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实在不想回复,因为有辱我的智商。但我实在忍不了。
1.均富的概念,并非人人获得平均的财富。而是都处在富裕的基线上。均贫,也同理。
2.混吃等死,就非得让他饿死?这不人道。保证它享有一日三餐,有个屋檐,这是尊重生命。
你可以把对方看作为非洲大草原里的那个弱者,但你不能说,我们必须得如动物一般,抛弃这些弱者。
3.这个世界没有懒人,只有“懒”的环境。举个例子:你获得一笔1000万的遗产,你将1000万存进银行,一年利息40万。你懒不懒?倘若给你留一个亿呢?
4.真正的懒汉,不是穷人,正是坐等钱生钱的富人。说得好听,这叫实现财富自由。其本质,就是霸占着社会集体资源的“懒人”。
5.倘若你总结为:人命好。那你这就是典型的“懒人思维”了。如果这个世界,讲究命好命坏,还要社会制度干嘛?要遗产税干嘛?
6.国家为何要扶贫?因为穷人也会生孩子。社会需要后继有人。
可如今贫富差距导致人们结不起婚,养不起孩子怎么办?
你不去思考如何缩小贫富差距,让人类繁衍生息传宗接代的生育率回归到正轨,倒想着如何抛弃和剔除弱者…
你是想人类绝代吗?
没那么严重?富人也能生?
你倒说说看,是穷人多还是富人多?
难道,富人生的孩子,一定会比穷人生的孩子智商更高?能以一敌一万?
世界轮回更迭,是有其道理的。
穷人不生,是世界上最可怕的问题。因为穷人家的孩子,生存能力强,极强。
如果人类遭遇什么天灾人祸,最后能活下来的,也一定会是穷人家的孩子。
因为…他们不会哭爹喊娘。
甚至于,他们根本不会哭。
原答:其实房价不是重点,房价背后的债务才是最可怕的,这不仅仅是房贷的问题。
1.做过生意的都明白,房地产拿地,很贵。
2.房地产商得挣钱啊,所以再高的地价,最终都会让消费者买单。
3.再加上各种税的转嫁,毫不夸张的说。消费者买一套房子,半套都是赋税成本。
4.即便如此,房地产商也依然赚得盘满钵满。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中国人都这么有钱?这就要谈到炒房团了。
5.炒房团如何炒房,网上有曝光,大家可以自行搜索。简单来说就是炒房团们把一套房子按比例分成“股份”,按股份比例投资购买和翻炒。。这仅仅是其中一种。
6.另外一种炒房大户,就是豪横,有钱,任性,一买一层,一买一栋。都有。
7.第三种,没什么钱的…这个群体也非常庞大。他们虽然没什么钱,但他们会利用杠杆啊,向银行贷款。
哪有楼盘开,就上哪买,首付一套或多套,出租或玩个次贷,把首付的钱,又找金融公司贷出来…熬半年到一年,房价一涨,就抛,或者直接加价抛,当黄牛…
8.第四种炒房的,比较稳妥…开盘买楼,低息从银行拿笔钱,这笔钱分两份,一份付首付,一份用来放有抵押的高利贷,用高利贷的利息养房子的月供…
这就是为何楼盘一开,那些房子都像大白菜一样被抢没了…
而且,就是没人住…
(更夸张的是投资p2p的,被高利蒙蔽了双眼,那玩意跟大几年前“钓鱼诈骗”的套路有何区别?再加上网贷“挖祖刨坟式”的催收,在中国和印度逼死多少人?都不看新闻吗?一张身份证就能贷款,居然有人信这玩意没风险、能挣钱…)
9.炒房者,什么群体都有…大户…小户…抱团的…三五成群的…独立的…亲戚朋友凑钱的…像买债券和炒股一样按比例投资的…应有尽有…
10.苦了谁?刚需…原本100万能买到的房子,非得花200-300万才能买得到…而这房子抛开地价、税、泡沫…实际的成本……
11.咱们再试想一下,在一波又一波的炒房热潮里…得涉及多么错综复杂的借贷关系…可怕吗??
12.房价敢不敢蹦?不敢…那接盘侠撑得住吗?撑不住…怎么办?
卖?卖不动…没人敢接盘…
那就造势,忽悠,房价还得涨下去…顶多又来一波接盘侠。。
可早晚还是会撑不住的,那怎么办?
再向银行套笔钱?
银行不放款了…
接盘侠们,双手接着盘子,手都在发抖…
13.中低收入阶级呢?他们又被房贷、车贷、信用卡乃至网贷套着呢…然而收入呢?可支配收入呢?物价呢?育儿成本呢?
这个阶级最重要,人最多,不能垮,唯有想办法提高他们的收入。
14.就问你,这房子背后的债务,有多可怕
15.图片来自网文截取:
16.祝大家好运…
我是朱慢慢,有一个“均富”的梦。
房价涨起来,有房的赚钱,打算买房的亏钱。
但是“打算买房的人”数量是会随着房价上涨下跌的
最后就会形成“有价无市”的情况:投资客在买房,然后把算好的回报率写在他们的投资产品中;房价因为投资客的需求和客户的信心而继续上涨……
一切都很美好,除了房子没法住以外。
泡沫破掉的时候会形成一场城市小资的灾难,但这和我们中的大多数无关,毕竟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现在是2021年4月。
目前的房地产不是刹不住车的问题,是要让泡沫平稳点慢慢挤出来的问题。
商用写字楼,北京目前价格是17年的一半甚至更低。
前阵子朋友看了独栋小办公楼,在中关村核心区,地上两层2000平米带院子,地下室和车库不计算在出售面积中。
按照以前的价格,毛坯每平米8万已经算超级便宜了,这楼是精装修。
最后成交价6000万,每平米3万。
这个价格太低让人不敢相信了,然后查了一下中关村附近的写字楼。
一周前,北京国贸CBD高层楼中两层急着出手,16年原价12万每平米的房子,卖3万5。
这个降幅已经接近日本商务楼崩盘时候了。
好多人跟卖家说,你这价格没人敢要,风险太大。
现在除了国企,根本没有公司有强烈需求在核心区办公,太贵,太堵。
但国企要去雄安了,未来两年还能空出来几百栋大楼。
住宅,除了超一线一线城市核心区,所谓城市周边居住区的概念,在环京已经完全破产。
燕郊,3万降到1万2没人买,大厂,2万降到6000。
华夏幸福盖的一堆房子,现在全空。
之前N多人在炒作环上海居住区的概念,坐等爆雷吧。
太湖边上一堆各种别墅区,有人要吗?
住建部前几天发文,建议县级市不要盖6层以上住宅,这个调控措施是什么概念?
概念就是,在县级市盖房子,很可能以后都是浪费,根本没人买。
除了刚需住宅,其他的都别买了,别动。
等吧。
我个人目前配置在我国居民用房地产(通常定义下,不包括唯一一套自住房)上的资产比例为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除了特殊政策相关的确定套利外),将始终保持为零。
当然是不买房呀,相信我,下面随着地产逐步集中到国资企业,后面将会有更多选择更多样的公租房入市。未来大家都从政府手里稳定长租,不一定要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