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人被一份「世界卫生组织的垃圾食品」谣言洗过脑。同时本身老一辈国人就普遍热爱淀粉和盐。
我们先来度娘搜搜「垃圾食品」可以看到如下画面
而其中「世界卫生组织的10大垃圾食品」的排名占了好几个图片,好,我们来仔细看看:
所以我们继续研究这个所谓「世界卫生组织评出十大垃圾食品」是怎么回事?
但是这份谣言普及之广泛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可以看看在度娘的网页选项中输入「垃圾食品」,几乎全部都是围绕这个「世界卫生组织十大垃圾食品」清单做宣传的,因为这种清单实在是太吸引流量了,几乎用光了所有如今公众号文章教的爆款题目特点:权威组织,极端用词「垃圾」,数字(10个)。
可见这个谣言有多么影响深重,难怪广大中国人尤其是没有太多营养知识的中老年人会完全被套进去。
它这个谣言厉害不仅在于题目起了个爆款,还在于它的内容非常逼真,可以说押对了大半。我们这里从营养学角度注意分析下:
1.油炸食品:误导性比较大
虽然油炸本身的确是很差的烹饪方式,因为用的油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都是问题,而且油炸食品本身会吸收30%左右的油脂因此热量很高;并且油炸会带来丙烯酰胺含量高的问题。
但是这条还是颇具有误导性,因为油炸食品仅仅是「油炸」有问题,但是炸的食品内容可是天差地别。比如炸鸡和炸油条可就是差异巨大,前者只是不健康烹饪的优质蛋白,而后者如果还用了明矾的话可以说才是真的垃圾食品。然而我们的度娘又再一次反应了民心,搜一搜「油炸食品」——结果大家觉得油炸食品第一印象就是炸鸡:
所以K记和M记常年背黑锅是有原因的。
2.腌制食品:不太确切
应该说是不规范腌制食品。不健康的腌制食品有两类,一类是轻度不健康(通过少吃可以避免)的高盐食品:比如咸菜,榨菜,梅干菜,芽菜等。另一类是高度不健康的致癌产品,就是腌制不到位的泡菜,因为产生过多亚硝酸盐还没来得及变成硝酸盐就吃了,这是妥妥的致癌物。而比较健康的腌制食品是那种腌制时间长的发酵食品比如东北酸菜,德国的sauerkraut,腌制到位韩国泡菜等,因为含有发酵的乳酸菌,是益生菌的一种,也是维生素B的好来源;并且获得了乳酸菌发酵后好吸收的各类营养素和蔬菜本身,所以一棒子打死腌制食品是非常不「世卫」的——人家是公卫组织,讲的就是证据的严谨。
3.加工肉类:没毛病。加工肉类是指深加工肉类比如培根,火腿,午餐肉,腌肉,腊肉,熏肉等添加了亚硝酸盐的肉类,不是指轻加工了或者稍微烹饪过的肉类,比如肉松和肉丸子都不属于。
4.饼干类:不合理,比如说梳打饼类的饼干(低油低盐也不需要含铝添加剂),本质和馒头,煎饼这类淀粉为主的主食多大区别,凭什么饼干背锅而馒头不上榜?要说饼干里最差的,应当数高油高糖的cookies(油酥做的曲奇),黄油的还好,要是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的那真是没有错怪。
5. 汽水可乐类食品:没毛病。
真~世卫组织是的确非常反对过量摄入游离糖的
6. 方便类食品:这个一定是方便面多年背锅的原因。方便面实在不算太差的速食品,具体请移步:
7.罐头食品:这个是最大的错误,也导致了很多人长久对罐头的误解。
这里再次澄清罐头食品(除了肉类)是不需要防腐剂的!!!罐头是最古老的食品保持工艺,它是通过把食物先罐装在金属/玻璃/耐高温包装里,然后通过121摄氏度灭菌30分钟以上,来达到「完全商业灭菌」级别的工艺,因此可以安全放置长达18个月甚至永久(比如超长的军用和抗灾罐头)。而它需要的添加剂往往是为了保持口感和质地,这与其他包装食品没多少区别。
8.话梅蜜饯食品:没毛病,但是因为吃的量少,并不是很大的危害。
9.冷冻甜品类食品:不一定,而且太片面。
如果说冰淇淋类是「垃圾食品」,那蛋糕为什么不是,牛角包为什么不是,月饼为什么不是,桃酥为什么不是,青团为什么不是,云片糕为什么不是,汤圆为什么不是?所以以冰淇淋的营养结构来看,还远远不至于到垃圾的地步,顶多是中高糖中等脂肪的食物。
10.烧烤类食品:不一定,要看具体烧烤的结果和焦黑的程度。
这里有篇测评可以看看 @老爸评测
所以,这个榜单虽然有部分是没问题的(比如软饮料,蜜饯和加工肉类)。但是总体来说是妥妥的谣言,而且部分错误也是导致民众对方便面,罐头,冰淇淋,烧烤等不算特别差的食品闻之色变的一个巨大误导信息!
