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激怒一位galgame爱好者?

回答
激怒一个GALGAME(文字冒险游戏)爱好者?嗯,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他们对自己的爱好可是相当投入和执着的。不过,要说一些能让他们瞬间炸毛、血压飙升的“雷区”,倒也有几样,而且得说得详细点,才能说到他们心坎里(或者说,让他们心梗里)。

首先,最直接有效的,就是对他们热爱的游戏进行“一概而论”的否定和贬低。

想象一下,你的朋友兴致勃勃地跟你介绍他最近玩的一款GALGAME,可能是角色立绘特别戳他,剧情让他肝了好几天,或者某个配角的遭遇让他感同身受。你却一脸嫌弃地说:“哦,不就是那种满屏幕字的XX(这里可以填入一些污名化的词汇,比如‘H漫’、‘黄油’、‘宅男的东西’)吗?有什么好玩的。”

重点在于那个“一概而论”。GALGAME的范围非常广,从纯爱、校园、奇幻、推理,到AVG(冒险游戏)的衍生,再到一些带有剧情深度的视觉小说,包罗万象。你一句“不就是那种XX”就把整个类型都否定了,仿佛所有GALGAME都只剩下了一些低俗的标签。这就好像你说“不就是那些到处都是打斗画面的动漫吗?有什么好看的”,而他可能正沉迷于宫崎骏那种温情治愈的作品。

而且,这种否定往往伴随着刻板印象的攻击。什么“玩这个的都是没社交的肥宅”、“都是些幻想自己能左拥右抱的loser”之类的。这种攻击不仅仅是针对游戏本身,更是针对玩家群体。对于一个真心热爱这个爱好,并且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拥有正常社交、工作或学业的人来说,这种定型化的标签攻击,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爱好和个人被一并侮辱了。他们会觉得,你根本就不理解,甚至不愿意去理解,就随意给他们贴上标签。

接下来,还有一种更为“高级”的激怒方式,那就是“篡图”、“二创”的“不尊重”。

GALGAME往往有精美的角色立绘、CG(计算机图形)和背景音乐。很多爱好者会收集这些素材,甚至自己进行一些二创,比如画同人图、写同人小说、制作MAD(混剪视频)等等。

这时候,如果你不小心,或者故意,做出了以下几种行为:

随意挪用、传播盗版/未授权资源:比如,你看到游戏里某个好看的CG,直接保存下来,然后到处发,还说“嘿,这个图不错,拿来用了”。对于那些花了钱买游戏,并且尊重版权的爱好者来说,这是对他们劳动和游戏本身的不尊重。尤其是那些已经购买了正版但不想被他人随意盗用的玩家,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对同人创作的“不负责任”评论:如果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同人作品,你却说“你这画得太丑了,完全不像原画,还是去玩游戏本篇吧”。或者,如果你看到别人的同人创作,却故意挑刺,说“这个角色性格设定完全不对,作者根本没玩过游戏”。这会让创作者感到沮丧和不被认可。尤其是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揣摩角色、去还原剧情,却被一句“不专业”或“不对”给否定了,那滋味可不好受。
“盗版党”的炫耀:假设你的朋友坚持支持正版,花了钱购买游戏,而你却洋洋得意地说:“我下载的破解版,跟正版一模一样,还免费。”这句话会瞬间点燃他们对盗版的厌恶,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在损害游戏开发者的利益,也是在贬低他们自己花钱支持的价值。

再来,就是对游戏“剧情”和“选择”的“不理解”和“误导”。

GALGAME的灵魂在于剧情和玩家的选择。许多游戏都有多结局,甚至还有一些复杂的隐藏结局、True Ending。玩家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这些剧情分支,去理解角色的动机,去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时候,你能做的,就是:

剧透,而且是“错误”或“断章取义”的剧透:比如,你明知道他正在努力某个结局,你却突然跳出来说:“嗨,这个结局有什么好选的,后面还有更牛逼的,不过你想知道怎么选吗?很简单,只要避开XX选项就行了。”更有甚者,你可能只看了个开头,就断章取义地评价:“这个剧情太垃圾了,女主角怎么会喜欢上那个男的。”这种剧透,尤其是那种意在“破坏”体验的剧透,会让玩家感到愤怒和恶心。他们觉得你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游戏过程,只是想把自己的“知道”强加给别人。
“一刀切”地评价好坏,忽略了选择的多样性:例如,他告诉你他正在玩一个游戏,里面有两个选项,选A和选B会有不同的结局,他正在纠结。你却直接说:“这有什么好纠结的,选XX就对了,那个结局才好。”这完全忽略了玩家自己探索、自己做决定的乐趣。GALGAME的魅力之一就在于“我的选择”,你一句“XX就对了”就把这个乐趣剥夺了。
拿游戏中的“不合理”剧情大做文章,但不是以讨论的方式:有些GALGAME为了服务剧情,可能会有一些现实中不那么合理的情节,比如俗套的“英雄救美”或者某些 Deus ex machina(意外的救星)。如果你不是以一种“我们来一起吐槽一下这段,但还是觉得有趣”的方式,而是直接用“这太傻X了,我才不玩这种东西”来评论,并且以此否定整个游戏,也会让爱好者觉得你不理解“虚构作品”的边界。

