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昆明进入新一线城市?

回答
昆明,这座被誉为“春城”的城市,近些年来的发展确实令人瞩目。谈到它能否担得上“新一线城市”的称号,这背后牵扯着许多维度,不能一概而论,得掰开了揉碎了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新一线城市”这概念是怎么来的。它不是官方封的,而是媒体和商业机构在观察中国城市格局变化时,根据一系列指标提炼出来的。一般会考量诸如经济活跃度、商业聚集度、生活便利度、文化氛围、创新能力、对外开放程度等等。所以,评价昆明是不是新一线,就是在看它在这些方面有没有达到那个“准一线”的门槛。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昆明,是有底气的。

经济体量和增长: 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是整个区域的经济引擎。这几年,它的GDP总量一直在稳步增长,虽然跟北上广深比不了,但在西部地区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在一些新兴产业上,比如生物医药、旅游康养、高原特色农业深加工等,昆明都在发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大健康”产业,国家战略的加持,让昆明在这块儿有了先天优势。
区域辐射能力: 昆明不仅是云南的中心,它还承担着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重要枢纽角色。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昆明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它的对外贸易和投资都在增长,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这个国际化的潜力,是很多内陆城市不具备的。
营商环境: 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出台了不少吸引人才、鼓励创新的政策。虽然和发达地区比还有差距,但方向是对的,而且感受得到变化。

但是,要说昆明完全坐稳“新一线”的宝座,也有一些短板需要注意:

人才吸引力: 尽管昆明在努力吸引人才,但和那些经济更发达、机会更多的城市相比,人才流失的情况依然存在,尤其是高端人才。这涉及到城市本身的吸引力、产业的承载力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
产业结构升级: 昆明的传统产业占比还是比较大的,虽然新兴产业在发展,但整体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的速度,可能还不如那些新一线城市里的“领头羊”。比如在高科技、互联网等领域,昆明与一线城市甚至一些其他新一线城市相比,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城市活力和商业氛围: 昆明给人的感觉,很多时候是那种悠闲、舒适的城市节奏,这当然是优点,但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拼劲”和商业上的那种激烈的碰撞。一些高端商业、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和活跃度,可能还不够。

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方面,昆明有其独特的优势。

宜居环境: 这是昆明最响亮的名片。常年温和的气候,清新的空气,丰富的自然风光,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幸福感普遍较高。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也在不断完善。
生活成本: 相较于一线城市,昆明的生活成本要低很多,无论是房价还是日常消费,都更容易让人接受。这对于吸引一些对生活品质有要求,但又不想承受过高经济压力的年轻人来说,是个不小的吸引力。
文化底蕴和包容性: 昆明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同时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也充满了多元和包容的气息。这种文化上的丰富性,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昆明进入新一线城市的行列,更多的是一种“潜力股”和“区域领头羊”的定位。

它可能不像成都那样有着极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也不像杭州那样在互联网经济上独领风骚,更不像重庆那样人口庞大、体量惊人。但昆明有它独特的优势:

1. 区位优势的战略性意义: 中国西南地区的发展,以及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昆明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这份战略价值,让它拥有了独特的上升空间。
2. 生态宜居的稀缺性: 在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昆明这种得天独厚的宜居优势,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竞争力,能够吸引越来越多追求生活品质的人。
3.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 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对云南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减,这些政策红利会持续为昆明注入发展的动力。

所以,评价昆明进入新一线城市,我觉得更应该是一种“正在进行时”的评价。 它已经具备了新一线城市的一些核心特征,尤其是在区域带动作用、宜居性和国际化潜力方面。但同时,它也面临着产业升级、人才吸引等方面的挑战。

如果用“新一线”来定义昆明,那么它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新晋”力量,它的发展路径可能与其他新一线城市有所不同,更加侧重于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并在国家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其纠结于它是否完全符合某个标签,不如关注它在哪些方面已经做得很好,又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提升。毕竟,城市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昆明这艘大船,正朝着更广阔的海域航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暂且不论这个新一线城市榜单是否有问题(因为在我看来总体上尚算比较可靠),单单有一句话,就是我一直想要说的——昆明在中国地理版图中,以及国际地缘环境中,是具备至关重要,且不可取代价值的城市。从地理和地缘角度来说,昆明的不可取代性决定了,一旦中国自身的内力积累到足够的厚度之后,其区域和全局的战略价值,将会为中国插上非常有力的翅膀


