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虽然没有确切证据,但还真不好说跟袁崇焕没有关系……
首先,山西总兵张鸿功和山西巡抚耿如杞所带的是两批人,所以十二月那些都不用看。按兵部十一月初一的调令(明档472号),对宣府、大同、山西三个总兵是同时发出勤王令的,宣府总兵是侯世禄,大同总兵是满桂,这两人在十一月十二日之前就到了蓟镇,山西镇虽然稍远,也绝没有迟到十二月的道理。按《明档》476号,兵部在十一月初十即已表示“山西宣大援兵已将到蓟”。又按《后督师纪略》,至十一月二十七日止,“大同五千以战亡……侯世禄五千……溃无一人……张鸿功五千劫良乡,鸟兽散。”可见山西兵马在十一月底前就溃散了。另外也可以参考《明档》501号,兵部十二月初六责成侯世禄戴罪立功的行稿中也提到“张鸿功业已削职戴罪”,说明张鸿功兵溃肯定是十一月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兵部非要把山西兵先调通州,明日又调昌平,后日又调良乡?这三个地方离得不是一般地远,兵部脑子有病吗?还真不是,这个显然是跟袁崇焕把蓟州的援兵一一调回来有关。本来按兵部的意思,满桂、侯世禄、尤世威全都是调到蓟州防御的,结果袁崇焕说辽兵足够守蓟州,让侯世禄去通州防御,这是十一月十一日或者十二日左右的事(参见明档478号,600号。当然,后来因为通州也不开城门,所以侯世禄不得不跑到了顺义,跟满桂合兵一处去了)。那么,既然有了侯世禄守通州,张鸿功就不用再去了,所以兵部临时决定把山西兵改调昌平。
然而,到了十二日晚上,袁崇焕又给北京发了一封塘报,这封塘报虽然不见正文,但《长编》记载了崇祯对此的回复,所以很容易判断其内容。显然,袁崇焕决定把刘策派回密云,把尤世威派回昌平,把满桂派回北京。这样一来,昌平也有人守了,张鸿功又不用去了,所以兵部又临时决定把他转派良乡(同时决定把满桂派到顺义)。这大概就是十三号的事情,就在这天,后金“潜越蓟州”,大大打乱了明军的部属,整个北方一片混乱。袁崇焕不敢迎敌,绕着圈子向南跑到河西务去“绕出敌前”,满桂和侯世禄莫名其妙地同时跑到顺义,不久又接到兵部指示去北京防守,而同时又遇到后金一支分部的突击,一片溃乱。张鸿功部三日三调,沿途抢掠,最终溃散良乡。事情的整个过程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