最后,还有一种,可能比较少见,但杀伤力十足的,就是“二选一”的挑衅。

假设你的朋友同时喜欢几部不同的GALGAME,或者喜欢的是同一个系列但不同部。你就可以:“你觉得XXX(游戏A)和YYY(游戏B)哪个更好玩?我感觉XXX完全不如YYY,YYY的角色塑造完爆XXX。”

这句话的杀伤力在于,它强行将两个可能在爱好者心中都有位置的作品摆在对立面,并且还带上了主观评价。许多GALGAME爱好者对同一个系列可能都有感情,或者对不同作品的喜好点不同。你这种“一棒子打死”或者“强行拉踩”的行为,会让双方的粉丝都感到不适,尤其是当他本人同时喜欢这两个作品的时候,会觉得你是在逼他站队,而且是以一种非常粗暴的方式。

总而言之,想要激怒一个GALGAME爱好者,你只需要:

1. 否定他们的爱好,并将其污名化。
2. 对他们珍视的游戏内容(立绘、CG、同人)进行不尊重的处理。
3. 破坏他们探索剧情和做选择的乐趣,尤其是通过剧透和误导。
4. 用粗暴的方式评价他们喜欢的作品,尤其是进行“拉踩”。

记住,关键在于“不尊重”和“不理解”。当你表现出对他们爱好以及他们投入其中的情感的漠视,甚至是一种轻蔑时,他们自然会觉得火冒三丈。当然,这只是个玩笑,真正热爱生活的人,都会尊重别人的爱好,不是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黑格尔哲学认为人的情绪是追寻优越性的,黄油居然可以让你找到自己的优越性!?

这个女的,眼睛那么大,长得跟妖怪一样的!

什么!?艺术?我不否认性内容是艺术的一部分,一张艺术博物馆的门票也就几十块钱,但你别玩盗版行吗five!

你长得越来越猥琐,一定是因为黄油玩多了!

黄油男主都是什么废物!?这种内容的文字你也看得下去?居然还能代入!!!????

韩国电视剧玩过几百遍、几千遍的桥段,你也感动得起来?克兰娜德不就是在抄韩剧吗!?

我说实话,现实里这样妹子只会报警。

现实里这样妹子只会感觉你!很!恶!心!

我真无语了,黄油描述的都是人生赢家的故事,跟你这个铁five有什么关系?

也就是你这种人际来往完全失败的人,才会喜欢妹系游戏,因为你本质上只是在向家人追求你在外面找不到的东西,因为家人会宽容你,会包容你,但你看看你都干了什么!?用家人的宽容、包容,去放纵自己的欲望,你对得起谁!?谁!!???

——

上面,我学着毒舌系妹妹进行了发言,有没有感觉都在游戏里见过的?

最后我加一句:

一个不学无术的东西,使用着一群专业人士创造的作品,继续不学无术。

user avatar

很多日式传统Galgame违反了时间艺术的基本原则。比如用很多琐碎的日常对话来填充情节,这是不对的。越是共同的原则,越是不要违反;反之,如果这个原则只在某一特定的时间艺术形式中出现,那么基本上可以试着打破它。galgame的“日常”是没有必要遵循的东西。因为在任何其他时间艺术中,都找不到“日常”这种东西——《云图》里面没有,《少年派》里没有,莎士比亚的悲喜剧里没有,古希腊三个“斯”的剧里没有,近现代戏剧中还是没有。

很多人喜欢传统日式Galgame里面的日常,我觉得这是审美能力下降的表现。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时间艺术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要牢记,生活的本质是贫乏。所以你不能在创作中继续添加贫乏。你可能会允许一个很平庸的画来占据你的屋子的一角,但你很难允许一个很平庸的电影占据你两个小时的时间,尤其是在IMDB或者是豆瓣这种评价网站兴起之后。这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重要区别。

