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一下吧。
首先,北宋的问题,我以前的答案已经说过了,这里重复一下,即北宋吃不掉辽国的原因,在于军队战斗活力的不足,而军队战斗活力的不足,源于宋朝的统兵调兵权分离和以文抑武的国策。那这个国策为什么被贯彻呢?
因为从唐中后期开始,旧的世家庄园制经济的崩溃,新的中小地主和自耕农阶层成为了新的地方生态组成核心,而这批人虽然因为碎片化,比世家大族好控制,但是由于科举制的成熟以及造纸术印刷术的普及,他们可以通过读书科举的方式进行阶层跃迁,而不需要从军立功博得封侯。所以从唐中后期开始,乃至到了近代我共崛起之前,中国再也没能做到秦汉时期那种全民可为兵的军国形态。
作为代偿,朝廷不得不大量招募失地的流民进入军队。本来,这批人对土地的渴望,完全可以被转化为战斗精神的催化剂,但是由于气候的转冷,北方耕地的南退,军队失去了丰富的扩张预期——换句话说,即富饶土地和耕作人口的画饼,并不存在于荒凉的东北亚、漠北和沙漠化越发严重的西域,而南方也缺少足够的土地进行奖励,因此军队无法“闻战则喜”。
而这些军人对土地的渴望,半封闭的地理环境,引发了必然的内卷——相比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来攫取那点军功来封妻荫子,抱团结伙推举军头反复发动兵变是成本更低、受益更快更大的办法——这才是藩镇、军队兵痞化的根本原因。
所以对于朝廷而言,首要的任务不是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而是保证军队不会习惯性的兵变,因此北宋朝廷才不得不从指挥结构上安插钉子,以牺牲军队运动战能力的代价,换来了藩镇化、军队兵痞化的解决。
但是这样的做法,相当于无法将恶狼驯化的情况下,就将其牙齿和利爪拔除,假装它变成了狗。然而这样一条狗,莫说为主人主动捕猎,就算是用来看家,都无法很好的应对入室抢劫的威胁。
所以北宋的军队,运动战能力不足的原因不是区区一句缺马所能概括的,根本还是由于指挥系统僵化,于是运动战是不可能运动战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运动战的,其他进攻方式又不会,只能结硬寨打呆仗这种东西,才能维持的了生存这样子。
这也是为什么北宋的军队打谁都是五五开,靠体量能和对手僵持拉锯,但是自己缺乏野战能力又无法追击,于是哪怕面对越南、西夏这种体量的敌人都只能徒呼奈何,又如何能吞并辽国这种东北亚的巨无霸呢?
但是,面对这样的对手,辽国为什么也无法吞并对方呢?
在很多人的语境里,作为东北亚霸主的辽国,貌似能够毁天灭地,宇宙第一。他们认为,辽国作为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大帝国,既有农耕文明的经济实力,又有游牧民族的作战能力,完全可以天下无敌。按照姬轩亦曾经的说法,契丹人不仅学会了汉人的那一套东西,而且玩的比你汉人还好。
但是辽国有一个很核心的、甚至可以说导致了其毁灭的问题,从辽国立国开始,都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是什么问题呢?
人口不足。
据说辽国虽然在体量上无法和北宋相比,但是也有几百万人口,所以对付北宋这种自废武功的对手应当非常轻松才对。但是这些人经常忽视了一件事,就是这几百万人口里,有多少是契丹人呢?
当一个民族,无法将领土范围内的其他民族从文化上和生活方式上进行同化,又无法提供一个超民族的理念(宗教、意识形态等)动员组织全员,那么这个民族真正能够用来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力量,必然只能源于自己。
而契丹人的人口,在整个辽国中,并不能占据绝对优势,这个庞大的国家内,大部分地区充斥着的不是契丹人,而是汉人,而是东北的猎人,而是漠北的牧人。
所以,契丹人本身兵源来源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主力部队的数量只有几万人。诚然,对于这部分军队,辽国一定是投入了巨大的物力,用于保证其战斗力,但是问题在于,这支军队,当面对的是短期的战争时,他们能够给予敌人重创,然而一旦陷入长期作战,这部分人是越打越少,不能及时补充。一旦被打光了,辽国难道要完全依赖非契丹人来继续作战,维持统治吗?
这就是为什么,当辽国处于防守的时候,他们面对北宋的军队有很好的表现,因为相对于根本没有精锐的宋军,辽军除了战力低下的仆从军外,至少还有战斗力强悍的皮室军等主力;但是一旦进攻北宋,包括早年进攻后晋,哪怕突入中原腹地,威胁京城,辽军都不敢继续深入,只能见好就收,因为北宋或者说汉人统一政权的体量太大了,即使辽国战战皆胜,打完中原后,契丹人也会被消耗殆尽,到时候辽国莫说统一天下,怕是继续为国都是问题——当数量稀少的契丹武士被女真人充分消灭后,辽国就被敲响了丧钟,而这个国家那些数量庞大的仆从军,所能提供的,只有史书上那骇人听闻的几十万大军灰飞烟灭的记录。
而辽国的问题,其实也是所有少数民族帝国的问题,他们也许能够通过汉化,通过学习其他文明的先进文化,提升本族的凝聚力,他们可以创造自己的语言、文字、典籍、甚至独有的体制,来保证政权稳定的存续百年以上,而不是随着一代军事强人的逝世就树倒猢狲散。但是少数民族永远无法在区区几百年内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人口,在他们所统治的庞大地区中的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一定是非常低的。这样他们越到扩张后期,就越不敢像最初一无所有时那样放手一搏,而会越来越倾向于依靠威胁来讹诈。
这样的政权,除非手上有比对手更多的、且成分较为单一的仆从军时,才可能完成更大的目标。而不巧,辽国是没有这个基础的,所以它无法吞并北宋,即使它的军队战斗力更强。
总而言之,北宋无法吞并辽国,在于其军队缺乏运动战能力;而辽国无法吞并北宋,在于其缺乏持久战能力。
你能查一下二战时日本的版图再来提问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