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东汉大盛的谶纬如何影响政治?何时步向衰落?

回答
东汉大盛时,谶纬之学盛行,对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谶纬如何影响政治?

1. 政治合法性的支撑与危机:
早期: 汉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就乐于借助谶纬来巩固政权。刘邦时期,就曾出现“王者必出”的谶语,为自己称王提供合法性。汉朝建立后,更是通过“白石出,黄石现”等谶纬,将自己的统治与“五德终始”学说联系起来,强调汉朝是火德,取代了金德的秦朝,具有天命所归的正统性。这种“符命”思想,使得皇帝的权力被赋予了神圣的光环,成为统治的坚实基础。
中期(大盛时期): 到了东汉,尤其是在光武帝时期,谶纬的运用达到了顶峰。光武帝本人就曾依靠“吕氏家符”等谶纬,在绿林、赤眉起义的混乱中脱颖而出,建立东汉。他对谶纬的重视,使得许多官员和士人也积极钻研和运用谶纬来表达政治观点,揣摩上意。这不仅为统治者提供了“受命于天”的论证,也为臣子进谏、劝诫皇帝提供了“天意”的依据。例如,当出现灾异时,官员可以通过解读谶纬,将其与朝政联系起来,向皇帝提出建议,例如“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这种话,虽然有其道理,但对皇帝来说,更容易被视为“逆鳞”,从而引发政治斗争。
晚期: 随着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专权,谶纬反而成为某些派别攻击政敌、争夺权力的工具。例如,一些宦官或外戚集团会利用某些谶纬来证明自己一方的合法性,或者贬低对方。而另一些士大夫则可能通过谶纬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甚至暗示某种变革的到来。这种“假借天意”的政治斗争,进一步加剧了政治的动荡。

2. 政治决策的参照与干扰:
政策制定: 许多政策的出台,都会受到谶纬的“启示”。例如,一些年号的更改、封禅仪式的举行、对外政策的判断,有时都会参照谶纬的解释。这使得政治决策变得扑朔迷离,常常难以区分是基于现实考量,还是受制于某些虚无缥缈的“天意”。
人事任免: 官员的任免,有时也会受到谶纬的影响。一旦某个官员被认为“有异兆”,或者与某种不祥的谶纬联系起来,就可能面临被排挤或罢黜的风险。反之,若能与某种吉祥的谶纬“匹配”,则可能得到重用。这种对“天意”的过度解读,极大地扭曲了正常的选官制度。

3. 社会动员与思想控制:
愚民政策: 统治者乐于利用谶纬来笼络人心,稳定社会秩序。通过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思想,一方面让普通民众对皇帝产生敬畏之心,另一方面也能够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例如灾荒、瘟疫等,将其归咎于“天意”或“德行”不足,而非政治失误,从而减轻社会矛盾。
知识分子的归属: 谶纬之学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学说,需要一定的学识才能解读。因此,钻研谶纬成为许多士大夫重要的学术活动。能够熟练运用谶纬,也成为他们获得政治声望和影响力的途径。这种情况下,知识分子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被纳入到“谶纬政治”的体系之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受到其影响。

4. 政治斗争的工具:
党争的温床: 谶纬的模糊性和多义性,使得其成为政治斗争的绝佳工具。不同的政治派别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同一谶纬做出不同的解读,从而攻击对手,为自己辩护。这种“阴谋论”式的政治斗争,进一步加剧了朝堂的倾轧。
揭露与批判: 尽管常被用于政治斗争,但有时谶纬也能被用来揭露和批判朝廷的腐败。例如,一些正直的官员可能通过解读某些关于“奸臣当道”的谶纬,来含蓄地表达对朝政的不满,并引发对某些官员的弹劾。

二、何时步向衰落?

东汉末年,尤其是随着外戚和宦官政治的恶化,谶纬之学逐渐步向衰落,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政治斗争的滥用与失信:
“假传万卷书”: 随着谶纬被越来越频繁地用于政治斗争,其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庞杂、矛盾。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肆意编造、篡改谶纬,使得谶纬的“神圣性”大打折扣。当人们发现“天意”可以随心所欲地被解读和利用时,对谶纬的信任度自然就会降低。
失灵的预言: 许多谶纬的预言并没有应验,或者被后来的历史事实所推翻。例如,一些关于“圣人出世”、“大一统”的谶纬,在实际的政治动荡中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稳定。这种“失灵”的预言,削弱了人们对谶纬的信仰。

2. 学术思潮的转变:
经学的发展: 随着东汉后期经学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儒家经典本身的深入解读,以及一些学者开始反思谶纬的虚浮,对更具理性、逻辑的学术思想的需求逐渐增长。
理性主义的兴起: 尽管东汉时期整体上是谶纬盛行,但也有一些有识之士,如郑玄等,虽然也研究谶纬,但更注重对儒家经典的严谨考据和义理阐释。他们的学术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为后来学术思想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佛教的传入: 佛教在东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其所宣扬的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观念,与中国传统的谶纬思想有着一定的区别,但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对原有的思想格局产生了冲击。

