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
有个学妹,大一加入学生会,跟我诉苦
"学长,大二的学姐好凶哦,走路上我在玩手机,没看见学姐,没打招呼,结果就被吼!大一的真是太难了"。
后来她大三,当了主席,跟我聊天
"现在大一的好气人啊,走到路上我盯着她们,她们都不跟我打招呼的,大三真是太难了。"
职场里,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很讨厌所谓的"职场礼仪",但是三五年后,当年的小年轻后面被冠上了一个个"总监""经理"的名头时,他们就摇身一变成为了拥护"职场礼仪"最坚定的人群。
汉高祖刘邦,起家于地痞无赖。年轻时不守规矩,大大咧咧,最是讨厌繁文缛节。
后定天下,儒学博士叔孙通为他制定了百官礼仪,刘邦只说了一句话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王境泽定律是人性第一定律,而儒家很好的把握住了这个定律,让每一个从礼教束缚中成长起来的既得利益者,都成为了它最坚实的拥趸。
因为适应性,东亚型生产方式,最适合的政治哲学。
别看我们这些儒黑黑儒家黑的这么带劲,真穿越回去不用当皇帝,就当个小地主,推广宣传鼓吹儒家的力度能让儒粉们都自愧不如。
对不对?不管是儒黑儒粉都会推崇儒家的好吧。
无论是古希腊先贤的对话录还是墨子的书,都是有方法有论断的,所以后人用这种方法,会发现前人错了,然后不断进步
从阿基米德到伽利略到牛顿到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步步慢慢前进的
而儒家是直接给你答案的,后人只能认真学习先贤的答案,所谓为往圣继绝学,那是万万不敢超过圣人的,只能不断阐述圣人的言论,孔夫子一句吐槽,说古代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代人学习是为了高人一等,程朱就要根据这句话阐述一本书出来,后人就要根据程朱的这本书里的一句话,再阐述出一本书出来,自然一代不如一代。
最后书越来越厚,大家讨论五亿光年外的十个大茶壶讨论的热火朝天,书籍越来越多越来越厚
然后蛮夷或者洋大人进来之后
儒家大师们就只能留辫子或者迎接洋大人国王的照片了
那么大家就奇怪了,为什么这种直接给答案的事儿这么受欢迎?
因为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来解释
我们看秦代小吏“喜”保存下来的书简,人家判案是冷冰冰的根据法条来判案的,换句话说,秦国连着六代国君哪怕是中人之姿,靠着千千万万个“喜”,都能威压六国,逐渐强盛。
但是随着胡亥身边的儒家博士越来越多,秦朝就撑不住了··
而董仲舒判案,那就是要考虑主观因素了,到了朱熹,更是先问尊卑再判区直,如果以下告上,那更是虽直不佑。
朱熹认为,这类事情关系到“父子之亲,君臣之义,三纲之重”,必须以“经术义理裁之”,否则就是“泯灭天理”。
至于孟子的什么我没杀君王我杀的是屠夫啥的,大家听听就好,说白了就是我们儒家大师可以杀上层,下层是绝对不能对我们大师不敬的。
所以儒家绑定了小地主阶级,自然就流行千年了,小地主小农生产不灭。儒家自然也不灭。最近国家经济发展减慢,乡村贤达逐渐增加,儒家自然也开始回流了。
南宋后期的《名公书判清明集》,收集了很多案例。凡是涉及贵贱不同的案件,都是以“主仆之分”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依据的。
我就问你香不香??
所以啊,很多儒粉就总认为自己穿越回去是朱熹是上层,所以拼命鼓吹儒家,却忘了真穿越成下层,那是必死无疑。你还想军功授爵?想多了,贼配军去死吧····
实际上对于我们儒黑来说,才知道坐稳自己的屁股啊···
用一段话来结尾吧,你们不搞社会主义,搞资本主义也行啊,结果搞封建主义···
以明显的明星艺人来说吧,社会主义中国,他们是人民艺术家。资本主义美帝,她们是务工人员,金钱面前人人平等。封建社会的港台,她们还是玩物。
再比如香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禁止吃狗肉的地区,然后过了二十多年,才立法废止纳妾,被吐槽为人不如狗。要知道欧美也仅是立法禁止虐待动物,最多里边有关于狗的法条,可没有单独为狗立法啊····
刚从7天小黑屋出来,因为最近被抽调到一个新的单位,上网时间变少。谢谢大家关心。正在挨个回复私信在。过几天再重新开始发车。
因为儒家思想好。很多人一边吹着中古代的灿烂文化,高度文明,一边否定着占据主流思想的儒家,不觉得的很矛盾吗
另外也衍圣公和儒家关系大吗?除了前期几位孔子后代还行。后面的衍圣公出过大儒吗?也不知道为啥,一说儒家,现在懂从所谓的衍圣公黑?王阳明,朱熹哪个是衍圣公了?
哦对,看了看高赞儒黑。真的就嘴上说着黑儒,春秋笔法玩的很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