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大代表建议加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有哪些措施需要跟进?

回答
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加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的建议,这绝对是个关乎社会安全和患者福祉的重大议题,需要一系列扎实、细致的跟进措施。这不仅仅是喊口号,更得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是基础。现有的《精神卫生法》虽然有相关规定,但在具体执行层面,特别是关于强制医疗的条件、程序、监护责任等细节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补充。比如,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启动强制管理,如何界定“严重到可能危害社会”的程度,这些都需要有明确、可操作的标准。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其管理方式也应有所区分,不能一概而论。

其次,强化早期识别和干预机制至关重要。这就像疾病的“灭火器”和“防火墙”。

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破除污名化: 这是最根本的。很多家庭因为害怕被歧视,或者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性质,不愿意及时就医,耽误了病情。需要通过媒体、社区活动、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普及精神卫生知识,让大家知道精神障碍是可以治疗的,也让大家明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尤其要强调,很多精神疾病并非患者自愿,他们也是受害者,需要社会关怀,而不是排斥。
建立社区筛查和转诊网络: 基层医疗机构,比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成为早期发现的第一道防线。需要加强对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让他们能够识别精神障碍的早期信号,并知道如何进行初步评估和转介。对于那些生活在偏远地区或者经济困难的患者,更需要有便捷的转诊通道和资助机制。
家校社联动,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是精神障碍的高发群体之一,且早期干预效果显著。学校应该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一旦发现有苗头,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并提供专业的支持。社区也要积极参与,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支持网络。

第三,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可及性,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增加精神卫生机构投入,提高床位周转率: 目前很多地区精神卫生资源不足,床位紧张,这使得一些病情稳定的患者无法得到及时出院或康复治疗,也挤占了新患者的入院名额。需要加大对精神卫生机构的投入,扩建和升级现有设施,增加床位数量。同时,也要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床位周转率,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
发展社区康复服务,推动居家管理: 很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病情稳定后,更适合在社区接受康复治疗和管理,这既能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能减轻医疗机构的压力。需要大力发展社区康复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为患者提供药物管理、心理辅导、技能培训、职业康复等全方位的支持。社区医生、精神科护士、社工等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引进也亟待加强。
建立分级诊疗体系: 明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在精神障碍诊疗中的定位,比如基层负责初筛和稳定期管理,三级医院负责疑难杂症和急性期治疗。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避免“大医院挤破头,小医院没人去”。

第四,健全监护和支持体系,这是保障患者权益和安全的双重屏障。

明确监护人责任,并提供支持: 很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需要监护人的照顾。但很多监护人也是普通家庭成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心理承受能力,也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并为他们提供培训、心理支持、喘息服务(即短期托管服务)以及经济补贴。对于没有监护人或者监护人能力不足的患者,需要建立政府托底的监护机制。
加强患者社会融入和就业支持: 很多康复后的患者仍然面临就业难、社会歧视等问题。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为他们提供就业培训和岗位支持,鼓励用人单位接纳他们。可以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精神障碍患者就业。同时,也要加强社会对他们的理解和包容,让他们能够重新获得尊严,回归社会。
建立危机干预和应急响应机制: 对于可能出现的暴力事件或危机情况,需要建立一套快速有效的应对机制。这包括畅通报警渠道,加强公安、医疗、社区的联动,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介入,保护公众安全,同时也能妥善处理患者的就医和收容问题。

最后,加大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这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长期动力。

鼓励精神疾病的病因、治疗和康复研究: 了解精神障碍的根本原因,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模式,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计。需要加大对精神卫生领域的科研投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这个领域。
培养高素质的精神卫生专业人才: 包括精神科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社工等。要增加相关专业的招生名额,提供有吸引力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精神卫生工作。

总之,人大代表的建议是一个起点,后续的跟进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以及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耐心、投入和智慧,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都能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康复,同时保障整个社会的安宁与和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补充:经 @胡悠 提醒,做一些修改和补充,精防医生上报后分别由上级民政和综治部门管理,不会列入个人档案

