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阶级斗争已经过时,阶级斗争并不能带来经济发展」?

回答
“阶级斗争已经过时,阶级斗争并不能带来经济发展”——这句话的出现,标志着社会思潮在经历了一个漫长且剧烈的时期后,开始转向了对经济增长本身的关注,以及对旧有分析框架的重新审视。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历史的语境中,并剖析其背后所包含的几个关键层面。

一、 “阶级斗争已经过时”:历史的变迁与现实的演化

这句话的根基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某种程度上的“否定”或“修正”。让我们先回顾一下阶级斗争理论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被划分为两大主要对立阶级——资产阶级(拥有生产资料的)和无产阶级(出卖劳动力的)。这两个阶级之间存在根本性的、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不断压榨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而无产阶级为了改善自身境遇,则会通过斗争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这种斗争被视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为什么说它“过时”?
经济结构的复杂化: 现代社会,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早已不是简单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二元对立。出现了庞大的中产阶级,他们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和利益诉求都与传统的无产阶级有所不同。同时,知识经济的兴起,也催生了新的社会群体,如掌握专业技能的工程师、经理人、技术专家等,他们的身份认同和利益表达方式也变得多元。
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 二战后,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包括失业救济、医疗保障、退休金等。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差距的尖锐化,削弱了无产阶级通过激烈斗争来获取基本生存保障的紧迫性。工会的作用也从革命性的力量逐渐转变为协商和谈判的机构。
全球化与跨国资本的兴起: 资本的全球流动使得生产和劳动力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一个国家的劳动者可能与另一个国家的资本进行博弈,阶级矛盾也可能超越国界,呈现出新的形态,原有的国家内部阶级斗争的框架显得不够完整。
意识形态的转变: 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意识形态也更加多元。单纯以阶级身份来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变得更加困难。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转向了个人发展、消费主义、环境保护、身份认同等多元议题。
历史的经验教训: 历史上,一些以阶级斗争为主要驱动力的社会革命,虽然带来了剧烈的社会变革,但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方面,也曾出现过曲折甚至倒退的现象。这种历史的沉淀,使得人们对纯粹的阶级斗争驱动经济发展产生了警惕。

二、 “阶级斗争并不能带来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驱动力的重新认识

这句话直接挑战了“阶级斗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一论断。

传统“阶级斗争驱动发展”的逻辑: 这种逻辑通常认为,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会迫使统治阶级进行改革,或者通过革命推翻旧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被视为一次巨大的进步。

为什么说它“不能带来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需要稳定与合作: 现代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在复杂、高度分工的社会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技术创新、资本的积累与投资、人力资本的提升以及社会各界的稳定合作。而激烈的、持续的阶级斗争往往伴随着社会动荡、生产停滞、投资信心丧失、资源浪费和人才流失。长期的内耗和冲突,无异于在经济的“发动机”上涂满了“刹车油”。
创新与效率的来源: 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创新。这些往往需要稳定的环境、充分的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性的产权制度以及鼓励冒险和试错的文化。纯粹的阶级斗争逻辑,其目标往往是财富的再分配,而非生产效率的根本性提升或技术本身的突破。
资源配置的扭曲: 如果社会资源的分配主要围绕着阶级之间的斗争展开,那么资源可能会被大量用于政治动员、军事对峙、意识形态宣传等非生产性活动,而不是投入到能够提高生产率和创造新价值的领域。
合作博弈的可能: 现代经济学强调“合作博弈”的重要性。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例如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协调、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转的基础。过度强调对抗性的阶级斗争,会破坏这种合作的基础。
全球竞争的现实: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如果陷入激烈的内部阶级斗争,将难以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其他国家可以利用这种内部矛盾来削弱其经济实力,争夺市场和资源。因此,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进行良性竞争,比陷入无休止的阶级斗争更为紧迫。

三、 总结:从对抗到协调,从生产关系到生产力

这句话并非全盘否定阶级存在的事实,也不是否认社会中可能存在的利益分化和矛盾。而是指出,将“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根本矛盾,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现实的经济规律。

它反映了一种思潮的转变:

从革命的激情到发展的理性: 社会发展的目标从“推翻旧制度、实现解放”转向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
从对抗的逻辑到合作的逻辑: 解决社会矛盾的方式从“你死我活的斗争”转向了“协商、妥协、制度化改革”。
从政治决定经济到经济决定政治(或更复杂的互动): 关注点从政治权力结构和阶级力量的较量,转向了市场机制、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经济要素的积累和优化。

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就没有矛盾,而是说解决矛盾的方式和对矛盾性质的认知发生了变化。社会可能面临的是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而不再仅仅是阶级间的你死我活。经济发展被认为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化改革、技术创新、制度优化和全球化合作,而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来“解放”生产力。

