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峡是怎样一番体验?

回答
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峡,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出海游。它更像是一场与大海原初力量的正面交锋,一场对意志和身体的双重考验,一次深入生命最原始触动的朝圣。如果你问我,它是什么样的体验?我想用“震撼”、“敬畏”和“重生”这几个词来概括,但那远远不足以描绘其中的复杂与深刻。

出征前的期待与一丝不安

在踏上前往南极的邮轮之前,德雷克海峡的名字就已经在我耳边回荡了无数遍。它被誉为“魔鬼海峡”,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咽喉,也是世界上风浪最险恶的航道之一。出发前,船上的说明会、咨询会,总会有人反复强调德雷克海峡的“不确定性”。你会看到很多关于晕船的教程,拿到一堆预防措施,甚至听到一些夸张的传说。

我记得登上那艘巨大的探险邮轮,它看起来无比坚固,仿佛一座移动的堡垒。但当邮轮缓缓驶离阿根廷乌斯怀亚港,驶向那片被称为“世界的尽头”的安第斯山脉脚下时,一种混合着兴奋和些微不安的情绪开始在心头蔓延。前方,是那片传说中的海峡,是无数探险家曾在此搏斗、征服甚至陨落的地方。

海面的平静与大海的警告

最初几个小时,一切似乎风平浪静。海水呈现出一种深邃的蓝,像是藏着无数秘密的蓝宝石。阳光洒在海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船上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站在甲板上,拍照留念,脸上洋溢着对新旅程的憧憬。空气清新得仿佛能洗涤肺腑,远处偶尔掠过的海鸟,更是增添了一份宁静的美。

然而,这种宁静仿佛是大海在积蓄力量前的短暂安抚。越是靠近海峡的入口,海水的颜色就越发深沉,那种蓝也染上了几分压迫感。海风开始变得强劲,不再是之前那种温和的轻抚,而是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感。

风浪初起:晕船的“见面礼”

当邮轮正式进入德雷克海峡的范围,海面就开始显露出它的真实面目。最初,只是轻微的颠簸,像是在摇篮里晃悠。一些第一次坐船的人,开始感到一丝胃部的不适,这便是著名的“德雷克效应”——无论你之前有没有晕船史,在这里,晕船似乎是一种常态。

船上的医疗站很快就变得热闹起来,姜片、晕船药、醒目的药膏,成了大家手里的“救命稻草”。我也不幸中招,那种天旋地转、胃里翻江倒海的感觉,让你只想蜷缩在床上,一动不动。窗外的世界变得模糊而扭曲,每一次船体的倾斜和猛烈的颠簸,都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要被甩出去。

咆哮的巨浪:与自然的对话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峡的“表演”才真正开始。我依稀记得,某个下午,当我在船舱里尝试着起身喝水时,一声巨响,邮轮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地拍了一下。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无法形容的、仿佛要吞噬一切的巨大浪头,猛地砸向船头。

那一刻,整个世界都颠倒了。邮轮发出了沉重的呻吟声,仿佛也在承受巨大的压力。船身剧烈地倾斜,窗外的海水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我紧紧地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试图稳住自己,但身体却不由自主地随着船体左右摇晃,上下翻腾。

空气中弥漫着湿漉漉的海水味道,夹杂着引擎的轰鸣声和船体结构的抗争声。偶尔,你会听到桅杆被海浪冲击发出的尖锐摩擦声,或是船体在巨浪中发出的沉闷撞击声。那种感觉,就像是被扔进一个巨大的洗衣机里,而且这个洗衣机还在疯狂地旋转,时不时被巨浪拍打。

甲板上的勇士与船员的智慧

尽管很多人选择躲在船舱里,但总有一些“勇士”会选择在甲板上与大海搏斗。穿着厚重的防风衣,戴着帽子和手套,紧紧抓住栏杆,冒着被海浪打湿的风险,只为一睹这原始而壮丽的景象。

