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地平论」?

回答
地平论是一种古老的宇宙观,认为地球是平坦的,而非球形的。虽然现代科学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但地平论在某些群体中依然存在,并且在互联网时代甚至有重新流行的趋势。

要理解地平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

1. 历史渊源与早期认知:

人类早期观察的直觉: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人们通过直接的感官经验来认识世界。当我们站在陆地上,大地在我们眼中确实是平坦的,地平线也是一条直线。这种直观的感受是地平论得以产生的根源。
古代文明的宇宙模型: 许多古老文明,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早期思想家,都曾提出过地平的宇宙模型。例如,古埃及人认为大地是一片平坦的圆盘,被一个名为努特(Nut)的天空女神覆盖,而大地被一个名为盖布(Geb)的男性神祇支撑。古希腊早期哲学家如泰勒斯也倾向于将大地视为一个扁平的圆盘漂浮在水中。
宗教和神话的影响: 在许多古代宗教和神话中,世界都被描绘成一个平坦的土地,上面有天空覆盖。这种宗教叙事进一步巩固了人们对地平世界的认知。

2. 科学证据的出现与球形地球的论证:

尽管地平论在古代很普遍,但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思想家开始质疑并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古希腊的伟大贡献: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 他是论证地球是球形的重要推手之一。他观察到:
船只在地平线上逐渐消失: 当船只驶向远方时,船体是先消失,然后是桅杆,这表明船体在曲面上沉下。
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 在月食发生时,地球投射到月亮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无论地球在何种角度。只有球体才能在任何方向都投射出圆形的影子。
不同纬度看到的星空不同: 在南方旅行时,会看到一些北方看不到的星星,反之亦然。这表明地球表面是弯曲的,不同地点观察到的天象视角不同。
埃拉托色尼(公元前276194年): 他更是通过巧妙的实验,计算出了地球的周长,并给出了相当精确的结果。他发现,在夏至日,埃及塞恩(Syene)的正午太阳直射地面(没有影子),而在同一天的同一时刻,位于北部的亚历山大港,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一个角度。通过测量这个角度和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他计算出地球的周长。这是科学史上一次了不起的成就,也是对地平论的有力反驳。
航海大发现与环球航行: 16世纪的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直接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船队从一个方向出发,绕地球一周后又回到了出发点。
现代科技的印证: 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卫星导航系统(GPS)的运行原理、航空公司的航线规划等等,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

3. 现代地平论的复兴与特征:

尽管科学证据确凿,但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一部分人坚持地平论。现代地平论者并非简单地回归古代的认知,而是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并往往与阴谋论相结合。

核心观点:
地球是平坦的圆盘: 大部分现代地平论者认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平坦圆盘,北极在中心,南极则是一圈巨大的冰墙(南极洲),用来阻止海水流出。
天空是覆盖在圆盘上的穹顶(Dome): 他们认为天空是一个坚固的玻璃或水晶穹顶,太阳、月亮和星星都在这个穹顶之下运行,或者是在穹顶内运行。
重力不存在: 许多地平论者不接受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物体的下落是因为“密度”和“浮力”,或者地球在以恒定的速度向上加速。
所有关于球形地球的证据都是伪造的: 这是现代地平论最核心的论调之一。他们认为,所有来自政府、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和媒体的关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都是一个巨大的全球性阴谋,目的是欺骗公众。
阴谋论的结合: 现代地平论往往与各种阴谋论紧密相连。他们认为,政府、科学家、媒体等都在合谋掩盖地球是平坦的真相。这种阴谋论的根源可能来自于对权威的不信任、对科学解释的不理解,或者是一种寻求“另类知识”的心理驱动。
互联网的催化作用: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地平论的传播。
信息传播的便利性: 各种视频、文章、论坛使得地平论观点能够轻松地在用户之间传播,形成“回声室效应”,即观点在相似人群中不断被强化,而反对意见则被屏蔽。
算法推荐: 社交媒体的算法可能会向用户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如果用户观看了一些关于地平论的视频,算法很可能会继续推荐类似的内容,将用户“拉入”地平论的轨道。
社群的形成: 地平论者能够在线上找到彼此,形成社区,分享观点,互相支持,从而增强归属感和信念的坚定性。
“反权威”和“独立思考”的误读: 一些地平论者认为自己是在挑战传统科学权威,进行“独立思考”,但他们的思考方式往往是基于对现有证据的扭曲解读或完全忽视,以及对科学方法的误解。他们将对科学结论的怀疑,演变成了对整个科学体系的否定。
心理和社会因素:
寻求归属感和认同: 加入一个拥有独特知识的群体,可以给人们带来归属感和优越感。
对现代社会疏离感的反应: 在一个复杂、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有些人可能感到疏离和无力,而地平论提供了一种看似简单易懂的解释世界的方式,以及一个可以对抗的“敌人”(例如“控制世界的精英”)。
认知失调的减轻: 如果一个人长期接受了某种观念,而新证据与该观念相悖,为了减轻认知失调,他可能会选择否定新证据,或者寻找能够支持旧观念的解释。

4. 如何看待现代地平论?