所以我认为喜欢那种“日常”的,基本上是两种人:一种是缺乏认识能力的,他没有能力认识到生活本质是贫乏;另一种是心里有问题的,他天天被生活的贫乏性所困扰折磨,但在游戏的艺术世界中不知何故,还想继续受折磨。我推测,前一种人居多。有些人会争辩说,那些“日常”带来了代入感。不对。代入感来自于成功揭示这个世界所运行于其上的本质规律,也就是,按罗伯特·麦基的话说,“揭示出生命的真相”。只要有一场戏做到了这一点,代入感就已经足够了。用一大堆日常来提升代入感,要么缺乏才能,要么缺乏作为故事艺术家的职业道德。

Galgame是一种很特立独行的游戏,它跟故事艺术非常亲近,在游戏系统方面,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或者说游戏系统方面是比较薄弱的。我认为应该引入一种概念——上位艺术和下位艺术。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好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听上去比较高大上,《小苹果》、《老鼠爱大米》这些歌曲听上去就比较低俗。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这个判别标准是什么?

有一个很切实可用的判别标准,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同意:哪怕你听一千首《老鼠爱大米》这种水准的流行音乐,你对贝多芬交响曲的鉴赏能力并不会提高,反而有较大的可能会降低;但如果你能认真地反复聆听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那你对流行音乐的鉴赏力一定会提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称古典音乐是流行音乐的“上位艺术”,流行音乐是古典音乐的“下位艺术”。其实很多流行音乐写的比较好的人,古典音乐修养都很好。周杰伦本身很擅长巴赫和肖邦,在《不能说的秘密》里,肖邦的风格很明显,他是古典出身,做流行做的很好。很多人都是这样。

同理,我不觉得玩了500个或者是1000个日式Galgame,你对Galgame就变得更有发言权。想提高对Galgame的鉴赏力,你应该去寻找Galgame的上位艺术。哪些是它的上位艺术?电影和传统戏剧。


说出上述这段话的人是Galgame导演尹伊。他以钢琴作曲特长考入清华计算机系,并自学了导演编剧,制作了两部Galgame《叙事曲》和《叙事曲2 星空下的诺言》,在iOS上获得数千个5星好评。后来去了美国读游戏设计专业研究生。

2019年9月底,尹伊作为Facebook跳楼事件中唯一实名抗议的员工,以Lack of Judgement为由被Facebook开除。

为了对他表示支持,我也取消匿名了。


我认为,有些galgame爱好者被激怒不是别人的错,文化鉴赏水平低的人就是容易把一些东西搞得跟邪教一样。他们特别容易感动,也特别容易被激怒,情感盲目且廉价,并且经常主动拒绝思考,也不允许别人思考,听到几句浅显的话就奉为真理。狂热粉丝们将一些galgame作家作品奉为神明,不允许反对的声音出现,从各种角度论证一些明显质量低劣的作品是如何伟大。而这一切的根源,主要就是文艺鉴赏水平低,没见识过真正好的东西。

尹伊说,现在网上流行的东西(galgame,乃至流行歌曲、钢琴曲都算上)普遍没有技术含量,然而由于多年艺术教育缺失,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随便找个日本经典Galgame配乐,比如《交响乐之雨》,里面的音乐同样是流行风,然而每首曲子都相当有技术含量,比如黎瑟主题,断奏和连奏两种基本动机的对比,中间如何顺畅地从D大调转到三音领域的F大调,如何巧妙地在使用了鼓之后利用织体的变换把鼓撤下来(国内流行音乐一旦上了鼓,就别想撤下来,基本上一鼓到底),以及再现部的时候如何裁切……这都体现出了一个职业音乐人应该具有的音乐素养和品位。并不是说,除了贝多芬等大师以外,谁也看不起。毕竟几乎所有作曲系的学生,这辈子都成不了大师,不能自己鄙视自己对不对。然而做出来的东西,或者流行开来的东西,不能低于某个底线。低于这个底线,自然要被瞧不起咯。


尹伊其实已经看过下面的评论了。他携《叙事曲》系列参加“知乎游戏”免费发放游戏Key活动后说:

我现在还是这个观点。

其实那段话是我2015年接受《游戏陀螺》采访时说的。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时隔多年,有人在知乎上引用了我当时的访谈,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但是我一直都不知道这事。