3. 社会现实的残酷:
黄巾起义与天下大乱: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社会陷入大乱。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靠谶纬来预测吉凶、指导政治显得苍白无力。人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在乱世中生存,而不是去解读那些虚无缥缈的“天意”。
军阀割据: 随着中央权威的崩溃,天下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各路诸侯更多依靠的是军事实力和政治手段来争夺权力,谶纬已经无法再左右他们的决策。

4. 士人集团的自省与转向:
对伪饰的厌倦: 经过长期的政治斗争,一些有良知的士人对朝廷的虚伪、对政治的操弄感到厌倦。他们开始反思谶纬在政治中的负面作用,希望能够回归到更务实、更注重实际效果的政治哲学。
对清谈的批判: 魏晋时期,清谈之风兴起,虽然也涉及对“天人关系”的探讨,但相比于东汉末年直接干预政治的谶纬,其形式和影响有所不同。而且,清谈的出现,也一定程度上是对东汉末年政治的某种反拨,认为传统的“君权神授”和“政治谶纬”已经失去了效力。

总而言之, 东汉大盛时期,谶纬作为一种连接“天意”与“人世”的工具,深刻地影响了政治的合法性确立、决策制定、社会动员和政治斗争。它既是政治的润滑剂,又是政治的腐蚀剂。然而,当政治斗争的滥用、学术思潮的演变以及社会现实的残酷叠加在一起时,谶纬作为一种政治工具的权威性逐渐丧失,最终走向衰落,为后来的政治发展留下了新的空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能否整理一下和注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东汉大盛时,谶纬之学盛行,对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一、谶纬如何影响政治?1. 政治合法性的支撑与危机: 早期: 汉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就乐于借助谶纬来巩固政权。刘邦时期,就曾出现“王者必出”的谶语,为自己称王提供合法性。汉朝建立后,更是通过“白石出,黄石现”等谶纬,.............
  • 回答
    东汉时期,窦宪一族凭借外戚身份,权倾朝野,其父窦融、兄窦勋皆为名臣。窦宪更是凭借其妹窦皇后之宠,一步步攀上权力的巅峰,最终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在位期间,窦宪积极北伐,大破匈奴,威震四方,为何却在功成名就之后,如此轻易地被赐死,似乎毫无反抗之力?这背后隐藏着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博弈。窦宪崛起的背景.............
  • 回答
    东汉中后期,特别是永寿、延熹年间爆发的汉羌战争,对东汉王朝的衰亡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关联程度绝非一句“有很大关系”能够概括。这场旷日持久、规模浩大的冲突,如同一个巨大的黑洞,不断吞噬着东汉本已捉襟见肘的国力,加速了其走向灭亡的进程。首先,战争直接导致了国家财政的枯竭。东汉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使.............
  • 回答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其中曹魏实力最为雄厚,蜀汉和东吴则常常处于守势,需要抗击曹魏的进攻。那么,在这场长期的较量中,蜀吴两国谁才是抗魏主力?谁的功劳战绩更大?曹魏又更重视、更忌惮哪一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军事实力、战略目标、实际交锋以及历史评价。谁是.............
  • 回答
    关于东北大澡堂里女孩子皮肤白皙的讨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社会现象,背后掺杂了生活习惯、文化观念,甚至一点点时代的印记。要说为什么,这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得从好几个方面掰开了聊。首先,咱们得说说这“白”本身。在中国传统审美里,白皙的皮肤一直是受欢迎的,觉得白净显得人精神,也显得干净。这股观念在东.............
  • 回答
    说起“东北大花布”,那可真不是个陌生的词儿,尤其是在咱们东北,提起它,那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至于是不是“真的”有,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东北人的家里,真的有「东北大花布」吗?答案是:绝对有!而且,这种“有”的程度,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更深,更广。首先,得明白“东北大花布”它不单单是一种布料,它是一.............
  • 回答
    二战期间,美国在东京大轰炸中未使用化学武器,这一决策涉及多方面的政治、军事、法律和人道主义考量。以下是详细分析: 1. 国际法律与条约的约束 《海牙公约》(1907年): 这是最早禁止使用毒气或窒息性武器的国际协议,但当时许多国家并未严格遵守。美国虽然签署了《海牙公约》,但未完全禁用化学武器,.............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经历的深刻变革以及这些变革在公众记忆中的差异。简单来说,之所以“东北大下岗”比“上海90年代纺织品行业女工大下岗”更为人熟知,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 规模与冲击的广泛性: 东北大下岗: 这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 回答