接下来我们先看看第二个论点,就是中国老一辈普遍热爱谷物型主食和盐(不是碳水哦,国人对蔬菜中的碳水认可度并不高),而人们又喜欢从众。因此会认为:大家都吃的通常不坏。
所以就变成了一边指责上面「十大垃圾食品」,一边就着咸菜喝白粥的「和谐景象」。
比如我们在度娘中搜索「健康中式早餐」
是不是琳琅满目的包子,白粥,咸菜?好一点的配上水果和蔬菜。
再来搜搜「西式健康早餐」,看看国民对西式健康早餐是什么印象?
是黄花花充斥了一片面包,其中包括了牛角包,黄油白面包这类跟「十大垃圾食品」里饼干差不多的食物,是不是很矛盾?
而中国人嗜好盐,尤其是中国北方重口味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看看真·世卫组织给出的世界钠摄入地图:
所以综上所述,老一辈之所以有这个矛盾观点:
一方面是真的被谣言刷过屏,所以认定了上述10个已经被「官方」锤定了。
另一点就是中国人有非常重的「谷物主食情节」,因此对于任何小麦粉,大米粉这类谷物制作的主食接受度都特别高;而谷物主食的绝配就是咸菜,因此这一对cp是拆不散的。
最后一点就是中国人是特别优待手工制作的食物。看看舌尖上的中国,李子柒的火爆就知道我们都特别热衷自制食品,而且对自制食品有种莫名的好感和优越感。所以有没有发现,自制的食品基本没一个上榜的——哪怕自制食品里充满了很多真垃圾食物,比如自己酿的水果酵素,手工炸葱油饼,手工的油糕,手工姜糖等等。
无论是什么历史原因造成的上述观点,人要追求健康就必须快速适应当下的物质环境。物质匮乏和手工慢生活就是回不来了,所以造成了淀粉和盐过多如今就是硬伤,这不是忆苦思甜就能改变的。而且这里还需要纠正一个观点:因为穷所以就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富有了食品才有好坏。这是不对的,食物本身的营养是有绝对的优劣的:越接近能满足人体所有需求的食物就是越好的,而反之就是差的。因此不要觉得因为穷因为吃不饱,就去理直气壮吃高热量高淀粉的食品是对的,反而越是穷的人越容易营养不良,才越需要锱铢必较提高营养密度。而过去的贫穷导致人们疯狂想吃淀粉糖果油炸食物是因为能量不足引发的饥饿和馋,而不是因为这些食物更加适合他们吃。
无论任何时候,更加适合所有人的永远都营养密度高的食品。
我欢迎并感谢所有有素质的评论哈,但是非技术讨论就不一一回复了~欢迎关注初夏饮食观,做有态度的营养学。
都别赞了!!!
别打破我的1234赞!!!
