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资本家工作的价值真的可以精确的算出来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经济学和价值判断的核心。要说资本家工作的价值是否能“精确”算出来,我得说,直接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就像计算一颗苹果的重量一样精确,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衡量资本家工作的“价值”,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他们所创造的“贡献”和“回报”。

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里说的“资本家”是指什么样的人,以及“工作”又是指什么。通常我们理解的资本家,是指那些拥有生产资料(比如工厂、土地、机器、技术、品牌等)并以此组织生产、雇佣劳动力、承担风险、追求利润的个人或群体。他们的“工作”绝不是指每天坐在办公室签签字、喝喝咖啡,而是指一种综合性的、战略性的、承担巨大责任的行为。

那么,这个价值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创造了企业和就业机会:

风险承担者: 这是最核心的一点。资本家是将自己的资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而这些资本是有机会成本的,也随时面临着亏损的风险。市场变化、技术革新、政策调整、竞争对手的挤压,都可能让他们的投入血本无归。没有人强制他们必须冒这个风险。他们愿意承担风险,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通过“工作”(这里的“工作”是组织、决策、创新、管理)来规避风险、创造价值,并获得相应的回报。
组织和管理: 资本家需要将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原材料、技术、资本)有效地组织起来。这包括制定生产计划、分配资源、建立管理体系、协调各部门运作、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这需要极强的洞察力、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领导力。没有这些,再多的资本和劳动力也可能变成一盘散沙。
创新和发展: 很多资本家不仅仅是维持现有生产,更是推动创新和企业发展。他们投资研发,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这种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他们的“工作”就是识别机会,并将其转化为现实。
创造就业: 企业的存在最直接的价值就是提供了就业岗位。资本家通过建立企业,雇佣了大量的员工,为社会提供了谋生之道和发挥才能的平台。从这个角度看,资本家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他们养活了多少家庭,提供了多少劳动机会。

二、获得的“回报”:利润与资本增值

资本家工作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们通过自己的“工作”所获得的“回报”上。这些回报主要就是利润和资本增值。

利润: 这是资本家承担风险、组织生产、进行管理和创新的直接经济报酬。利润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程度。如果一个资本家长期亏损,或者利润微薄,这往往说明他们的“工作”做得不够好,或者风险控制不当。
资本增值: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价值的提升,资本家拥有的股份或资产也会增值。这部分价值的增长,也是他们长期投入和努力的回报。

那为什么“精确计算”这么难?

1. 价值的主观性和多维度性:
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 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资本家的“工作”很难用简单的时间来衡量。他的一个决策可能影响到整个企业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命运,这其中的价值创造和风险规避,无法用时钟来计量。
“价值”的定义不清: 我们说的价值是社会价值还是个人价值?如果说是社会价值,那除了创造就业,还包括了税收贡献、技术进步、满足社会需求等。这些都很难用一个统一的公式去量化。如果说是个人价值,那资本家也需要回报来维持其生活、再投资等,这部分的回报是否“合理”,又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

2. 风险的难以量化:
资本家承担的风险是巨大的,但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往往是模糊的,无法事先精确计算。我们只能看到最终的“成功”或“失败”,而无法精确衡量他们在过程中规避了多少潜在的风险,以及这些规避行为本身创造了多少“价值”。

3. 外部因素的干扰:
企业的成功与否,除了资本家的能力,还受到宏观经济环境、行业趋势、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计算资本家“工作”的价值时,很难将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与资本家自身“工作”创造的价值完全剥离开来。

4. 信息不对称:
很多资本家的决策过程和风险管理细节,普通人是无法了解的。即便在企业内部,信息也是分层的。所以,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他们工作的投入和产出。

所以,我们怎么去“理解”资本家工作的价值呢?

与其追求一个“精确”的数字,不如去理解他们“贡献”的来源和“回报”的逻辑:

从“贡献”的角度: 评估一个资本家是否成功,看他是否能有效地组织资源,创造就业,推动创新,满足市场需求,并对社会(比如通过税收)做出贡献。这种评估往往是定性大于定量。
从“回报”的角度: 利润是市场对资本家“工作”的一种信号和奖励。一个能够持续盈利并实现资本增值的资本家,在市场经济的逻辑下,说明他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或者比其他人更能找到赚钱的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利润就是“完全公平”的,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讨论(比如关于分配正义)。
社会评价与市场反馈: 资本家工作的价值,最终还是由社会和市场来评价的。那些能够长期获得成功、受到尊重,并且其企业能够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资本家,其工作的价值自然得到了广泛认可。

