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楼梦》里说的“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是怎么回事?

回答
“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这句话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是贾母在讲故事时随口引用的典故,用来形容唐玄宗时期杨贵妃(太真)与安禄山之间不正当的关系。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流传甚广但并无史实依据的民间传说。

要详细讲述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字面意思的解读:

安禄山: 指的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胡人将领,曾是唐玄宗的宠臣,但后来发动了安史之乱。
掷过: 扔、投掷。
伤了: 使...受伤。
太真: 指的是杨贵妃,其封号是“太真夫人”。
乳: 指的是女性的乳房。
木瓜: 是一种水果。

所以,字面意思就是安禄山扔东西(木瓜)导致了杨贵妃的乳房受伤。

2. 典故的来源与背景:

这个典故并非出自正史,而是源自于民间传说、小说、戏剧等通俗文学。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关系的一种猜测和解读。

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私情传闻: 唐玄宗对杨贵妃宠爱至极,而安禄山作为唐玄宗的宠臣,也常常被召入宫中,得以接近杨贵妃。由于安禄山身材肥胖,而杨贵妃也以丰满著称,民间便开始流传他们之间有染的绯闻。为了掩人耳目,安禄山甚至曾“假为子”以接近杨贵妃,这在民间传闻中被放大解释。
“洗三”的习俗与传说演变: 一种流行的说法是,这个典故源于唐代的一种叫做“洗三”(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的沐浴仪式)的民间习俗。据说,安禄山为了讨好唐玄宗和杨贵妃,会在“洗三”时表演节目,其中就包括用木瓜投掷。在一次表演中,他可能因为用力过猛或其他原因,导致木瓜误伤了在场观看的杨贵妃的乳房。

3. 为什么是“木瓜”?

木瓜在这里并非仅仅是一种水果,它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性暗示:

木瓜的形状: 木瓜通常呈椭圆形,有些品种甚至带有一定的弧度,在古代的语境中,可能被联想到女性身体的某些部位。
木瓜的功效: 木瓜在一些传统医学中被认为有催乳的功效,这增加了其与女性身体相关的联想。
谐音与隐喻: 也有说法认为,“木瓜”可能与某些古代的禁忌词汇或隐喻有关,但这种说法比较牵强,更多的是基于民间附会的想象。

4. 典故在《红楼梦》中的运用:

在《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中,贾母讲这个典故时,主要有两个作用:

烘托气氛,增加趣味性: 贾母是一个善于讲故事、活跃气氛的老太太,她引用这个略带香艳和争议性的典故,是为了增加叙事的趣味性,引起晚辈们的兴趣。
暗讽和警示: 尽管贾母是在开玩笑,但这句话也暗含了对唐玄宗晚年沉迷享乐、君臣关系不正当的讽刺,以及对宫廷中可能发生的乱伦和丑事的影射。在《红楼梦》的语境下,这种对历史上的昏君和权臣的提及,也可能是在影射贾府的某些家族问题,或是对人世无常、盛衰无常的一种感叹。

5. 史实考据:

需要强调的是,“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这句话纯属民间传说,没有任何正史记载支持。 史书记载安禄山和杨贵妃的关系,更多的是指他们之间的私情传闻,而非身体上的直接接触和伤害。

总结来说, “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这句话,是一个结合了民间绯闻、传说演绎和文学想象的典故。它通过一个生动而略带粗俗的场景,暗示了安禄山与杨贵妃之间不正当的亲近关系,并被贾母在《红楼梦》中引用,既起到了活跃气氛、增加故事趣味性的作用,也可能带有对历史人物和宫廷政治的含蓄讽刺与警示。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它并非史实,而是文学和民间传说的产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秦可卿屋里的东西大半都和艳史有关系。

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

“春画之起,当始于汉广川王,画男女交接状于屋,召诸父姐妹饮,令仰视画;及齐后废帝,于潘妃诸阁壁,图男女私亵之状。至隋炀帝乌铜屏,白昼与宫人戏,影俱入其中。唐高宗镜殿成,刘仁轨惊下殿,谓一时乃有数天子。至武后时,遂用以宣淫。杨铁崖诗云:镜殿青春秘戏多,玉肌相照影相摩。六郎酣战明空笑,队队鸳鸯浴锦波。而秘戏之能尽矣。后之画者,大抵不出汉广川齐东昏之模范,惟古墓砖石中,画此等状,间有及男色者,差可异耳。”——明《敝帚轩剩语》