纳入系统并不要紧,风险管控,主要看肇事肇祸,只要社会功能相对完好,都是列入卫生库管理,也就是3月1随访,这种实际与正常人管理差别不大。既然你知道精神评残跟这个上报不是一个体系,那么就应该知道,对方的就业单位,不可能知道风险管控上报体系,他最多只能从残疾证上看到。

这位人大代表的提议,其实就是对卫生库人员强化福利待遇,然后你们入户的时候,可以把这些人喊到一个集中地点,方便重精入户管理。


以下为原文:

增加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我是支持的,但目前的状态是有纳入,但没有退出机制。

根据《精神卫生法》规定,六类重性精神疾病需要上报,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这六类疾病均有可能出现伤人毁物等行为,所以应予以上报,便于管控。而且也能享受相应的政策和补贴,比如免费服药等。

但实际情况是上报之后可能会对患者个人产生一些不便的影响,比如影响找工作、上学、找对象等。

而且目前并没有相对应的退出机制,也就是一旦上报了,你的名字会一直在系统中存留,并不会随着你病情的改善,而退出上报系统。当然这个可能是少数,但少数人的情况也需要被考虑进来。

所以应该想办法增加精神卫生人员和资金的投入,让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进来,因为退出机制的完善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鉴定能力的精神科从业者,花大量的时间来追踪和动态评估。

