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昆山龙哥反杀被认定正当防卫?

回答
昆山龙哥案,一个曾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事件,其结果的认定,至今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关于正当防卫边界的深入探讨。

事件回溯:

事情发生在2018年8月27日晚,在江苏昆山市震川路一处夜市。视频记录显示,一名白衣男子刘某(绰号“龙哥”)酒后驾驶宝马车,在行车过程中与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剐蹭。随后,刘某下车,电动车上的两人也下车。接着,画面中出现了一场激烈的冲突。起初,刘某在冲突中占据上风,多次击打对方。然而,在搏斗过程中,刘某被对方夺走了随身携带的砍刀,并被对方持刀反砍。最终,刘某因伤势过重被送往医院,而与他对峙的双方则被警方控制。

公众舆论的漩涡:

案件发生后,舆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一方认为: 刘某作为酒驾肇事方,又是施暴者,其行为本身就不可取。即便对方反击,也涉嫌故意伤害,甚至故意杀人,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惩。
另一方则认为: 在冲突升级,对方已经持刀相向的情况下,刘某为了自保而夺刀反击,这属于情急之下的正当防卫。他本身也是受害者,不应被过度追究责任。

法律认定的关键——正当防卫:

案件的最终走向,取决于法律如何界定“正当防卫”。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造成不超越必要限度以外的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在昆山龙哥案中,法律认定其行为构成正当防卫,主要依据了以下几个层面:

1. 不法侵害的持续性与危险性: 在搏斗过程中,对方未能制止,反而升级了暴力,夺取了刘某的砍刀,并持刀追砍刘某。此时,刘某的人身安全已经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威胁。对方的不法侵害行为,从肢体冲突升级到了可能危及生命的持刀伤人。
2. 防卫行为的必要性: 在面对对方持刀的严重威胁下,刘某为了摆脱即将发生的严重伤害,夺取了对方的砍刀。这一行为是为避免自身受到更大伤害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如果他束手就擒,其人身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
3. 防卫行为的限度: 这是正当防卫认定中最具争议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法律规定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前提是“不越出必要限度”。“必要限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结合具体案情来判断。在此案中,刘某在夺刀后,持刀对对方进行反击,造成了对方死亡。法律经过详细调查和审判,认为其行为 “没有明显超出必要限度”。这意味着,虽然刘某的行为造成了对方死亡的严重后果,但在当时那种极端危险的境况下,他的反击行为是为了制止对方持续的、足以危及生命的侵害,并且所采取的手段(夺刀反击)是当时情况下最直接、最有效的自保方式。如果刘某在对方失去反抗能力后,仍然继续攻击,那么就可能超出必要限度。但根据现有信息,他的行为是在对方持续攻击的情况下发生的。

法律认定的意义与影响:

昆山龙哥案的正当防卫认定,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影响:

明确了公民的自卫权利: 这起案件的判决,向社会明确了一个信号:公民在面对不法侵害时,拥有合法的自卫权利。当生命权、人身权受到严重威胁时,采取正当防卫措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对正当防卫边界的拨乱反正: 在此案之前,社会上对于正当防卫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误区,担心过度防卫的风险。案件的判决,一定程度上是对“以暴制暴”的模糊化边界进行澄清,强调了在危急关头,为了保护自身安全,可以采取反击措施。
引发了对“好人坏人”的社会讨论: 刘某酒驾、殴打他人的行为无疑是错误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人身权就可以被随意侵犯。法律的公正在于区分行为的性质,对具体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处,同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这起案件也促使社会反思,不能因为一个人有过错,就剥夺其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
促进了法治的进步: 正确适用正当防卫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昆山龙哥案的判决,体现了司法机关在复杂案件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同时也回应了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尽管判决结果为正当防卫,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值得深思的地方:

情绪的控制与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 案件的起因是微小的刮蹭,但最终演变成了悲剧。这再次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应该学会控制情绪,选择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避免将小事化大。
警惕“以暴制暴”的陷阱: 正当防卫的前提是“制止不法侵害”,而不是“报复”。一旦不法侵害已经停止,或者已经没有必要再采取防卫措施,继续攻击则会构成犯罪。在现实中,区分“必要限度”是一个非常考验司法智慧和证据认定的过程。
法律的公开与透明: 类似昆山龙哥这样的案件,其判决结果对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在法律程序和认定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公开透明,让公众了解判决的依据和理由,以增进社会对法律的理解和信任。