说通俗点儿,这就是个情趣装置,大约和情人旅馆里镜子主题的房间类似。

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

“上在百花院便殿,因览《汉成帝内传》,时妃子后至,以手整上衣颌,曰:‘看何文书?’上笑曰:‘莫问,知则又滞人。’觅去,乃是:‘汉成帝获飞燕,身轻欲不胜衣,恐其飘翥,帝为造水晶盘,令宫人掌之而歌舞。”——宋《杨太真外传》

赵飞燕在野史里的形象,可自查《昭阳趣史》……《甄嬛传》里ghs的梗“赵婕妤丰若有余,柔若无骨,迂处谦畏,若远若近,礼义人也”就出自这里,87红楼梦那段秦可卿和贾珍的镜头其实就很有点这个思路……

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

(杨)贵妃私安禄山,以后颇无礼,因狂悖,指爪伤贵妃胷乳间,遂作诃子之饰以蔽之。事见唐宋遗史。——宋《事物纪源》卷三

指爪和掷木瓜疑似是谐音梗(流传时听岔了或者传抄错别字,爪和瓜很像嘛)。

补充一下,这完整描述是“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其他典故梗虽然香艳,对应的仍然是普通卧室里会有的东西,镜子、盘子、卧榻、帘子之类的。这盘子里装的总得有个东西,曹雪芹并列描述一堆“典故-实物”,然后突然在其中穿插了一个没有对应的纯典故会比较破坏队形。放在盘子里的很可能就是个水果之类的,用来散香气的,秦可卿私底下有问题,但明面上是很要面子的,再怎么着也不可能直接在自己屋里的盘子上放个情色用具。——如果宝玉确实看到了一个盘子里装着木瓜,却联想到安禄山,我个人觉得是安禄山的典故有讹传的可能性更大。

寿昌(阳)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

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宋《太平御览》

这位没什么花边新闻,不过因为这个梅花妆,寿阳公主被称为正月梅花花神(巧了,秦可卿也是冬天死的)。

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咸通九年,同昌公主出降。宅于广化里,锡钱五百万贯。更罄内库珍宝,以实其宅。而房栊户牖,无不以众宝饰之。更以金银为井栏药臼,食柜水槽。铛釜盆瓮之属,缕金为笊篱箕筐。制水晶火齐琉璃玳瑁等为床,搘以金龟银鹿。更琢五色玉为器皿什物,合百宝为圆案。赐金麦银粟共数斛,此皆太宗朝条支国所献也。堂中设连珠之帐,却寒之帘,犀簟牙席,龙凤绣。连珠帐,续真珠以成也。却寒帘,类玳瑁斑,有紫色,云却寒鸟骨之所为也。——宋《太平广记》

同昌公主是唐懿宗的闺女,各种得宠,各种好东西供着。但是同昌公主婚后不久就突然病倒了,唐懿宗各种名医名药都上了也没用,最后同昌公主死于中秋(秦可卿发病于中秋)。

同昌死后,唐懿宗也是“尽我所有”的模式疯狂提高下葬阵仗,而且强迫同昌的宫女下人都殉葬。这通折腾后没几年,唐朝底子掏空,爆发了起义。

保衡处内宅,(郭淑)妃以主故,出入娱饮不禁,是时哗言与保衡乱,莫得其端。——宋《新唐书》

有野史传言说同昌公主实际上是忧愤成疾而死,因为她的驸马韦保衡和她的亲妈郭淑妃有不可告人的逆向扒灰情节。(评论科普这叫烝”哈,我没找到类似扒灰的描述女婿和丈母娘的俗语...)