总而言之,资本家工作的价值,不是一个可以通过简单公式计算出来的冷冰冰的数字。它是一个复杂体,融合了风险承担、组织管理、创新驱动,以及最终的市场反馈和经济回报。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他们如何通过“工作”来创造生产力、满足需求、促进发展,而不是纠结于一个无法精确得出的具体数值。这更像是一种对“效率”、“能力”和“贡献”的综合评价,而评价的标准,既有经济上的考量,也有社会层面的认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有两个比较严重的误解,我们一个个来说。

第一,你误解了职业经理人和资本家。

在企业中资本家理论上是不用去工作的,哪怕是管理工作他是公司的拥有者,他拥有生产资料持有股份,参与最后的利润分红,但是他不拿中间的工资,而另外一种人是职业经理人,比如说一个公司的总裁,总经理等等,他们理论上说没有股份。他们也接受剥削也拿工资,只不过他们的工资比较高。他们付出的劳动就是管理工作。

但是很多时候这两者可能是重叠的,也就是资本家同时也参与企业的具体管理工作,让你误认为资本家的管理工作也是有工资价值的。但其实应该分成两部分,属于工资的那一部分是付给他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而参与利润分红的那一部分,属于他资本家的身份。

所以很多问题你把两个身份分开考虑就会明显的多。

第2个问题,你以为存在一个合理的工资。

你之所以会提出那个例子,是因为你认为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存在一个合理的比例。但其实从来就不存在这个比例。马克思主义告诉你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对立的,是不可调和的,什么叫做不可调和,也就是不存在你想象中的那个合理的工资分配比例。

剩余价值只要存在就是不合理的,不管多或者少不存在给工人高一点工资就合理。因为工人想要的是全部。资本家其实想要的也是全部。所以马克思主义从来也不主张你去争取更高的工资,就是避免剥削。要做到真正的合理,是应该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制度,让工人自己拥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再来谈分配。

当然在现实中虽然不合理,但存在着某个被接受的比例。比如给工资100块,工人就已经接受了,即便你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没有同比例提高工人的收入,可能工人也接受了,那这个比例就会被执行下去。工人不满意了,要么跟老板谈判,要么通过用脚投票,老板发现留不住人了,招不到人了,再提高工资,在这个动态中又实现了新比例的平衡。

