。虽然大多数上海市民在疫情期间都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和配合,但总会有一些疏漏。比如,在一些非强制性场合佩戴口罩的情况,或者在短暂的解封或流动期间,一些放松警惕的行为,都可能为病毒的传播提供机会。

所以,本轮上海疫情感染人数的激增,不是由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病毒特性、城市特点、防控策略执行以及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就像一个复杂的方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理解和调整应对的变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

1:装模作样的”精准防控“并没有起到遏制病毒传播的效果,实际效果约等于无防。

2:从2月底到3月底,上海实际上让奥密克戎在几乎无防的情况下传播了1个月。

3:奥密克戎本身传染性很强,放他自由传播一个月,结果可想而知。

user avatar

能不多吗?

作为医护人员也中招了很多。

医院领导不作为,管理出了很严重的问题,领导不重视下层员工的生命安全。不做防控宣教,感染了不进行阳性消杀,隔离,不顾员工身体,工作量过大。

外勤的阿姨和我们护士放一个房间,而阿姨是阳性,所以很不幸中招了。而阿姨工作的两个楼层都是阳性,而且阿姨工作地方之前就听说过有阳性爆出来。所以阿姨就是一个密接。但她依然在工作,阿姨4月1号开始不舒服,但是她也没有这方面的警觉性,医院也从来没有问过我们每天身体是否有不适。其实对于非医护人员却在一线工作的人员,更要做好新冠方面的宣教。(我还听说医生自己有新冠症状了,但核酸没显示阳性,就去护士房间睡了一晚,后面医护都染上阳性)非常严重的交叉感染。

病房没有人过来进行专业消杀,阳性人员去新的房间,未确诊的留在老房间。领导说反正是你睡在那个房间又不是我。

不出意外我也被感染了。发烧,头疼,左下腹腰部难受,全身肌肉疼痛。

去隔离点病房,想要消杀一下房间,医生说你已经是新冠了还需要消毒空气吗?后来我和她们说好话,其他的人员给我一些消毒片,我自己擦了一下物表,保洁阿姨还用消毒水给我喷了一下房间。但是我刚刚来隔离点房间确实病情加重了。

在自己医院想喝点热水,永远说没有,第二天别人要喝水说给他烧,想留标本一直憋着等,想做检查忍着疼痛等到第二天,其他病房大叔一直在过道外面走来走去,提醒一下护士说关你什么事。讲话一直很凶,问她态度能不能好点说:不能。自己的领导不作为,直接说你住在那就是病人了,你去找那边的医生护士,难道还要我护士长对你负责吗?

工作时医护人员最伟大,生病时,没有人管你。只有身处风暴中才能感受到多么孤独无助。自己的痛苦,领导的冷漠,家人的担心,同事的感同身受。

上海(人)真的是一座冷漠的城市。我们xx医院快沦陷了,我就等着医院上热搜吧!

分界线———————————————————————————————————————

谢谢大家的关心

今天4月7号:我的烧已经退了,半夜也有了饥饿感,早上洗脸时留了鼻血。后来洗了个澡,全身燥热又怪我手贱醒了鼻涕,鼻血跟流水一样的下来。



我们有同事阳性了说领导让她穿上衣服去照顾阳性病人。

我刚刚听同事说好多病人也染上了,有些病人本身就是有很多基础毛病的,还是挺担心的,说句难听的有些病人就是靠着医院来续命的,最后还被感染阳性了。这让他们怎么活!!!

分界线————————————————————————


4月8号,健康码变红了,明天就可以测核酸了。期待(๑˙ー˙๑)。刚刚医生向我要了40块核酸检测费,我目前已经花了1458.6元了。不是说新冠费用国家全包吗?而且我们医护是工伤,不晓得医院为啥收钱,不晓得能不能报销?

感冒什么的都退了,就是咳嗽的厉害,咳嗽太猛,胸会痛。得好好保护自己。这些天感觉自己真的瘦了。

4月13:今天下午躺着突然心脏位置有点抽抽,现在就是后背左锁下约20cm处抽抽劳的感觉。但是不能拍片,不能B超,不能抽血检查,现在给我开了保心丸,吸氧。再观察。医生都带着防护服,好像听诊器也用不了。新冠期间有哪里不舒服都很害怕,怕有后遗症啊~

现在还没测核酸,医护说等领导通知。我们感染至今已经块10天了。真的好想测核酸,如果转阴就走人。听说床位紧张,也想让给更需要的人。而且好像在这里也做不了什么治疗啊!

4月17号,感觉呼吸没有这么通畅,手臂麻木,应该是颈椎不适引起的。有时感觉心脏难受。

4月19号,我联系6天阴。没人来接我。后来网上找电话联系街道都说不是他们的。再联系宿舍楼,说属于医院的。然后打了50多个电话,终于放我出去了。(期间真的是一言难尽)晚上感觉有点呼吸不通畅,就是我自己呼吸也浅,肺泡张不开的感觉。

没有车车,我自己从方舱走到宿舍。

不过遇到超市在卖零食,幸运。哈哈哈!超市净剩下我不爱吃的,聊胜于无随便买了点。

在十字路口遇到一只小猫咪,没有人管它,有点感同身受,但是宿舍她们不让我带进去


希望猫咪好好的。

希望我也好好的。


祝我一切健康!