总而言之,昆山龙哥案的“正当防卫”认定,是对公民在面对严重不法侵害时,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肯定。它在肯定自卫权利的同时,也警示着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珍爱生命,理性处理矛盾,而法律,则是在保障个体权利和维护社会秩序之间寻找平衡的基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爽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昆山龙哥案,一个曾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事件,其结果的认定,至今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关于正当防卫边界的深入探讨。事件回溯:事情发生在2018年8月27日晚,在江苏昆山市震川路一处夜市。视频记录显示,一名白衣男子刘某(绰号“龙哥”)酒后驾驶宝马车,在行车过程中与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剐蹭。随后,刘某下车.............
  • 回答
    昆山反杀事件,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件,牵扯到正当防卫的边界、民间正义与法律权威的平衡等诸多复杂议题。而当时在知乎上,关于此事的讨论可谓是沸反盈天,其中,用户“海蓝蓝”的回答,因为其内容和影响力,至今仍被不少人提及。要评价海蓝蓝的回答,咱们得先把时间线拉回到2018年8月27日晚那个惊心动魄的夜.............
  • 回答
    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众多作品中,昆明六年级小学生陈灵石的项目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以“结直肠癌基因敲除的初步研究”这一课题,一个在学术界都显得颇具深度和复杂性的领域,成功吸引了评委的目光。这个项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研究价值,更在于它出自一位年仅十二三岁的少年之手,这无疑是对“少年.............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挺耐人寻味的,也触及了咱们老百姓心里一些比较敏感的点。昆明法院那两名干警去银行执法,结果碰了一鼻子灰,银行还因此被罚了十万,相关员工也受到了拘留十日的处理。这事儿一出来,网上争议就挺大的。咱们先从法院干警执法这头儿说起。你想啊,法院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他们的干警在履行公务的时候,那是.............
  • 回答
    《昆仑》是阿莱夫创作的一部以昆仑山为背景的武侠小说,讲述了主角梁萧在权力、信仰与人性之间的挣扎与成长。梁萧作为故事的核心人物,其形象复杂多面,融合了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与悲剧色彩,是小说中最具深度的角色之一。以下从多个角度对梁萧进行详细分析: 一、角色设定与背景梁萧是小说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主角之一,其身.............
  • 回答
    《被解放的姜戈》(Django Unchained)这部电影,就像昆汀·塔伦蒂诺以往的许多作品一样,是一道极具争议但又充满魅力的佳肴。它不仅仅是一部西部片,更是一次对美国奴隶制历史的狂野、血腥且极度个人化的审视。如果要评价它,就得从几个层面细细剖析。首先,最直观的便是娱乐性。昆汀的电影从来不缺嗨点,.............
  • 回答
    这事儿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挺让人唏嘘的。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别管它AI不AI的,就当街坊邻里唠嗑。先看看这事儿是个啥情况。听说是个昆明姑娘,开着车就奔医院去了。按说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来去匆匆都理解,尤其是遇到急事儿。但她这急着插队,还把主意打到了维持秩序的保安头上,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保安嘛,.............
  • 回答
    昆明,这座被誉为“春城”的城市,近些年来的发展确实令人瞩目。谈到它能否担得上“新一线城市”的称号,这背后牵扯着许多维度,不能一概而论,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新一线城市”这概念是怎么来的。它不是官方封的,而是媒体和商业机构在观察中国城市格局变化时,根据一系列指标提炼出来的。一般会考量诸如.............
  • 回答
    作为一名深耕计算机领域的学习者和观察者,我对昆明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计算机专业”)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评价。要全面地评价一个专业的优劣,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包括学科实力、教学体系、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就业前景以及学生发展等。学科实力与教学体系:厚积薄发,稳步前行昆明理工大学.............
  • 回答