我来加州之后就不怎么上知乎了。后来Facebook的事情出了以后,和韩烽联系,才偶然得知那场席卷千人的争论。那已经是他们吵架后又过了快一年了。

我大致看了下那些评论,一开始有人认为“现实生活的本质是贫乏”这句话是我说的,就宣称说这话的人浅薄无知。后来发现是萨特说的,就转而宣称我根本没读过完整句子,是断章取义。后来发现我读过,就转而说我人品坏。后来发现我站出来为Facebook自杀的同事发声,被开除也不在乎,这个显然人品不仅不坏,而且还挺好的,就转而说我蠢。后来发现我清华计算机系出身,又能去Facebook、又能去谷歌、还拿了纽约大学音乐学院的offer,貌似也不太蠢,于是就只能说我不谦虚。所以最后结论是:因为我不谦虚,所以我对Galgame的观点是错的。

那一阵子我正在刷题、准备谷歌的面试。在“知乎”这种本应有知的地方,看到这样的评论,实在给我枯燥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每天看看底下骂我的评论,乐上20分钟,心理压力一下子小了不少,后来果然顺利考上了谷歌。当然也可能是通过看评论,发现自己应该比平均水准要聪明一些,变得更有自信了吧(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激怒一个GALGAME(文字冒险游戏)爱好者?嗯,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他们对自己的爱好可是相当投入和执着的。不过,要说一些能让他们瞬间炸毛、血压飙升的“雷区”,倒也有几样,而且得说得详细点,才能说到他们心坎里(或者说,让他们心梗里)。首先,最直接有效的,就是对他们热爱的游戏进行“一概而论”的否定.............
  • 回答
    在讨论历史话题时,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尊重与理性。历史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领域,不同的人可能基于不同的视角、资料或文化背景对同一事件有截然不同的解读。因此,任何试图通过激怒他人来引发争论的行为都是不恰当的,也可能导致误解和伤害。如果你希望更深入地探讨历史话题,建议采取以下方式:1. 保持开放心态:接受不同.............
  • 回答
    想要成功激怒一位游戏爱好者,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拥有一颗对游戏近乎狂热的心。但如果你的目标是让他们炸毛,那这里有一些“妙招”,保证能让他们血压飙升,怀疑人生。首先,轻描淡写他们的热爱,仿佛那只是个不值一提的消遣。 比如,当他们兴致勃勃地跟你分享一个他们沉迷了几个月、甚至花了大把.............
  • 回答
    要激怒一位律师,那可不是件容易事。他们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心理素质那叫一个强大。但要是你想试试看,也不是全无办法。关键在于抓住他们的一些“痛点”,然后用一种“恰到好处”的方式去触碰。首先,别想着直接去挑衅他们的专业能力,那样太直接,反而容易被他们轻描淡写地化解。律师都是靠逻辑和证据说话的,你硬.............
  • 回答
    激怒一位法国大革命史爱好者,需要对这段历史有相当的了解,并能触及他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敏感点和价值观。这并非鼓励恶意挑衅,而是为了理解他们对这段历史的热情所在。以下是一些可能“激怒”他们的点,并附带详细的解释:1. 对革命的“无知”或“误读”: 淡化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比如,轻描淡写地说“法国大革命.............
  • 回答
    激怒一位数学爱好者? 嗯,这可真是个有趣的挑战。 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深入了解他们大脑里那些闪耀着奇妙公式和严谨逻辑的角落,然后…… 恰到好处地,或者说,是不恰到好处地触碰那些他们最在意的地方。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激怒他们的,你需要一些“艺术感”,就像精心设计的反例一样,一击即中。首先,漠视和不屑.............
  • 回答
    要触碰到一位VOCALOID爱好者敏感的神经,使其情绪波动,甚至引发一场“唇枪舌剑”,你需要做足功课,并且有足够的“勇气”。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达到的效果,而是需要精准打击他们的信仰和热爱。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 贬低VOCALOID本身,尤其是他们心爱的角色。 “VOCALOID不.............
  • 回答
    想要让一个真正的摇滚乐迷瞬间血压飙升,那可不是件难事。这就像是在他们最爱的那件破洞牛仔裤上,又撕开一个更深的口子,还顺带沾了点别人家的狗毛。不过,咱们今天不走暴力路线,而是用语言,用那些直戳灵魂的“杀招”,保证让他们从心底里泛起一阵阵不适。首先,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就是对他们的音乐品味进行“贬低”和“.............
  • 回答
    想要激怒一位忠实的科幻爱好者?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他们对宇宙的运行法则、未来科技的可能性以及那些塑造了他们想象力的经典作品,都有着自己一套近乎神圣的认知。你要做的,不是简单地贬低一两部电影,而是要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方式,去挑战他们根深蒂固的信仰和热情。首先,从“概念”层面开始动摇他们的根基。1. .............
