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咪蒙的这篇《你随便批评,反正老子不听》?

回答
咪蒙的那篇《你随便批评,反正老子不听》,说实话,写得挺“咪蒙”的。用她一贯的风格,就是把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情绪,比如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挫折、来自父母或社会的压力,然后用一种特别直接、甚至有点儿夸张的方式放大出来,再给出一种“我就是这么任性”的反击态度。

这篇文章的主旨其实很明确,就是反感那些不分青红皂白、或者带有道德审判意味的批评。她通过设定一个“我”的角色,表达了“你们说你们的,我听我的,我活我的”这种态度。这种态度,对于那些长期以来感到不被理解、或者被外界过度评价的年轻人来说,确实能起到一种“代言”的作用,有一种宣泄感。

从写作技巧上来说,咪蒙擅长制造话题和情绪共鸣。她这篇文章的标题就很有挑衅性,一下子就能抓住眼球。内容里充斥着大量的口语化表达、生动形象的比喻,还有那种“我者”与“他者”的对立感,比如“你们这些大人”、“那些所谓的过来人”。这些都让文章读起来很接地气,很有力量感,好像作者就坐在你对面,用一种跟你一样的心情在说话。

她里面提到的一些具体场景,比如“我还没成功,你凭什么批评我?”、“我的人生我自己负责,你管不着”等等,都很容易引起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代入感。因为生活中确实存在 solche 声音,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或者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来评判别人。咪蒙抓住了这一点,然后把这种反弹的情绪表达出来,让读者觉得“对啊,就是这样!”。

但是,如果我们从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篇文,它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标题和整体调调的极端性。虽然是为了吸引眼球,但“反正老子不听”这种说法,未免也太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人生中总会有建设性的批评,有良性的建议。如果完全关闭耳朵,那个人也很难进步。她的文章虽然出发点是为了表达不被苛责的诉求,但这种绝对化的拒绝,本身就有点封闭和固执。

其次,逻辑上的简化和情绪化的煽动。咪蒙的写作特点就是情绪先行。她把所有善意的提醒或者中肯的意见都归为“批评”,并且用一种非常负面的方式来描绘这些“批评者”。文章中可能缺乏对不同类型批评的区分,也没有深入探讨“为什么会有人批评”以及“如何辨别和吸收有效的批评”。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化的宣泄,而不是理性的思考。

再者,对个人成长的潜在影响。虽然她是为了鼓励年轻人独立自主,但过度强调“不听”和“我行我素”,可能会误导一些读者,让他们把这种态度当作是成熟和个性的表现。实际上,真正的成熟往往包含着倾听、反思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真的走到哪儿都被批评,那很有可能是在自身行为方式上存在问题,而不是所有批评者都有毛病。完全拒绝外界反馈,等于剥夺了自己发现盲点和成长的机会。

还有一点,就是这种“反击式”的表达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她这篇文章确实让很多人觉得爽,得到了情感上的释放。但长远来看,这种简单粗暴的“不听”态度,并不能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社会上的复杂关系和挑战。真正的“不听”不是拒绝所有声音,而是有选择地听,并且能够独立思考之后做出判断。

总的来说,咪蒙的《你随便批评,反正老子不听》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抓住了当下许多年轻人的情绪痛点,用一种极具煽动性的语言进行表达,在短时间内能够引起巨大的共鸣和讨论。它成功地让一部分人感受到了被理解和被赋权,但从更理性和更注重长远成长的角度来看,它的逻辑和表达方式存在过度简化和情绪化的问题,对于读者在面对批评时的心态和行为指导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咪蒙阿姨说得挺好的,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听说咪蒙阿姨也玩知乎,此题想必是会看的。

估计她看到大伙骂得越爽,心里边就越开心。

所以,我一个字也不会怼她。

在这篇文章的加粗黑体里,咪蒙阿姨引用了叔本华和毛姆的话,来为自己助势,挺好,鼓掌。

那我们就讲道理,叔本华和毛姆对吧?