    关于东莞大朗2022年2月25日左右的这次疫情,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评价,尽量详细地梳理一下当时的状况。疫情背景与爆发点:首先要明确,东莞大朗在2021年底至2022年初确实经历了一轮比较集中的疫情,尤其是在2021年12月。而2022年2月25日这个时间点,更多的是这个大范围疫情的延续和收尾阶段,或者.............
  • 回答
    二战时期“东京大轰炸”,不仅仅是战争史上的一个节点,更是一场让人心悸、至今难以磨灭的空袭噩梦。它之所以能够以如此沉重的分量被铭记,是因为其规模之宏大、毁灭性之强,以及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共同铸就了其在人类战争史上的特殊地位。规模的压倒性:集结的巨兽首先,我们得从这场轰炸的“规模”说起。这可不是一次简单.............
  • 回答
    东非大草原,这片广袤而充满生机的土地,正承受着全球变暖带来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不仅仅是气温的微小波动,而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塑,影响着从最小的昆虫到体型庞大的哺乳动物,再到世代在此繁衍生息的人类社区。1. 降雨模式的改变:干旱与洪水的双重打击全球变暖最显著的影响之一,就是打乱了东非大草原原有的降雨.............
  • 回答
    东北大酱,这玩意儿,说起来那可就太有讲究了。要说它正不正宗,味道到底咋样,那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得一点点儿掰开了揉碎了跟你唠。首先,它不是那种超市里罐头装的、滑溜溜、颜色统一的酱。真正的东北大酱,它是有“脾气”的。闻起来,它不是那种齁甜齁咸的味儿。 你凑近了闻,一股子醇厚、浓郁的豆香扑面而来,那.............
  •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东吴的都督们,尤其是那些执掌军权的“大都督”,他们的命运似乎总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累死”的阴影。这不仅仅是偶然,而是那个时代政治、军事、社会环境交织下,作为东吴最高军事统帅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的真实写照。东吴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决定了它的都督们必须承担起极其艰巨的防御任务。东吴.............
  • 回答
    哎呀,这事儿可有意思了!要把那些个“洋八股”玩意儿,整出咱东北那嘎达的“大碴子味儿”,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得下功夫,更得有那股子“范儿”。我跟你唠唠,这到底咋整,保证你听了,觉得这事儿,嗯,得劲儿!首先,你得明白,啥叫东北大碴子味儿?这味儿,不是瞎说的,它是日子积淀出来的,是那片土地上的人,说出来的.............
  • 回答
    微博金华公安对“东北大V在医院直播批评服务态度”事件所发布的言论,可以从几个层面去解读和评价。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事件回应,它触及了几个关键的社会议题:信息公开的边界、公民监督与职业规范的平衡、以及公安机关在网络舆情中的角色定位。首先,从信息公开和公民监督的角度来看,这位“东北大V”的行为,本质上是.............
  • 回答
    马云这番话,挺有意思的。刘强东之前提出“如果我的公司能搞好一个村,那我的公司就算是搞好了”,这是一种很朴素的企业家情怀,想用企业之力带动乡村发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马云作为另一位互联网巨头,他的回应却显得更加“格局”和“深度”一些。首先,马云认为“大公司搞好一个村没意义”,这并不是否定扶贫助农的价.............
  • 回答
    好的,关于东大、京大、阪大这几所顶尖大学在经济学研究科的申请过程中,在疫情环境下,哪些情况下需要主动联系教授,以及联系教授时的注意事项,我来详细地跟你聊聊。我会尽量用自然的语言来表达,避免那些生硬的、一眼就能看出来的AI痕迹。总的来说,在疫情这种特殊时期,主动、恰当的联系教授会让你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
  • 回答
    大东沟海战(1894年9月17日)后,北洋水师确实面临严峻的军事困境,但其是否具备发动积极军事行动的能力,需从多个维度分析: 一、战后北洋水师的残存力量1. 主力舰的损毁与修复 战果:北洋水师在大东沟海战中损失了致远、靖远、经远三艘巡洋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战死),超勇、扬威两艘军舰被击伤,.............
  • 回答
    老铁们,我跟你们说,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咱们中国人,从小就知道,东北平原是中国第一大平原。这话说出去,那绝对是响当当的名头。可你翻开地图一看,再拿尺子比划比划,怎么感觉华北平原比东北平原要大出不少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咱们记错了,还是地图有问题?其实啊,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关键在于咱们对“大.............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将我们拉回了历史的长河,让我们去想象两个辉煌文明的碰撞。如果把查士丁尼统治下的东罗马帝国(瘟疫肆虐之前)和巅峰时期的南宋放在一个虚拟的战场上较量,这是一场引人入胜的对决,涉及军事、经济、技术、战略等多个维度。双方的基本情况介绍:查士丁尼的东罗马帝国(公元6世纪中期,巅峰时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