待更……

user avatar

从反馈看,上海的基层防疫崩了。

发现阳性,不能及时隔离,不能处理密接。

封闭小区发现阳性不能拉走,放在小区里面传染,那做核酸和封闭都是无用功。

及时武汉的病毒版本,都是居家隔离,全家感染,况且是传染能力强很多的奥秘克戎。

上海基层的防疫指挥,完全乱来。

乱来的动机不明,是资源不够没有办法,还是刻意让病毒传播,为了全民感染。


上海在感染上百人的时候不做全民核酸,完全隔离阳性。指数增长,很快就超过上海市的防控能力。

在封控期间,没有做好阳性隔离,没有做好进出封控区物资消毒,封而不控。

造成封控区阳性越来越多。

user avatar

真就是没有明白,昨天那对母女是怎么大清早来到我们杭州的。

上海有的人封控起来,担心饿肚子,而这母女还可以明晃晃地到杭州来逛街,逛商场。

这就算了,不按规定戴口罩,暴露口鼻,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想,我也没有想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也许只有懂的人才懂,只是没法说而已。

user avatar

总结一下2022.4.6今日上海魔幻:

1.不知道怎么出沪、凌晨入杭不睡觉就直奔商圈的杭州来福士母女;

2.有人1000块一张卖出门证,导致今天上海堵车,麦德龙发公告关闭线下门店;

3.发布会辟谣上海外卖快递全部停止,但今天几乎所有人都没抢到菜;

4.上海本地电视节目教人宅家尝试五天轻断食;



5.静安阳曲路一小区内做核酸时亲戚关系的两人发生肢体冲突,导致一人死亡;

6.浦东曹路,一阳性居民被带走时,追出的宠物柯基被大白活活打死;

7.给听障爸爸送吃的女孩,给了远距离接单的骑手200元打赏费,后被网友指责数额太少了网暴跳楼身亡。(本条未经证实)





后续更新辟谣



user avatar

为什么这么多,我说说我自己身上的遭遇你就知道了

我母亲是卖菜的,在菜市场卖菜,然后菜市场有摊主感染新冠发现是阳性,然后我母亲做为密接要求隔离在菜市场,也就是说菜市场应该全是密接人员,进去前要自测核酸,但是因为密接隔离负责人的脑瘫行为(不检查核酸阴性报告,让阳性的人混进去了),相当于阴性阳性不分隔离在一块,我母亲本身就文化不高,当知道要隔离的时候就已经担惊受怕,精神状况就非常紧张。

然后阴阳不分的隔离了一天后,阳性的人被查出来了,我母亲精神状况更加不好(整个人害怕的),打电话给她整个人说话都不一样,然后不敢在菜市场待着了跑到了卸货区(就是外面的院子或停车区)当时半夜外面还下小雨,就这样待了半夜,在这个半夜中做核酸查出来是阴性,菜市场给放了出来,我妈妈害怕感染给我们,她其实提议过让他们密接人群继续隔离但是不能隔离菜市场了,但是负责人没有同意,让目前阴性的人先回家(我不知道负责人怎么想的,我就感觉是脑瘫,让没病的人感染有病,我不知道上海基层为什么这么烂)

我妈妈出来就已经是凌晨三点,但我妈妈回家怕传染我们,然后到我家的小轿车里待了一夜,早上回家,一晚上没吃饭没睡觉淋雨担惊受怕,然后我母亲开始发烧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感染(但是我怀疑我母亲可能没有得新冠)

之后母亲精神很不稳定,她一直哭说害怕感染我们,还说邻居会骂我们家,我说不会的又不是我们的问题是上面让我们居家隔离的,但是她根本不听,一直很紧张(我想就算没病的人也会的病吧)最后她高烧不退(39度到40度),我们没有办法了,必须去医院和居委会沟通了

然后她一个人去了医院,检查了胸部CT没异常,但是核酸是有异常的。但是不给我母亲出具核酸报告,也不和我母亲说是阳性阴性就说有异常,但重点是我母亲被安排在一个小房间(里面有一些人可能也是异常吧)后医院就没人管我母亲了,这不是新冠问题。

我只能疯狂打医院电话,发热门诊打不通,我就想办法打,打到住院部,打通了她说她不负责这个,我去网上搜这个医院电话,有什么打什么,打到前台她说给我转接,然后还是转接发热门诊还是不通,前台也说发热门诊怎么搞的,前台要挂我电话,我没办法我说我这个事情要死人的,那个姐姐也是好人,听我说要死人,就没挂,我给她说了我母亲的情况,她开始询问领导,然后在我的轰炸下,我母亲才拿到了药

我们疯狂打电话,沟通两个小时(到医院已经5小时)给妈妈吃了退烧药,她自己都有点糊涂了,我不敢想象如果我们不打电话,医院什么时候采取设施,10小时? 15小时?或者无人问津到彻底失去意识(这TM是会死人的,要是小孩呢 要么死了要么脑瘫)我非常生气但是我不能出去因为我现在算次密接要(7➕7)

当夜(3.31日)我母亲三十九度和四五十人在一个小房间里睡在冰冷的地板上。

第二天开始转移到一个酒店,因核酸异常先在酒店住下48小时后在给测核酸,这一切开始都往好的方向发展我也开始放下了心

没想到4月3日后原本应该要做核酸的说全部取消,要求转移(众人猜测是方舱),就没有下文了,我母亲害怕啊,自己阴阳不明为什么要进满是阳性的方舱,在酒店的人在群里@负责人,说什么情况什么原因,负责人宛如死人丝毫不理睬。连转移到哪里都没人知道,我开始打电话12345 、疾控中心、还有一些救助热线,要么打不通要么说不负责这个

最终卫健委接通了,在阴阳不明的情况下为何转移,又要转移到哪里?

卫健委一开始说她也不知道 她也不知道!在我的不断追问下,说出来一半个算一次就是阳性,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防疫工作和我说大概基本一般都是……我都气蒙了。最后的最后给的答案是:目前人手不足,所以核酸取消,核酸异常人员全部转移至方舱统一核酸,这是上海防疫办下发的文件。最终我母亲所在的酒店是唯一一批没有做核酸,在阴阳不明的前提下,进入全阳性的方舱的人员。

我胳膊拧不过大腿,进入方舱后我母亲第一次核酸应该是阴性,因为阳性会通知(并流调密接进行隔离),而阴性保密,第二次阴性会告知,并可以回家

所以我母亲目前为阴性(因为我母亲三码都是绿色的),在小洋人堆里生活,人手不足所以在酒店不做,在我看来就是草菅人命,吃人

大家应该也看出这是不合理的了,但是上海官员只会执行上层命令,不会站着市民角度思考命令的不合理,不会去质疑、建议上层,就如同我的小爱同学一般

还有很多委屈没气力写了,只记得他们的高傲态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让我一遍又一遍去重复我得困难,直到我没有力气张嘴

