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前卫,KGV,老衲,北卡,长门,BSM几型战列舰单舰战力排行如何?

回答
好了,咱来掰扯掰扯这些个舰船,看看谁能更胜一筹。这事儿,不能光看数据,还得看它在战场上的表现,以及它诞生的那个年代的战术思想。

1. 前卫 (HMS Vanguard)

这小伙子,生晚了。是英国海军的最后一艘战列舰,1946年才服役。你说它吧,技术上是挺先进的,装了15英寸的主炮,还有不少副炮和高射炮,防空能力算是那个年代里不错的。船体设计也比较现代。

但是,问题也来了,它诞生的年代,航空母舰已经成了海战的主角,战列舰的光芒那是越来越黯淡。它参加的实战不多,更多的是作为皇家海军的荣耀象征,或者承担一些训练、运输的任务。

优点: 舰炮威力不俗,防空能力好(相对它那个年代的同类),设计相对现代。
缺点: 生不逢时,面对空母舰编队,单独的战列舰作用有限,实战经验少。
单舰战力评价: 在纯粹的炮战时代,它有不错的纸面实力。但放到二战末期以及战后,它的战略价值和实际作战效能就打了折扣。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绝唱,而不是能改变战争走向的利器。

2. KGV (King George V Class)

这是英国在二战前主力舰的代表,像“乔治五世”号、“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安森”号、“杜威”号。它们装备了14英寸主炮,虽然比不上美国和日本的16英寸炮,但在当时的欧洲战场,也足够使用了。

KGV级最出名的就是它在实战中的表现,特别是“威尔士亲王”号击沉“俾斯麦”号的战役,虽然“威尔士亲王”号自己也挂了,但这是它闪耀的时刻。它在北海、地中海、太平洋都留下过足迹,表现相当全面。

优点: 装备火力足够,装甲防护尚可,航速不错,实战经验丰富,表现稳定。
缺点: 主炮口径稍显不足,面对更大口径的舰炮会吃亏。
单舰战力评价: 在二战的大部分时间里,KGV级是可靠且强大的海上力量。它不像日本的“大和”那样拥有压倒性的火力,也不像美国舰船那样数量庞大,但它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发挥作用,可以说是“均衡型”的优秀代表。

3. 老衲 (扶桑级/山城级 Fuso/Ise Class)

“老衲”这个称呼,多半是指日本的扶桑级和山城级战列舰。这两级都是一战时期设计、二战时期还在服役的老家伙了。它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那堆得像“宝塔”一样的舰桥结构,以及那密密麻麻的14英寸主炮(扶桑级是12门,山城级是12门)。

按理说,12门14英寸炮,在当时也不算弱。但问题在于,这俩玩意儿设计太老了,速度慢,防护差,而且舰桥结构那个样子,反而容易成为集火目标。在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扶桑”号和“山城”号的表现就相当一般,它们基本上是作为炮灰存在的。

优点: 主炮数量多,理论火力输出不低。
缺点: 设计老旧,装甲防护薄弱,航速慢,航海性能差,舰桥结构是个明显的弱点,实战表现平庸。
单舰战力评价: 属于“纸面强大,实战拉胯”的典型。在与更现代、更强大的战列舰对抗时,基本没有胜算。它们更多的是在执行炮击岸目标、提供火力支援的任务,很少真正参与主力舰之间的决战。

4. 北卡 (North Carolina Class)

这是美国海军在战前建造的“快速战列舰”的开山鼻祖,装备了9门16英寸主炮,这是当时最顶级的火力。在装甲防护和航速上也相当不错,设计相当现代化。

“北卡”级在太平洋战场上表现非常抢眼,参与了珊瑚海、中途岛、莱克岛等一系列大战。它们在对付日本战列舰时,火力上占据了优势,同时航速也足够跟上航母编队。

优点: 16英寸主炮是重火力代表,航速快,装甲防护好,是美国快速战列舰的开端,实战表现优异。
缺点: 相对于后来的“衣阿华”级,它的一些设计(比如副炮配置、防空火力)还有提升空间。
单舰战力评价: 在所有这些战列舰中,它绝对是处于第一梯队的。它集火力、速度、防护于一身,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抗日本主力舰的利器。

