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纪委首提「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如何解读这个问题?对反腐有哪些意义?

回答
中纪委首提“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这盘大棋怎么下?对反腐意味着什么?

最近,中纪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发声”总是能牵动人心,尤其当他们抛出一个新提法时,更是值得我们细细琢磨。这次,中纪委官网上的一篇署名文章,首次明确提出了一个关键词——“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这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指向了一个反腐败斗争中最核心、也最隐蔽的顽疾。理解了这句话,也就抓住了当前反腐工作的牛鼻子,更能看到未来反腐的走向和意义。

为什么是“斩断”?这背后隐藏着什么?

首先,“斩断”这个词就极具力量感。它不是“规范”、“约束”或“治理”,而是直接使用“斩断”这样决绝的动词,意味着现有的权力与资本的勾连已经形成了一种“纠缠不清”甚至“盘根错节”的局面,到了必须彻底切断的时候。

那么,这“权力与资本勾连”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公权力被私有资本“绑架”或“渗透”,公权力被用来为私有资本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私有资本则通过各种手段输送利益给掌握公权力的人。 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权力成了资本逐利的工具,资本则成了腐蚀权力的“润滑剂”。

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体现在:

“围猎”与“被围猎”的循环: 资本集团为了获取项目审批、政策倾斜、土地批复、项目中标等便利,会主动“围猎”手握权力的官员。送礼、行贿、利益输送、安排家属就业甚至直接给予股份分红,都是常见的手段。而一旦官员“上钩”,就可能在后续的权力运作中为资本集团服务,形成利益共同体。
政商“旋转门”: 官员在任时为特定资本集团提供便利,退休或辞职后则“空降”到这些资本集团担任高管、董事等职务,继续利用原有的权力资源和人脉为资本服务,同时获取高额报酬。这种“旋转门”机制模糊了公职与私利界限,是权力与资本勾连的典型表现。
“影子股东”与“利益代持”: 官员及其家属不便直接持股,便通过亲属、朋友甚至特定的“代理人”代持股份,间接控制企业并从中获利。这是一种隐蔽性极强的利益输送方式,使得权力与资本的勾连更加难以追踪。
政策寻租与利益输送: 资本集团通过贿赂或输送利益,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修改或执行,从而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或巨大的经济利益。例如,某个地方为吸引投资而推出的优惠政策,背后可能就是特定资本集团与权力部门进行利益交换的结果。
“影子银行”与金融风险: 权力与资本的勾连也常常发生在金融领域。一些金融机构的决策可能受到资本的左右,而金融风险也可能通过权力寻租来转嫁。一旦出现问题,最终可能由国家和人民来承担损失。

“斩断”的重大意义:为何如此强调?

中纪委此次的“首提”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当前反腐形势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反腐方向的精准把握。其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解读:

1. 直击腐败的“根与魂”: 长期以来,我们反腐的焦点往往放在单个官员的贪污受贿上。然而,很多腐败案件的背后,都牵扯着一个或多个资本集团。这些资本集团是腐败的“幕后推手”,它们利用资本的力量腐蚀权力,形成利益集团。如果仅仅惩处了“棋子”,而没有触及“棋局”背后的资本力量,反腐就难以深入,也很容易出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局面。这次提出“斩断”,正是要打破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腐蚀的利益链条,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的滋生。

2.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石: 权力与资本的勾连,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那些不择手段通过权力获取优势的资本,会挤压那些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企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这不仅损害了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也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斩断这种勾连,就是要为所有市场主体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健康的营商环境。

3. 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一战”: 政治生态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效能。权力与资本的勾连,容易形成小圈子、利益集团,它们会试图影响政策制定,甚至渗透到政治权力结构中,对党的执政根基构成威胁。斩断这种勾连,就是为了清除政治生态中的“污染源”,确保党始终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政治清明。

4.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效率的必然要求: 当权力被资本“俘获”时,政府的决策和执行就会偏离公共利益的轨道,导致资源错配、效率低下。例如,本应服务于民生的公共项目,可能因为权力寻租而被给了不具备相应资质但关系“硬”的资本。斩断权力与资本的勾连,就是要让权力回归其公共属性,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

反腐新阶段的信号:未来怎么走?