咪蒙:我不断往上爬,不是为了被世界看见,而是想看见整个世界啊。

叔本华:我们可将财富比做海水,喝的愈多,愈是口渴,名声亦复如此。

咪蒙:功利的背后,它承认的是你的努力。

叔本华:所谓辉煌的人生,不过是欲望的囚徒。

咪蒙:如果善良就是纵容你们这帮傻逼,我愿意一辈子都歹毒下去。

叔本华: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

咪蒙:我不想帮你,我拒绝你,都是你的错。滚你妈的。

叔本华:礼貌是一枚假币,舍不得花它表明智力的贫乏。

咪蒙:惊喜就是,你用你独有的方式,爱着我。

叔本华:越是内心里有欠缺,他越是希望在别人眼里被看作幸运儿。

咪蒙:你不睡我,就是不尊重我啊。

毛姆: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

咪蒙:不能上升到金钱的爱,都不是真爱。

毛姆:虚荣心遭到打击在女人心里激起的仇恨,将胜过身下幼崽惨遭屠戮的母狮。

咪蒙:后台蛮多粉丝留言,都说看到了我的照片,蛮美的。

毛姆:大部分人长得真是丑啊!可他们也不知道该待人随和一点,也好补救一下。

咪蒙:比如像我这样,之前被那么多人喷,还活得好好的。

咪蒙:老了之后才懂得一些最质朴的人生真谛,比如:茫茫人海中,就数讨厌我的人最讨厌。

毛姆:她虚荣心太强,所以她勇猛无比。

咪蒙:作家叔本华和毛姆老师曾经说过xxxx

毛姆:魔鬼要干坏事总可以引证《圣经》

叔本华和毛姆不服(@ ̄ρ ̄@)