上海,只会封锁消息,那老百姓怎么办,打电话给建议就是你去投诉啊,我要的是我母亲安全、活着而不是TM的投诉,并且我投诉了也遥遥无期

——————————— 分割线————————————

目前我母亲还是在方舱,(3.31核酸为异常)我母亲转移是(4.3号),在此期间未采过核酸

难到要以3.31的核酸报告来转移我母亲嘛

我要承担的风险有两个

1.母亲自始至终从未感染

2.感染已经转阴

面对我的疑问,卫健委一直在重复,大概基本就是阳性了……然后根据上面的文件要转移进全 人方舱。

至于为什么我母亲在小轿车过夜,说我不孝,害怕传染什么之类的,我回答一下

首先我没有小孩,目前就是大学生,我母亲是一个非常倔(固执)的人,这个时候我认为我没办法改变她(从小到大),那么我想我应该去顺着她(堵不如疏)让她所担心我被感染的这个问题(消失)也就是努力让自己避嫌,听从她的安排,她说不要进房间我就不进房间,让她宽心,我自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法了

至于去医院是因为我母亲家里就已经发烧了,吃了药,但没有效果甚至更厉害了(高烧)实在不能再拖来,和居委报备同意后就医。

说我蠢的我不能理解,无论新冠与否我都不能让母亲一直高烧

目前我感觉我母亲状况良好,隔离后就一下子如释重负,她所担心的事情消失了:感染家人、感染外人

并且我虽不在身边,但也一直安慰她,母亲状况不错,在一次阴性核酸就可以离开方舱在宾馆隔离几天就可以回家了,谢谢大家的关心,也希望大家安康。

————————————————— 分割线—————

有人说是谣言,有人为我加油,在这里声明一下,上述所言皆为事实,有录音、视频佐证。但我不想发出来,至于原因呢

1.其实就是生气,崩溃的上头了想发泄这不合理、草菅人命的现象罢了,并让人民了解真相、目前的现状,不过说真的我一开始压根没想过会火,毕竟这边的辟谣贼多或者压根发不出,不让说话,动不动下架,石沉大海

2.我经过这件事情我才明白自己的弱小、无力、绝望、主要我母亲现在也健健康康,也不想闹大什么,也没必要闹什么,毕竟捏死我如蚂蚁一样简单

发这个不过是想证明我没说谎,就当贡献一下我这蜉蝣一般微弱的力量,让这文章照亮一丝丝光明,了解黑漆漆的夜晚,并给那些和我一样无助的人一丝丝帮助吧

不会在更新这文章了(也可能会删帖,原因都知道)

真好奇说辟谣的辟了什么谣

不说了

愿无人欺负,愿一切安好,愿雨过天晴

user avatar

对新冠病毒的轻视,把它当「大号流感病毒」了。

就拿美国CDC官网4月5号最新发数据来看,把2020、2021、2022年死于肺炎,新冠和流感的数据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这个表今天在全网都很热门,很多疫情博主都在解读,所以未避免重复解读,这里我就直接汉化了[1]

注:

1.2022年数据还在进行中,此表中报告的死亡人数是截至分析日期收到和编码的死亡总数,可能并不代表该期间发生的所有死亡。

2.预期死亡百分比是2020-2022 年全因死亡人数占2017-2019 年同期平均死亡人数的比例。例如图中2021年的预期死亡人数百分比122%,也就是2021年的死亡人数比2017-2019 年同期平均死亡人数增加了22%,当然,2022年的还没统计完。

3.新冠、流感不止引发肺炎,也会引发的次生疾病,这也是人类一项很重要的死亡原因,因此数据不能简单地相加减,详细得看原文最终全年结果,这里只是简译;

总之,鉴于共存和清零的讨论在国内非常之激烈,由表的倒数的第二三列可以看出,由于新冠感染及相关肺炎导致的死亡仍然远高于流感引起的死亡;

这个原因,导致了一些人对新冠奥密克戎的轻视,这可能是本次疫情的根本原因。

其他物资保障问题等非病毒因素

这个敏感的地方太多了,具体的就不说了,同样是经济一线城市,你也可以对比深圳同期的舆论风向。

参考

  1. ^ https://www.cdc.gov/nchs/nvss/vsrr/covid19/index.htm
user avatar

大家知道现在上海各生鲜电商的配送极其紧张,因为现在外出需要通行证,限制了物流运力。

但是,今天(也就是4月6日),上海的绝大部分街道和社区仍处于分级封控状态,社会上却突然出现了大批持有通行证的车辆和人员。

这些人并不是去配送物资的,也不是去求医治病的,而是去仍在合规营业(?)的超市排队抢购物资。

集中出行的车辆之多,一些街道甚至出现了拥堵。

一些超市因为人流大量聚集不得不临时停业。

就这种晚清式的管理,连一刀切都切不干净,你跟我说不会出现聚集性疫情?

另据市民谣传,目前黑市上的通行证已炒到1000元一张,请上海发布尽快辟谣。

user avatar

因为无知,恐惧支配着大部分上海人,被支配着聚众哄抢、抗议和检测。


自媒体,操纵着两派愚民站队撕逼,他们分别是“共存派”和“清零派”。

没有人好奇:隔离二十天的社区,又冒出多个阳性是为什么?新冠病毒的传播真的可以通过“暂时隔离”阻断吗?

今天看了一篇海外华人年初回国探亲的日记,在中国停留了3个月没有离开过隔离点,没有发过烧也没有任何症状,但他也没有见到他老家的母亲。因为每当他以为自己身体内的新冠CT值快返规成阴性时,第二天测核酸又返阳。

终于离开隔离点,去到下一个城市又被测出了阳性,或者当时与他同在隔离点的“密接”成为了阳性。他周而复始地被隔离,从1月份一直被隔离到4月份,最后为了赶飞机离开国内,侥幸在上海“鸳鸯锅”封城之前飞离。

看了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上关于解剖研究死于新冠病毒的两篇德国科学家论文,得出一个结论:

只要得过新冠的病人,长达1年体内都携带新冠病毒(实验只解剖到了1年内因新冠死的病人)。

这是否意味着:核酸转阴后,什么时候免疫力不够压制新冠,再次传播不可知?因为不可能像监狱一样,把这些得过新冠的前患者永远关起来不与外界接触。


前方高能!