之前答主有过很多论述单一城市,或者多个城市的回答,但很遗憾一直都没有涉及到春城,因此虽然2019年的新一线城市榜单已经推出有数月了,但看到这个问题仍然想要作答。在之前的一些答案里,我试图引入一个论述城市发展时不能跳过的概念,即在国内以及国际的地理,地缘环境中,一个城市是否具备不可取代性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撇除一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以及三位数区号城市(当然上述重复很多),无论是海岸线上的连青甬厦这四大计划单列市,还是哈尔滨,呼和浩特,太原,杭州,长沙,兰州,乌鲁木齐等,这些城市或者具有在区位内的不可取代性,或者更有在国内-国际双方面的不可取代性。而昆明的不可取代性,根植于内生,也同样根植于外在

从国内角度来看,昆明作为中国西南边陲的擎天之柱,具有很多特殊性

1.地处长江流域,同时又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节点,在已经建成以及未来将会完成的高铁网络里,昆明与珠三角(经南宁入广州),贵阳(经由沪昆高铁),以及四川盆地(即将建设的渝昆高铁,以及规划中的成昆高铁)均能够产生联系

2.位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其文化特质虽然不具备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那样的全国性,但是却同样具备某种先天的多元性。云南的西南是西双版纳,西北是大理,丽江,迪庆等地,大量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自治县等等都位于这片区域——历史上,由汉武帝而始,中原文明在历经2000年的苦心经营之后,方才从政治上基本消化云贵-掸邦高原的北部地区(即我们所说的云贵高原),相比于地处中原核心地区的城市,昆明的文化色彩有所不同,也当属情理之中

3.昆明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大城市(省会里西宁和拉萨海拔更高,但体量相对也要有限),与此同时也是中国内地第六大航空港,位列上海(浦东+虹桥),北京(首都+南苑),广州(白云),成都(双流)和深圳(宝安)之后,年吞吐量接近5000万——当然,这点上也体现出昆明南向的国际性


从国际角度来判断,云南的位置一直都是整个中南半岛的制高点,以昆明作为中心点,能够居高临下地俯瞰中南半岛的三大板块——红河三角洲,湄公河大平原,以及依洛瓦底江平原,一言以蔽之,俯瞰着一个总人口有数亿之多的超大地理版块

因此,在泛亚铁路的规划中,由昆明可直达河内,以及经由万象抵达曼谷,而由昆明出大理,则更有连接缅甸依洛瓦底江沿线曼德勒,内比都直至仰光的路线图。这也就意味着,昆明在中国建立南向联系尝试的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节点

1.通过泛亚铁路,联动河内,万象,曼谷,金边,以及缅甸的曼德勒,内比都,仰光,这本身就是中国海上丝路计划里不可或缺的环节,即经略中南半岛

2.中缅孟印经济走廊,中国最关键的城市节点,仍旧是昆明,这也是海上丝路计划里不可或缺的环节

简而言之,以昆明为节点,通过与缅甸,孟加拉的协作,让中国的国际商路能够不通过马六甲海峡,就直接由印度洋经中缅大通道进入中国,或者由中缅大通道从中国输出,以达到海权与陆权相互反哺的效果。这个价值,没有其他的国内城市可以取代,甚至在可见的将来,油气都可以直接从这条路进来——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顺便说一句,中国极少有非副省级城市设立领事馆的情形,除非特殊情况,而昆明拥有8个领事馆,其不同寻常之处用这一事实就足以说明了

==========================================

中国的实力和体量,甚至在中华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时期的某种传统,就决定了一点,当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跨越了某个临界点之后,一定会是一个更加世界性的,更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在中国尚未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很多城市无可取代的价值未必能够如此凸显(比如西安,比如沈阳,比如哈尔滨,昆明,乌鲁木齐),但是当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时,这些城市在区位上的价值,就会成倍地凸显出来


