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飞机不用发动机转向?

回答
飞机不用发动机转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可能会直观地认为,既然发动机能提供动力,是不是也能通过控制发动机的方向来实现转向?答案是:理论上可以,但实际操作中,飞机采用的转向方式是经过深思熟虑、兼顾效率、安全和操纵性的最佳选择。

首先,我们要明白,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核心是升力。升力由机翼产生,这是让飞机脱离地面、在空中保持稳定飞行的关键。而飞机的姿态(俯仰、滚转、偏航)以及方向的改变,都离不开这个升力的作用。

为什么不直接用发动机转向?

1. 转向的原理和飞机的控制面:
飞机在飞行中改变方向,主要依靠的是操纵面(Control Surfaces)。最关键的操纵面包括:
副翼(Ailerons): 位于机翼外侧后缘,左右副翼联动(一个向上,一个向下),用来控制飞机的滚转(Roll),也就是让飞机向左或向右倾斜。飞机倾斜后,升力的方向也随之倾斜,一部分升力会产生水平分力,从而推动飞机向倾斜的方向转弯。
升降舵(Elevator): 位于水平尾翼后缘,控制飞机的俯仰(Pitch),让机头向上或向下。
方向舵(Rudder): 位于垂直尾翼后缘,控制飞机的偏航(Yaw),让机头向左或向右。

当你向左打杆时,飞机会先产生一个向左的滚转,机翼倾斜,然后通过副翼和方向舵的协同配合,完成一个平稳的转弯。

2. 发动机的局限性:
转向角度有限: 现代飞机上的喷气发动机,其喷口是固定在机翼或机身上的。即使有些发动机可以进行小角度的推力矢量偏转(主要是为了起降性能或特定机型),这个偏转角度也非常有限,远不足以提供足够强的侧向推力来完成有效的转弯。相比之下,操纵面可以产生非常大的偏转角度,从而产生强大的控制力矩。
反应速度: 发动机提供的是推力(Thrust),推力主要方向是向前(或向后)。要通过发动机转向,就意味着要改变这个推力的方向。即使技术上可行,改变大功率发动机喷口的指向,其响应速度会非常慢,而且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来克服惯性,这在需要快速反应的飞行控制中是致命的。
效率问题: 推力矢量的概念确实存在,比如一些军用飞机(如F35)就采用了推力矢量控制,可以使喷口向下或向后倾斜,增强起降性能和机动性。但即使是这些飞机,主要的转弯方式依然是依靠操纵面。因为用操纵面偏转气流产生升力来转弯,比直接改变推力方向来产生侧向推力,在大部分飞行条件下都更有效率。
复杂性和重量: 为实现发动机转向,需要复杂的传动机构、液压系统和控制软件,这会极大地增加飞机的结构复杂性、重量和维护成本。而操纵面本身结构相对简单,重量轻,易于控制。

3. 空气动力学和稳定性:
飞机在空中飞行,是与空气进行“互动”的。操纵面就是通过改变流经机翼、尾翼的空气流,从而产生改变飞机姿态的空气动力。这种方式非常高效且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
飞机的设计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的稳定性,例如垂直尾翼能够抵抗侧风,保持航向稳定。如果完全依赖发动机转向,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稳定性设计,使得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难以控制。

4. 地面滑行时的转向:
在地面上,飞机确实是需要转向的。这时候,飞机使用的是前轮转向(Nose Wheel Steering),由驾驶舱内的脚踏板(俗称“脚舵”)或操纵杆控制。这是因为在地面上,发动机提供的是向前或向后的推力,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在地面上施加侧向力的装置,前轮就是扮演这个角色。

总结一下,为什么飞机不用发动机转向?