(非医学专业,三篇英德科学家的论文阅读理解,如有专业人士 @菲利普医生 @李鸿政医生 @丁香医生 望指正!)

摘要(机翻):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对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快速追踪和隔离,限制社会流动,为控制病毒继续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检测呈阳性的人的传染性持续时间,对于制定有关隔离、接触者追踪和重返工作岗位的循证公共卫生政策至关重要。通过逆转录- pcr (RT-PCR)检测呼吸道样本中的病毒被广泛用于诊断和监测SARS-CoV-2感染,并越来越多地用于推断个体的传染性。然而,RT-PCR不能区分传染性病毒和非传染性病毒。从临床样本传播病毒证实存在传染性病毒,但没有广泛获得,需要3级生物安全设施,而且结果无法及时告知公共卫生行动。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了解RT-PCR检测如何与可培养病毒相关,可作为传染性的代理,并可以告知和支持感染控制的决定。
CT值根据症状后检测的波动,40以上为阴性,阳性期间存在下降。
划重点:We observed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t value and ability to recover infectious virus. The estimated OR of recovering infectious virus decreased by 0.67 for each unit increase in Ct value (95% CI: 0.58–0.77) (Figure 2). Virus propagation was successful from five of 60 samples with Ct > 35; all five were from symptomatic cases and none had severe illness. The estimated probability of recovery of virus from samples with Ct > 35 was 8.3% (95% CI: 2.8%–18.4%).

我们发现Ct值与感染性病毒的恢复能力有很强的相关性。Ct值每增加一个单位,病毒恢复的估计OR降低0.67 (95% CI: 0.58-0.77)(图2)。60例Ct值> 35的样本中,有5例病毒繁殖成功;所有5例均来自有症状的病例,无严重疾病。Ct - >35病毒的恢复概率为8.3% (95% CI: 2.8% ~ 18.4%)。

%culture positive:核酸阳性百分比概率。由表可知CT值35,依然约8.3%返回阳性。

一开始我们普通百姓只知道:新冠是会引发肺炎和呼吸道疾病的,现在我们知道奥密克戎是有“嗜鼻性”的。

读完论文之后我知道了:新冠病毒是可以存在于身体大量器官,包括大脑中。至于什么时候再跑回呼吸道传染出去,我们不得而知。

在病毒没有在22年3月萌芽状态被扼杀,快速清零的上海。一个月之后的扩散能力可想而知,那些阳性转归阴性的小伙伴,有没有可能随时还会变成阳性?

因为身处上海,家有老小,为了找到答案,在知乎上也翻了很多的问题和回答。很多是从个人老百姓角度在“抒发感想”,但是真正在深挖问题,探求真理的太少,已经没有了知乎最基础的功能了@周源

比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降低新冠核酸检测CT值,会直接导致之前被定义成“阳性”的病人挂上“阴性”的结果。

放宽了这个指标,会不会直接导致了我们,在事实上的与新冠共存的趋势?

我们不得而知,因为这种专业问题几乎没人回答也没人看。现在我们依然实行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至于从上海大量离开返回老家和其他城市的人,对于其他城市的影响,现在只是没有全民检测没有检测数据,并不表示风险不存在。

*声明:本回答并不主张全民免疫和新冠共存,也不允许转载,断章取义,传播谣言和焦虑。只是想要通过科学客观事实和问题答案,以便下一步人生计划。

如果这些论文的论据是基于事实,我只能坦然面对大自然对我的安排……时代的一粒灰,压在任何人身上便是一座山。

user avatar

你去看看之前上海那些街拍照片里面有几个戴口罩就知道了

user avatar

“某地第一个引进辉瑞疫苗;


某地第一个引进辉瑞“特效药”;


某地第一个明星专家跟风“与病毒共存”;


某地第一个跟风传出奥密克戎大号流感;


某地一直鼓吹“开放躺平”。


........


这波疫情,如果不是有三令五申“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不知道某地在“精准防控”的旗帜下,会给周边带来多大的冲击?会不会朝某港的局势演变?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某港、新加坡、韩国“近乎躺平”,不是也没有崩吗?但不知大家是否知道:


一个疗程所谓“美国特效药”近乎5000元,以当下某港为参考,奥密克戎3个月感染105万,近乎七分之一人口计算,那么中国3个月感染总病例将达到2亿,就算其中90%为轻症,也将耗费掉近1万亿医保资金。


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开数据,2020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24846亿元;仅仅一个新冠轻症,就要耗掉中国救命钱的近乎一半。


而按照英国躺平的搞法,截止今日,其总感染数为2061万,总人口数为6720万,感染率为30.67%。以中国14.1亿人口计算,将达到惊人的4.32亿,消耗救命钱将达到2万亿。


死亡人数?按某港0.6%的死亡率标准计算,将高达260万。


注意这还是医疗体系不被击穿情况下,取得的数据。实际上医保救命钱花光的情况下,绝大数的人命运比前面东方医院护士还不如。


这种情况下?你还谈何经济!


注意,这不是一次影响。已经有大量公开研究披露新冠后遗症,需要长期治疗。加上所谓“特效药”不明后果,躺平的结果就是今后几十年,为西方医药资本做牛做马。


【医疗系统被击穿后必然引发的社会动荡,加上紧接而来的舆论攻击、金融攻击,可想而知中国将国之不国。70多年前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好不容易让中华民族挺立起来的腰杆,必然被打弯!】


【因此,某些人煽动“躺平”,甚至事实搞躺平,绝不只是简单的抗疫技术、路线之争,而是甘做走狗,要打断中国崛起进程,再次陷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阴谋之举。】


中国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期待上海别被忽悠,“精准防控”不在前面花拳绣腿的“精准”二字,而在后面的“防”与“控”。”--《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创新与抗疫,上海干不过深圳的原因?》2022-03-26