总之秦可卿屋里的东西大部分是来自野史里生活奢侈或者男女关系混乱或者二者兼有的典故,啥意思明摆着的。

有的人觉得这都是代表秦可卿本人是个公主。

——首先典故归典故,并不是说这些东西真存在。毕竟很多艳史也是民间谣传甚至直接捏造,历史上未必发生过,更不可能有东西传下来。秦可卿屋子里肯定是有很精致的镜子盘子木瓜床榻帘子,宝玉视角把它们映射到这些传说中第一是在表现宝玉自己的心理活动,第二是在暗示秦可卿本人在两性关系上的秘密。

——再者,且不说最核心的几个典故都不是公主而是“红颜祸水”,就算秦可卿真是公主,那书里也是在暗示她是个生活奢侈且男女关系混乱的公主...咳咳。

user avatar

@竹间四又三 说的太全面了,只是我认为她关于木瓜是指爪的谐音。。。太保守了。。。

《事物纪源》:贵妃私安禄山,指爪伤胸乳之间,遂作诃子饰之。

《唐史演义》:禄山与贵妃,鬼混了一年有余,甚至将贵妃胸乳抓伤。贵妃未免暗泣,因恐玄宗瞧破,遂作出一个诃子来,笼罩胸前。宫中未悉深情,反以为未肯露乳,多半仿效。禄山却暗中怀惧,不敢时常入宫。

我认为,这个伤了太真乳的木瓜都不是暗喻了,想想看杨玉环被安禄山抓伤了胸,是不是简直就是明着写了,所以个人以为木瓜肯定不是指爪,而是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应该整体看,意思就是相当香艳的的床笫之欢,你总不能说挂了幅春宫图吧,那忒俗,你说是指爪?大猪蹄子有啥香艳的。所以这个应该整体看,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就是直指床笫之事啊…