    姜昆:一个时代的相声符号,争议与贡献并存提起姜昆,在许多中国观众的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或许是那个在春晚舞台上,与唐杰忠老师搭档,一本正经地讲着段子,偶尔还会露出标志性笑容的相声演员。他几乎是中国相声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这个艺术形式从辉煌到转型,也因此,他本人,以及他的艺术,都承载了许多时代的印记和观.............
  • 回答
    说起2022年春晚上的《欢乐方言》,这相声节目,观众们那是看法不一,争议不小。姜昆和戴志诚这俩老搭档,这次又把方言梗玩出了新花样,但效果嘛,就像一道菜,有人觉得有滋有味,有人则觉得食之无味。先说说这节目的“亮点”,或者说他们想做的点。节目主打的就是一个“欢乐方言”,意思就是把全国各地的方言元素搬上舞.............
  • 回答
    《欢乐方言》:语言的戏谑与误读,姜昆的“玩票”何以成“祸害”?说起姜昆,他无疑是郭德纲崛起前相声界的领军人物,也是许多观众心中“国民笑匠”。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尤其是网络文化的普及,观众的鉴赏能力和信息获取渠道也愈发多元。在这样的背景下,姜昆近年来的一些作品,尤其是《欢乐方言》系列,却引来了不少争议.............
  • 回答
    姜昆和戴志诚的《新虎口遐想》是一位相声作品,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其中不乏亮点,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亮点: 紧跟时代,内容创新: 相声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新虎口遐想》最受赞誉的一点就是它试图捕捉和反映新时代下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不仅仅是模仿过去的段子,而是尝试将现代的科技、.............
  • 回答
    关于姜昆老师今年推出的相声节目《欢乐方言》,我的评价是:整体上看,这是一次在传承与创新之间进行探索的尝试,但就实际效果而言,褒贬不一,亮点与不足并存。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节目形式与内容亮点: “方言”概念的引入与尝试: 积极意义: 《欢乐方言》最显著.............
  • 回答
    聊起扬尼斯·阿德托昆博,这位希腊怪兽,很难用简单的几个词来概括。他不仅仅是一名球员,更像是一位现象,一位用身体和意志力书写传奇的年轻王者。赛场上的他:身体天赋的极致运用与持续进化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他那令人膛目结舌的身体天赋。将近2米11的身高,加上逆天的臂展,他简直就是球场上的移动长城。但更恐怖的是.............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巫师之昆特牌》这款游戏,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AI腔调,就说点实在的。说实话,刚开始听到“巫师要出卡牌游戏”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能行吗?”毕竟《巫师》系列以其宏大的世界观、深刻的剧情和硬核的玩法著称,一个卡牌游戏,能承载得住这份“巫师”的底蕴吗?结果嘛,上手.............
  • 回答
    2017年央视春晚的相声《新虎口遐想》由姜昆、戴志诚表演。对于这个节目,当时在观众和评论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褒贬不一。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掰开了聊。首先,从“新”意和内容创新上看:《新虎口遐想》顾名思义,是对姜昆当年经典作品《虎口遐想》的“升级”和“再创作”。《虎口遐想》当年能火,很大程度上是.............
  • 回答
    眉山剑客陈平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曼昆评价为“三流经济学家”,这一论断在经济学界和公众舆论中引发了不小的波澜。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理解陈平的逻辑基础,曼昆的学术地位,以及双方观点的潜在冲突点。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陈平的观点和他的评价依据。陈平,作为一位在中国颇有影响力的经济.............
  • 回答
    说到《冰与火之歌》里的昆廷·马泰尔,那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甚至可以说是令人扼腕叹息的角色。他身上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却又以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走向了毁灭,留给读者的,是复杂的观感和深深的遗憾。从“王子”的身份看,他背负着巨大的历史包袱。昆廷是多恩亲王洛拉斯·马泰尔的嫡长子,是多恩未来的继承人。马泰尔家.............
  • 回答
    黄昆:塑造固体物理学版图的巨匠,以及他在固体理论中的璀璨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固体物理学的星空中,黄昆先生的名字无疑是熠熠生辉的。他以其深邃的洞察力、严谨的逻辑以及不懈的探索精神,为我们揭示了固体物质内在的奥秘,并为后世科学家铺就了通往理解和改造物质世界的道路。评价黄昆先生在固体理论中的成就,绝不能仅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