中纪委提出“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标志着反腐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预示着未来的反腐工作将更加聚焦、更加深入:

反腐将从“治标”走向“治本”: 过去的反腐更多是针对具体的腐败行为,而现在则强调从体制机制上着手,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这表明反腐将更加注重源头治理,不仅仅是追究个人的责任,更要追究背后资本的责任,以及为这种勾连提供便利的制度漏洞。
惩治“硕鼠”和“巨蠹”力度不减: 那些依附于权力、攫取巨额利益的资本大鳄,以及与它们相互勾结的腐败官员,将成为反腐的重点目标。可以预见,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涉及权力与资本勾连的大案要案被曝光。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要斩断权力与资本的勾连,关键在于切断资本渗透的渠道,而这需要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例如,加强对官员财产的申报和公开,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健全金融领域的监管机制,防止资本对政策和审批的“围猎”。
深化“制度反腐”的内涵: “斩断”不仅仅是依靠严厉的惩处,更需要完善的制度来“设防”。这包括:
加强对“旋转门”的规制: 对官员离任后就业实行严格的审查和限制,防止利益输送。
完善“政商关系”的边界: 明确政商交往的红线和底线,建立常态化的政商沟通机制,但要防止这种沟通变成利益交换的温床。
强化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 尤其要防范资本通过金融工具与权力勾结,形成金融风险。
提升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增加资本运作的透明度,有助于发现和遏制勾连行为。
鼓励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腐格局。
注重“破网”与“立规”并重: 在严厉打击已有的权力与资本勾连行为的同时,更要建立起有效的制度屏障,从根本上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这需要系统性的思维和长期的努力。

总之,“斩断权力与资本勾连”这一提法,是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意味着反腐的视野更加开阔,目标更加明确,手段更加有力。这不仅是对反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未来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方向的有力引导。这场“斩断”行动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能否建成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我们拭目以待,也寄予厚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太多说太细,估计也会被删,就点到为止:

这类事情,是刻在人性和资本主义固有规律里的,无法根除。而面对极为复杂的现实,有效的方式,只有以下几个:

1,学习某国,直接放弃,贪腐全面合法化和制度化,走资产阶级专政路线。

2,数字人民币的全面彻底落地 + 对全球所有主要国家的条约强制信息互换。

3,中国资本全面禁止境外上市,或可以境外上市,但股权结构和资金流向全透明,海外信托架构全穿透,视同设立人/受益人持有,并要求回流。

说得更直白点儿:

在数字人民币全面落地,以及我国能将人民币做成全球主要结算和储备货币,并对全球所有主要国家执行有条约强制的信息互换之前,这类目标,就暂时依然只能依靠运动式、抽样式和威慑式的举措来开展 — 有效且有必要,但并非终极解决办法。

其实这很类似社会治安的提升:暴力犯罪是刻在人的基因里的。降低犯罪率,可以靠宣传教育,可以靠严打,可以靠奶头乐等泛娱乐主义,但终究,起到最大效果的,依然是摄像头+人脸识别+全国信息联网。

所以我就只能说,近了,我希望数字人民币能铺快点儿;不近不远,我希望我国股市能扽展点儿(艹);远了,我希望我国能在货币和管辖上能控全球。

所以目前就只能说,这是个几年至三五十年的事儿。

user avatar

新闻是一定要连起来看的。

经查,周江勇丧失理想信念,背离“两个维护”,政治意识淡漠,对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与资本勾连,支持资本无序扩张,搞迷信活动,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中搞形式主义,违规配备警卫人员、公务用车,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组织原则缺失,应私营企业主请托违规选拔任用干部,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规干预插手市场经济、执法司法活动;毫无纪法底线,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土地转让、税收返还等方面谋利,伙同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搞家族式腐败。