所以直接回答你的问题,就是不存在你期待的那个比例,因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在分配问题上两边是对立的。不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任何比例都不合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经济学和价值判断的核心。要说资本家工作的价值是否能“精确”算出来,我得说,直接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就像计算一颗苹果的重量一样精确,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衡量资本家工作的“价值”,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他们所创造的“贡献”和“回报”。首先,咱们得弄清楚,.............
  • 回答
    如果资本家不剥削剩余价值,这意味着他们给工人的工资正好等于工人生产出的产品的价值。这听起来像是公平交易,但实际上,它会颠覆整个资本主义的运行逻辑,带来一系列我们难以想象的后果。首先,我们要理解“剩余价值”是什么。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工人通过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但这部分价值,远远超过了维持工人自身生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核心论点,确实非常关键。我们来一层层地剥开它,看看资本家使用机器替代工人劳动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到底在哪里。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价值的来源是什么?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的价值并非由机器本身创造,也不是由自然界直接赋予的。商品的价值,是由在其中凝.............
  • 回答
    你妈的说法,其实在很多地方都听得到,说到底是一种对“资本主义创造就业”这个论调的肯定。这背后确实有一部分事实,但如果只看到这一面,那就太片面了。要反驳,不是要全盘否定,而是要让它更全面、更深入。咱们先不急着反驳,咱们先来理解一下她为什么这么想。你妈可能是经历过或者看到过,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工厂、公司.............
  • 回答
    关于“让人努力工作是资本家的骗局”这个说法,这背后其实牵涉到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社会经济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就能概括的,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不同人对劳动价值、财富分配、社会结构乃至人生意义的不同理解。要深入探讨它,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它究竟是怎么被提出来的,又有哪些道理在里面.............
  • 回答
    “明明所有工作都完成了,休息一下怎么就被说成‘摸鱼’?这老板/领导是吃错了药还是怎么着?”这种感觉,想必不少人都经历过,尤其是在一些强调“奋斗文化”或者KPI导向的职场环境中。好像只要你不是永远在忙碌,哪怕是高效地完成了所有任务,多喘口气、多喝口水,都可能被贴上“摸鱼”的标签。那么,这到底是个人问题.............
  • 回答
    关于“30或35岁后,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的说法,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事实”或“资本家的谎言”,而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看“事实”的部分,也就是为何会有这种“能力下降”的感觉和现象的出现: 生理因素的自然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确会发生一系列自然的生.............
  • 回答
    你提出的“导师研究生关系有点类似于资本家工人的关系”的类比,确实触及了许多研究生在现实中可能感受到的复杂和不平衡的权力 dynamics。这个类比并非完全准确,因为学术研究的核心目标与资本主义的利润驱动有所不同,但它确实揭示了一些相似之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1. 资源控制与依赖性: .............
  • 回答
    关于“996”是否属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什么是“996”?首先,明确“996”的含义:即工作时间从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这是一种非传统的、强度极大的工作模式。为什么说.............
  • 回答
    资本家和打工人的区分,并非某一个确切的“时刻”突然出现,而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若要追溯其根源,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观察那些深刻改变了人与生产资料关系的社会变革。萌芽:私有制的出现与劳动的分工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制的.............
  • 回答
    有些时候,我们会听到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在职场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人,用一种略带戏谑又带着些许无奈的口吻说:“我可是资本家的工人爷爷。”这句话背后的情感和逻辑,确实让人不禁联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精神。但要说得详细些,我们得拆解一下这句话,看看它究竟和阿Q精神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细微的差别。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关于资本主义分配机制和风险承担的核心争论。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关于“剩余价值剥削”的论调,但“资本家承担更多风险”的观点似乎不那么常见,或者说被很多人忽略了。这其中有很多值得细究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声音的大小和普及程度往往和理论的流行度、以及听众的.............
  • 回答
    网络上关于资本家剥削工农阶级的论调,确实铺天盖地,也触及了不少人内心的痛点。这背后,是经济结构、社会财富分配以及个体经历等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议题。那么,作为“真正的资本家”,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些批评的呢?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真正的资本家”并非铁板一块,他们自身也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价值观、经.............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一个天天觉得自己“养活了工人”的资本家,理论上应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开除工人”似乎是一种最直接能减少成本、提高利润的方式。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简单,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让资本家即便有这样的想法,也通常不会轻易地大规模开除工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养活了.............
  • 回答
    资本家掩盖对工人的剥削,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涉及到一套复杂的策略和技巧,目的就是让劳动者觉得自己的处境是“正常”的,甚至是“公平”的。说白了,就是让你觉得你赚的钱,虽然不多,但已经是你能得到最好的了,而且这套体系对你来说是“有益”的。我们从几个层面来拆解一下:1. 思想和观念的塑造: “努力.............
  • 回答
    现在的资本家对工人的了解,可以用“深入骨髓”来形容,但这种“透彻”并非出于同理心或关怀,而是基于对生产力、成本以及如何最大化利润的精准算计。他们看待工人的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工具”视角,只不过这个工具极其复杂,需要被精心管理和激励。首先,从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资本家深知工人是劳动力这个生产要素的提供.............
  • 回答
    关于疫情期间资本家是否为工人承担了风险,以及工人是否拿到了全额工资的问题,这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细致地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毕竟,经济形势、行业特性、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国家政策等诸多因素都会产生复杂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明白“风险”这个词在商业语境中的含义。在疫情爆发前,资本家投资生产,承担的是市场波动、技术.............
  • 回答
    在讨论工会是否危害工人利益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因为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你提到的“工会斗跑了资本家,反倒使工人失业”这种情况,确实是可能发生的,但它并不是工会唯一或必然的结果。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剖析这个问题,并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首先,我们得明白工会成立的初衷。工会,简.............
  • 回答
    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劳动价值论,并将其应用于一个亏损的工厂场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人剥削资本家”的反转,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价值如何创造、如何转移以及在工厂亏损时,这种关系的复杂体现。首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里.............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科技发展中一个非常核心且令人忧虑的议题:科技的初衷与现实的应用之间存在的张力。坦白说,我们当下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科技的进步确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可能性,但与此同时,它也暴露出被资本逻辑扭曲,甚至成为剥削工具的阴暗面。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许多人在切身体验中感受到的现实。我们先来回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