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答过一个相关问题,直接搬点内容过来:
年鉴学派大佬费弗尔在《16世纪的不信教问题:拉伯雷的宗教》一书在讨论16世纪的法国哲学时,提出过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法国人从事哲学思考时,他们的语言中还没有出现供他们使用的惯用词汇……缺乏这些词语不仅会带来不便,而且意味着实际思想的缺陷和不足。”
具体来说,费弗尔指出在16世纪的法语中没有“绝对的”、“相对的”、“抽象的”、“具体的”、“故意的”、“内在的”、“因果律”、“概念”、“直觉”、“演绎”、“归纳”、“有神论”、“唯物主义”、“宿命论”等等一大批开展哲学讨论的所需要的基本词汇。不仅哲学词汇匮乏,16世纪的法语中同样缺少研究数学和物理学的词汇,比如“引力”、“椭圆”、“抛物线”等等。帕斯卡在1654年给朋友写信时,发现自己无法用法语表述问题,却能用拉丁语表达出来,以至于帕斯卡愤而在信中表示“法语一点价值都没有”。
您好,我让你看看中世纪的法语。
这是古法语的经典传奇史诗《罗兰之歌》,大约著于11世纪,是最古老的法语文学,里面讲述了查里慢大帝的圆桌骑士们(包括大家喜闻乐见的乌鸦坐飞机(划掉)阿福Astolpho)的故事。
反正现在的法国人不看翻译很少有人看懂。
那继《罗兰之歌》之后,古法语作品的题材都有哪些呢?英雄史诗,骑士小说,市民故事,传奇戏剧。这都是些下里巴人的东西。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大文学家拉伯雷的《巨人传》才让法语文学大放异彩,但这本书中也被认为充满了粗俗的词句。
直到蒙田的哲学论文才让法语登上大雅之堂,即使如此,17世纪的笛卡尔在写作《谈谈方法》时还特意强调,本书用通俗语言即法语书写是为了照顾受教育水平不高的大众,而《沉思集》这本拉丁语著作才是面向学者阶层。
所以,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中世纪的法语比拉丁语low到不知哪里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