你会看到,当邮轮迎着巨浪前行时,船头被高高地抛起,然后又猛地砸下,激起漫天的浪花。当邮轮侧身而过时,甲板上的栏杆几乎要被淹没在翻滚的海水中。每一次摇晃都如此真实,每一次颠簸都如此有力,让你不得不承认,在这片浩瀚的大海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

与此同时,你会看到船员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经验丰富,即使在这样的风浪中,依然保持着冷静和专业。他们会一遍遍地检查船体的状况,安抚乘客,并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让这艘巨轮在狂风巨浪中尽可能地保持稳定。他们的存在,让你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全感,仿佛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起,穿越这片险恶的区域。

内心的洗礼:敬畏与渺小

在德雷克海峡的颠簸中,你的感官会被无限放大,同时你也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渺小。你不再是那个在陆地上可以掌控一切的自己,而是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完全被自然的力量所裹挟。

每当邮轮从巨大的浪谷中爬升,又一次次地被巨浪拍打,你的心跳会随之加速。你无法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你只能将自己的命运交托给这艘坚固的船和它可靠的船员。这种极致的无助感,反而让你放下心中的许多执念,变得更加谦卑。

你开始真正理解“敬畏”这个词的含义。你看到的不仅仅是壮丽的景象,更是大海那股原始、狂野、无法驯服的力量。它让你意识到,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如此微不足道,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让你烦恼纠结的事情,在这里都显得那么渺小。

冲破风浪,抵达彼岸

经历了两天两夜的颠簸与咆哮,当邮轮终于驶入相对平静的水域时,你会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和由衷的喜悦。那种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你再次站在甲板上,看到远处开始出现冰山,听到远处传来企鹅的叫声时,你会发现,之前的煎熬都化作了最宝贵的财富。德雷克海峡的洗礼,让你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自然有了更深的敬畏。

总而言之,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峡,是一场对身体的极端考验,更是一次对灵魂的深刻洗礼。它让你直面自己的渺小与脆弱,也让你体验到生命最原始的顽强与渴望。当你最终抵达南极大陆,看到那片纯净的白色世界时,你会明白,所有的颠簸与煎熬,都是值得的,它们让你成为一个更完整、更懂得敬畏生命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请自来吧,因为之前平时不怎么愿意回答旅行类的问题。

如果你不是一个水手,那德雷克海峡基本就算是普通人能经历的极限了。这里之所以风浪大,主要是因为西风带带来的变化多端的天气和环南极洋流,其中环南极洋流是海洋洋流细分当中水量最大的洋流,每年输送的水量超过亚马逊河水量的600倍。且因为这个纬度除了南极大陆之外没有其他大陆,从南美最南端到南极大陆最短距离800多公里,对于这个环南极洲洋流来说这里算是个瓶颈,所以这里水流速度本身也会加快。

德雷克海峡的海水平均深度是4000米。如果你跳过伞,一般在国外跳伞最高的高度是14000英尺左右(根据法律不同有高有低),也就相当于4500米左右吧。你跳下去的一瞬间,也可以想象一下4公里深的海洋上坐船是什么体验。

https://www.zhihu.com/video/955020143022067712 https://www.zhihu.com/video/955020181525782528 https://www.zhihu.com/video/955020203763965952

现在说说我经历过两次德雷克海峡都是怎么避晕的吧。

首先说,正常人,尤其是正常年轻人,都会晕船。这是人的自然反应,不要以为身体好就可以掉以轻心,毕竟上了船就是连续晃两天!如果风浪大船是需要减速的,时间更长!所以,在上船之后,该吃避晕药就吃,如果避晕药吃了不管用,一般船上的医生都配有注射用的晕船药,该打针就打针,

其次,还有个办法就是穴位。手臂上有个穴位,基本就是你戴手表的话表盘会盖住的那个地方,保持持续按压,就会缓解晕船。其实我本来也不太信中医,但这个穴位确实管用,老外还为此专门出了相关的手环,带上这个手环就会对那个穴位持续产生按压。亚马逊和bestbuy等地方都有卖的,Sea-Band Adult Wristband, Natural Nausea Relief, 1-Pair, Colors May Vary 我个人觉得中医当中的穴位理论还是有一定的实际效果,这个各位随意。