user avatar

精神疾病都快成口袋病了,还是管理一下鉴定机构吧。

经常出现报复社会的犯罪分子,结果没几天就有犯罪分子家人说犯罪分子有精神疾病。

还有被非法囚禁的一些人,用的就是精神疾病的借口,以前还有行政口和执政口的一些人干出来这种事情,前不久拐卖人口的买家也拿这个来把拐卖妇女洗白成收留无家可归的精神疾病人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加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的建议,这绝对是个关乎社会安全和患者福祉的重大议题,需要一系列扎实、细致的跟进措施。这不仅仅是喊口号,更得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是基础。现有的《精神卫生法》虽然有相关规定,但在具体执行层面,特别是关于强制医疗的条件、程序、监护责任.............
  • 回答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加大网络暴力处罚力度的建议,这绝非一句空泛的口号,它触及的是当下互联网生态中一个非常严峻且棘手的问题,其背后牵扯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心理以及社会规范。一旦这项建议能够落地并切实执行,其影响将是多维度、深层次的,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能伴随着一些需要警惕和平衡的副作用。首先,最直接的影.............
  • 回答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加大高价彩礼治理力度、严厉打击买卖婚姻”的建议,触及了当前中国社会中一个复杂且敏感的社会问题。这一建议的提出,反映了许多人大代表对社会现状的观察和思考,也得到了不少社会公众的认同。要全面看待这一建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建议的背景与提出原因 高价彩礼的普遍性与危害:.............
  • 回答
    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网络暴力处罚力度、并对网络暴力进行专门立法的建议,无疑触及了当前社会一个极其敏感且普遍存在的痛点。这背后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网络空间秩序、个人尊严和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深切担忧,也标志着国家层面开始认真思考如何以更系统、更有力的方式来应对这一复杂问题。首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建议?网.............
  • 回答
    人大代表建议加快出台盲盒市场管理办法,这绝对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必要的事情。盲盒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在带来新颖体验和商业活力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加快出台管理办法,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一、 保护消费者权益,遏制过度消费和冲动消费这是最核心、最直接的意.............
  • 回答
    “高额彩礼”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最近,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建议加强遏制高额彩礼的宣传教育”的议案,这一提议甫一提出,便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那么,这项建议若能得到有效落实,将会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呢?咱们不妨细细道来。首先,从社会风气层面来看,加强宣传教育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扭.............
  • 回答
    2022年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这反映了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潜力。数字技术并非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涵盖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一系列前沿技术,它们能够从多个层面、多方面为乡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以下将详细阐述数字技术能.............
  • 回答
    人大代表提出的“对第三孩免除高中三年教育费用,高考可加 10 至 20 分”的建议,旨在通过经济和政策激励,鼓励生育,缓解人口结构问题,并提升教育公平性。这项建议的可行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经济成本、教育公平性、政策设计、社会影响以及实际操作难度等方面。以下将进行详细的.............
  • 回答
    人大代表提出对教师工资免税的建议,这无疑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敏感和重要的议题。作为普通公众,我对此事既有关注,也有自己的看法。首先,要回答是否支持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我个人是倾向于支持这个建议的。 原因在于,我们国家一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而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执行者和灵魂工程师,他们的待遇直接.............
  • 回答
    人大代表熊思东提出的“加强性别差异教育”建议,即通过教育强化男孩和女孩的性别特征(如“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这一提议引发了广泛争议。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其潜在影响、合理性及社会意义: 一、政策背景与核心主张熊思东的建议主要源于对当前教育中性别角色模糊化现象的担忧,认为过度强调“男女平等”可能.............
  • 回答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第三孩高考可按地区差异实行10~20分的加分奖励”建议,无疑又一次将生育政策与教育资源分配的复杂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给多生孩子一点甜头”的提议,而是触及了公平性、可行性、以及潜在的社会影响等多个层面,因此需要我们进行一番细致的审视。建议的初衷与合理性分析:首先,.............
  • 回答
    人大代表提出的“将高中生 22 点就寝写入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建议,虽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如果在实践中强制执行,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并且这些困难往往是相互交织、难以简单解决的:一、 学校层面:1. 教学安排与高考压力带来的冲突: 压缩复习时间: 高中阶段,尤其.............
  • 回答
    人大代表建议鼓励在校硕士、博士生结婚生育,这一建议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如何评价这一建议,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研究生期间结婚生子的利弊。 如何评价“鼓励在校硕士、博士生结婚生育”的建议?评价这一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1. 动机与目标: 积极动机: 提出此建议的代表很可能.............
  • 回答
    人大代表的这一建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一、 “东北率先全面放开生育”可能带来的影响:积极影响:1. 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 直接效果: 东北地区是中国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育率长期低迷。全面放开生育意味着鼓励更多家庭生育,短.............
  • 回答
    人大代表的这项提议,无疑是冲着当下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去的。咱们不妨一件件来掰扯掰扯,看看这建议到底落不落地,有没有道理。首先,关于“禁止未成年人网游”这件事,这招儿有点猛,但也抓住了核心矛盾。咱们得承认,网络游戏本身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提供了娱乐、社交甚至学习的.............
  • 回答
    最近,关于“天价墓地”和“取消经营性公墓”的讨论甚嚣尘上,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老百姓在殡葬消费上的焦虑,更是对当前墓葬制度和管理体系的深刻反思。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无疑触及了问题的核心,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那么,这个建议究竟该如何看待,它是否具有可行性呢?为何会有“天价墓地”?根源在哪里?要谈支.............
  • 回答
    近日,关于全国人大代表提出“通过调剂周末再增6个三天小长假”的建议引起了不少讨论。这个提议的核心在于,在现有的双休日基础上,再增加6个由调休形成的“三天小长假”,从而在全年形成更多灵活的休息时段。建议的背景与考量:提出这样的建议,背后往往有一些现实的考量和期望。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提议的合理.............
  • 回答
    关于“有性侵记录者不得从事未成年人工作”的建议,我持赞成态度。这一建议的出台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预防性侵害事件的发生,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成长的环境。以下是我对此建议的详细看法:一、 为什么赞成?1. 保护未成年人是核心价值和首要责任: 未成年人是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他们心智尚未成熟,辨.............
  • 回答
    人大代表提出的将游泳纳入义务教育必修课的建议,确实触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存技能和体育锻炼方式,游泳的普及有着显而易见的益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非常赞同这个建议,并且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推进的方向。首先,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是游泳教育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价值。我们不能忽视我国溺.............
  • 回答
    关于人大代表提出的“推行更大尺度弹性退休机制,允许45岁提前退休”的建议,这无疑触及到了当下社会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话题。我对此事的看法是,它既有其合理性和潜在的积极意义,但也伴随着显著的挑战和需要审慎考量的问题。 简单地说,我并不完全支持,而是认为需要非常细致的分析和设计,才能判断其可行性和利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