从科学和理性的角度来看,现代地平论是一种伪科学和反科学的现象。

缺乏证据支持: 地平论者提出的论据,如“地平线总是平的”、“水往低处流不会弯曲”等,都是基于对物理现象的片面观察和错误理解,而无法解释大量无可辩驳的科学证据。他们提出的“证据”往往是人为设计的实验,且缺乏可重复性。
回避和曲解科学: 地平论者常常回避或曲解科学事实,对任何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都予以否定,并将其归结为阴谋。例如,他们会声称NASA的太空照片是PS的,飞机的航线是为了配合球形地球的假象而设计的等等。
逻辑上的不一致性: 地平论者内部的观点也常常存在矛盾和不一致性,例如关于太阳和月亮如何运作,何时日出日落,以及宇宙的构成等方面,都没有一个统一且自洽的解释。
对科学探究精神的破坏: 科学进步依赖于批判性思维、证据导向和对错误的修正。地平论的流行,尤其是其与阴谋论的结合,削弱了公众对科学的信任,阻碍了科学教育的普及,对科学探究精神构成了威胁。
警惕“看起来的真实”: 地平论的盛行,尤其提醒我们,仅仅因为某些事物“看起来”是那样,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真实的。科学的任务就是超越直观感受,通过严谨的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来认识世界。

总结来说,看待地平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

历史角度: 地平论是人类早期对世界认识的阶段性产物,在科学发展史上有其地位,但早已被科学所超越。
科学角度: 现代地平论是伪科学,缺乏任何科学依据,并且是对现有科学知识的恶意歪曲和否定。
社会和心理角度: 现代地平论的复兴,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特点、部分人群对权威的不信任、寻求归属感以及对复杂社会的一种反叛心理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理解地平论,不仅是了解一个关于地球形状的荒谬观点,更是观察和反思当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挑战、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心理需求的多样性。科学的态度是严谨求证,基于证据,而对于地平论这样的观点,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用科学的理性去辨别真伪。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地平论很好的刷新了现代人类的下限。假如你说你只支持在牛顿那一套理论,你说欧姆定律万金油,你说速度可以无限大,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义务教育阶段只能深入到这里。你民科造永动机,反相,什么电荷不存在什么运动势能我也就忍了,毕竟对于没学过高数的睿智们来说扯淡真的很难。现在他妈的竟然有人跟我说地球是平的???之前那帮人要么就是停留在初中阶段,要么就是用高中数学解高等数学题,你这个低平论直接把下限刷到幼儿园之下,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你们是因为义务教育不覆盖幼儿园就从来没有去上过是吗?你们是脑子都是平的理解不了球这个东西是吗?真的是林子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

