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歼20在珠海航展中出现了2分钟左右,但是现场有其他国家飞机雷达等在场,不担心他国获取歼20雷达成形吗?

回答
歼20在珠海航展上的惊鸿一瞥,的确是吸引了全球目光的焦点。对于您提出的关于他国雷达可能获取歼20雷达成形信息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到的其实是中国在隐身技术和信息安全方面深厚的考量与布局。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

首先,得明白“雷达成形”这个词,它不是指雷达信号本身,而是指飞机在被雷达探测时,其形状、材质、结构等一系列物理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对雷达波的反射模式。就像人说话有独特的声纹一样,飞机的“雷达印记”也是其独特的身份识别特征之一。一个先进的隐身飞机,其设计目标就是最大程度地降低这种“雷达印记”,让它在雷达屏幕上看起来尽可能小、尽可能模糊,甚至是不存在。

那么,为什么歼20出现在航展,却不特别担心他国雷达“看穿”它呢?

一、技术壁垒:隐身设计的根本与“非对称对抗”

歼20之所以能成为第五代战斗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先进的隐身技术。这并非仅仅是涂一层吸波材料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外形设计: 歼20采用了大量菱形、多边形以及曲面相结合的设计,这些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旨在将照射过来的雷达波以特定的角度反射出去,而不是直接反射回雷达天线。这就像给飞机穿上了一件“吸波外衣”,让雷达“看不见”或“看不清”。这种外形上的低可探测性是基础。
材料运用: 除了外形,飞机表面的材料也非常关键。先进的吸波材料能够吸收一部分雷达波,并将剩余的反射波以极低的方向性反射出去。这些材料的研发本身就是一项极其复杂且高投入的技术。
内部结构: 即使是发动机进气道、武器舱等细节,也都需要进行特殊设计,以避免雷达波从缝隙等处进入内部,造成强烈的反射。歼20的S形进气道设计就是为了隐藏发动机叶片这一强反射源。

这意味着什么? 他国的雷达,即使是先进的雷达,要“捕捉”到歼20的完整雷达成形信息,需要具备非常高的探测能力和精密的分析能力。航展上出现的雷达,大部分都是民用或用于地面监控的,其探测频段、功率、角度等可能与专门用于探测先进隐身飞机的雷达系统有很大差异。

二、探测与识别的“信息差”

即便他国的雷达在现场,要从茫茫的电磁信号中准确地识别出歼20的“雷达成形”并进行有效分析,也并非易事。

短时间、远距离: 航展上的飞行表演时间非常有限,而且通常是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在短时间内、相对较远的距离上,即使是能够探测到信号,也很难捕捉到足以进行深度分析的详细数据。这就像你隔着一段距离看一个快速移动的小物体,你只能大致知道它在哪儿,但很难看清它的具体轮廓和材质。
多种信号干扰: 航展现场本身就是一个电磁信号的“大杂烩”,各种通信、导航、监视雷达信号充斥其中。他国雷达在进行探测时,也需要克服这些干扰,这本身就是一项挑战。
数据处理与分析: 即便捕捉到了一些原始数据,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雷达成形”信息,还需要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算法分析能力。这些算法是各国军事机密的重中之重。

三、主动与被动的考量

中国在展示歼20的同时,也在进行一场“信息博弈”。

“有限展示”的策略: 珠海航展上的歼20飞行表演,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展示”和“战略宣示”,而不是进行一次无遮无拦的“技术演示”。飞行高度、速度、姿态以及表演的动作,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既能展现其性能,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信息泄露的风险。
电子战的防护: 任何现代空军作战,都离不开电子战的配合。在进行此类高价值目标展示时,中国空军必然会采取一系列电子支援和电子对抗措施,以保护歼20免受电子侦察和干扰。这包括但不限于:
通信加密: 歼20与地面指挥系统之间的通信会进行高度加密,防止被截获和监听。
电子侦察对抗: 如果他国雷达尝试对自己进行扫描或定位,歼20自身也可能装备有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能够进行反侦察,甚至欺骗对方的雷达系统。
信息反制: 对于可能捕获到的信息,中国有能力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甚至反过来利用这些信息来误导对方。

