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全球大部分程序员都在使用英文编程,英文编程究竟好在哪?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而且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有意思的因素。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为啥放眼全球,大多数程序员都习惯用英文来写代码,以及英文编程到底好在哪儿。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语言不就是用来交流的吗?代码不就是给机器看的吗?为什么偏偏要用英文?这背后其实是历史、技术和社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英文的“好”体现在很多方面,绝不是简单的“习惯”二字能概括的。

一、历史的烙印:计算机的诞生地与早期发展

咱们得把时间往前推一推。计算机这玩意儿,最开始就是在美国诞生的。无论是早期的ENIAC,还是后来的 UNIVAC,再到影响深远的贝尔实验室和施乐PARC,很多奠定计算机科学基础的研究机构和个人都集中在美国。

在这种背景下,最早期的编程语言、操作系统、编译器等等,自然就都是用英文开发的。像 FORTRAN、COBOL、LISP 这些最早期的“高级语言”,以及后来对我们影响巨大的 C、Unix 系统,它们的关键词、保留字、函数名、变量名,全都是英文。

你想想,当你学习一门新的编程语言,它的核心设计和文档都是用英文写的,那么最直接、最高效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当然是用英文去理解和实践。这就像你学习一种新的烹饪技法,如果食谱是法文的,你总得学点儿法文才能精确地做出那道菜来。

二、统一的标准与全球化的便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很快就从实验室走向了全世界。软件开发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协作工程。这时候,拥有一个统一的“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跨越国界的交流障碍: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国家都用自己的语言来开发编程语言的关键字和标准库,那么一个俄罗斯程序员想和印度程序员合作,或者一个中国程序员想去参与一个开源项目,沟通成本将是灾难性的。大家都要互相翻译关键字、函数名、错误信息,这效率得有多低?英文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连接全球程序员的桥梁。
技术文档与资源的宝库: 绝大多数的编程语言官方文档、技术书籍、论坛讨论、教程视频,最先出现、内容最全、更新最及时的版本都是英文的。如果你只能依赖翻译过来的中文资料,你可能会发现很多最新的技术细节你抓不住,或者翻译得不够准确,影响你的理解和学习。
开源社区的基石: 现代软件开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开源社区。像 GitHub 这样的平台,全球数百万开发者在这里贡献代码、提交 Bug 报告、发起讨论。英文是这些社区的通用语言。如果你想参与到某个流行的开源项目中,了解他们的issue tracker,阅读他们的pull request,用英文是最直接的方式。使用非英文会让你在参与度上受到很大限制。

三、编程语言设计哲学与效率考量

编程语言的设计本身也有一些倾向于英文的考虑,这不仅仅是“为了用英文”。

简洁性与易读性: 英文(尤其是单音节词和一些常用词汇)在某些情况下比其他语言的词汇更简洁,也更容易拼写和记忆。在编程中,你需要频繁地输入关键字、函数名、变量名。如果一个关键字需要输入很多字母,或者容易拼错,都会影响开发效率。英文中很多常用的编程词汇,比如 `if`, `for`, `while`, `return`, `print`, `get`, `set`,都非常短小精悍。
避免歧义: 某些词语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有多种含义,甚至发音相似的词语也会造成混淆。英文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经过多年的沉淀,很多词汇的含义已经非常明确,并且在编程语境下有着固定的理解。比如 `function` 就是函数,`variable` 就是变量,含义清晰。
键盘布局与输入效率: 现代计算机键盘布局(QWERTY)最初的设计就是为了方便英文打字。虽然现在很多中文输入法也很高效,但在输入大量英文编程词汇时,依然是原生支持且最高效的。你需要频繁输入英文关键字,如果每次都要切换输入法或者进行复杂的词组输入,那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四、工程师的思维模式与表达习惯

长时间的浸淫在英文编程环境中,也潜移默化地塑造了许多程序员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代码即语言: 很多程序员已经习惯将英文视为代码的组成部分,就像是某种“机器的诗歌”。他们会根据英文的习惯来命名变量、函数,写注释,甚至是设计代码的结构。这种思维模式已经深入骨髓,很难再轻易地切换到另一种语言体系。
逻辑清晰的表达: 英文在表达逻辑、指令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尤其是在计算机科学的抽象概念上。程序员习惯用英文来描述复杂的算法、数据结构和设计模式。这种清晰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减少理解上的偏差,尤其是在团队协作时。
创造力与“黑客精神”: 计算机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探索的领域。很多突破性的想法和技术都诞生于英文语境下的交流和碰撞。用英文编程,也意味着你能更直接地接触到最前沿的思想和工具,并有机会用同样的方式去贡献你的创造力。

那是不是意味着中文编程就没前途了?

也不是这么绝对。

中文编程的探索: 确实有一些中文编程语言(比如“易语言”)出现过,也吸引了一部分用户。它们试图降低编程门槛,让不懂英文的人也能接触编程。但这更多是面向特定人群的工具,在通用性、社区支持和生态系统上,与英文编程体系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未来可能的变化: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或许会出现更智能的工具,能够无缝地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转换,甚至让机器能理解更自然的语言进行编程。但这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目前看来,英文依然会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中间层”。

总结一下,英文编程之所以成为主流,是历史的必然、全球化的需求、技术设计的考量以及工程师自身发展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越国界的沟通平台,是一个庞大而活跃的技术社区的通用语言,也是一种高效、简洁、清晰的表达方式。

下次你看到一段代码,里面那些 `if`, `for`, `while`, `function`, `class`,它们不仅仅是字母,更是连接全球技术世界的纽带,是无数工程师智慧的结晶。而正是因为这份“英文”的普遍性,我们才能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高效地学习、分享和创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破了就十分简单。

那就是群众基础大, 容易找到组织。

碰到问题, GOOGLE 一下 (或者BING 一下)就能找到其他地区或者国家的例子以及解答。

虽然祖国的 CSDN 也很好, 但是相比 stack overflow 等等社区就差远了。


您也可以用 “先发优势”来理解, 中文环境不是计算机科学诞生的基础。

user avatar

地球上从来都不存在什么英语编程法语编程俄语编程汉语编程韩语编程……程序员们用的语言是C/C++、Java、go、php、python等等。


程序员们从来没见过什么主谓宾结构,他们的语言只有顺序分支循环。

程序员们从来没见过什么名词副词形容词,他们的语言只存在整型、浮点、指针、类、对象。


人类的语言不适应于数码世界。

user avatar

中国在搞计算机的时候,有过01010直接到中文指令,中文编程的过程。

限于自己研发的计算机。

苏联搞过三进制。

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你买美国人的计算机,当然得用美国人发明的编程语言。

这也是生态系统,形成一套积累,以后就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发展。

user avatar

全球大部分程序员都用键盘上有的键位进行编程,只不过有些人把不认识的拉丁字母组合统称为英文而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