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等装备主装甲局部受创,但仍有利用价值,该如何修理?还是一旦受创就直接遗弃?

回答
在战场上,装备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像主战坦克(MBT)和步兵战车(IFV)这样承担着最前线冲击任务的重型载具。当它们的主装甲遭受攻击并出现局部创伤时,是否就此报废,还是有修复的可能,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主装甲的局部受创,并不等同于装备的完全报废。 现代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的设计,尤其是其装甲防护,已经考虑到了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生存性和持续作战能力。它们的主装甲往往是复合结构,由多层不同材料组成,比如钢板、陶瓷、芳纶纤维等。这意味着即使某一层的装甲被击穿或严重变形,其他层仍然可能保留一定的防护能力,或者至少能够阻止最致命的碎片和能量继续向内部侵蚀。

那么,如何判断装备是否还有利用价值,以及如何进行修复呢?这需要一个系统的评估和处理流程。

第一步:战场快速评估与后撤

当装备发生装甲损伤后,首要任务是确保乘员的安全,并根据战场态势决定是否能进行战场抢修。

乘员安全: 乘员是战场上最宝贵的资源。一旦发生装甲损伤,尤其是可能导致内部燃烧、弹药殉爆或严重机械故障的情况,乘员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情况有序撤离。
初步损伤评估: 在允许的情况下,乘员或随行的维修人员会进行初步的目视检查,评估损伤的程度和位置。例如,装甲板是否完全被洞穿,是否有明显的内部结构变形,是否有火灾迹象等。
后撤: 如果装备伤势严重,无法在当前位置进行有效修复,或者威胁到乘员安全,那么最优先的选项就是将其拖曳或自行后撤到相对安全的区域,进行更详细的评估和修理。

第二步:后送与详细评估

被后撤的装备会被送往战地维修站(Field Repair Station)或后方的专业维修厂。在这里,会进行更细致的检查:

无损检测(NDT): 利用超声波、X射线等技术,检查装甲损伤区域内部是否存在裂纹、内部结构变形或材料性质改变。这有助于了解损伤的真实深度和范围,以及是否影响到装甲层之间的粘合或连接。
结构完整性检查: 评估装甲板整体的焊接、固定结构是否受到影响。即使装甲板本身出现裂缝,如果固定结构尚存,也可能可以通过加固的方式维持其结构稳定性。
内部系统检查: 损伤可能不仅仅局限于装甲。需要检查弹药架、传动系统、液压系统、乘员舱内部设备等是否因冲击波、碎片或变形而损坏。

第三步:修理方案的制定与执行

根据详细评估结果,维修团队会制定相应的修理方案。方案的重点在于:恢复防护能力,保证机械和动力系统的正常运作,以及恢复作战功能。

修复受损装甲:
局部焊接与补片: 对于非穿透性或穿透性较小的损伤,如果装甲板的主体结构未被严重破坏,可以通过焊接高强度钢板来修补裂缝或洞口。有时会采用“补片”技术,在受损区域外侧或内侧焊接一块新的、与原装甲材料性能相似的钢板。
更换装甲模块: 许多现代坦克和步兵战车都采用了模块化装甲设计。这意味着装甲损伤可能集中在某个可更换的模块上。在这种情况下,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拆除受损模块,换上新的模块。这种方法速度快,且能确保防护性能的恢复。
加强与衬层处理: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装甲损伤不影响整体防护,但存在潜在的弱点,可以考虑在受损区域内部加装额外的防护层(如凯夫拉内衬),以提高防碎裂能力,减少二次伤害。
使用特殊修补材料: 针对陶瓷装甲等复合材料,可能需要使用专门的陶瓷胶粘剂或填充物进行修补,以尽可能恢复其抗弹能力。但这通常是临时性或局部的修复,难以完全恢复原有的高性能。

修复内部系统:
机械与动力系统: 检查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等是否受损。如果只是外部冲击导致部分部件变形或损坏,可以进行校正、更换零部件,甚至更换整个传动总成。
液压与电气系统: 线路、油管的断裂或损坏是常见的。需要进行重新连接、更换损坏的管线和部件。
武器系统: 炮塔的转动、主炮的仰俯和俯仰机构,以及车载武器的稳定和瞄准系统,都需要仔细检查。受损可能导致这些系统工作异常,需要进行精密的校准和维修。

恢复作战能力:
火控与观瞄系统: 精密的火控和观瞄设备对战场态势感知和精确打击至关重要。一旦受到震动或物理损伤,都需要进行细致的校准和测试。
通信系统: 确保通信畅通是协同作战的基础。损坏的通信天线或设备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关于“直接遗弃”的考量:

是否应该“直接遗弃”,这取决于多个因素的权衡:

损伤的严重程度: 如果装甲损伤已经导致车体结构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形,或者核心动力系统被摧毁,再进行维修的成本和时间可能过高,甚至无法修复到可用的状态,那么遗弃是更经济的选择。
维修的经济性与时间成本: 即使理论上可以修复,但所需的专业技术、零部件、工时以及运输成本,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在紧急的战场环境下,如果修复时间过长,装备“在站时间”过长,也会影响整体的作战节奏。
备件与技术能力: 战地维修能力有限,如果缺乏必要的备件或技术人员,即使损伤可以修复,也无法实施。
战场态势的允许: 有时候,战场环境不允许对受损装备进行长时间的抢修或拖曳,为了避免装备落入敌手,或者为了优先保障其他作战任务,不得不选择放弃。
装备的剩余价值: 如果装备已经服役多年,即将达到报废年限,即使只是轻微损伤,也可能被优先淘汰。

总结来说,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的主装甲局部受创后,并非立刻失去利用价值。 它们通常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评估、后送、修理和系统恢复流程,重新投入战斗。关键在于损伤的程度是否允许修复,以及修复的成本、时间和可行性。现代军事装备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强调战场生存性、易损性和可维护性,这使得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后,装备依然能够通过维修来延续其生命周期,而不是简单地被抛弃。这是一个权衡技术、经济、后勤和战场态势的复杂决策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你个参考。