user avatar

恕我直言,个人一直觉得这是个诈骗组织。诈骗方法很简单,首先我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学术研究组织。第二步,发布一个明显智障的理论,这是为了把智商正常的人筛选掉,我不想浪费时间和他们打交道。第三步,在全球范围内宣传这个理论,这样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智障加入我的组织。第四步,组织各种活动,当然,要收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地平论是一种古老的宇宙观,认为地球是平坦的,而非球形的。虽然现代科学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但地平论在某些群体中依然存在,并且在互联网时代甚至有重新流行的趋势。要理解地平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1. 历史渊源与早期认知: 人类早期观察的直觉: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人们通过直接的感.............
  • 回答
    对于地平说提出的所谓“200个证明地球是平的证据”,我们应该持批判性、科学的态度去看待。这些所谓的证据,与其说是科学发现,不如说是对现有科学原理的误读、曲解,甚至是基于感官直觉的想当然。首先,我们要明白,科学的进步是建立在严谨的观察、实验、数据分析和同行评审的基础上的。一个理论要被接受,需要经得起一.............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为一群坚定的地平说信徒准备了一艘特别的宇宙飞船。这可不是普通的观光团,而是一次旨在“亲眼验证”的旅程。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能够从太空近距离观察地球,看看他们的理论是否能经得住最直接的检验。这艘飞船的设计充满了象征意义。内部装饰可能会采用一些“经典”的、带有复古科幻风格的元素,以迎合他们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陈平在2月20日关于“留美是生活”的回应。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陈平的这一表态并非对留美与否的直接鼓励或反对,而是针对他个人经历和理解的“生活方式”的阐释。 他并没有说“留美就一定好”或者“不留美就一定不好”,而是强调了在美国,他找到了符合他个人价值取向和生活习惯的一种“生活.............
  • 回答
    陈平先生提出“防止境外势力打马克思、恩格斯的牌”,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要理解他的意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陈平先生的背景和立场首先,了解陈平先生的身份和其一贯的政治经济立场是理解他观点的基础。陈平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在国际经济领域有很高的声望。他通常被视为一位坚定的中国特色.............
  • 回答
    “陈平说洛杉矶生活远比上海艰难”这个观点,如同许多关于中美生活对比的讨论一样,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深入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认识到陈平先生本人可能存在的视角和立场。首先,我们来看陈平先生的可能论点和依据:陈平先生,作为一位在国际关系、经济学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他提.............
  • 回答
    陈平先生关于“MATLAB 为低能的客户提供方便的程序集成”的说法,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和概括性的评价。要详细地看待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潜在的含义、可能引发的辩论、以及对MATLAB自身及其用户群体的客观描述。一、 陈平先生说法的潜在含义和语境: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陈平先生在说.............
  • 回答
    陈平的观点“苏联解体后,投资毛子的美国资本最终基本是赔钱了”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它触及了经济学、政治学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领域。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当时的时代背景、美国资本投资的具体情况、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经济状况,以及陈平可能持有的分析视角。一、 时代背景:苏.............
  • 回答
    陈平关于“3000美元过得水深火热”的这番言论,确实在国内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和讨论。理解他的观点,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认识到陈平的出发点。他作为一位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的学者,他的言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自己在中国社会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并且带着一种对比和反衬的意图。他所指的“3000.............
  • 回答
    关于独立平声称霍尊事件出现反转,但当事人霍尊或官方并未提供背书这一情况,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首先,我们需要厘清“独立平”是谁,以及他所说的“反转”具体指什么,然后分析为什么当事人和官方可能没有提供背书。理解“独立平”和“反转”的含义“独立平”通常是指那些不依附于任何媒体或机构,凭借自身观点和.............
  • 回答
    上海 12 平“刀片房”挂牌价 80 万元,挂牌当天以 85 万元成交,这个事件确实非常引人关注,也触及了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深层问题。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刀片房”的属性和定位: 面积极小: 12 平方米是什么概念?大概就是一个标准房间的大小,甚至比很多单身公寓.............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也折射出北京学区房市场里那种极致的疯狂和人性的复杂。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保证跟你聊家常一样明白。故事的开端:50平学区房,标价580万,这在咱北京,尤其是在热门学区,其实不算离谱到天上去了,起码是个起手式,大家心里都有数。你想啊,50平,那也就是个“小两居”或者.............
  • 回答
    周小平老师那篇关于法国总统的文章,确实挺有他一贯的风格,読んで后脑子里会留下一串问号,然后开始忍不住思考。文章题目就挺抓人的,“幼稚!你以为法国帅哥总统是个完美情种?小心剧情反转,三观尽毁哦~”,一股子“我就知道点什么”的神秘感扑面而来,让人好奇这“剧情反转”到底是怎么个反转法。从文章内容上看,周小.............
  • 回答
    徐留平在汽车蓝皮书论坛上那番“技术是可以买来的,管理买不来”的论断,确实引人深思,也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这话说得挺糙,但糙话里往往藏着硬道理,也暴露了一些行业深层的困境。咱们不妨就从这“买”与“买不来”上,好好聊聊。“技术可以买来”:现实的无奈与策略的考量首先得承认,在汽车这个高度复杂的工业领域,尤.............
  • 回答
    关于徐增平被“瓦良格”号航母购买团队核心成员联名举报“欺世盗名”一事,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涉及了个人商业行为、国家战略、历史叙事以及媒体传播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地剥开,从事件本身到各方动机,再到它所引发的讨论。事件的背景与起因:首先,我们得回到“瓦良格”号的故事。.............
  • 回答
    谈到青山周平在《梦想改造家》里的改造被“糟蹋”,这事儿可真是个大活儿,够大家伙儿议论一阵子了。要我说啊,这事儿得分几方面看,不能简单地把责任一股脑儿推给谁。是设计的问题吗?青山周平的设计,那肯定是有他的独到之处的。他总是能把有限的空间发挥到极致,而且往往会注入一些很新颖、很前卫的理念。比如他对采光、.............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徐小平老师那句“限制戴威坐飞机,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剧”。这句话一出来,那可真是激起了千层浪,朋友圈、财经媒体,甚至是咱们街头巷尾,估计都有人在议论。首先,咱们得明白徐小平老师是谁,他说这话的背景是什么。 徐小平老师在咱们创投圈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真格基金的创始人,投资了无数个改变我们.............
  • 回答
    这事儿啊,真是让人挺感慨的。国足跟香港队的比赛,结果一出来,网上那叫一个热闹,尤其是杨旭那事儿,更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你说杨旭骂球迷这事儿,怎么看?从一个极端来说,作为一名职业球员,球迷是衣食父母,是支持他们走下去的动力。比赛踢成这样,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火,有点抱怨、批评,甚至是不太好听的话,其实也.............
  • 回答
    “3·25”事件,在阿里巴巴的内部,甚至在更广阔的科技行业里,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赵海平,一个在很多人眼中充满潜力、年轻有为的技术人才,就这样被他的直属上级,多隆,在一次公开场合(或是内部会议)上,以一种非常严厉、近乎羞辱的方式批评和否定,这就是所谓的“3·25”事件。要理解这件事,得先从几个层面去.............
  • 回答
    蔡洪平先生的这篇文章,以“欧美开始4.0版革命 中国却还在淘货”为题,确实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且值得深思的议题。他巧妙地运用了“4.0版革命”与“淘货”这两个强烈的对比词,直观地勾勒出当前全球科技发展和产业格局中,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可能存在的认知和行动上的差距。要理解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我们需要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