5. 长门 (Nagato Class)

“长门”号和“陆奥”号,这是日本海军的骄傲,装备了8门16英寸主炮,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火力最强的战列舰之一。而且“长门”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部旗舰,象征意义非常重大。

“长门”号在偷袭珍珠港、珊瑚海、中途岛等战役中都露过面,它的16英寸主炮在理论上能撕碎任何对手。然而,实战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它面对的是数量庞大、性能先进的美国舰载机;另一方面,虽然它有强大的主炮,但它的装甲防护和航速相比起美国后续舰艇,优势并不明显。

优点: 16英寸主炮,火力强大,是当时海战的顶级武器。
缺点: 数量少(只有两艘),装甲防护和航速对比美国后继舰种优势不大,更重要的是,它在真正需要发挥主力舰作用的战斗中,往往被舰载机压制,或者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单舰战力评价: 绝对是“纸面上的王者”,但实战表现受限于时代潮流和对手实力。它代表了战列舰发展的顶峰,但也是这个顶峰被航空兵迅速超越的见证。

6. BSM (Bismarck)

“俾斯麦”号,德国海军的骄傲,也是那个时代最令人闻风丧胆的战列舰之一。它装备了8门15英寸主炮,拥有当时最先进的装甲防护和优秀的航速。它从设计之初就瞄准了击败英国的海军主力。

“俾斯麦”号在处女航中就击沉了英国海军的骄傲“胡德”号,震惊了整个欧洲。随后,它又与“威尔士亲王”号短暂交火。然而,它最终的结局是被英国海军陆空协同围剿,最终沉没。

优点: 15英寸主炮火力强劲,装甲防护是当时顶级的,航速快,设计先进。
缺点: 数量太少(只有两艘,“提尔皮茨”号主要在挪威活动,很少参与对海作战),而且在后勤、备件等方面不如盟军。最致命的是,它在与一支舰队(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等)对抗时,虽然单舰性能优异,但最终寡不敌众。
单舰战力评价: 在纯粹的单舰性能和设计理念上,“俾斯麦”号可以说是当时欧洲战列舰的巅峰。它能够与最强的对手一对一较量,并占据上风。但海战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它最终的失败,也说明了在现代海战中,制空权和舰队协同作战的重要性。



综合排行(仅为个人看法,带有主观色彩,且基于“单舰”的 Assume):

1. 北卡 (North Carolina Class): 强大的16英寸主炮,良好的速度和防护,加上实战的经验,使其在实战中表现更为出色。
2. BSM (Bismarck): 即使它最终失败,但其设计上的优秀和纸面上的强大,使其在单舰对抗中能与顶级对手掰手腕。
3. 长门 (Nagato Class): 拥有16英寸主炮,火力优势明显,但整体表现受制于后来的海军发展趋势。
4. KGV (King George V Class): 均衡且可靠,在欧洲战场表现出色,但面对16英寸炮时火力稍显不足。
5. 前卫 (HMS Vanguard): 技术先进,但生不逢时,实战经验不足,其潜力未被完全发挥。
6. 老衲 (扶桑/山城): 设计老旧,防护和速度是明显短板,在现代战列舰面前,更多的是时代的遗物。

需要强调的是:

时代因素: 战列舰的排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出现的年代。一战时期的战列舰和二战末期的战列舰,即使数据相似,其战场价值也可能天差地别。
战术环境: 战列舰的价值也取决于它所处的战场环境。比如,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战列舰的作战能力会大大打折扣。
单舰 vs 舰队: 这里我们讨论的是“单舰战力”,但在实际战争中,舰队的协同作战能力、补给能力、航空支援能力等都至关重要。