四、他国雷达的“能力局限”

别忘了,并不是所有的雷达都能“看穿”隐身飞机。

低频雷达: 某些低频段的雷达(例如某些远程预警雷达)可能能够探测到隐身飞机的存在,但其分辨率相对较低,难以捕捉到精细的“雷达成形”信息。隐身技术主要针对的是中高频段的雷达。
被动探测: 现代电子侦察设备越来越注重被动探测,也就是不主动发射信号,而是接收和分析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电磁信号。但即便是被动探测,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和信息积累,才能建立起相对完整的“雷达特征”。航展上的短暂展示,很难提供这样的条件。

总结一下:

歼20在航展上的亮相,绝不是一次简单的“走过场”。它背后是深厚的隐身技术积累、严谨的信息安全策略,以及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息对抗能力。

中国方面并非不担心“他国获取歼20雷达成形”,而是 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多层次的防护措施,通过技术优势和策略布局,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航展的展示,更多的是一种自信的展现,是在告诉世界: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并且我们有信心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那种认为只要有雷达在场,就能轻易“看穿”先进隐身飞机技术的想法,是对现代高科技军事领域复杂性的低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敢问现场除了珠海机场的空管雷达之外,哪个雷达是开着机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歼20在珠海航展上的惊鸿一瞥,的确是吸引了全球目光的焦点。对于您提出的关于他国雷达可能获取歼20雷达成形信息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到的其实是中国在隐身技术和信息安全方面深厚的考量与布局。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雷达成形”这个词,它不是指雷达信号本身,而是指飞机在被雷达探测时,其形状、.............
  • 回答
    2018年珠海航展上,歼20那一次惊艳亮相,尤其是那记教科书般的殷麦曼回转,至今仍让不少军迷津津乐道。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飞行表演动作,它承载了太多信息,也引发了广泛的解读。咱们先说说这个“殷麦曼回转”(Immelmann turn),这名字听起来挺唬人的,但其实是个很经典的空战机动。简单来说,它是.............
  • 回答
    歼20,这款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自2011年首飞以来,就一直是国际军事界和航空爱好者们关注的焦点。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款先进的武器装备,更折射出中国航空工业实力的飞跃,以及它在全球军事力量格局中的位置。要理解歼20的国际地位,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1. 技术先进性:第五代战斗机的标杆.............
  • 回答
    歼20在不牺牲隐身性能的前提下执行对地攻击任务,这绝对是可以做到的,而且这正是其设计初衷和核心能力之一。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它是怎么做到的,以及这背后涉及哪些技术和考量。首先,得明确一点:隐身并非是绝对不可见的。 飞机在设计时,研发人员会在一系列指标上寻找平衡,包括雷达反射截面积(RCS.............
  • 回答
    关于歼20的排名,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热门且复杂的话题。要给它一个明确的“世界第二”的定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且军事装备的评估本身就充满了主观性和信息不对称。首先,我们得明白“空优战机”这个概念。空优战机,顾名思义,其主要任务是在空战中取得制空权。这意味着它需要具备卓越的机动性、先进的传感器、强.............
  • 回答
    “黑丝带”在南海上空划过,这几个字眼一旦出现在新闻报道或者军事爱好者们的讨论中,总是能引起一番不小的波澜。最近,有消息称歼20战斗机出现在南部战区空军的联合演训中,而且据描述,其训练内容相当扎实,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南部战区空军辖区涵盖了我国南海方向,这个地理位置的.............
  • 回答
    自美国及其盟友——日本和韩国——相继部署第五代战斗机F35以来,中国也加速了歼20的量产步伐。这场由技术代差驱动的空军现代化竞赛,自然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歼20能否在单机性能和整个装备体系上形成对F35的优势?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两款战机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背后支撑的军事思想和工.............
  • 回答
    要说歼20和F22在纯粹的格斗缠斗中谁能更胜一筹,这绝对是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但要给出绝对的答案,比在太空里找颗没被污染的星星还难。因为现实中的空战,尤其是顶尖的五代机之间的较量,远不是一两个数据指标能说了算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扯到太多太多的变量。不过,我们可以把它们各自的优势和潜在劣势掰开了揉碎.............