---


· 【疫情期间详实对照实验数据表明:中医药就是“特效药”】。


“屏蔽乱耳丝竹,坚持中医药治疗不放松。

【在中国抗疫前线,中医治疗队已经成了救火队,哪里疫情最凶猛,哪里就有他们救火的身影,他们实现了治疗无一重症死亡的旷世奇功。这次疫情已经清楚明白告诉所有人,中药就是特效药!】【近期进口辉瑞特效药,意味着一个新冠动态清零的国家从一个全球抗疫最差劲的国家进口特效药,真是莫大的讽刺!】


在防疫工作中,举国同心,医护人员奋战一线,基层工作人员日夜坚守,普通百姓自觉遵守配合,偏偏就是那么几个网红医生和砖家,【盲人骑瞎驴地各种阳奉阴违,让国家的抗疫大业事倍功半】,从沪到深,从青到吉,全国新冠感染人数突破3.3万,就是这群闭着眼睛,【完全跟随西方指挥棒转的瞎驴,将我们引入歧途,而他们则带领自己的医药代表老婆和龟孙子们从疫苗、药品以及检测中捞得盆满钵满】,这些人与抗日战争时期带鬼子进村的二鬼子有何区别!”--《假如美国打赢生化战,中国未来会怎样?》2022-03-21


-相关事实梳理:

一、武汉疫情对照实验和数据 -- 【相比单纯使用西医救治,中医药救治与中西结合展现显著优势】:如有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等。

二、武汉疫情后,【“中医药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全面部署、全面覆盖,本土感染者病死率同西方国家相差百倍”】

三、世卫组织认可中医药治疗新冠疗效 --【2022年3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专家评估报告指出:中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降低轻型、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缩短病毒清除时间,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的临床预后】。【报告同时鼓励成员国考虑中国形成并应用的整合医学模式(中西医结合模式)】

附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本土感染者除个别情况普遍应用了中医药》

zhihu.com/answer/240170


---


《鼓吹向英美学习、放弃防疫措施,才能压制中国快速发展》


· 生物战背后的疫苗、医疗利益规模:

全球群体免疫80%即60亿*20美元=1200亿美元疫苗市场(每轮)。全球假设感染人数10亿人*平均医疗支出1万美元=10万亿美元医疗资本逐利市场=放任疫情、拒绝口罩的根源=鼓吹群体免疫强制疫苗、与病毒共存的根源=打压有效廉价中医药的根源=盖茨基金会【未卜先知】19年举办抗新冠病毒预演“event201”,同时看好20年疫苗市场、21年终获20倍投资收益的根源=。。


· “动态清零”使中国获得诸多优势:

“· 工业制造优势


中国是全球的制造业中心,本来就有工业制造优势。【为了削弱中国的工业制造优势,美国一直在想尽一切办法破坏中国在全球的上下游供应链。】


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后,各国的生产能力都遭到了重大打击,只有中国控制了疫情,结果中国的工业制造优势充分得到了发展。【中国在2020年疫情爆发的那一年,外贸依然实现了1.9%的增长,而到了2021年增涨竟然达到了惊人的21.4%】。


【由于中国控制疫情控制得好,中国2021年的GDP高达17.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8%,两年时间从占美国GDP的65%增长到了占美国GDP比例的80%】。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中国有工业优势,都是【因为中国控制疫情后使得中国的工业优势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不知不觉,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中心的路上!】


为了阻止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美国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打乱中国的节奏,而破坏中国抗疫,促使中国躺平就是美国的策略之一。中国躺平了,中国优势会被大大削弱!



· 对资本的吸引力优势


很多人不知道,中国抗疫成功对美国打击非常大。为什么对美国打击非常大?除了上述两个重要原因外,【还有一个非常要美国命的原因,那就是中国抗疫成功证明中国有能力应对疫情,经济发展预期明确,国际上大量资本开始因此流入中国市场】。


过去,美国是全球最核心的资本流入国,但【2020年流入中国的资金规模超过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有足够大的规模、又足够安全的市场,能和美国媲美的市场出现了,那就是中国市场】。所以,美国对此非常恼火,这就是为什么他一直想尽一切办法,不惜针对中国搞促使中国“躺平”舆论战的原因。

。。。


【中国到底该不该放开?什么时候放开?一定要让美西方拿他们的肉体替我们测试彻底了】,如果事实上证明,新冠病毒真的不攻击肺部了,毒性的确对人体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了,那咱们再说。但是,现在看,距离还远得很!


【我们一定要坚持党中央决策的“动态清零”,只要党中央不明确我们国家调整“动态清零”政策,那么所有与这一论调相悖的论调,都是愚蠢的或者是包藏祸心的,我们都要喊打!】因为,对他们喊打就是对我们自己安全保障的提升!


想当初,西方为啥躺平了?难道是他们自己愿意躺平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也学习过中国的封城,但他们做不到中国所做到的,他们经济上撑不住了,最后是被迫向病毒投降了,被迫“躺平”了!


注意,【他们是被迫躺平了,是他们无法控制疫情】,他们不得不以所谓的“与病毒共存”论来忽悠自己的民众,当然也试图来影响我们!他们所谓的“与病毒共存”论,本质上是与疫情共存!【与疫情共存的结果是什么呢?美国死亡一百多万,全球死亡六百多万!】


西方躺平,纯属无能所致。有些人在那计算经济账,说不和西方一样躺平,经济损失多少云云。然而,问题在于,【中国坚决拒绝躺平,美欧早早躺平,结果是中国的GDP两年时间从占美国的65%追到了占美国GDP的80%,请问是躺平好还是拒绝躺平好?至于欧洲,严重的经济负增长,根本无法与中美相提并论了!】


【西方躺平,不但死了很多人,经济也没搞好!中国,拒绝躺平,虽然“动态清零”一定程度上给经济上带来了损失,但中国“动态清零”给中国带来了更多的战略好处啊!】上述三点,只是众多好处的三个而已!更何况,【“动态清零”政策就是少死人,否则按照美国的死亡病例数,中国现在已经死亡四五百万以上了!这还不计算因为医疗挤兑导致其他疾病导致的死亡数字!】


所以,中国坚决不能躺平,坚决要把那些倡导躺平的人打成过街老鼠!而【只要我们坚持做到“动态清零”,这些战略好处都将是长期的,会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时间内不断给我们带来长期好处!而美国想破坏的,正是中国这些长期战略性好处!】