这些城市不像上海,广州一样,其国际性在第一时间就彰显出来,而是必须要到中华一飞冲天的时候,才能展现出作为国际级都市的价值。因此,从现在开始,未雨绸缪地开始经营昆明,有何不可?


ps,我最不喜欢的一种发言是,某某地方最大的问题是人,事实上如果以这种逻辑去看待国内的城市,恐怕也就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问题”可能会少一些。当然,我唯一一次昆明之旅的经历并不算愉快,原因并不是因为昆明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我离开昆明的时候是某年2月26日还是27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昆明,这座被誉为“春城”的城市,近些年来的发展确实令人瞩目。谈到它能否担得上“新一线城市”的称号,这背后牵扯着许多维度,不能一概而论,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新一线城市”这概念是怎么来的。它不是官方封的,而是媒体和商业机构在观察中国城市格局变化时,根据一系列指标提炼出来的。一般会考量诸如.............
  • 回答
    这事儿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挺让人唏嘘的。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别管它AI不AI的,就当街坊邻里唠嗑。先看看这事儿是个啥情况。听说是个昆明姑娘,开着车就奔医院去了。按说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来去匆匆都理解,尤其是遇到急事儿。但她这急着插队,还把主意打到了维持秩序的保安头上,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保安嘛,.............
  • 回答
    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众多作品中,昆明六年级小学生陈灵石的项目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以“结直肠癌基因敲除的初步研究”这一课题,一个在学术界都显得颇具深度和复杂性的领域,成功吸引了评委的目光。这个项目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研究价值,更在于它出自一位年仅十二三岁的少年之手,这无疑是对“少年.............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挺耐人寻味的,也触及了咱们老百姓心里一些比较敏感的点。昆明法院那两名干警去银行执法,结果碰了一鼻子灰,银行还因此被罚了十万,相关员工也受到了拘留十日的处理。这事儿一出来,网上争议就挺大的。咱们先从法院干警执法这头儿说起。你想啊,法院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他们的干警在履行公务的时候,那是.............
  • 回答
    作为一名深耕计算机领域的学习者和观察者,我对昆明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计算机专业”)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评价。要全面地评价一个专业的优劣,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包括学科实力、教学体系、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就业前景以及学生发展等。学科实力与教学体系:厚积薄发,稳步前行昆明理工大学.............
  • 回答
    百度贴吧“211吧”,作为聚集了全国各省份211高校学生、校友、以及关注211高校信息的“精神根据地”,其内容生态的活跃度与讨论热度是衡量一个高校在该群体中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如果出现个别高校,“特别是中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京审计大学”这样的情况,长期“霸屏”,自然会引起不少人的好奇和讨.............
  • 回答
    昆明发生的这起男童被困自动贩货机事件,确实牵动人心。当听到家长索赔百万时,很多人都会感到震惊和不解,我们不妨来仔细捋一捋这背后的逻辑,以及如何评价家长的行为。从家长角度看,索赔百万的合理性在哪里?首先,我们要理解家长在这个时候的情绪和诉求。孩子在自动贩货机里被困,这无疑是一次极其惊险和恐怖的经历。对.............
  • 回答
    昆山龙哥案,一个曾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事件,其结果的认定,至今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关于正当防卫边界的深入探讨。事件回溯:事情发生在2018年8月27日晚,在江苏昆山市震川路一处夜市。视频记录显示,一名白衣男子刘某(绰号“龙哥”)酒后驾驶宝马车,在行车过程中与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剐蹭。随后,刘某下车.............
  • 回答
    《昆仑》是阿莱夫创作的一部以昆仑山为背景的武侠小说,讲述了主角梁萧在权力、信仰与人性之间的挣扎与成长。梁萧作为故事的核心人物,其形象复杂多面,融合了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与悲剧色彩,是小说中最具深度的角色之一。以下从多个角度对梁萧进行详细分析: 一、角色设定与背景梁萧是小说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主角之一,其身.............