通俗点,就是啪啪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这句话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是贾母在讲故事时随口引用的典故,用来形容唐玄宗时期杨贵妃(太真)与安禄山之间不正当的关系。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流传甚广但并无史实依据的民间传说。要详细讲述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字面意思的解读: 安禄山: 指的是唐.............
  • 回答
    说起《有话好好说》,那句经典的“安红,我想你!”大概是不少人对这部电影最深刻的记忆了。而这声撕心裂肺的呐喊,响彻在北京某个老旧小区里。具体是哪个小区呢?电影拍摄的时候,取景地选在了 北京的东城区安定门附近的一个老式居民楼院。虽然电影里并没有明确点出具体街道名称,但根据当时的城市风貌和很多老北京观众的.............
  • 回答
    “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这话说出来的时候,薛宝钗的心尖儿,怕是没来由地泛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涟漪。那是一种混杂着无奈、不解,甚至带着点儿小小的恼怒的情绪。你想想,当时是什么情境?大约是黛玉又一次因为宝玉对那金锁片儿的痴迷,而感到委屈和不安。她那敏感的性子,加上对宝玉深沉的爱恋,自然是将“金玉.............
  • 回答
    这事儿发生在元宵夜,贾府上下好不热闹。宝玉和黛玉正在一处赏灯,玩得高兴。黛玉兴致来了,就想跟宝玉喝一杯。她盛了酒,递给宝玉,还带点小女儿的娇嗔,让宝玉喝她的酒。宝玉自然是依着妹妹的,正准备接过来,这会儿王熙凤正好过来。凤姐可不是个省油的灯,眼尖着呢。她一看到宝玉要喝酒,就赶紧拦住,对宝玉说:“二爷,.............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刚合上癸酉本《红楼梦》,心里头沉甸甸的,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不是那种读完一本好书后的意犹未尽,也不是被某个情节狠狠戳中后的悲痛欲绝,而是一种更复杂,更像是被历史的潮水裹挟着,看到了太多熟悉又陌生的东西,然后又被狠狠地甩回现实的迷茫。先说说最直观的感受吧——“完整”。这个“完整”,不单单是多.............
  • 回答
    《红楼梦》描写古代生活的真实性,这个问题确实是红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议题,也是千百年来无数读者和研究者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的焦点。那么,后人是如何看待《红楼梦》中的古代生活,其真实性又有何考证根据?提出这一观点的又都有谁呢?《红楼梦》描写的古代生活之“真”与“幻”首先,我们要理解《红楼梦》的“真实性”并.............
  • 回答
    在《红楼梦》第七十二回,贾政所说的“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这句话,指的是两件重要的礼物,分别是要送给贾宝玉和贾环的。这句话出自贾政在看到宝玉和贾环两人都过来请安之后,说的话。具体来说: “一个与宝玉”:这里的“一个”指的是贾政让人从外面带回来的两只非常精巧的猫儿。贾政一直知道宝玉喜爱动物,尤其.............
  • 回答
    王蒙先生“中国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是耻辱”的说法,确实触动了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也引发了不少争论。要评价这句话,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王蒙先生作为一位资深的文学家、评论家,他对《红楼梦》的推崇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其出发点是高度值得尊重和理解的。他将《红楼梦》视为中国古.............
  • 回答
    将《红楼梦》作者定为曹雪芹,说成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乌龙事件”,这说法可真是够劲爆的,也确实能引起不少人的兴趣和讨论。不过,如果真的要这么断言,那未免有些过于绝对了。当然,这背后牵扯到的曹雪芹身世之谜、版本流传的复杂性等等,确实是让《红楼梦》的研究成为一门“红学”,充满了各种猜测和辩论的源泉。咱们.............
  • 回答
    关于《红楼梦》是否是明朝遗老所作,并且其中情节映射大明朝的说法,这是一个在红学研究中长期存在且极具争议的观点。要探讨其“科学依据”,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支持这一说法的论据,以及反对者的反驳,并最终审视其在学术界的主流地位。支持“明朝遗老说”的论据“明朝遗老说”的核心观点是,《红楼梦》的作者并非清初人士,.............
  • 回答
    《红楼梦》里,确实有像鸳鸯、晴雯这样,在某些场合下会吐出“脏话”的姑娘,这确实让人觉得她们似乎没有受到“良好家教”的培训,也让人疑惑,小小年纪说这样的话,不怕被人看轻吗?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回到《红楼梦》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还有小说本身塑造人物的方式。一、 那个时代的“脏话”与现代概念不同首先,咱.............
  • 回答
    “玉带林中挂”这句出自《红楼梦》通行本第一百零八回《反招亲凤姐设奇谋》,通常被认为是曹雪芹对林黛玉最终结局的一个隐晦暗示。很多人在解读这句话的时候,会将其与林黛玉的悲剧命运联系起来,进而推测她是自缢而亡。要深入探讨这个说法,咱们得一步步来分析。首先,这句话本身是极其精炼,而且充满了象征意味。拆开来看.............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在阅读《红楼梦》过程中,因为接触到“明后人隐写朱家”的解读后,产生了对其他解读,特别是“曹家说”的怀疑和不屑。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当我们接触到一种新的、有说服力的观点时,它会深刻影响我们对原有信息的认知。那么,当您面对这种“不屑一顾”的心态时,该怎么办呢?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王熙凤那张巧舌如簧、洞察人心的嘴,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戳中人事的要害。当她对李纨说出“吃的穿的仍旧是大官中的”这句话时,绝非随口一说,而是饱含着她对李纨现状的深刻理解,以及一种掺杂着嘲讽、同情与警醒的复杂情感。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李纨的身份和处境: 身份背景.............
  • 回答
    当然,关于《红楼梦》的索隐派,历来争论不休。我这里就说些我个人,以及我所了解到的,反对索隐派的理由,尽量说得详细点儿,也 постараюсь 避免那些僵硬的AI腔调。首先,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是:索隐,是对曹雪芹创作初衷的极大误读,甚至是贬低。你想啊,《红楼梦》写得那么细致,人物关系那么复杂,情节发.............
  • 回答
    说起贾宝玉这个人,确实挺让人又爱又恨的。你觉得他“渣”,但又听说他和林黛玉那惊天动地的爱情,这中间的矛盾,恰恰是宝玉这个人物最迷人的地方。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一开始接触《红楼梦》,都会有这种感觉:这宝玉,怎么这样?既不像个正经读书人,又对女孩儿们一个比一个好,有点“滥情”的味道,但又觉得他身上有股说不.............
  • 回答
    靖本《红楼梦》的真伪问题,可以说是红学研究中一个极其核心且至今仍充满争议的焦点。要详细地谈论它,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剥开层层迷雾。首先,我们得明确“靖本”指的是什么。通常大家说的“靖本”,是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曾由清代人靖藏书的《石头记》一百二十回抄本。它得名于“靖”这个姓氏,因为此书曾经被一.............
  • 回答
    大家对87版《红楼梦》的结局,总是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那些鲜活生命走向落幕的惋惜,也有对那个时代、那个家族轰然倒塌的喟叹。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的结束,更像是一场盛大宴席的散场,留给观众的是满腔的怅然和无尽的回味。说起《红楼梦》的结局,虽然电视剧只拍到了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贾宝玉出家为僧的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