中午,日上三竿。
你大爷和你二大爷饥肠辘辘,俩个大爷决定午餐如下:
腌咸菜半斤,油糕半斤,白砂糖一斤。
你大爷和你二大爷不会这么吃的,会齁死。
但是,你和比你轻20斤的230斤的弟弟中午会:
巨无霸汉堡2个,大杯可乐2杯,圣代2个,鸡米花一份,鸡翅4份,鸡块2份,洋葱圈2份……
所以,你大爷,你二大爷,你舅老爷,你二舅老爷直到你六舅老爷,以及你姥姥等老一辈的长辈告诉你别吃垃圾食品时……
你要能明白其第一是关心你。
你要能明白第二是你把高热量油炸食品当了主食。
你要能明白第三是你一年三分之一时间在吃这种高热量油炸食品。
你要能明白第四是这种美式快餐在国外是中下阶级的酷爱。(补充:原本就是,无论你爱听不爱听。)
你要能明白第五你一份全家桶真不如来份全聚德一鸭三四五六吃爽快。
……
所以,你大爷说啥你就老实听着。
针对评论区有意思的补充:
全聚德打钱!这么多伙伴对你怨念这么深,都殃及无辜了……
其实吧,这里的全聚德是个代词,指代北京烤鸭。
当然你换成白斩鸡,扒鸡,烧鸡,铁锅炖大鹅都行……
主要个人喜欢烤鸭的多种吃法和配料。
另外。
有小伙伴说:你给我钱我就不吃油炸鸡改吃烤鸭…
想起来我一句话:你又不是我儿子,我又不是你爸的……
逃!逮住了指定被打死!
补充:
和你大爷拼火有什么意思?大爷是长辈,要尊敬,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应该是全人类的美德。
我说美式快餐是中下阶层的酷爱,是刺痛您的哪根敏感神经了?这里对线的是有些小孩把吃美式快餐当作一种优越感了好不好?
全聚德是吊炉烤鸭的一个较为知名的标签,换做一二百的一鸭三吃完全可以。阅读理解真这么差?
这问题透着股子小辈鄙视年长长辈和戏谑的味道。那大爷本着悲天悯人的胸怀教导下小辈也就不用发锦旗了。
这个得说几句公道话。
现在所谓的老一辈,是60后,70年。
很多回答都没说对。
他们的垃圾食品概念不是传统。而是90年代以后的舶来品。
就是说中国人在西方宣传翻译过来以前,是没有垃圾食品这个概念的。
是西方把快餐化工业食品称为垃圾食品,然后中国这边翻译过来传播,然后60后70后才有垃圾食品的概念。
因为概念都是翻译的。所以基本上西方快餐等于垃圾食品。
非西方国家快餐不是垃圾食品。
于是炸鸡,汉堡首先中招。
油条,油炸糕非西方快餐。它们就不归于垃圾食品。
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到棕榈油油炸食品,理论是饱和脂肪酸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于是炸鸡薯条之后,方便面,膨化食品再度成为打击目标。
中餐的酥皮月饼因为使用猪油,也被部分人列为打击目标。
油条,炸糕,麻团。
因为用大豆油,调和油,在第二轮打击中,也未中招。
知乎说,脱离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
食品也是这个概念。
为啥以前中国人吃高糖高油食品,反而心脑血管疾病少?
因为吃得少啊。
一个月一斤肉,唯一的饱和脂肪酸猪油,要用肥肉自己炼。
糖也是限量的。
一年吃不了几次高糖高油,当然没问题。
而且以前都是体力劳动。
一个人拉2000斤的大车,拉400里路送货,送货去,空车回来一共七八天。这种劳动,有点高热量食品也消耗干净了。
为什么高盐?
体力劳动你出多少汗?要排泄多少盐分?不吃没力气啊。
现在的问题,是食品丰富了,人很容易吃一些高糖高油高热量的食品,然后体力劳动少,消耗的太少。
老一辈为何吃腌咸菜的原因不是他们喜爱传统垃圾食品,而是穷。
老一辈为何吃油糕、高糖甜点等传统垃圾食品的原因不是他们喜爱传统垃圾食品,而是那是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东西。
老一辈为何吃指斥零食、方便面和炸鸡汉堡是垃圾食品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就是这些食品都是平时每天都在吃的食品。还有就是很多零食和炸鸡汉堡,和普通食物相比,比较昂贵。
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你不能笑话岳飞的忠君思想。因为他生活的年代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不能笑话杜甫使用纸质书信。因为他生活的年代没有电脑。
1、因为价格贵。
如果一个汉堡1块钱,1碗稀饭2块钱。
你再试试?
很多时候老一辈人混了一辈子也没挣到什么钱,一顿肯德基可比咸菜稀饭贵多了。总不能承认自己这辈子没本事,挣不来钱吧?所以,就说零食、鸡腿、汉堡是垃圾食品。
先把价格设置成一样的,再做选择,否则,无法保证做选择的那个人是基于商品质量,还是基于经济。
2、双标。
老一辈人有时候说:外面的东西都不健康,只有自己做的才放心。
殊不知在别人眼中,他做的东西,也是“外面”做的。
是否健康,应该看营养含量及参数,跟是谁做的无关。
3、不尊重人。
有个老大爷带着小孙子来我店里买鸡排。
嘴上骂骂咧咧:小兔崽子,老子给你做的烧鸡,你不吃,非要来吃炸鸡排,多少钱?