这连续剧,到了该高潮阶段的时候了,按照一般的模式来看,这时候基本上要进入深水区了……

user avatar

前些年反腐主要是斩断权力伸向资本的手。现在看起来需要斩断资本伸向权力的手了。

user avatar

大厅堂的笔杆子果然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如果没记错,还有个耳熟能详的词——官僚资本主义。

由于金钱与权力的关系,若不能直接或间接的,较为稳定的掌控权力,赚多少钱都是白搭,权力对金钱的降维打击优势,资本对权力(官僚系统)强烈的僭越之心是一种结构性欲望。

如果资本完成了对(公)权力的僭越,那么权力则基本为资本服务,也就是彻底的资本主义。哪怕是所谓的三权分立,也只不过是三权皆为资本服务而已。

资本与权力二者间是不信任的,权力当然害怕资本的僭越,尤其在现代社会,可逆性已经很弱。而资本第一恐惧的也是权力,只要权力的一次小任性,甚至都不需要它做错什么,一夜之间就可以完成资本的回收、易主甚至煙灭。

者互相需要,互相依存,互相配合,也互相猜忌。双方都很清楚,一但时机成熟,必鲸吞蚕食之。实际上,相当多的国家已经基本完成或正在完成这个过程。这个时代,是资本的主场。哪怕是这样的逆风局,我国仍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应有的水平,仍然在这场斗争中根基仍保持稳固。为什么敢这么说?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是流水的政权打铁的资本,而我们这边刚好相反。

但斗争是长期的,鲸吞不成,那就蚕食,且一直在蚕食。甚至,面对全球化的大环境,强大如斯也难以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这将是一场长久、复杂、激烈的斗争,而这场斗争,将决定每个人的命运。

user avatar

执行Disciplinary Action的机构搞文学化的归纳式口号,那只能说“首提”这个说法还挺反身性;只要不断地发明对*新态势的描述方法、不断地调整话语的组装形式,那机构恐怕可以从自身先验性的理念的稳态地位中不断生产出#首提政治#来实现一次次的结构性飞跃。当然相对于此不变的是这种治理有所*动作(这个说法也很有趣)之后,诸如“表达了什么含义”、“传递了什么信号”、“有何重大意义”、“怎么解读文件精神”、“如何领会政策意见”等等给Die Untertanen揣摩*上意、做阅读理解的现象已经变得如此地常态;编码-解码俨然成为了运动式社会治理和群众政治割据的范式,这是否也是①种权力流动构成的书写网络和社会关系呢?

我们不难推断出:哪怕是我们姑且认为是其运行*是纯粹局限在资本实体内部的、生产场所的权力关系,它通过依附于劳动伦理、工作纪律等等规制进行了生产关系中的信息交换,令资本得以充分展现其对劳动加以操弄的公理性特征;而这种从subject to制造出subject的生产活动,同样地在行政治理和社会关系调控中被以独特的*政治仪式所施展;按照某种Ihr Land倡导的*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行政起到了一种将资本、或者说,生产实体同社会性个体相互平滑进入彼此活动的润滑性的中介功能,那么这种功能自然要依靠权力关系在各个社会生产场所的流动性来实现——这种情况下隔离权力和资本是可能的吗?而以表面的、中心化的权力-服从二元逻辑言说,对权力操持的实际运行方式加以遮蔽,是否才更值得让人警惕呢?

user avatar


解构一个词汇就如此简单

user avatar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1胡润全国人大代表企业家十强,榜单显示,十大企业家的总财富为16940亿元,比去年平均增长94%,平均年龄为56岁。



那么此时此刻……

user avatar

斗地主和炸金花根本就是两种游戏,你想用诈金花的方法去破斗地主的局,根本就不可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