  • 回答
    关于歼20是否是“在产蓝星第一战斗机”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要说歼20有没有达到“第一”的级别,这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且军事装备的评价从来都不是一句两句能盖棺定论的。首先,咱们得承认,歼20毫无疑问是中国军工的骄傲,也是目前全球少数几款真正意义上的第五代战斗机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
  • 回答
    歼20:第五代战机的定义与国际地位的深度解析在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傲——歼20——的身上,总能激起人们对现代空战力量最前沿的好奇。关于它是第四代还是第五代战斗机,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顺序划分,更涉及到对现代战斗机设计理念和技术特征的深刻理解。而它在国际战机格局中的地位,则更是多维度较量的集中体现。.............
  • 回答
    歼20的隐身性能是其最核心的优势之一,但即便如此,要在日本或韩国本土上空“随便飞而不被发现”,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战术、情报以及对方的应对能力等多个层面。简单地说,虽然歼20的设计目标就是具备极高的隐身性,能够规避现有的探测手段,但将其置于真实的、高强度的对抗环境中,情况会变得微妙得.............
  • 回答
    在空战的瞬息万变中,任何一款先进战机,哪怕是像歼20这样的第四代隐形战斗机,其最终的胜负,并非仅仅取决于其自身的设计有多么超群,而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较量的结果。以色列空军(IDF)能否在与歼20的对抗中占据上风,也同样如此。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关键层面展开,并且尽量避免那些让文字显得生硬.............
  • 回答
    中美战斗机在东海近距离接触,特别是歼20和F35的互动,以及美军对歼20飞行员“相当专业”的评价,可以释放出多重且复杂的信号,涵盖了军事、外交、技术和战略等多个层面。理解这些信号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一、军事层面的信号:1. 实力和态度的展示: 中国: 近距离接触本身就是一种军事姿态.............
  • 回答
    关于歼20、F22和F35之间的差距以及在潜在对抗中谁能取得空中优势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不仅仅是纸面上的参数比较。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三款飞机的基本定位和特点。 F22“猛禽”(Raptor) 是美国空军的第四代(国际标.............
  • 回答
    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部署的阵风战机,与中国的歼20相比,在性能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一、 设计理念与代别定位 阵风(Rafale): 法国达索飞机公司研制的“阵风”是一款典型的“多用途战斗机”(MRCA)。它的设计初衷是兼顾空战、对地攻击、侦察、核打击等多种.............
  • 回答
    抛开发动机这个众人皆知且正在持续攻克的焦点,单从歼20目前的整体设计来看,其实还有不少值得细究和在后续型号中加以改进的空间,而且这些改进往往不是一两个简单的参数调整,而是涉及更深层次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集成。1. 气动布局与控制的精益求精:歼20目前的“鸭翼+边条+大三角翼”的气动布局,在提升机动性、抑.............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歼2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重型隐形战斗机,其核心性能与作战能力高度依赖于航空发动机的突破。2023年12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所属的发动机研究院发布声明,称我国已具备解决航空发动机“非常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一消息不仅标志着中国航空动力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在国防、科技、经济和国际战略层面具.............
  • 回答
    歼2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或五代,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定义)战斗机,自2011年首飞以来,一直备受瞩目。它的厉害之处并非单一维度,而是由卓越的隐身性能、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超强的机动性以及高集成化的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共同构筑的。要详细讲述歼20的厉害之处,我们需要从以下几.............
  • 回答
    要说歼20战机和055型驱逐舰哪个对中国军事实力提升更大,这问题其实有点像在问“哪个更重要:眼睛还是腿?”它们都是关键的、互相补充的组成部分,共同支撑着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宏伟大厦。不过,如果非要细究它们各自带来的“质变”和“面”上的提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歼20:空域的统治者,战略威慑的利剑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