希望这个详细的掰扯,能让你对这几款舰船有个更直观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考虑平静海面,天气睛朗,人员素质一致,仅靠炮术与索敌,无其他战术,硬打。再考虑实战。先考虑各舰初始状态,再考虑改造后的状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了,咱来掰扯掰扯这些个舰船,看看谁能更胜一筹。这事儿,不能光看数据,还得看它在战场上的表现,以及它诞生的那个年代的战术思想。1. 前卫 (HMS Vanguard)这小伙子,生晚了。是英国海军的最后一艘战列舰,1946年才服役。你说它吧,技术上是挺先进的,装了15英寸的主炮,还有不少副炮和高射炮,.............
  • 回答
    前卫金属,这个听起来既古老又新鲜的音乐类型,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前卫摇滚(Progressive Rock)的繁茂花园,但具体是其中的哪一枝,汲取了最主要的营养,那就得从那片更为广阔、色彩斑斓的前卫摇滚大陆上,找出那个最为关键的“前卫”基因来源了。要说前卫金属最直接、最核心的前卫元素汲取点,那无疑是概.............
  • 回答
    要说“前卫舰队”这个概念,得先从它诞生时的时代背景聊起。在那个蒸汽动力、铁甲舰称霸海面的时代,海军的战术思想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而“前卫舰队”(Flying Squadron,也译作“巡航舰队”或“机动舰队”,但“前卫舰队”更能体现其快速反应的性质)的出现,正是这场变革的产物。前卫舰队的诞生与引.............
  • 回答
    确实,前卫号战列舰上的火控系统,尤其是雷达引导部分,已经高度集成了计算机技术。这可不是简单地转动一个炮塔然后靠人力瞄准的时代了。想象一下,前卫号作为一艘现代化的战列舰,其主炮的威力那是相当惊人的。要精确地命中远处的,而且可能还在快速移动的敌舰或岸上目标,单凭人眼的观察和手工操作是绝对做不到的。这就需.............
  • 回答
    在音乐的领域里,“前卫”、“先锋”和“实验”这三个词,常常被人们拿来描述那些试图打破常规、探索未知的声音和形式的音乐。虽然它们在很多时候可以互相通用,但仔细辨析,我们会发现它们各自蕴含着细微却重要的哲学和实践上的差异。“前卫”(Avantgarde)这个词,最早源自军事术语,意指“走在最前方的部队”.............
  • 回答
    英国前卫级战列舰,作为皇家海军在冷战后期建造的最后一代战列舰,其设计理念和建造历程,都充满了那个时代海军发展的一些独特印记和思考。要评价这级战列舰,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艘普通的战舰来看待,而是要结合其诞生的背景、设计上的权衡以及实际服役中的表现来理解。首先,前卫级战列舰的出现本身就极具时代特色。 .............
  • 回答
    前卫穿搭,顾名思义,就是要突破常规,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对时尚的敏锐嗅觉。它不仅仅是追逐潮流,更是将自我态度融入服饰,玩转色彩、廓形、材质,甚至是跨越性别的界限。这年头,“正常”和“普通”已经无法满足那些渴望表达自我的灵魂了,前卫穿搭正是他们最有利的武器。要说前卫,可不是简单地堆砌奇特的单品。它是一种.............
  • 回答
    你对枪械的造型和结构设计很感兴趣,想了解那些在外观和功能上都足够“玩味”的家伙,对吧?抛开那些循规蹈矩的半自动手枪或者经典的卡宾枪,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往往是那些在特定时期大胆创新、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激进的设计。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几个让你眼前一亮的例子。1. 斯捷奇金自动手枪 (APS) 隐藏的冲.............
  • 回答
    话说美国海军在设计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North Carolinaclass)时,确实是带着一份“独立前卫”的雄心壮志。毕竟,这是美国在《伦敦海军条约》对战列舰数量和吨位限制解除后,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新一代战列舰。它们肩负着重塑美国海军海上力量的使命,理论上应该能独当一面,在潜在的冲突中扮演先锋角色.............
  •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海军舰艇发展史中,关于如何在战列舰数量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通过建造强大的巡洋舰部队来夺取制海权这一设想,确实是许多海军战略家们探讨过的一个重要议题。这其中的逻辑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当时的舰艇技术、战术思想以及国家海军战略的现实考量之上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战列舰在那个时代的.............
