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屡战屡败的,基本是瞎扯。
说靠皇叔称号谋资本的,基本也是瞎扯!
我在这里补充几点:
1、刘备本人应该是非常帅、非常有魅力,人见人爱,见过面的都想和他一起睡,被很多人称之为帝王之资!(生活中你见过有几个人,大名士们第一次见面就夸赞能当帝王的吗?你的同性朋友,喜欢和你一起睡吗?)会打交道、懂政治、服人心、武力值还很高、会打仗!(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从帮助孔融和陶谦可以看出来!)
2、刘备从十几岁在卢值处学习开始,就一直在结交朋友,组织自己的幕僚(关羽张飞很可能这个时候就结识),开始融资,开始谋政治资本,谋官职!在15-30岁这段日子,史书记录非常少!但这个时候,正是刘备厉兵秣马、刀口舔血的日子!能力就在这段时间练就的。
另外:据史料推测,刘备年轻时期和曹操袁绍等应该就已经认识…
3、最重要一点:刘备看似屡战屡败,但是请注意,他的官职却越来越高!以及说屡战屡败,不如说是跟随天下局势利用自己的军事资本,不断转移阵营,兑换政治资本和声望值!简单说,哪里最需要我,最能施展我的才华,我刘玄德就去哪里!34岁左右已经是豫州牧,统帅徐州。天下13州,他统一州,已经成为诸侯,这个时候他已经真正成为大英雄了!官职也很高了!这肯定不是因为他是所谓皇叔才做到这个地步!简单说,皇叔这个名号是他出名了,有基业了别人才认可的!反而你没能力没才能,没地位,别人只觉得你是个吹牛的小混混,是个骗子!而非君子!
丢了徐州之后,又被上表左将军!!!这下在中央也有官职了!诸侯官职排名第三!!
因为演义里为突出刘备的创业艰难,总是把他写的一败再败!但是就在大家以为他屡战屡败的时候,他已经从一个刘姓庶民当到县令、然后从县令爬到省委书记、战区司令、一方霸主!!最后称帝!
演义为突出刘备,其实反而是贬低了刘备。让大家忽略了其真正的能力。
所以,大家都喜欢更加残暴,看似打了更多胜仗的曹老板,而非君子刘备。
其实在30岁以前,曹老板的败仗比刘备多得多!而刘备这段时间是飞速爬升!而大家了解的三国,大概就是从这个年份开始的。也就造成了刘备被曹老板一路追着打的情况了…
换句话说,如果你没地位,一刀就砍了,何须追打刘备30年?而刘备最后还翻盘了!(汉中之战)差点来了个更大的翻盘(襄樊之战)。
就像是,北京的G二代和一个农村人一起创业。G二代很赏识这个农村人的能力,但是内心又有点瞧不起,很快,30多岁的时候,经过N年的兼并竞争,和绑架皇帝!G二代已经有了非常大的产业!现在天下只剩三四个这样的大公司了,而这个农村人是G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农村人经过N年的奋斗,已经成为无人不知的商业翘楚!基业小,但名声在外。
G开始追杀农,体量差距,农败的老婆都丢了…
但是天下人更尊敬农了!更讨厌G绑架皇帝!
从所以农走到哪,都可以获得盟友!一起对抗G的兼并!最终十几年的对抗之后,农联合吴大败G!破坏了G兼并全国的进程。农获得了黄金发展时期!扩大了基业!
又过了几年,农又再一次大败G,这是农第一次正面大败G。而G经过这次失败,回到家就挂了!
大家都只看到了G的不断大胜和农的不断惨败!而没注意到农的地位一直在变高。体量也一直变大!
大家只注意到诸侯刘备、枭雄刘备如何一败再败。而忘了一个平民如何花了十几年就成为一方诸侯了?
了解这个之后,就能理解为啥当时的诸侯都尊敬他!称之为枭雄!
也就能理解,当刘备去投奔袁绍时,天下第一的袁绍,为何要出城300里迎接刘备了。
关于刘备如何打出名声的,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首先,刘备至少在前期剿灭黄巾军的战斗里是有不错战绩的,因为这是他仕途的起点,如果带着自募兵打不过黄巾军,估计也没人理他了。
其次,他在一些关键时刻,做到了仁义的表率。孔北海在被黄巾军围城馒头馅的时候他挺身而出,陶恭祖惹到曹操这个活阎王的时候也是他出手相助。需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刘备可不比袁绍袁术这些大军阀,人马实力都不怎么样,但是人家就是敢于救人于危难之际,切切实实的雪中送炭。
第三,刘备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著名的求田问舍,就说明了刘备也是一个愿意为国家献身的豪杰之士,这在档次上就比一些只懂割据一方不懂国计民生的军阀贵族好得多。
第四,就算是打了一些败仗,也得看败给谁,打不过曹操不丢人,因为曹操也是历史上挂号的可以带军事家的人物,被吕布偷袭就更冤枉了,只能说他人心太善良,不知道这厮不是好相与的。而且袁术就打不过刘备,这就不能说屡战屡败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