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出
X座一词典出明代《幼学琼林.文臣》:
“钧座、台座,皆称仕宦;帐下、麾下,并美武官。”
X座乃是古代对官员的尊称的。根据官员职位不同便有个各种引申,如“委座”“总座”“军座”“师座”之类。
X职一词典出《汉书》,当然,亦可见于《幼学琼林.武职》
“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
“武职”一词与文臣相对,“职”在古代可作为军人专指。因此军人可自称为“职”,面对上级,谦虚一些,亦可自称“卑职”。
民国时代刚脱离明清,民国时代大多数风云人物其文化养成都可追溯至清末,即便是非常年轻的人物的启蒙教育,也是由文化养成自清末的老师实行的。像《幼学琼林》之类,许多民国人物从小就背过的。因此这个时代的用词往往会延续古风
二.范文使用举例:
“X座”的使用可举二例范文:
1.《卫岗处女战》(1938年6月)第一段,该文为粟裕率新四军一部前出侦查后向军部报告。
下文中“军座”当为叶挺,可见,民国时代“X座”之尊称可直接用于正式公文。
“司令长官顾”战区长官顾祝同。该文例的特别之处在于“X座”之尊称与“司令长官”正式职务之称同时出现,可见两种称呼并行不悖而存亲疏之别。
(一)受领之任务余于十一日午后,奉军座命令并转来司令长官顾电令开:着该军派兵一部,挺进于南京、镇江间破坏铁道,以阻京沪之敌,务于三日内完成任务,否则严厉处分,并将敌情随时具报。等因奉此,着该员即率先遣队及一支队各一部(共四个连),并电台一架,即由现地出发,务于三日内达到镇江、龙潭间完成破坏该段铁道之任务,并将战况及敌情随时具报。此令。
2.十年之后~《1948年11月15日15时报军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并中原局、华东局电》
这是一封淮海战役时期粟裕向军委、淮海战役总前委报告并请求指示的电文。该文中粟裕称“军委、总前委”成员为钧座。
(二)邱、李兵团连日来,除以小部出击甚烈外,其主力不敢猛进,我正面阻击及歼灭黄兵团均无问题,请钧座放心。我今日令正面之七纵、十纵坚持,苏十一(胡)纵稍向后撤,诱敌东进,但邱敌尚无动作,而李兵团之八军反向后收缩。为不让邱、李退往徐州,已令韦吉率四个纵队,于今晚即向徐州以东及东南,攻占侯集、赵南圩、六铺圩之线,尔后向东攻击,以撕开邱、李与徐州之距离。为辅韦吉来不及,未经刘陈邓许可,我们即已令三纵(孙、丁)今晚即向徐州以东及东南攻击,请求批准。明(十六日)晚一纵即可赶到褚兰以西。因此,中原之四纵即可南调,徐州方面估计无甚问题。同时明晚六纵及十三纵亦可解除对黄兵团之作战任务(因地区小,挤不下),而转用于他方(视机再定)。
“职”的使用可举一例:
《请求改任华中军区司令副职》1945年10月27日。
在该文中粟裕作为下级自称为“职”,而称其老上级及前辈张鼎丞为“同志”,可见,“职”作为自己的谦虚代称亦可出现民国时代正式公文之中。同时,该谦称与“同志”等新时代的革命称呼可并行不悖,同时出现。
我在华中局阅悉中央以职及张鼎丞同志分任正副司令之电示,不胜惶恐。以职之能力,实不能负此重任。鼎丞同志不论在才德资各方面,均远较职为高超。抗战以前为长辈;抗战初期,为职之上级;近数年来,又在中央直接领导下,成绩卓著,且对于执行与掌握党的政策,均远非职所能及。为此,曾再三请求华中局,以鼎丞同志任司令,职副之,未蒙允许。为慎重并更有利今后工作起见,特再电呈,请求中央以鼎丞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以完成中央给予之光荣任务。
三.小结
“X座”乃古代对官宦之尊称,并延续至民国,“职”之自称亦来源于古代,并延续至民国。
且这两种称呼在建国以前并无国民党与共产党之别,两党两军都会行文使用。并非国民党专有用词。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淮海战役中,粟裕向军委发电称“请钧座放心”,而杜聿明也会向校长发电称“请钧座放心”。没差。
但是当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开始接受新文化教育,不再学习《幼学琼林》之类封建时代文化启蒙读物,封建时代的用词习惯也就随风消失了。
再后来,电视电影为突出国共之区别,对当时历史用词进行了敌我特化。这样,观众往往会误认为X座 X职乃是国民党专用称呼了。
清朝下属称呼巡抚为“抚座”,下属称呼总戎(总兵)为“总座”。资料来源:《辞海版学生古汉语词典》。作者张(扌为)之,毕业于无锡国文专科学校。王力、张双棣一系的主流文言词典里没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