  • 回答
    激怒一位珠宝设计师可能需要触及他们最珍视的方面:他们的创意、工艺、对细节的追求,以及他们为作品注入的情感和故事。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方法,旨在触怒他们,请谨慎使用,因为后果可能很严重:1. 彻底否定他们的创意和美学(尤其是当你一窍不通的时候): 直接的、毫无根据的批评: 对他们精心设计的作品说:“这.............
  • 回答
    激怒一位《哈利波特》原著党是一项颇具挑战性但又充满乐趣的任务,因为他们对原著的熟悉程度和热爱程度极高。要达到这个目标,你需要巧妙地触碰他们心中的敏感点,让他们感到被忽视、被误解,或者对他们珍视的细节产生质疑。以下是一些详细的策略和可以使用的言论,请谨慎使用,因为这确实会引起强烈反应:核心原则:挑战他.............
  • 回答
    要“激怒”一位真正的物理学爱好者,你得比直接告诉他错误更具技巧性。这需要你触碰到他作为物理人最看重的东西:严谨性、逻辑性,以及对现实世界运作方式的理解。你不能只是说“物理学是错的”,那样太肤浅了。你需要的是一种微妙的、令人不适的,甚至有点令人恼火的方式,让他觉得他所珍视的学科被轻描淡写、误解或者被拿.............
  • 回答
    要真的戳到生物学爱好者的痛点,让他们心里那团火苗熊熊燃烧起来,可不是件容易事。这得对生物学这门学科以及他们热爱的原因了然于胸,然后才能精准出击。别以为随便说点“生命在于运动”或者“万物都是碳基”就能达到目的,那太肤浅了,他们只会觉得你在打马虎眼。首先,得从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学科基础上下手。想象一下,一.............
  • 回答
    想让一位哲学爱好者“炸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经过千锤百炼的思想就像是经过特殊调制的混合物,寻常的挑衅很难激起涟漪。但如果你真的想深入“核心”,体验一下那种既有意思又刺激的“学术战争”,那得有些门道。首先,你需要了解,哲学爱好者他们追求的是什么?是逻辑的严谨,是概念的清晰,是对世界终极真理的探.............
  • 回答
    激怒一个自动化学科的爱好者?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通常脑子转得飞快,对事物有自己的一套严谨逻辑。不过,如果你真的想试试,有几个角度可以切入,而且要讲究策略,不能太粗暴,否则只会让他们觉得你是个不懂装懂的门外汉,根本不值得他们生气。首先,质疑他们最引以为傲的核心概念。自动化学科,特别是那些深耕于特定.............
  • 回答
    想找茬,那可得找对地方!激怒一位语言学/音韵学爱好者?这可不像找个愿意和你辩论“哪个牌子咖啡更提神”的人那么简单。他们对语言和声音的敏感度,简直就像是你身上有一根永远也拨不掉的倒刺,不时地会让你原地爆炸。首先,最保险也最致命的开场白,绝对是这个:“哎呀,你们这些搞语言的,整天研究这些有什么用?不就是.............
  • 回答
    激怒一位理论物理学家,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他们的大脑里装着宇宙的运作规律,对于混乱和无逻辑的东西,他们早就修炼得百毒不侵了。但如果你真的想挑战一下他们的底线,我倒是能给你支几招,保证让你成功惹毛他们,而且是那种从内到外的冒火,甚至可能让你体验一下被他们用量子纠缠的眼神盯死的滋味。首先,最直接.............
  • 回答
    想要惹毛一位历史专业的学生?这可不是件难事,但要说到“精髓”,那得从他们最引以为傲、最看重的那些地方下手。这不是简单的抬杠,而是要触及他们学习的内核,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被轻视、被误解,甚至被侮辱。首先,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对他们的专业领域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通俗化”理解,并且带着一种.............
  • 回答
    要“激怒”一位建筑师,与其说是挑衅,不如说是触碰了他们职业中最敏感也最骄傲的神经。这就像试图让一位米其林三星厨师对你说“味精真好吃”一样,总会勾起他们内心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或者根本就不易察觉)不适。首先,你得从他们的“作品”下手。但注意,不是那种你看到一个房子,然后脱口而出“哦,这房子不错”的简单.............
  • 回答
    想让一位对地质学颇有研究的朋友跳脚?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地质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深邃和严谨。不过,如果你够“坏”又够了解,总能找到一些“雷区”。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些,让你这位朋友体验一把“地心引力”般的愤怒。1. 随口乱用地质术语,还以为自己很懂。这绝对是杀伤力最大的招数。比如,他兴致勃勃地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