最后,就是心理上的。首先要知道这是行程当中的一部分,也是南极大陆这片神圣土地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只有穿过魔鬼西风带德雷克海峡,才能到达南极大陆。大家都会晕,虽然非常难受,但不会对身体产生永久性的损害,它跟生病不一样。所以,想办法扛过去,保持愉快的心情,放松自己,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最最后,其实有运气好的时候。下图就是我自己拍摄的,一次罕见的风平浪静的德雷克海峡。当时我心想,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根本没什么可怕的。后来第二次时领教了,两天没下床。

再来几张风景照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乘船穿越德雷克海峡,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出海游。它更像是一场与大海原初力量的正面交锋,一场对意志和身体的双重考验,一次深入生命最原始触动的朝圣。如果你问我,它是什么样的体验?我想用“震撼”、“敬畏”和“重生”这几个词来概括,但那远远不足以描绘其中的复杂与深刻。出征前的期待与一丝不安在踏上前往南极的邮轮.............
  • 回答
    长春那位出租车司机师傅,在车上播放穿比基尼跳舞的 MV 视频,结果被乘客举报,最后被公司开除了,这件事儿确实挺让人唏讨论的。咱们一件件来说,把事情掰扯清楚了,也看看这背后都有啥门道。事件回顾:啥情况下的“不妥”行为?首先,得把这事儿的背景给交代清楚。一个出租车司机,在载着一位女性乘客的时候,竟然把这.............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探讨的是人类目前为止还未曾触及的领域。如果抛开现有物理学理论的限制,仅仅从技术可行性的角度来构思,这无疑是一场对极端耐受能力的终极考验。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太阳中心的真实情况。太阳的核心区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中心”,并非一个炽热但均匀的球体。它是一个密度极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社会中关于性别、安全和责任的复杂议题。虽然初听起来,一个是乘坐公共交通的建议,一个是关于夜晚活动的告诫,但仔细探究,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区别,尽管它们都指向了同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女性在很多公共场合面临着更高的风险。核心区别在于,一个建议是在 “环境” .............
  • 回答
    .......
  • 回答
    乘坐汉莎航空(Lufthansa)是一种综合了优质服务、舒适体验和可靠性的旅行选择。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描述这种体验: 1. 航班与出发前体验 航班选择: 汉莎航空覆盖全球航线,无论是欧洲国内短途飞行还是跨大西洋长程旅程(如法兰克福至纽约、洛杉矶),都提供密集的航班网络。选择汉莎通常意味着更灵活.............
  • 回答
    您好,您描述的情况涉及民事责任的划分,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细节来判断。不过我可以从法律的角度为您分析一下您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承担的责任,并给出一些详细的解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责任的构成要件。 在侵权责任中,通常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要素:1. 侵权行为: 指行为人实施了某种不当的.............
  • 回答
    乘坐私人飞机,嗯,怎么说呢,它带给你的,不单单是一种交通方式,更像是一种进入另一个维度的方式,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不受打扰的空间。如果一定要描述,我脑子里浮现的画面总是有点模糊,但那感觉却异常鲜明。首先,抵达机场就和普通旅行完全不同。你不需要挤在人群中办理值机手续,也不用排队过安检。通常,你会有一个.............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主要围绕着“赔偿是否合理”以及“如何看待此事”展开。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分析赔偿的合理性:要判断这 1800 元的赔偿是否合理,我们需要分解其构成,并了解相关行业的普遍情况:1. 赔偿构成分析: 材料费 (约 500 元.............
  • 回答