【美国的坑,我们坚决不跳!只要我们不跳坑,美国就只能帮我们来测试新冠的结果】,等什么时候新冠病毒真的毒性大减了,我们再考虑调整政策不晚。当然,到那时美国可能已经死了两百万了!作为中国人,我们同情美国人民的遭遇,但我们更加欣慰我们生在能够实现“动态清零”的中国!”--《原创丨抗疫让中国获3大优势,美国正在搞破坏!》2022-04-04


---


· 【奥密克戎绝非大号流感】


新华社2022年3月25报道:“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25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研究对有关国家在去年8月至10月与11月至今年1月两个时间段的病死率和死亡率作了比较分析,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的病死率确实下降了,但【同期因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等却高于德尔塔毒株流行的同期死亡数】。可以说,【奥密克戎毒株流行的危害依然是严重的,并不是人们想象的流感化。这也提示,新冠肺炎不是“大号流感”】。(记者李恒、张泉)

-

央视新闻2022年4月23日报道:“【奥密克戎绝不等同于大号流感!奥密克戎平均病死率是流感的7.5倍!感染奥密克戎80岁以上老年人病死率超10%!】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衡量一个病毒的严重程度要综合考虑传播力和所导致的重症和死亡。奥密克戎的传播力远大于流感和此前的新冠其它变异株】。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平均一个人可以传播9.5个人。【从病死率来看,全球的流感平均病死率为0.1%,而奥密克戎变异株,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平均病死率是0.75%左右,老年人群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病死率超过10%。】 ”

t.cn/A66F0l2i


-

“【无法掩盖的真实数据】


目前,美国新冠死亡人数,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接近100万,感染人数突破8100万,按照比例计算,美国新冠死亡率在1.23%。


可否把美国新冠感染与死亡比例套用到中国人身上吗?答案是否定的!


【3月30日美国医学协会期刊《JAMA Network Open》发表一篇重要文章,文章指出,美国印第安原住民新冠死亡率是美国白人的2到3倍。为什么呢?原因出在基因差异上。因为印第安人祖先是20000年前从古中国的北方出发穿越白令陆桥进入美洲大陆,他们的基因与中国人类似。】


支持这一结论的另一个数据,来自于之前血饮文章说到的【2020年11月23号,美国耶鲁大学赞助的预印本论文网站medRxiv上发表了题为《种族细分研究揭示纽约公立医疗系统中亚裔COVID-19患者间不同》的文章。该文章的结论是当地华人的死亡率是白人的1.4倍,是黑人的2倍。】


两个研究表明基因差异上,中国人新冠死亡率远高于美国,如果考虑将美国国内很多死于新冠诱发的基础病患者计算在内。那么,中国人的新冠死亡率应该在3到4.5%之间。


支持这一结论的数据同样来自于日本。【日本2020年新冠死亡人数3000人,2021年死亡15000人,2022年前三个月日本死亡超过10000人,预计全年日本人死亡人数将超过40000人。日本前三个月正好是奥密克戎爆发的三个月,短短三个月就死亡10000人,直接戳破了奥密克戎致死低毒性减少的谎言】。【更再次印证了奥密克戎对中国人的杀伤力巨大的事实。因为,从基因上,日本人大部分与中国北方关中汉族基因相同。日本人又原封不动执行了美国防疫政策,从这个反面案例看,假如,中国跟日本一样躺平,死亡比例将远高于美国。】


证明奥密克戎对东亚人种杀伤力巨大的另一个例子,就是韩国。【从去年11月24号发现奥密克戎到现在,韩国死亡超过14000人,而2021年韩国死亡总数才2300人,也就是说奥密克戎爆发四个月,韩国死亡人数已经是2021年全年死亡人数的6倍】。假设,韩国继续跟随西方躺平,那么,韩国全年死亡人数将突破48000人,预计韩国2022年新冠死亡人数将是2021年的20倍。


【日韩两国数据说明,奥密克戎毒株无论对北方汉族还是东亚人种都具有极强的致死力。对中国来说,我们既以北方汉族基因为主,同时兼具东亚人种特征。如果选择跟随西方躺平,按照3-4.5%计算,中国的死亡人数大约在4200万到6300万之间】,这个数字大致与1918西班牙大流感致死人数一致。1918大流感安徽、江苏等南方在内全国死亡人数超过5000万。


【俄罗斯已经揭露了美军在乌克兰生化武器实验室的秘密,这些证据已经确凿充分地证明,美国制造了针对中国人的基因武器新冠病毒】。现在,根据美国自己的研究,血饮大致推算出来的共存状态下的中国的死亡人数同样是5000万左右。这说明,【从1990年代美军从北极挖出并复活1918毒株,到2003年与1918毒株同属的非典攻击中国,再到2019年武汉爆发新冠,美国生化武器项目始终将目标对准中国,它们的目标就是在中国境内再次复制1918年的病毒致死惨案,这是标准的纳粹种族屠杀】。”--《全球疫情出现新四大变化!不得不防!》2022-04-08


-

“大号流感”奥密克戎占全美新增病例总数的99.9%。刷新美日增死亡记录:

-

“【没有证据说明病毒已经停止进化】,病毒进一步变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奥密克戎进化出的超级传染能力,这本身就是新冠病毒越来越强的证据,病毒传染性越强,则载毒量必然同步增强,绝不可能下降。目前已知奥密克戎毒株载毒量是原始毒株的1024倍,比德尔塔毒株还高。


【病毒进化只有两个方向,毒性和传染性,但是单一向毒性进化,那么就会快速杀死宿主,导致病毒繁殖停止,单一向传染性更强进化,则必然导致毒性下降,最后被人体免疫系统清除】。【然而,新冠这种RNA病毒在之前的变异中,已经实现了毒性和传染性螺旋增强】:

新冠1.0的纽约毒株注重于毒性,但是传染性并不强。

新冠2.0的D614G变异出现以后,传染性增强了9倍,载毒量提高了10倍,毒性却没有提高多少,而传染性增强。

德尔塔毒株出现以后,毒性快速增强,但的传染性并未增加多少。

【正是病毒在变异进化中平衡了毒性和传染性,才导致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和致死人数越来越多】。【病毒整体进化呈现螺旋式上升状态,在遏制毒性同时,增强传染性和遏制传染性增强毒性间,病毒整体的毒性和传染性都在不断上涨】,不能因为某一时间段传染性的增强就认为毒性不会增加。