我:10块钱。
大爷:10块钱够买只鸡了。
孩子是最诚实的,喜欢吃就吃,不喜欢吃就不吃,自己做饭水平什么样子心里没数?商品只有材料成本?麻烦您尊重一下努力做好味道的鸡排公司,人家可是请了大厨搞调味的。尊重下大厨可好?尊重下为你服务的炸鸡排小哥哥可好?
贫穷、双标、不尊重人,请对号入座。
==================================
1、我攻击的是有这种双标心态的人,我可没说所有的老人都是这个样子,我还特意点出来是“有一些人”。
2、我并没有去说炸鸡汉堡就一定健康,而是反对的贬一抬一的双标心态。
3、时代环境造就了某一种性格,缺乏教育导致没有科学素养,但这并不怪老人。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才会导致他们这个样子,但凡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们不会这样。
4、尊重一个人可以是学识,可以是勇气,可以是胆识,可以是眼光,可以是素养,可以是贡献,但唯独不能是年龄。
5、我不会去尊重所有人,我只会去尊重三观正,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务实求真态度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就在那里瞎带节奏,我可以理解他,因为环境因素导致他做不到我想要看到的东西。我可以理解,但我也可以选择不尊重。
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欢迎来我家的鸡排店检验我的大油锅里面的炸鸡排用油。我家坚持每天换油,裹鸡排炸鸡排都戴一次性医用手套,店里的员工都去医院办理了健康证,烧烤架每天一清理,墙壁卫生早上擦一遍,晚上下班擦一遍。欢迎监督。
7、如果一个老人什么事都没做,我仅仅是因为他的年龄就去怼他,那一定是我的不对。但如果他先为老不尊,那就不要怪我手中亮剑。生而为人,谁都不容易,扪心自问三个问题:我求他办事吗?我找他借钱吗?我和他结婚吗?但凡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不要迁就对方了。
8、寅月生的甲,不好惹的。
9、如果再杠,就是你对。毕竟,我是个流氓,我没有素质。
2021年5月7日
如果你今年15到25岁,那你的父母大概率是70年代或者80年代的,那时很多人的工资没有其他任何补贴,1969年五一以后才开始执行夜班津贴,上一个夜班补助0.20元。年底一次性给予粮价补贴4.50元,到了1995年,夜班津贴标准4.4元,还不够吃一碗面。
到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普通人工资大致在40多元到60多元不等。
那时实行的是粮食统购统销,在物资短缺的年代,即使你们看到的高糖甜点,在那个年代都要凭票买,比如这种糕点票。
糕点票在当时主要是用来凭票购买糕点等高糖食品的,在当时是奢侈品,有的人为了吃到点心,甚至要去找领导开介绍信,这在现在我们是难以想象的。
那个时候无论吃、穿、用……什么都离不开票证!粮票、肉票、布票、鸡蛋票,糕点票……
直到90年代,这些票证才逐渐成为历史。
所以在我们这辈看来的垃圾食品高糖糕点,在父辈他们那个时候可是有钱都难买的稀罕物。
咸菜也一样,70年代物资匮乏的时候,很多家庭都是把咸菜当做主菜的,等后来随着时间,加上随着人们对摄入食盐的重视,才渐渐有了更多的选择。
所以在老一辈人的心里,咸菜,糕点这些的意义是刻在回忆里的。
如此的大环境下,肯德基1987年在北京开了中国内地的第一家店
带来了新奇的炸鸡汉堡,当时的套餐价格是9.9元,对比下当时的工资就知道这算是很贵的食物了。
再加上后来一些关于炸鸡等食物的负面谣言的出现,所以才让老辈人觉得又浪费钱又没有营养。
现在有时我回家也会给父母带一些零食,他们虽然吃的不多,但是也并不排斥,所以现在我们可以说:“大人,时代变了”,但我不是带着愤慨的语气说这句话,而是带着一种欣慰:“爸爸妈妈,你们看,时代变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