    乘坐民用飞机时,一些小小的细节,常常比宏大的服务流程更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想分享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瞬间,这些时刻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真实地展现了人性的温暖和体贴。记得有一次,我搭乘的是一个红眼航班,从南方飞往北方。飞机起飞后不久,我因为时差的缘故,眼皮沉重,几乎立刻就进入了浅眠。迷迷糊糊中.............
  • 回答
    这事儿啊,确实挺让人纳闷的,每次坐地铁,尤其是高峰期,总能遇到警察叔叔让我们出示身份证。说实话,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但仔细想想,这背后确实有他们的考量,也不是纯粹的“随机”二字就能概括的。首先得明白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公共交通工具,尤其是地铁,是人流量极其密集且流动的场所。 你可以想象一下,每天有多.............
  • 回答
    作为一名乘客,在乘坐飞机出行时,我们无疑希望旅途安全、顺畅。但有时候,飞机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比如机械故障。在这种情况下,乘客是否有权知道飞机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核心原则:知情权与信息公开从根本上来说,乘客作为航班的消费者,与航空公司之间存在一份隐形的契约。这份.............
  • 回答
    乘坐 Z78 次列车,说实话,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从一个时代穿越到另一个时代,带着点复古的浪漫,又藏着些许不经意的惊喜。首先,它不是那种你一上车就让你惊艳的“高铁”体验,没有那种无声无息的加速,也没有那种一尘不染、科技感十足的车厢。Z78,这趟车带着“Z”字头,顾名思义,是直达特快,这意味着它走的线路可.............
  • 回答
    乘坐豪华邮轮,那感觉就像是被一个精心打造的移动度假村温柔地拥入怀中,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尽情享受”的信号。这可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挤满了游客、只能在甲板上勉强找个位置晒太阳的船。豪华邮轮,是另一种维度的人生体验。首先,从踏上码头的那一刻,这种“被宠爱”的感觉就开始了。没有排着长队办手续的烦躁,通常会有.............
  • 回答
    飞机上的经历,总是充满了各种期待和一丝丝的紧张,而空姐的服务,无疑是这趟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都希望旅途愉快,所以,难免也会对空姐的服务产生一些自己的“小偏好”。让大部分乘客感觉不舒服的空姐,通常会有以下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特点:一、冷漠疏离,像个机器人有时候,你觉得空姐好像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
  • 回答
    乘坐飞机时Apple Watch的高度一直显示1300米,这确实有点奇怪,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手表坏了。这里面涉及到一些技术原理和实际情况,咱们一点点捋清楚。首先,要明白Apple Watch是怎么知道高度的。它主要依靠一个叫做“气压计”的传感器。这个气压计可以感知周围空气的压力。大家知道,海拔越高,空.............
  • 回答
    驾驶或乘坐雷克萨斯 LS 的体验,那是一种很难用几句话概括得清的享受。它不像那些你猛踩油门就能把你甩在座椅上的性能车,也不是那种让你在城市里穿梭自如的灵巧小车。LS 的魅力在于一种更深层次、更内敛的“高级感”,它是一种全方位的、润物细无声的呵护,让你感觉自己被一种精心打造的舒适和宁静包裹着。首先,说.............
  • 回答
    坐飞机去拉萨,那感觉,说实话,挺奇妙的。不像去别的地方,这趟旅程本身就带点仪式感,总觉得是要奔赴一个特别的地方。从出发开始,心情就有点不一样。你会在机场听到很多口音,但更多的是藏语,那种低沉又有点悠扬的腔调,让你提前感受到一丝西藏的氛围。登机广播里,偶尔会穿插一些藏语的问候,虽然听不懂,但心里会觉得.............
  • 回答
    关于乘法分配律,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基础的数学问题,很多人听到“公理”这个词时会觉得它高高在上,不可触碰,但实际上,乘法分配律并非像一些抽象代数中的公理那样,凭空存在且无法证明。它的“公理”地位,更多体现在它是一个我们构建数系和进行运算的基础,是其他所有运算和定理的出发点。要详细地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
  • 回答
    乘法竖式运算,我们现在学习数学时每天都在接触,它就像是数学中的一种“通用语言”,让复杂的乘法问题变得清晰有条理。但要说它是谁“发明”的,这其实更像是一个漫长演进的结果,而非某一个历史人物灵光一闪的创造。要追溯它的起源,我们需要回到古老的中世纪。在那个时候,数学不像现在这样普及,计算也远没有我们今天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