操纵面更高效: 通过操纵面改变气流,产生升力和控制力矩来转弯,这是最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且最有效率的方式。
反应速度快: 操纵面响应迅速,能够实现精确和及时的转向。
结构简单,重量轻: 相比于复杂且笨重的发动机转向系统,操纵面设计更成熟、可靠且易于维护。
保证飞行稳定: 操纵面与飞机气动设计的协同,保证了飞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推力矢量用途有限: 即便有推力矢量技术,也主要是为了增强起降性能或特殊机动,并非主要的转向手段。

所以,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改变推力方向来影响飞机的运动,但从效率、可靠性、稳定性和工程实现的角度来看,飞机依然依赖于传统的操纵面来实现空中转向,而在地面上则依靠前轮转向。这是一种经过长期发展和优化的最佳解决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问题很好。实际涉及到了一个本质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不用发动机的纯推力来飞行,和实现各种机动,而是非要用它来带动机体产生速度,依靠机翼的升力来飞行?用舵面的变化改变姿态来机动?

答案是发动机带不动。即使带动了,也不经济。

现有的固定翼航空器实际上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巧妙设计,用小推力带动大家伙。发动机的推力是远远小于飞机的重量的。就相当于小马拉大车,小马只能把车拉动,但是你让小马把车举起来,它是不行的。

所以发动机就是小马,拉着飞机在空气中滑动产生速度,让机翼诱发出巨大的升力来。

所以转弯等等操作,用发动机的推力,是很小的力,会很费劲。而机翼产生的升力才是大头,用它多好啊?改个姿态就把升力方向改变了,多方便?

