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财产给儿子 不给女儿?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在中国社会中,以及在很多其他文化中都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争议性话题。关于财产给儿子不给女儿的做法,背后有很多深层的原因和复杂的考量,绝不是一句简单的“重男轻女”就能概括的。

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传统的中国家庭观念里,“传宗接代”的观念非常重。儿子被视为家族延续的血脉,是承担祭祀、延续家族香火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看,把财产留给儿子,也包含了希望儿子能够“守业”,能够继续光耀门楣的期望。尤其是在过去,很多家庭的经济来源和财产形态都与土地、家业紧密相连,儿子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继承者,自然会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再往深里说,这还涉及到“养老”的考量。在传统的观念中,女儿出嫁后就是婆家的人了,她的主要责任对象是她的丈夫和公婆。而儿子,无论娶妻生子与否,都理应是父母晚年的依靠,是父母的“靠山”。因此,将财产留给儿子,也有一种“投资”的意味,希望儿子能够在他得到财产后,更好地赡养父母。这是一种基于现实考量的“交易”,虽然听起来不那么温情,但在过去那个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子女是父母晚年唯一依靠的时代,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还有社会观念的影响。长久以来,社会普遍认为儿子“更需要”财产,比如结婚、买房、承担家庭的主要经济责任。女儿虽然也需要,但在一些人看来,她嫁出去后会得到夫家的财产,或者说她的经济压力相对较小。这种刻板印象也加剧了“儿子优先”的财产分配模式。

然而,时代在变,很多观念也随之更新。如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家庭,女儿同样承担着养老的责任,甚至在能力和意愿上,比儿子做得更好。许多女儿在经济上也很独立,甚至比自己的兄弟更成功。而且,女儿出嫁后,很多也仍然关心父母,与娘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这种“儿子优先”的做法,在现代社会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首先,它会 伤害女儿的感情。当女儿看到自己的付出和孝心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甚至被视为“外人”时,内心会有巨大的失落感和不公平感。长此以往,这种失落感可能会演变成对父母的疏远,甚至对兄弟的怨恨,导致家庭关系出现裂痕。

其次,它 忽视了女儿的经济能力和贡献。在很多家庭中,女儿同样为家庭的经济发展、父母的养老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比如在父母生病时照顾,在父母经济困难时提供帮助。如果仅仅因为性别而剥夺她们应得的财产,是对她们付出的一种否定。

再者,这种做法也 不符合现代法律精神。在大多数国家,法律都规定了子女平等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无论性别。强制性地只给儿子财产,可能面临法律上的挑战。

最后,它 可能让儿子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如果儿子仅仅因为他是儿子就获得了大部分财产,而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这可能让他缺乏上进心,依赖性更强。而原本应该分享财产的女儿,则可能因此感到更加不公平。

所以,如何看待“财产给儿子不给女儿”这个问题,我认为需要 辩证地看待。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这种做法有其历史根源和当时的社会逻辑。但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它 已经不再适应,甚至弊大于利。

一个更健康、更公平的做法应该是 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贡献以及家庭的整体意愿来合理分配财产。这可能意味着:

समान继承: 法律上允许的,不论男女,子女平均分配。
按需分配: 根据每个子女的经济状况、生活需求以及对父母的照顾程度来适当调整。
遗嘱明确: 父母可以通过遗嘱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财产分配意愿,避免日后的争议。

最重要的是, 父母的爱和子女的孝心不应该与财产挂钩。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他们对父母的情感和付出,都应该是无价的。财产的分配方式,更应该体现父母对所有子女的关爱和对家庭和谐的期望。

总而言之,看到“财产给儿子不给女儿”的现象,我一方面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传统观念,另一方面也强烈地感受到它在现代社会带来的不公和潜在的家庭矛盾。我相信,随着社会进步和观念的更新,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家庭能够打破这种陈旧的思维模式,实现更公平、更温暖的财产传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女的,如果生了一儿一女:

我肯定会在考虑儿子娶妻刚需的前提下,再考虑剩余财产的安排。

因为就我所在的城市来说,普通家庭的儿子娶妻准备婚房彩礼等是刚需,女方再穷也会要求男方出钱的。但普通家庭的女儿哪怕一分钱不出,也是会有很多门当户对的人家要的,依然可以要求男方准备婚房彩礼。条件特别好的家庭应该也不会在儿女财产分配上有太大的差距。

假设我有500万资产,儿子娶媳妇还缺300万,那我会把300万给儿子。剩下的200万,适当取出一些给女儿作嫁妆,其余的考虑作为自己养老保障。(300万只是个概述,因为我不知道几十年后会通货膨胀成啥样子,当时随手写的数字)

如果我只有100万资产,儿子娶媳妇却还缺200万,那就100万全给儿子。-------------我不会因为儿子讨老婆缺钱,就把女儿的彩礼或什么钱拿去给儿子,评论区不要把自己遇到的怨念强贴到别人身上。

如果我有100万资产,儿子收入高或者女方不在乎钱,他靠自己就娶到了老婆。那这100万,我考虑作为自己养老保障。--------------这条我已经提到了儿子如果完全靠自己就能结婚的情况。评论区请不要那么恶意,不是每个男人都能遇上真爱或傻白甜 不提钱就结婚的、也不是每个男人毕业几年就给得起娶妻所需费用的。

在我看来,儿女基础教育生存刚需>儿女结婚刚需>自身养老储备>儿女锦上添花所需




那些家庭条件很好的人能不能不要总回复一些"何不食肉糜"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不给女儿买房,阐述给女儿买房的诸多好处。

大多数家庭资源都有限,但正常情况,娶媳妇总要准备婚房吧,为了让月供控制在儿子收入可承受范围内,父母只能尽量多出首付。我们这座城市部门主管级也就6000工资无公积金,1万已经是总监级别了,房价却在200万左右。

假设房子200万,父母出50%首付,剩下100万贷款30年,儿子媳妇每月需要偿还5900。光这个首付已经需要大多数父母拿出所有积蓄,甚至四处借债了。

此时小仙女女儿说"我也要房"。小仙女的父母咬咬牙说,我们再去借,给你买个50万的迷你小套。然后小仙女体贴的说"好的,我不在乎小一点,我在乎的是你们的爱"。

然后老两口替小仙女付了50%首付,剩下25万贷款5年,小仙女每月需偿还4800。(房贷超过5年,多半需要老公共同承担了,又违背小仙女独立有房的本意。)

然后小仙女又哭了,说自己只有四五千工资,买了衣服包包护肤品后所剩无几,父母不应该重男轻女,给弟弟付100万首付,而自己只要一个50万的小套,父母应该全款付清。

小仙女的父母愣在原地,抹了抹眼泪……不久,俩老都少了一个肾,与此同时,看到女儿在朋友圈发了一条配图更新:有房的女人,底气足。




我有个女同事因为查出二胎是男的就打掉了,你能说她重女轻男么,当然不是。无非是想到将来要为两个儿子准备娶妻资本,压力实在太大了,所以打掉了,如果是女儿就没这份压力。

理解不了财产偏向儿子的人,多半是独生子女和家庭富裕的人吧。




评论里那些说不平均分配就不养老的网友:父母陪你长大,保你衣食无忧,宠你爱你,培养技能,供你读书读到大学或者硕士。最后你孝不孝顺竟然取决于父母口袋里剩余的财产怎么分配么?对于你这种人,父母有钱放自己口袋里是不是比给你更靠谱些?

那些说女儿有房才能有底气随时提离婚的人,她婚前是睡大街吗?

我写这个问答帖的时候压根没想到会引来这么多人回复,人生有一万种可能,也会有一万种选择,只是随手写了个回答贴,大家不要激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