均质装甲时代,被HEAT开了个窟窿,但是有幸没诱爆的,战地修理可能就是眼里堵根钢条以后焊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战场上,装备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像主战坦克(MBT)和步兵战车(IFV)这样承担着最前线冲击任务的重型载具。当它们的主装甲遭受攻击并出现局部创伤时,是否就此报废,还是有修复的可能,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重要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主装甲的局部受创,并不等同于装备的完全报废。 现代主战坦克和步.............
  • 回答
    俄罗斯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和T15“阿玛塔”重型步兵战车,无疑是俄军在冷战后最引人注目的两款新型地面作战平台。它们代表着俄罗斯在坦克和步兵战车设计理念上的一个重要转变,以及对未来战场环境的思考。 T14“阿玛塔”主战坦克:未来战争的设想T14“阿玛塔”被俄罗斯官方定位为一款“通用平台”,意图通.............
  • 回答
    轮式步兵战车和主战坦克当然可以协同作战,而且这是一种非常常见且有效的战术组合。实际上,现代陆战的精髓就在于不同作战平台之间的有机配合,而步兵战车和主战坦克正是其中的核心力量。让我来给你详细说说,它们是怎么协同的,以及为什么这种协同如此重要。为什么需要协同作战?首先,我们得明白,主战坦克和轮式步兵战车.............
  • 回答
    “主战坦克度余生”,这说法听着挺带劲,有点儿像给坦克来了个“退休生活规划”。但要说靠谱不靠谱,这事儿可就有点意思了。咱得掰扯掰扯,这“度余生”究竟是怎么个意思,然后看看咱家的大家伙——主战坦克,它这“余生”到底是个啥活法。首先,得明白“度余生”这词儿是个人类概念。我们人类到了退休年纪,可能就种种花、.............
  • 回答
    主战坦克多功能化,这话题可不是件小事,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简单地说,有没有意义?这得看你怎么定义“多功能”,还有你希望这个“多功能”能达到什么程度。首先,咱们得明白主战坦克(MBT)的“主战”二字意味着什么。它不是扫雷车,不是工兵铲,也不是装甲输送车。它的核心使命是,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依靠.............
  • 回答
    ZTZ99A 主战坦克(以下简称99A)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主战坦克,其在国际上的水平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问题,因为评价一款坦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并且不同国家和军事分析家对其的看法也存在差异。总体而言,99A主战坦克在国际上普遍被认为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主战坦克之一,但并.............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MBT)不再像早期坦克那样使用大角度倾斜装甲,这并非因为倾斜装甲“无用”,而是由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的综合作用,其中复合装甲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是导致这一趋势的最主要因素,但其他因素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下面将详细阐述: 倾斜装甲的原理与早期优势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倾斜装甲的原理及其在早期坦克设计.............
  • 回答
    下一代主战坦克(MBT)的设计思路,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在现有基础上堆砌更强的火力、更厚的装甲和更快的速度。我们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战场环境,传统MBT的定义和功能也随之发生深刻的演变。可以这么说,下一代MBT的大方向,是朝着一个高度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多维度作战的平台化载具发展,它不再是孤立的陆地之.............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现代装甲车辆设计中的一个核心悖论:在重量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远超前辈的防护能力。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加厚装甲”那样直观,而是现代科技在材料科学、结构设计、火控系统以及战术理念上的全面革新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如果仅仅比较物理厚度,现代主战坦克(MBT)的装甲确实比许多二.............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作战与传统意义上的“装甲战争”打法,虽然核心目标都是依靠装甲力量摧毁敌方有生力量和装甲目标,但两者在实际操作、战术理念和技术支撑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简单来说,现代主战坦克作战已经从“铁甲洪流的正面冲撞”演变成了“高度信息化、协同化、精确化的立体战争的一部分”,其打法不再是孤立的。.............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炮塔尺寸相比二战时期有了质的飞跃,这背后是技术进步、战术需求和设计理念的全面革新。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首先,火炮的进步是炮塔尺寸增加最直接的驱动力。 二战时期的坦克炮主要依靠弹道性能和炮弹本身的装药量来获取穿透力,口径多在75毫米至122毫米之间。而现代主战坦.............
  • 回答
    主战坦克,这庞然大物,光是站在它面前,就足以让人感受到一股压迫感。但真正让人惊叹的,是它那如同艺术品般的坚固。它不是随便一块钢铁堆砌起来的,而是集合了人类在材料学、工程学和战术设计上的智慧结晶。装甲的艺术:层层叠叠的守护坦克的“坚固”首先体现在它的装甲上,这可不是简单的厚度就能概括的。现代主战坦克普.............
  • 回答
    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这款被誉为陆战之王的先进装备,至今仍沿用“三名乘员”的经典配置,其中就包括一名炮手,这与一些国家采用自动装弹机的设计思路有所不同。这并非艾布拉姆斯设计团队的疏忽,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做出的战略选择,背后涉及技术成熟度、战场生存性、维护便利性以及战术思想等多个维度。.............
  • 回答
    现役主战坦克在面对“标枪”这类攻顶式反坦克导弹时,采取的是一套多层次、多手段的防御体系,旨在最大程度地削弱或抵消导弹的威胁。这绝非单一的“硬碰硬”,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对抗过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标枪”的攻击方式。“标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攻顶”模式。它能够先飞升到目标上方,然后俯冲攻击坦克最薄弱的.............
  • 回答
    要说起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这玩意儿在战场上的名头可不小,经过多次实战洗礼,证明了它是个硬骨头。但要说它就刀枪不入,那肯定是过誉了。任何武器系统都有它的设计哲学和权衡,M1也不例外。它的弱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而能够对其造成有效毁伤的武器,也都是经过专门设计的。咱们先从它的弱点说起。M1主战坦.............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直接触及到了现代穿甲弹和早期舰船装甲设计的巨大代差。答案是:现代主战坦克的尾稳脱壳穿甲弹(APFSDS),理论上,以其惊人的穿深能力,完全可以“对穿”一战、二战时期的巡洋舰,而且是毫不费力地从侧面穿透到背面飞出去。不过,我们得把这个“对穿”的场景想象得更具体、更清晰,就像是在.............
  • 回答
    说起主战坦克的“心脏”,那必须是发动机。这玩意儿可不是普通汽车发动机能比的,它得能爆发出巨大的马力,还要足够皮实耐用,能在各种极端环境下工作。那么,现役主战坦克发动机的缸径是多少呢?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因为它牵扯到太多因素,而且各国、各型号的坦克发动机设计都不尽相同。不过,我们可以从.............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中国主战坦克的穿甲弹能不能钻透银行金库的大门这事儿。这问题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具体,不少人心里可能都犯嘀咕。首先得明白,银行金库大门可不是一般门。它那是经过严苛设计,用料扎实,目的就是为了防盗防破坏。它们通常是用高强度钢板,有时候还会夹层着其他防护材料,比如混凝土、陶瓷或者凯夫拉等等,厚.............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坦克与欧美主战坦克性能对比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并且避免使用那些一听就知道是AI生成的套话。首先,我们得明白“落后”这个词怎么定义。是指绝对的纸面数据?还是战场上的实际表现?亦或是技术发展的趋势?这几个方面可能结论会不太一样。一、 .............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将现代军事科技的巅峰之作与古代战争的宏大场面进行了直接对话。答案是肯定的,一辆顶尖现代陆军主战坦克绝对能够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古代的百万重骑兵。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原因:主战坦克的优势:1. 火力: 口径与穿透力: 现代主战坦克的主炮通常是120毫米或125毫米滑膛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