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咱同学操心操的。
城市中的掏粪行业,在宋代以前就已经相当有规模。
每位粪头分一个片区,掏了粪卖到乡下去。
因为有利可图,就被几个人霸揽,不许越界掏。谁要是把别人片区的屎给抢了,一定要闹到官府去的。
至于农村,什么粪都剩不下。
秋后,人们就在路边垒起一个个黑色的小丘,其实就是被拍实的大粪。
“都把大粪堆视为宝贝,人人都维护它。”
也有不维护的。
比方说我的同学。
遥记得那年冬天,初次下雪,积了半尺厚。
我那活泼的同学,是个文艺分子,喜欢鞋子踩在雪上咯吱的声音。
看见一处雪,很高,很厚,兴奋地跳了上去。
等拔出来后,就哭了。
我也产生了疑惑,怎么这里头的屎还是流体?而且还冒着热乎气?是命运的捉弄,还是老天爷不怀好意的玩笑?
他找了根秫秸擦屎,再三叮嘱我不要说出去。
我答应他不告诉学校的其他同学。
我做到了。
我为他保守了二十多年的秘密。
如今告诉大家,隐去名字,也是一种善良的举动。好让后世人知道,碰见凸起的雪堆,不要轻易跳上去。
这个有大量的纪录的。
汉长安城中的陶制排水管。
这些地下排水系统的出口,基本上都是通往河流湖泊的,因此有的河流被称作污水河。
类似现在我国大城市边上有很多臭水沟。当年由于人口少,用水量不大,所以没有那么臭的。
清代末年的北京城就很脏,不光是环境不整洁,就连废弃、坍塌的桥梁、道路,官府也懒得去修,这就不是排污系统有问题了,而是管理系统有问题。
以前拉屎,是用马桶装的,或者是在茅厕里填个大坑(陶器)排不出的。满了的时候就叫人拉走。
到后来,这就发展成一个业务了!就有专人组织掏粪,而粪,还可以卖钱:
唐朝少府监裴舒曾经出点子,奏请朝廷通过卖马粪赚钱,一年可赚二十万贯。马粪是比较干,很多是用来烧。牛粪也是如此。人的粪便就是用来种地。
《笑林广记》中也有个关于卖粪的笑话:一家人攒了一窖粪,招人卖,说这粪乃窖藏,索价一千文,买粪的不愿意,说五百。卖粪的就急了,“哪有那么贱的粪?难道是狗屙的!”那买粪安慰道:“又不曾吃了你的,你急什么!”
上面这个是清朝的,叫“采蜜人”其实就是捡粪便的。
看到人家洋溢着笑容没?
对比同时期的照片,这个笑容很难得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