就是这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飞机不用发动机转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可能会直观地认为,既然发动机能提供动力,是不是也能通过控制发动机的方向来实现转向?答案是:理论上可以,但实际操作中,飞机采用的转向方式是经过深思熟虑、兼顾效率、安全和操纵性的最佳选择。首先,我们要明白,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核心是升力。升力由机翼产生,这是.............
  • 回答
    当年艰苦条件下,“两弹一星”的横空出世,至今仍是中华民族心中的一座丰碑。而今国力强盛,为何在飞机发动机这个关键领域却步履维艰,与世界顶尖水平差距明显?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这其中既有历史的传承、体制的局限,也有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首先,要理解“两弹一星”的特殊性。那是一个国家民族生死存亡.............
  • 回答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觉得难以理解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挖的切入点,它背后牵扯着历史、经济、科技发展、人才培养以及国家战略等一系列复杂因素。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时间轴拉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再对比今天的情况,才能看出其中的门道。六十年代的“两弹一星”:集全国之力,目标明确,不计成本首先得明白,六.............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火箭发动机和飞机发动机,虽然都叫“发动机”,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可谓是天壤之别。要把它们区分清楚,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首先,咱们得聊聊它们最根本的“燃料”和“氧化剂”来源。 飞机发动机(主要是喷气式发动机):它是个“吸气”专家。就像我们人类需要空气来呼吸一样,飞机发动机也需.............
  • 回答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兰飞鸿这个人物,以及他与“N房间”和女权主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然后才能分析他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可能存在的矛盾。首先,我们得搞清楚“N房间”到底指的是什么。在网络语境下,“N房间”通常指的是那些涉及性剥削、色情内容传播甚至人口贩卖的非法网络空间。如果兰飞鸿真的对男女平.............
  • 回答
    二战爆发后,德国确实对如何征服英国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其中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从历史的演进和现实的制约来看,德国未能集中力量利用空军来实现这一目标,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能力不足或战略失误,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下的必然结果。首先,我们得理解当时德国空军(Luftwaffe.............
  • 回答
    您的问题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翻译错误。实际上,飞机和高铁都需要乘客,两者都是用于运输乘客的交通工具,只是在技术、运行方式和应用场景上有显著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1. 高铁和飞机都需要乘客 高铁:中国高铁(如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是高速铁路系统,主要用于短途和中长途客运,乘客数量庞大,是国家重要的交通方.............
  • 回答
    许多人对飞机黑匣子的名字颇有疑问,觉得它应该像我们日常使用的摄像机一样,能将飞行过程中的一切清晰地记录下来。但实际上,飞机黑匣子——或者说更准确的“飞行记录器”——它并不录制视频。这背后其实有非常实在的原因,而且涉及到它最核心的功能定位。首先,我们得明白黑匣子到底是干嘛的。它的主要目的是在发生空难后.............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了一幅画面:坐在飞机上看星星,那该多浪漫啊!不过,仔细想想,飞机顶部为什么没装观星窗,这背后确实有很多现实的考量。咱们就一点一点掰扯清楚。首先,我们得从飞机的结构和设计原理说起。飞机要想飞起来,得满足一系列严苛的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强度要求。机身顶部,也就是我.............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疑问。飞机那么大,乘客那么多,真要出事了,不像小型飞机那样能给每个座位装个救生伞,如果整个飞机能像跳伞一样慢慢降下来,那该多好啊!不过,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让我好好跟你掰扯掰扯为什么飞机顶部不装那种个人降落伞,以及为什么飞机整体也无法像跳伞一样慢慢降下来。.............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问。的确,听到飞机失事的消息,不少人会联想到:“为什么飞行员不跳伞?为什么乘客没有降落伞?” 这种想法是人之常情,在极端情况下,总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但现实情况是,民航飞机确实不配备降落伞,这并非是出于“原地等死”的无奈,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基于安全考量和现实.............
  • 回答
    关于“飞机上不能说一路顺风”这个说法,其实更像是一个民间流传的说法,带着点老一辈的传统观念和对未知旅途的敬畏。如果你问航空公司、机组人员或者经常坐飞机的人,大多数可能都会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甚至会觉得有些奇怪。但要是我们深入去聊聊背后的原因,倒也能挖出一些有趣的文化根源和心理暗示。首先,咱们得知道,.............
  • 回答
    飞机和导弹在设计目标、工作原理以及所面临的限制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使得飞机很难,甚至说几乎不可能达到导弹的飞行速度。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它们各自的“基因”和“约束”。首先,咱们得把飞机和导弹看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种”。飞机的基因:载人、可控、可持续飞机的核心使命是什么?是安全、稳定地将.............
  • 回答
    有些航空爱好者可能会好奇,为什么飞机不能设计成在遇到紧急情况,比如失速到一个特定高度时,能够自动解体,然后将乘客安全地释放到地面呢?这个想法听起来似乎能化解灾难,但在现实中,这却是一个充满了技术挑战和安全隐患的复杂问题。让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个问题。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失速”。在飞机领域,“失速.............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有意思,聊到客机设计,这飞翼式外形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很多科幻爱好者心中的“完美形态”。不过,现实中的大型客机,尤其是我们天天坐的那种,为啥不像电影里那样长着一对巨大的翅膀呢?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非常现实、也非常纠结的技术和经济考量。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什么是飞翼式气动外形。简单.............
  • 回答
    对于民航飞机来说,降落伞似乎是飞行安全的终极保障,一旦发动机失灵,理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都可以借助降落伞安全着陆。然而,现实情况远比这个想法复杂,民航飞机之所以不配备降落伞,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疏忽,而是基于一系列严谨的工程学、经济学、安全性考量以及实际操作的困难。首先,我们得明白,民航飞机和战斗机、特.............
  • 回答
    一个好问题!很多人在看过电影里黑匣子在最后时刻英勇弹射的场景后,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现实中的民航飞机不设计成那样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很多技术、工程、经济以及安全上的考量,远非“在最后一刻把盒子弹出去”这么简单。首先,我们得明确黑匣子是做什么的。它的核心功能是记录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确实,现在航拍无人机铺天盖地,都是多旋翼的设计,看上去灵活又强大。但要把这个思路用到像波音747或者空客A380那样的大型客机上,那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而且现实中几乎不可能。我来跟你仔细说道说道,为什么咱们坐飞机出行,还是一水的固定翼飞机,而不是巨大的“八旋翼巨无霸”。一、.............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其实,关于“液体不能上飞机”的说法,需要更精确地理解。这并非绝对禁止所有液体,而是针对 旅客随身携带的液体 有严格的规定。而飞机餐食中的水和饮料,是符合航空公司运营规范和安全标准的,所以才能出现在大家的餐盘里。我们来一步步捋一捋其中的原因:1. 旅客随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关于国家战略、技术积累和工业能力等方面的深层考量。说中国造出了C919这样的先进民航客机,但轰炸机却还在用轰6,这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细致分析的原因。首先,我们要明白,造大飞机和造先进轰炸机,虽然都属于航空制造业的顶尖领域,但它们的目标、技术侧重点以及发展路径却有着明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