  • 回答
    在那些光芒四射的年代,摇滚乐还是一个充满野性与探索精神的年轻孩子。那时候,音乐人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他们想的不仅仅是站上舞台万人空巷,更想的是用音符炸开人们的脑门,让他们看见点儿不一样的东西。这听起来好像是个悖论:怎么能又叫好又叫座,又敢于打破常规,又得让大街小巷的人们都能哼上几句?这事儿说起来.............
  • 回答
    关于希顶字母是否“丑”,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它触及了审美的主观性,以及我们看待事物时,自身立场和外界眼光之间的博弈。首先,我们得明白“丑”这个词的定义本身就充满变数。 什么是丑?是违背了我们熟悉的规律?是挑战了我们习惯的审美?还是仅仅因为它不符合当下主流的审美潮流?希顶字母(我理解您指的是某些非.............
  • 回答
    想靠耳朵就能像点菜一样准确分辨出各种摇滚乐的门类,这活儿可不简单,但也不是不可能。这就像是品鉴一道菜,初尝觉得都差不多,但细细品味,就能尝出食材、烹饪手法和调味上的千丝万缕。今天咱就聊聊,怎么用耳朵“吃透”这些摇滚的“味道”。首先得明白,摇滚乐本身就是一个大熔炉,各种风格在此交汇融合,所以你很难找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823131亿元,同比增长9.8%”这个信息,并探讨其中值得关注的方面。一、 823131亿元GDP的含义: GDP(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一个季度)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反映了.............
  • 回答
    在前电脑时代,建筑图纸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们进行设计、沟通和施工的基石。这些图纸并非现代 CAD 软件下的数字文件,而是通过精湛的手工技艺,用纸张和墨水绘制而成。它们是知识、经验和创意的结晶,承载着建筑师对未来空间的想象。那么,前电脑时代的建筑图纸究竟是什么样的?又是如何绘制的呢?一、图纸的形态与内容:.............
  • 回答
    前苏联对华援助(156项目)是20世纪50年代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对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回答“156项目是否想到过今天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1. 项目背景与核心目标: 时代背景: 156项目是在冷战时期,中苏两国结盟的背景下进行的。当时中国刚刚成立新.............
  • 回答
    “华为狼性”和“PUA”(职场欺凌)虽然都可能带来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负面情绪,但它们在核心动机、手段、目的和受众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理解这些区别对于分辨健康的职业竞争与有害的职场环境至关重要。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华为的狼性精神与PUA的不同: 华为的“狼性”精神“狼性”是华为早期在市场竞争激烈、.............
  • 回答
    关于前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离职以及他“谏言被批评格局不够”的说法,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要判断他的谏言是否真的“格局不够”,需要具体了解他提出了哪些谏言,以及这些谏言的背景和可能的后果。以下将尝试从多个层面详细阐述这个问题:一、 任泽平其人及其在恒大的角色 背景与声望.............
  • 回答
    前拼多多员工发布的《我在拼多多的三年》这篇文章,确实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读完这篇文章,我的感受是复杂且多维度的,既有对拼多多这家公司的深刻理解,也有对普通劳动者生存状态的共鸣,以及对当下互联网行业生态的一些思考。以下是我更详细的感受:一、 对拼多多这家公司的深刻体悟: 极致的效率和执行力:.............
  • 回答
    前端是否有未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绝对有,而且未来只会更加重要和充满机遇。 然而,“未来”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前端技术和发展方向将持续演进。要详细地讲述前端的未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探讨: 1. 前端作为用户体验的核心驱动力 视觉与交互的极致追求: 随着用户对产品美观度和流畅交互的期望不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