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有许多比陈平更低能的经济学家,用比Matlab简陋、低能、原始、落后10000倍的sas和stata,依然做出了比陈平有10000倍影响力的真正硬核的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工作。用工具低能,不代表工具本身的开发者低能。否则随便一个开手动挡的车厂,都可以骂自动挡车厂家是“为低能的陈平提供方便的换挡零件箱”。
更何况我从头到尾都没看出来Matlab哪里低能了。举个例子:某经济学家要用QR分解一个10000000*10000000的稀疏矩阵,里面有10000000000个有效元素。你需要GPU,需要原生的sparse QR算法,需要方便快捷的数据导入导出——请问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你没有Matlab,又配置不好SuiteSparse,你该怎么办?直接去死吗?
你猜经济学家会直接买来低能专属Matlab,调用里面的Tim Davis写好的GPU QR Engine呢,还是自己去github编译一套GPU QR Engine然后想办法把数据导进去再做出来结果呢?
(何况Matlab的核心库SuiteSparse本身也是我们系的Timothy Davis在Matlab和nvidia的赞助下做出来的)。
Matlab和Mathematica是世界最优秀的、开箱即用的、性能一流的商业数学工具,在他们下面还有一堆各个领域的二线小厂工具。Matlab能在人类计算史中脱颖而出,不是因为Matlab有黑科技,而是因为可持续的、成功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思路。
Matlab重新思考设计一门ndarray和operator作为第一公民的编程语言的时候,你谭浩强还在每天玩儿 int a = b++ + ++b呢;
Matlab给学术界精准投钱,让数学家们把写好的一个个开源库编译成mexfunction加进来的时候,你中科院的老院士还在振臂高呼透明计算、国产中科红旗呢;
Matlab在思考如何一键画波德图的时候,你山东控制泰斗们还在带着免费硕士生给各个公司推广51单片机写免费代码呢;
Matlab在做出几十个工具箱的时候,你中科院老院士们还在教学生们如何安装盗版VC++ 6.0龙卷风企业版给他们做一些5年后都没人看一眼的烂项目呢;
哪怕近两三年Matlab被甩开了,好歹Matlab连onnx都支持了一半以上的operator了,你中科院老院士们又在做啥?
Matlab的整个商业模式里,没有一点是黑科技,Matlab的成功要完全感谢它自己抓住了几十年来需要科学计算的所有热点、风口、浪潮、机会——哪怕上面那个矩阵分解库suitesparse,也从来不是什么黑科技,而是一个完全开源的库,你也可以跟Tim发邮件聊天问问他是怎么做的、什么时候发布,跟他讨论细节——Matlab是真正基于产品设计、基于以用户为本的设计,设计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前瞻性地把好东西也写进来,让用户舒舒服服使用、开开心心掏钱,而不是像你们中科院老院士们,年复一年基于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基金的欺诈性消费。
陈平评论Matlab,已经不是观众评价郭敬明、消费者评价冰箱了,是实打实的同行评论同行,因为Stata这种“比Matlab更低能”的工具,正是陈平的同行们看Matlab不顺眼才做出来的。
工程软件本质都是封装之后的算法包,然后给客户提供一个集成。
唯一的问题在于,四个大三学生花两周时间搞出来的工程模拟,可能在这个软件里就是三个命令,效率是天差地别的
使用的人有没有低不低能的?有。但不能发动这些低能的人去发光发亮提供生产力,我们就只能拿珍贵的木头烧火来凑合用了,这种时候高能的人都低能了。
这句话应该说成“MATLAB通过方便的程序集成拉低了客户在数学知识等方面的需求,使得更多人能够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但也不过是个方便的程序集成而已。”
公开说话最好还是重事不重人,但在段落里画个圈就搞嘲讽的……算了,你们都985211出生,我一个低能废物不配批评各位大佬
你以为造芯片就是:找一个梁孟松,给他几百个亿,砸十年,芯片就能搞出来的吗?