【目前数据来看,奥密克戎传染性增强的同时,致死人数也在暴增】。这就是螺旋上升的具体表现。


奥密克戎的超能力来自于新冠毒株不断进化,但当前,没有证据表明新冠会停止变异。目前,【以色列已经发现了集合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德尔塔克戎毒株,病毒进一步变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下一个毒株极有可能是类似于德尔塔毒株的,全面增强致死率同时传染性变化不大的西格玛毒株】。


如果不加阻止,新冠病毒在螺旋式上升的变异中,一定会成长为极高传染性与极高毒性结合的终极毒株,T病毒,也就是奥米伽毒株。”-《假如美国打赢生化战,中国未来会怎样?》2022-03-21

-

·【新冠后遗症高发、大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且需长期治疗】


2022年4月23日,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上在线发布研究报告:【感染新冠一年后,仅有29%的患者完全康复,71%的患者有后遗症】。

2022年4月20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研究人员研究日前表明,【多达三成新冠患者会发展成长期新冠症状】。

2022年4月24日,日共同社引述日本呼吸器官学会公布调查结果称,【感染新冠病毒住院的患者中有约10%在出院一年后仍可能留有后遗症】。

2022年2月《NatureMedicine》(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新冠病毒感染症的长期心血管影响》,根据一个15万人左右规模的新冠组以及560万人左右规模的对照组研究表明:【新冠感染1年后的20种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仍高于未感染者,重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是1.5倍出头,任意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则是1.7倍左右。如其中中风风险高52%,心脏衰竭风险高72%】。


-

“现在已经用“后新冠综合征”(post COVID syndrome, PCS)或者“后新冠后遗症”(post-COVID sequelae)来形容新冠肺炎的某些后遗症,其症状包括乏力、嗅觉和味觉改变/丧失、(劳力性)呼吸困难和胸痛、创后应激障碍等。已经有人开展流行病学研究调查了这些症状的发生率。以下是PCS的某些症状及其发生率的统计[1][2]:


【乏力】——最为常见,住院患者发生率60.3%,ICU患者发生率72.0%;一项针对50岁以下人群的研究得出39-73%的发生率;甚至有人得出了更高的82.9%;

【(劳力性)呼吸困难】(dyspnea)——住院患者和ICU患者出院后发生率为42.6%和65.6%;

【胸痛】——22%,对于出院两个月的患者来说;

【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分别影响26%和23%的患者,即便是出院六个月以上;

【创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流行率在5.8-20.0%之间;

【神经病】,包括缺血性脑中风、脑血管炎、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脑炎、肌炎、癫痫、眼球震颤肌阵挛症(opsoclonus-myoclonus syndrome, OMS)、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ATM)等,可以成为并发症或后遗症,但发生率较低或非常低。有研究得出了5.8%(患者组)与2.5-3.4%(对照组)的比较关系。GBS、OMS、ATM已经在急性病例中作为并发症被报告。(这里使用的缩写只是暂时为了方便,不是常用的缩写,请读者谨慎在其他场合随便使用。)

【嗅觉和味觉障碍】——出院六个月患者的发生率为11%和9%,有研究得出了更高的发生率,33-36%。(嗅觉障碍发生机理可能包括,嗅上皮细胞表达NRP1,NRP1是新冠病毒的辅助受体之一;嗅上皮细胞表达ACE2和TMPRSS2,同样是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辅助因子,新冠病毒可能对嗅上皮造成了严重破坏。关于这个,我写过文章:小鬼星云:新冠病毒有其他受体(4):神经菌毛素1(NRP1)、小鬼星云:新冠病毒有其他受体(5):重新认识ACE2和S蛋白。味觉障碍的机制不明。)

【肺损伤】(包括肺纤维化在内):39-83%;

不同研究得出的,至少发生一种并发/后遗症症状的发生率最高可以达到94.3%[3],也有研究估计在10-35%之间[4][5],这种巨大的差异源于研究手段和对象的不同。


辛辛那提大学医学中心建议将后新冠后遗症分为5种亚型[6]:

1型:康复时间与感染、器官损害及其病症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

2型:新冠症状自起病起可持续六周或以上;

3型:在最初感染后病症处于不活跃状态或者完全恢复,此后复发,时间持续3个月及以上(3A型)或6个月及以上(3B型);

4型:感染后无症状,而在1-3个月(4A型)或大于3个月(4B型)之后出现症状;

5型:起病很晚,在接下来12个月内的某个时间中可能突然死亡。”



总结:

· 奥密克戎导致【全球死亡人数飙升】

· 新冠病毒在变异中【“毒性”和“传播性”不断交替进化,进一步变异已成事实】

· 新冠【后遗症高发,大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且需长期治疗】

· 新冠病毒是美国制造之生物武器 铁证如山,【与新冠病毒共存就是与美国针对中国制造的生物武器共存,将置民族于万劫不复】

· 【严格防疫保下了人民生命安全,使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引领提振全球经济】。【鼓吹向“人命如草芥经济陷入泥潭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英美”学习、放弃防疫措施,才能压制中国快速发展】