  • 回答
    《被解放的姜戈》(Django Unchained)这部电影,就像昆汀·塔伦蒂诺以往的许多作品一样,是一道极具争议但又充满魅力的佳肴。它不仅仅是一部西部片,更是一次对美国奴隶制历史的狂野、血腥且极度个人化的审视。如果要评价它,就得从几个层面细细剖析。首先,最直观的便是娱乐性。昆汀的电影从来不缺嗨点,.............
  • 回答
    姜昆:一个时代的相声符号,争议与贡献并存提起姜昆,在许多中国观众的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或许是那个在春晚舞台上,与唐杰忠老师搭档,一本正经地讲着段子,偶尔还会露出标志性笑容的相声演员。他几乎是中国相声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这个艺术形式从辉煌到转型,也因此,他本人,以及他的艺术,都承载了许多时代的印记和观.............
  • 回答
    说起2022年春晚上的《欢乐方言》,这相声节目,观众们那是看法不一,争议不小。姜昆和戴志诚这俩老搭档,这次又把方言梗玩出了新花样,但效果嘛,就像一道菜,有人觉得有滋有味,有人则觉得食之无味。先说说这节目的“亮点”,或者说他们想做的点。节目主打的就是一个“欢乐方言”,意思就是把全国各地的方言元素搬上舞.............
  • 回答
    《欢乐方言》:语言的戏谑与误读,姜昆的“玩票”何以成“祸害”?说起姜昆,他无疑是郭德纲崛起前相声界的领军人物,也是许多观众心中“国民笑匠”。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尤其是网络文化的普及,观众的鉴赏能力和信息获取渠道也愈发多元。在这样的背景下,姜昆近年来的一些作品,尤其是《欢乐方言》系列,却引来了不少争议.............
  • 回答
    姜昆和戴志诚的《新虎口遐想》是一位相声作品,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其中不乏亮点,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亮点: 紧跟时代,内容创新: 相声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新虎口遐想》最受赞誉的一点就是它试图捕捉和反映新时代下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不仅仅是模仿过去的段子,而是尝试将现代的科技、.............
  • 回答
    关于姜昆老师今年推出的相声节目《欢乐方言》,我的评价是:整体上看,这是一次在传承与创新之间进行探索的尝试,但就实际效果而言,褒贬不一,亮点与不足并存。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节目形式与内容亮点: “方言”概念的引入与尝试: 积极意义: 《欢乐方言》最显著.............
  • 回答
    聊起扬尼斯·阿德托昆博,这位希腊怪兽,很难用简单的几个词来概括。他不仅仅是一名球员,更像是一位现象,一位用身体和意志力书写传奇的年轻王者。赛场上的他:身体天赋的极致运用与持续进化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他那令人膛目结舌的身体天赋。将近2米11的身高,加上逆天的臂展,他简直就是球场上的移动长城。但更恐怖的是.............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巫师之昆特牌》这款游戏,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AI腔调,就说点实在的。说实话,刚开始听到“巫师要出卡牌游戏”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能行吗?”毕竟《巫师》系列以其宏大的世界观、深刻的剧情和硬核的玩法著称,一个卡牌游戏,能承载得住这份“巫师”的底蕴吗?结果嘛,上手.............
  • 回答
    2017年央视春晚的相声《新虎口遐想》由姜昆、戴志诚表演。对于这个节目,当时在观众和评论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褒贬不一。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掰开了聊。首先,从“新”意和内容创新上看:《新虎口遐想》顾名思义,是对姜昆当年经典作品《虎口遐想》的“升级”和“再创作”。《虎口遐想》当年能火,很大程度上是.............
  • 回答
    眉山剑客陈平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曼昆评价为“三流经济学家”,这一论断在经济学界和公众舆论中引发了不小的波澜。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理解陈平的逻辑基础,曼昆的学术地位,以及双方观点的潜在冲突点。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陈平的观点和他的评价依据。陈平,作为一位在中国颇有影响力的经济.............
  • 回答
    昆山反杀事件,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件,牵扯到正当防卫的边界、民间正义与法律权威的平衡等诸多复杂议题。而当时在知乎上,关于此事的讨论可谓是沸反盈天,其中,用户“海蓝蓝”的回答,因为其内容和影响力,至今仍被不少人提及。要评价海蓝蓝的回答,咱们得先把时间线拉回到2018年8月27日晚那个惊心动魄的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