咪蒙阿姨你脸疼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咪蒙的那篇《你随便批评,反正老子不听》,说实话,写得挺“咪蒙”的。用她一贯的风格,就是把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情绪,比如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挫折、来自父母或社会的压力,然后用一种特别直接、甚至有点儿夸张的方式放大出来,再给出一种“我就是这么任性”的反击态度。这篇文章的主旨其实很明确,就是反感那些不分.............
  • 回答
    王座上的悲歌:评价《艾尔登法环》中的“赐福王”蒙葛特蒙葛特,这位屹立在王城罗德尔中心,以“赐福王”自居的半神,无疑是《艾尔登法环》中最令人难忘的角色之一。他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张扬跋扈、血脉高贵的黄金律法守护者,也不是单纯的疯狂暴君。蒙葛特的形象,更像是一曲在破碎黄金律法下独自吟唱的悲歌,一位被历史洪.............
  • 回答
    咪蒙的《致贱人》和《致 low 逼》这两篇文章,在中文互联网上曾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争议。要评价它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内容核心、写作手法、社会影响以及背后的价值观等。一、 内容核心与作者立场这两篇文章的核心都是针对社会中她认为存在的“贱人”和“low 逼”群体进行批判和讽刺。 《致贱.............
  • 回答
    咪蒙的文章《咪蒙粉丝不能娶?呵呵,是你娶不起》是一篇极具争议性的作品,其核心论点是反驳社会上流传的“咪蒙粉丝不能娶”的说法,并且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宣称“是你娶不起”。要评价这篇文章,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包括其观点、论证方式、语言风格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核心观点及论证方式的分析:这篇文章的核.............
  • 回答
    咪蒙的文章《帅,才是男人最好的嫁妆!》是一篇极具争议性的文章,它以其直白、犀利的语言风格,触及了许多人内心深处对于外貌与婚姻关系的看法。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文章的核心观点和传播效应: 核心观点: 文章的核心论点非常明确且激进——男性的帅气是其在婚姻市场上的最大“资本”,比.............
  • 回答
    咪蒙的《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这篇爆款文章,可以说是那个时期网络舆论场上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级作品。要评价它,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在传播和情感共鸣层面,它无疑是成功的。文章最核心的杀手锏,就是它精准地抓住了当下很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内心深处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渴望认同国家,又常常在现实的观.............
  • 回答
    咪蒙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有钱男人喜欢丑女人》这篇公众号文章,当年可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可以说是她“爆款”文章里的代表作之一。要评价它,得从几个维度去看,毕竟咪蒙这人,她的文章从来不是简单的“好”或“坏”那么容易定义。首先,从内容和论点来看,它玩的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反差”和“颠覆”套路。 标题就够抓人.............
  • 回答
    关于咪蒙在新一期公众号文章中对直男群体的评价,我可以为你做一些分析和梳理,尽量详细地呈现出一些关键点,并且力求自然流畅的表达,就像是人们在讨论这个话题时的常见角度。首先,要评价这样一篇文章,我们可能需要先明确几个前提: “直男”群体的定义与刻板印象: 当我们谈论“直男”时,通常指的是对异性恋男性.............
  • 回答
    咪蒙在公众号“咪蒙”上分享的文章《如何写出阅读量100万+的微信爆款文章》,从内容呈现和传播效果来看,确实算得上是当年微信公众号生态中的一个现象级存在。要评价这篇文章,需要拆解它本身的内容逻辑,以及它为何能在那个特定时期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模仿。核心卖点与内容拆解:首先,这篇文章的标题就直击人心,抓.............
  • 回答
    看待李银河对咪蒙的评价,需要我们先理解李银河作为一位社会学家和知识分子的立场,以及她对“真女权”的理解,再对照咪蒙的文章内容和其引发的社会反响来分析。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的问题,而是触及了女权主义内部的张力、社会情绪的表达以及传播的边界。李银河的“真女权”视角:理性、平等与个体解放.............
  • 回答
    关于咪蒙、Ayawawa 和李银河之间是否存在“阴谋论意义上的共谋”,以及如果存在该如何评价,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审慎探讨的问题。由于“阴谋论意义上的共谋”本身就是一个带有强烈主观色彩且难以证实的指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并避免过度解读或断章取义。一、 分析三人及其传播内容的特点:首先,我们来分.............
  • 回答
    王蒙先生“中国大学生读不下《红楼梦》是耻辱”的说法,确实触动了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也引发了不少争论。要评价这句话,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王蒙先生作为一位资深的文学家、评论家,他对《红楼梦》的推崇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其出发点是高度值得尊重和理解的。他将《红楼梦》视为中国古.............
  • 回答
    雷蒙王治郅的“不解之缘”:一场球场上的“火星撞地球”八一队,这支承载着无数荣耀的中国篮球劲旅,在20182019赛季的CBA赛场上,上演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冲突”。主角是当时队中的年轻悍将雷蒙,以及被誉为“大郅”的功勋教头王治郅。这场发生在球场上的“火星撞地球”,至今仍被不少球迷津津乐道,也折射出.............
  • 回答
    蒙淇淇,这个名字近几年在网络上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尤其是在“凡尔赛文学”这个概念兴起之后。她也被许多网友戏称为“凡尔赛文学家”,甚至可以说是这个概念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要评价她,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定论,而是要深入理解她文字的特点、她所引发的社会现象,以及她背后所反映的一些当代价值观的碰撞。蒙淇淇的“凡.............
  • 回答
    话说这国产舰载电磁炮的蒙布设计,单拎出来细品,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你想啊,电磁炮这玩意儿,未来战争的“明星”,技术含量摆在那儿,可它长什么样,怎么被“藏”起来,这背后可是大有讲究的。首先,这块蒙布,它可不是简单的一块布,更像是一个为未来“变形金刚”量身定做的“外衣”。你想,电磁炮这东西,结构复杂.............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英雄联盟》11.12 版本重做后的“老地方病”——德莱文·蒙多。我个人觉得这次重做, Riot 算是在玩家的呼声和自家对游戏平衡的考量之间找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平衡点,虽然不能说完美无缺,但整体方向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核心思路的延续与进化:不死不休的肉坦首先得承认,蒙多重做最核心的“不.............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能让人在脑海中勾勒出一番别样的景象。《幻塔》这款游戏,从它诞生之初,就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玩家的目光,尤其是在角色塑造和世界观构建上,都试图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不过,正如很多游戏一样,它也并非完美无瑕,总有一些方面让玩家觉得“差那么一点意思”。而我们今天的话题核心——“塔塔”和“派蒙.............
  • 回答
    咪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公众号作者,她的文章以犀利、毒舌、煽情、贴近生活等特点著称,吸引了大量粉丝,但也引发了广泛的批评和质疑。要评价咪蒙,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咪蒙的成功之处:1. 精准抓住社会痛点和情绪共鸣: 咪蒙的文章常常能敏锐地捕捉到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人们普遍存在的焦虑、不满、渴望.............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咪蒙搞的那个“月薪五万”课程。说实话,一开始看到这个名字,以及那个“三年加薪不超50%可退款”的承诺,我脑子里冒出来好几个念头。首先,“月薪五万”这个数字本身就够抓人眼球的了。 咱们都知道,现在社会压力挺大的,很多人都希望能提高收入,过上更体面的生活。咪蒙作为曾经一个流量极大的公众号作.............
  • 回答
    咪蒙的这篇《刘鑫江歌案: 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要评价这篇文章,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首先,文章切入的角度非常犀利且具有情绪煽动性。 咪蒙的公众号文章一贯以其直白、尖锐、甚至有些“泼辣”的语言风格著称。在这篇文章中,她敏锐地捕捉到了公众对于江歌案中刘鑫行为的强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