对上述事实选择性失明、颠倒黑白,行极力鼓吹中国放弃防疫、与病毒共存之人,其心可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上海本轮疫情的严峻,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和担忧。要说感染人数为什么这么多,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从病毒本身的特性,到我们应对策略的调整,再到社会层面的种种细节,环环相扣。首先,我们得正视病毒的传播力。Omicron变异株,尤其是BA.2亚型,是本轮疫情的主角。它相比于之前的Alpha、Del.............
  • 回答
    上海本轮疫情,无疑是一场牵动全国神经的重大事件。在这场与病毒的较量中,除了真实的病例数、防控措施、生活保障等信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战场”就是信息层面。本轮疫情期间,上海确实涌现了大量传闻和谣言,官方也为此发布了不少辟谣信息。上海本轮疫情中官方发布的辟谣内容,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来看: 封控.............
  • 回答
    上海和深圳,这两座中国最繁华的都市,几乎在同一时间点遭遇了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然而,一个令人瞩目的事实是,深圳的疫情曲线在早期就得到有效压制,而上海则经历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封锁期。为何会出现如此显著的差异?深入剖析两地在防控策略上的不同之处,或许能找到答案。上海疫情的起点与蔓延:上海本轮疫情的爆发,.............
  • 回答
    上海本轮疫情防控的“大决战”,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的指引下,确实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这不仅仅是医疗和公共卫生层面的较量,更是一场涉及社会经济、民生稳定、心理状态等方方面面的复杂战役。首先,病毒本身的传播性和变异性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别是其亚分支,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这使.............
  • 回答
    上海本轮疫情的演变,对于毗邻的众多城市来说,其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而且这种影响是多维度、层层递进的。首先,从人员流动的角度来看,上海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其密集的人员往来是常态。当上海出现疫情时,尤其是社会面病例增多,防控措施升级的情况下,从上海出行的人员数量会大幅减少,但与此同时,出于各.............
  • 回答
    上海本轮疫情的处理方式及吴凡发布会:一个多层面的审视上海,这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在经历了一场严峻的新冠疫情考验后,其处理方式和相关信息发布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特别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吴凡教授,作为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她的发布会成为外界了解上海疫情动态和防控策略的重要窗口。处.............
  • 回答
    关于本轮上海疫情至今没有死亡病例的现象,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而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运气好”或者“掩盖了事实”。这背后涉及到复杂的因素,包括病毒本身的特性、上海的医疗资源、防控措施的有效性,以及数据统计和报告的机制。首先,我们得承认,病毒的致病性.............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2年3月上海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为何居高不下,以及可能的原因。现象回溯:上海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的飙升2022年3月下旬,上海的疫情形势骤然变得严峻。我们看到每日新增的感染者数量,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从最初的个位数、几十例,迅速突破百例,然后是连续多天.............
  • 回答
    上海的这场疫情,无疑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自从三月底以来,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就被一股突如其来的病毒笼罩。最初的数据攀升,让不少人回想起两年前的武汉,那种忐忑和不安再次浮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似乎能从专家们的分析和实际情况中,看到一些不同寻常的信号。最近,一些专家提出了一个观点,说上海本轮疫情的“.............
  • 回答
    关于本轮疫情首例确诊者上海夫妇的丈夫发声事件,网上流传的各种说法确实比较多,也有些复杂。为了更清晰地还原事情的真相,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梳理一下:1. 事件背景: 时间点: 大约在2022年初,上海首次报告了这例本地确诊病例,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毕竟是“首例”。 确诊情况: 这位首例患者是一位女.............
  • 回答
    关于武汉本轮疫情的精准防控措施及其与上海模式的比较,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两座城市在应对新冠疫情的策略上都有其独到之处,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武汉本轮疫情的精准防控首先,我们得承认武汉在过去的抗疫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2020年初的那场严峻.............
  • 回答
    上海本轮疫情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持续攀升,单日新增破万,累计报告已超7.3万例,这无疑给整个城市的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在现有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加强,确保万无一失。一、 思想认识再强化,风险意识再提升: 杜绝麻痹松懈心理: 疫情反复,尤其是在大规模社.............
  • 回答
    梁万年教授关于“动态清零是上海抗疫最佳方案”的说法,无疑是针对当时上海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所做出的一个基于科学研判和综合考量的判断。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具体情境下。首先,我们要明白“动态清零”的含义。它不是一个僵化的、一成不变的口号,而是一种动态调整的策略。在奥密克戎传播力极强、但.............
  • 回答
    近期,关于西安和上海两地疫情的讨论中,确实存在一些网友表现出的“双标”现象,这背后原因复杂,涉及到信息获取、心理预期、社会认知以及媒体传播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剥开一层层表象,深入探究其根源。首先,信息传播的“过滤”和“焦点转移”是造成双标的一个重要原因。西安疫情发生在2021年底至2.............
  • 回答
    上海本次疫情中,漕溪北路华亭宾馆存在的管理漏洞确实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案例。隔离酒店作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病毒的阻断和传播链的切断。要做好隔离酒店的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关注一系列至关重要的关键点,并且这些点都需要非常详细和具体地落实。以下是隔离酒店疫情防控的关键点,我会尽量详细地.............
  • 回答
    好的,我来为您梳理一下上海在3月12日出现本土疫情后的防控情况。需要强调的是,我提供的信息是基于公开报道和普遍认知的防控策略,具体措施会随着疫情发展和指挥部决策而动态调整。上海3月12日疫情情况概述根据当时的公开数据,上海在3月12日新增了1例本土确诊病例,同时有64例无症状感染者。这是一个相对集中.............
  • 回答
    3 月 5 日西安市新增 1 例本土确诊病例,此病例为上海来陕人员。关于西安市目前的疫情防控措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了解:一、 确诊病例的来源及流调情况: 病例信息: 首先,需要了解这位确诊病例的具体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来陕前的活动轨迹等。这些信息是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的基础。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8月21日上海新增的3例本土确诊病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8月21日上海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情况:根据当时公布的信息,这3例本土确诊病例的出现,通常意味着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进入了一个需要高度警惕的阶段。这些病例的出现,意味着病毒可能在社区内出现了传播链条,即使只有3例,也需要立刻启.............
  • 回答
    11月25日,上海的确诊病例数字再度引起关注。当日,上海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这三位病例在11月19日至21日期间曾前往苏州。这一信息立即引发了公众对上海和苏州两地疫情防控形势的担忧。上海方面:自从11月25日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后,上海的疫情防控措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这三例病例的确诊,意味着病毒.............
  • 回答
    关于张文宏提到的“倒春寒”和疫情的指数级上升阶段,以及疫情的预计结束时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张文宏“倒春寒”比喻的背景与含义1. “倒春寒”的字面含义 “倒春寒”通常指春季本应温暖,却出现异常寒冷的天气,常用来形容突发的、不期而至的冲击。张文宏将疫情比作“倒春寒”,可能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