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基本上不存在地主豪强割据,他们能够做到最多的就是结营保卫自己,暴力抗税,你让他们锐变成军阀参与争霸,或保卫东汉政权,那属于想多了!
东汉蔡邕提出三互法后,即有地方长官的籍贯回避制度,当地人无权担任本地长官,所以汉末在制度上,就先天性地就不具备地主豪强割据的法理条件,而来上任的州牧太守都是外来户,遇上稍微强势一点的长官,本地豪强地主基本上是扑街的下场。
在汉末要成为军阀,要么有朝廷诏命,要么早期有所依附。
以上这些汉末的刺史太守,按照三互法,都是异地跨州发展,参考刘表、刘焉、袁绍、袁术等人到任后的行为,当地的地主乡绅不是用来斩杀立威,就是当肥羊宰的,不存在什么发动地主乡绅来保卫政权。至于曹操、刘备、孙策都是依附这些早期强势军阀发展而来的:
所以汉末地主豪强只能做到结营自保,暴力抗税,基本上谈不上割据。
明末最大的地主都是朱家子孙,朱家子孙挤压了地主豪强的生存空间。
朱元璋把每个王朝末期必须经历的地主豪强割据,直接变成了朱家子孙占地。
可惜朱元璋的子孙们没有地主豪强的手段,只有他们的贪婪。
比如万历皇帝的爱子璐王,一个人就占地4万倾良田,把陕西、湖广的好地全占光了,地主们怎么做大,刚去霸占点好地,这边老朱家就过来把地弄走了,地主豪强们还在萌芽期,就被朱家子孙直接掐死了。
地主豪强们不是一天炼成的,他们需要连续三代以上的贪婪与掠夺,养成以掠夺贫农土地为基础的家风,同时不断送读书人进朝做官,用政府来庇护家族的贪婪。
但是他们遇到更大的对手,朱家子孙,他们对土地更加贪婪,所有皇帝都是自己亲戚,谁阻挡他们掠夺土地,他们就打翻谁!这些地主们根本没有坐大的机会。
不过朱家子孙在温室里养了将近三百年,经过十几代传承,早就失去了祖先的狼性。他们只是大地主,不是豪强。
当李自成口号喊起来的时候,朱家子孙的末日就到了。
这个事情啊,是由明朝的地方官制决定的。
汉末诸侯的出现建立在太守独立性非常强、又及时复活了州牧制度的基础上,唐代藩镇则是建立在广泛扩大节度使的兼职基础上。
所以在有事之时,秦汉和隋唐体制可以确保提前拥有一套忠诚于割据头目本人的行政班底,使之能够快速形成有执行力的地方政权。
大明的地方官制,仅就晚明而论:
省道府县四级主官,省一级的巡抚别称部(六部)院(都察院),还带着都察院的职级,名义上属于中央外派的巡查员,是京官。
下一级的分守道、兵备道理论上则是已经被架空的承宣布政使司的左右参政下沉到“地区”这一级的巡查员,同样也是外派下来的。
直到知府/知州、知县这一级才是名实相符的牧守一方的疆臣。
此外明朝还有一堆什么督粮道、邮传道、提学道、清军道来专管特殊的具体事务。
按察使司的分巡道还要剥离掉司法业务。
重要经济事务还有巡盐道、盐法道、茶马道之类的跟着掺和。
晚明实际上的封疆大吏要想独揽大权,面对这样被切割的十分细碎的官场,短时间内也是难以做到割据一方的程度的。
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回避制度。
此外,大明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考出来的两榜进士,和前代举荐占据重要地位截然不同,以至于大明官场要依靠座师、同年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来维系官际交往。
晚明的野心家要想团结一批知识分子建立东汉末那种二级君臣关系,实在是千难万难。
没有知识分子,只有丘八,那么当军阀也是很难有出路的。
相反,在顺治元年的东亚大陆上,清朝政权拥有相比之下最完备的行政体系,最适合接收大明中央轰然倒塌之后的中央权力真空。然后清朝就接收了明朝中央空出来的生态位,在大明朝搞地方分治方便中央碾压的态势下开启了统一之路。
在明朝地方官制的底色之上,哪怕是三藩之乱这样的规模都很难撼动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政治优势。
我想这应该是玄烨历劫重生后称赞朱元璋治隆唐宋的理由之一。
至于清朝,清朝当然是对明朝制度有所损益,比如对复杂的道台制度进行了简化,但关键在于清朝在有事之时放权太快,湘军、淮军、楚军等等地方大帅的军权、人事权、财权,几乎没有受过清廷中央的阻碍就快速建立起来。
基本上只要能打仗,甚至不用经常打胜仗,清廷的政策总是给的比较痛快,这就加速了清末地方军阀的成长。
像左宗棠那样的传奇,屡试不第还能建功立业,明朝制度对这样的人杰,保护的十分不够。
但是明制的底子还是给清朝同光中兴的收权创造了便利条件。
清朝的灭亡在形式上其实是赵烈文所称“抽心一烂”的结果,船长不行了,大家就纷纷弃船了。
从宋朝开始,官僚地主就逐渐取代了门阀地主
门阀地主的特点是啥:世袭的光大的大土地和爵位 、封户 、免除赋役等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
而官僚地主,这一切都是要靠当官才能有,不当官也得想办法考个举人才能维持的住,这就是士绅
门阀地主的架构是:门 阀士族 、均田户 、部 曲、奴 客 、 贱民 、番 匠、奴 婢等
官僚地主的架构是:地主和佃客、乡村上户、乡村下户、差雇匠、和雇匠、人力、女使等
简单来说
就是一个县一个市本来就一两家门阀地主的
现在有了十几个了
力量就已经分散了
这就是先天不足,放在以前,刘秀可以跟逛街一样就被门阀世家送上一大批军队
门阀家里的部曲可以直接当低级军官把部队拉起来
官僚地主家里,就没有,你还得从头训练,速度很明显就慢了很多
其实李自成张献忠大部分时间也是和当地地主武装战斗,但是没有发展起来,清朝入关太顺利了,加上吴三桂他们的部队,一路就滚雪球一样过来了
清末也是这样,曾国藩他们也是慢慢练出来的,不是一下子就和刘秀一样佣兵几万几十万那种
说起来也是笑话,反儒的太平天国,逼得清朝不得不给儒家放权,让儒家子弟终于又掌握了军权,摆脱了以前被清朝杀大儒当杀鸡的命运
太黑色幽默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