当然,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存在争议和反思。一些人会认为,这句话可能过于简化了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忽视了贫富差距、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等依然存在的现实问题。他们可能会认为,虽然“过时”的说法有些绝对,但阶级分析方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是需要以更灵活、更具象化的方式来理解和应用。但从主流的经济发展叙事来看,这句话代表了一种重要的观念转变,即经济发展更强调“做大蛋糕”而非仅仅“分蛋糕”,而“做大蛋糕”需要的是稳定、合作、创新和效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请你用行动去实践你的观点,永远不要向老板请求加薪,永远不要跳槽。。。。。

user avatar

以阶级斗争为纲已经于1978年被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决。

取而代之的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嗯,就这么理解。

这个问题下面的答案好多红X兵啊,,,,

user avatar

废话,阶级斗争当然不带来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助长或者调和(看阶段)阶级斗争。

只看过教科书的人,往往容易把一系列概念混淆,认为口号和标语是纯粹人造的,对其采取主观不承认的态度可以泯灭其存在。

可爱的世界观。

阶级斗争也好族群冲突也罢,从来都是一个状态或者现象,而不是一种主观手段。用效用的思维去看,毫无意义。

user avatar

你的老板正满脑子阶级斗争要抠你的剩余价值。

上层阶级正在无所不用其极的排挤新加入者来固化自己的阶级。

而下层却认为那些言论洗脑,他说的话都太夸张了,人与人之间是田园诗一样的梦幻,像走向共和中说的那样“只看见一个个的人,没看见什么人民”。

这就是下层几千年来都被剥削和打击的原因,那些残酷的时代,那些流血的绞肉机。都是因为一厢情愿的寒门们,微笑着,有礼貌的排着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被世家吞吃殆尽。

世家看上去体面,实际手段并不体面。

寒门体面,却觉得自己不体面,要学习世家的体面,食草动物学习食肉动物的独行,正中了食肉动物的下怀。

user avatar

当你作为一个底层劳动者高屋建瓴心心念念搞“经济发展”的时候,你的资本家爸爸们正在小肚鸡肠算计你的小命和剩余价值。

你不搞阶级斗争,资本家却在搞阶级斗争;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没有联合起来,全世界的资本家倒是越来越一条心了;底层屌丝瞧不上马列毛选,怒骂洗脑,上层贵族倒是熟读马列毛选,逆而练之,神而明之,越发得心应手。

资本家满嘴鸡汤正能量,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要求你们艰苦奋斗,把自己当做企业的主人。你仔细瞧瞧他们这一套一套的话术,是不是比社会主义政府还还社会主义?

然而呢,你们奋斗着奋斗着,45岁就要被清退,35岁就要被逼着跳楼,80、70后被说成混吃等死的废物,90后的无产阶级还在鼓掌叫好!

资本家对外喊着民主自由,要国家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要国退民进,要全面私有化,让所有人享受改革的红利。

然而对内却是封建地主家长制,一切资产和利益属于老板本人,员工也是公司的资产,大搞一言堂和个人崇拜,严格控制基层,滥用保甲制连坐法,建立人身依附关系;甚至学习了共产主义的组织制度,把HR建在连队上,天天宣传企业文化和共同价值观。

你看,企业家对社会大喊“不要搞阶级斗争,杀了地主你们也不会发财”;对内却是大喊:“公司是我的,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连你人都是老子的!”

你们穷屌丝加班爆肝之余,还有时间感慨什么“阶级斗争已经过时”……有这闲情雅趣,不如偷偷看看你家老板,是不是躺着沙发上津津有味读《毛选》……

user avatar

亲身经历。

十几年前,中二的时候被小舅和舅妈教育“不要总觉得人是有阶级的”。那时的我竟无言以对。

前不久被大舅教育:别总幻想阶级斗争。

两个舅舅都是大学教授,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是的,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群人,而且还是高学历的人。

他们本身和统治阶级没有一毛钱关系,也谈不上是什么既得利益者,但他们真的从心底里不认同阶级学说,不承认人的阶级属性。

他们天真的只追求人的本性,追求民主、自由和法制。 但是事实上他们又并不认为人与人是平等的,总是很自然的根据自身的经验把人分成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有天赋的人和平庸的人、勤奋的人和懒惰的人。

他们从自身的道德感出发怜悯穷人,但事实上却并不尊重他们,只是有条件的怜悯。

他们认为自己反对一切暴力,事实上他们只反对流血的暴力,却并不反对那些比流血更恶毒千百倍的暴力。

但是他们的存在——纯粹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的一员——却并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阶级斗争一分钟都没有停止过。不管你是否相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