不是的。
是首先要找一个梁孟松。
再给他找10个在微电子,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封装工艺等方面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带领团队。
再找100个相关方向的研究人员做研发和论证。
再找1000个精壮的毕业生没日没夜地搞材料,器件,封装,工艺,可靠性,数字,模拟,射频……
再找10000个产业工人组装,测试,流水线生产……
这个10个,100个,1000个,10000个,就是他说的低能客户。
如果不能用Matlab,不能用任何辅助工具,也许合格的人数就只剩下3个,30个,300个,3000个了。
也许造芯片就会因为人才储备不足而中道崩殂了。
工业化需要的本来就是巨量的研发人员和产业工人。
专业槛降低10%,工业人口的数量就能提高20%,我国向着伟大复兴迈进的速度就能提高30%。
大家一定要努力做好共产主义的低能接班人。
谢谢。
《用户低能经》
matlab用户低能,mathematica用户低能,maple用户低能,数学计算用户低能。
pytorch用户低能,tf用户低能,numpy用户低能,炼丹用户低能。
flask用户低能,django用户低能,tornado用户低能,web开发用户低能。
python用户低能,golang用户低能,javascript用户低能,不用汇编的用户低能。
jetbrains用户低能,vscode用户低能,vim用户低能,IDE用户低能。
macos用户低能,windows用户低能,linux用户低能,现代OS用户低能。
PM低能,RD低能,QA低能,程序员低能。
电力用户低能,货币用户低能,交通工具用户低能,现代社会人皆低能。
你低能,他低能,她低能,唯我茹毛饮血高能!
大家说的很全面了,这里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先放一段丁仲礼院士与柴静的对话——
没错,就是你想到的那个名场面
柴静:一个科学家在谈论一个科学问题的时候,为什么会用比较激烈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字眼,这样是否合适?
丁仲礼:你批评他们的方法不公平,他们是不会理你的。所以我必须用非常激烈的语言引起别人的重视。
陈平自出现在某视频频道以来,说过很多简单粗暴的话——我认为陈平的视频能达到这么良好的传播效果,跟这种说话方式是分不开的。
有一天我想不开,头脑发热去狗东买了一本陈平的《代谢增长论》,收到书后看得我头痛欲裂。但还是可以看得出,陈平在做学问上是十分严谨的,至少他写书的风格跟他的视频的风格还是不太一样。
所以如果大家想见识一下更严谨一点的陈老师,建议买本他的书看看。
陈平的这期视频我是在B站看的。当时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就心想——得,这下又得知乎见了,免不了被批判一番。(不过B站的观众对这么一位仙风道骨的巨佬还是很宽容)
说实在的,我很开心他能这么做。陈平没有摆架子说一堆我们听不懂的话,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甚至故意说一些容易被炒热的话来带带流量,而不是像某“闭路电视”一样说一些光荣正确但是没有任何渗透力的话。
有时候看到张召忠、金灿荣在知乎被某些人批判,我也很开心——有人骂了,说明热度真的有了。
马前卒的《睡前消息》有时候也爱整一些这种活儿。大家千万不要觉得“他犯错了可让我逮到了”,相比这个,他更怕你不逮他——就如同他自己说的那句“看都不看”,这才是最可怕的嘲讽。
人长得太聪明了,很容易令人不放心。
聪明人咋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上一秒钟极左,可以马上变成,下一秒钟极右。
当然可以,如果你够坏够聪明,够累够烦心。
宁愿牺牲一点聪明,换取更好的稳定性。
一个性情稳定的不笨之人,远比聪明人,更有可能赢得大家,带领大家奔向未来。
这就是系统论,系统的功能精巧性与稳定性成反比。
能让所谓“低能”者用起来,本身就是matlab的巨大优势。除了搞科研或者搞核心算法的少数人,绝大多数的工程应用不需要对基本的数学原理理解得那么透彻。能降低使用者的门槛,把本来要培养三五年才能搞定的技术,一两个月就能出活儿,这种软件牛逼大了!
此外,matlab的文档做得叫个好,许多东西写得比教科书还透彻。就算是科研天才,顺着matlab的文档,来理解算法,有图有控件,有文档,有工具包,有曲线,比死看公式要容易得多,效率也高得多。就算是大牛天才,能因此剩下时间也是功德无量!
目前科研领域,几乎离不开matlab。很难找到这种深入浅出,使用方便,界面友好的替代软件。
更不要说在控制领域,用matlab的仿真,直接生成源代码,已经是各个大公司开发的常规流程。稳定性,标准化都好,比以前自动工程师一条一条给软件工程师解释算法,修改代码,效率要高不知道多少倍。
我觉得,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类似matlab功能的软件,无论是教育,工程,还是科研,有好的工具至关重要,而且在未来只会越来越重要。
界面友好是所有学术大牛都不屑去做的事,但这才是真正提升一个国家科研的核心力量。如果科学始终高不可攀,普通人难以企及,那么少有的天才能做出的成就也有限。科学之外还需要大量技术人员,工程师来支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