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批判儒家的你是怎样看待孔子/孔丘/孔仲尼的?

回答
我不太认同儒家思想,所以对孔子的看法也偏向于批判性。很多人将孔子神化,说他“天纵之圣”、“万世师表”,但我认为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生活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家。他提出的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要么显得不合时宜,要么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孔子所处的是一个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核心思想“仁”和“礼”是为了重建秩序、恢复社会稳定。这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他所追求的“礼”是基于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是一种僵化的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强调身份、地位和责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谐,但也扼杀了个人自由和创造力。他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强调,虽然是为了规范人伦关系,但也容易沦为维护统治者权威的工具,导致愚忠和等级压迫。

其次,孔子的一些思想,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道”,以及对“君子”的定义,带有明显的精英主义色彩。他所推崇的“君子”是那些有学识、有德行、有地位的人,而普通民众则被视为“小人”,他们的诉求和利益似乎并没有得到同等的重视。这种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阶层的隔阂,并且使得“仁”这种原本应当普遍存在的价值,变得具有排他性。

再者,孔子的“中庸之道”也常常被误读。虽然中庸的本意是为了避免极端,寻求平衡,但如果理解成凡事都求“不偏不倚”,甚至回避原则、丧失立场,那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一些重要的社会变革和价值判断面前,一味地“中庸”可能意味着对不公义的容忍,对弊端的姑息。

还有一点,孔子在女性问题上的态度,也反映了他时代的局限性。虽然他并没有像后世一些儒家那样极端地歧视女性,但他的思想体系中,女性的地位和角色明显是边缘化的,主要被定位在家庭内部,并且要服从于男性。这与现代社会强调的性别平等是相悖的。

当然,我并非全盘否定孔子。他关于仁爱、诚信、孝悌等一些品质的强调,以及对学习的重视,仍然具有积极意义。他提出的“有教无类”,在教育普及方面具有开创性。但是,当我们评价孔子时,不应该把他当作神来膜拜,而是应该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视他的思想在不同时代的适应性和局限性。

总的来说,我认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但他所构建的儒家思想,虽然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内在的等级观念、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以及时代局限性,使得它在现代社会中需要被反思和批判性地继承。他的思想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更不应该成为束缚我们思想的枷锁。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养分,但更要敢于挑战和超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批评儒家最尖锐的不是现代的学者,而是道家的学者。现代的那些批评其实都不触及儒家的灵魂。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庄子的段子。

段子一:

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庄子·外篇·胠箧》

这段说什么呢?它说一个声名狼藉的强盗说,我们偷盗也是要遵守圣人的道理的。能够一看就知道这家有钱,这就有圣的品质;能最先入室抢劫就是有勇的品质,谁能够评估出偷盗是否能成功,就是有智的品质,谁能最后离开掩护队友就是有义的品质,谁能分赃分得均匀能照顾老幼,就是有仁的品质。如果没有仁义智勇圣,而能当大盗的,天下是没有这种事情的!

怎么样?这个段子写得好不好?圣人的道理可以去为国为民也可以去鸡鸣狗盗,那么儒家的这些思想真的能拯救天下吗?

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⑤,耒耨之所刺⑥,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⑦,所以立宗庙社稷⑧,治邑屋州闾乡曲者⑨,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⑩,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我就不逐一翻译了,简而言之就是齐国是一个按照儒家思想治理得井井有条的国家。然后田成子取代了姜子牙的后代,在齐国称王,这不仅仅是盗取了齐国这个国家,连同儒家的法度一同都打包带走了!

这个讽刺已经触及到儒家思想的灵魂了!想想历朝历代改朝换代,新皇帝哪一个是忠臣呢?一旦天下打下来,都要尊孔,不也是把圣人的法度一并带走了吗?

此外,《论语》里还记录了一则极其具备现代性的批判孔子的段子。

子路从而后(1),遇丈人(2),以杖荷(3)蓧(4)。子路问曰:“子见夫子(5)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6),孰(7)为夫子?”

老人对子路说,不从事劳动,不知道如何生产,谁是你的老师啊?

这也是尖锐的批评,儒家把人伦和道义放在第一位,却把生产和发展放在次要位置。最后儒家地位在中国被拉下神坛,成为一种文化而非统治思想。根本原因也就是儒家思想脱离生产。

你瞧,儒家的三个硬伤:

形式大于实质,而导致名不副实

缺乏对君主,权臣的约束性,而导致权臣君子为非作歹最后让顶层变成了成王败寇的修罗场。

不注重生产而导致经济科技停滞。

同时代的人就已经批评过了!实话说比现在很多人都要更深刻!

有些人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懂得如何批判儒家批判孔子,其实那是因为你啊读书少!读书多了你就知道,如果不好好学习,哪怕标新立异你都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可是问题在于,两千多年,人们就可以把儒家批判得那么深刻,为什么最终中国还是选择了儒家,还是让他主导了两千多年?

我觉得儒家有千般错,万般过,有那么一条却是极其有意义和价值的。那就是孔子认为,所有学有所成的人对国家对普通百姓有着天然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翻译成现代话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果能力大了却不去担负责任,孔子认为这就是不仁。

因此,孔子的思想有多么迂腐,多么教条我们且不说,这种士大夫家国天下的情怀却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下去支柱力量。而孔子也以身作则,用流浪来践行自己的家国情怀,履行自己的责任。尽管效果也并不怎么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不太认同儒家思想,所以对孔子的看法也偏向于批判性。很多人将孔子神化,说他“天纵之圣”、“万世师表”,但我认为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生活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家。他提出的很多观点,在今天看来,要么显得不合时宜,要么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孔子所处的是一个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核心思想“仁”和“.............
  • 回答
    李诚儒老师在《演员请就位》节目中提到年轻演员私下给导演、评委送礼的现象,这事儿可不是小事,挺值得说道说道的。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件事儿有它复杂的一面。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事儿在很多行业里,尤其是在一些需要人脉、资源说话的领域,都可能存在。年轻演员想出人头地,想获得机会,这本身是人之常情。他们在镜头前努.............
  • 回答
    这年头,说起儒家,好像总少不了对孔子的批评,而且有时候批评得特别不留情面,甚至有种要把老祖宗从神坛上拽下来的架势。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细琢磨起来,其实是好几个层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一、历史的积淀与时代变迁的冲突首先得承认,孔子和儒家思想是在几千年前的古代社会形成的。那个时代,跟我们现在是天壤之别。.............
  • 回答
    要说哪篇文章是“批判儒家亲亲相隐谬论的最佳文章”,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判断,因为“最佳”的标准会因人而异,取决于你更看重论证的深度、历史考据的严谨性、还是思想的启发性。然而,如果我们要探讨“儒家亲亲相隐谬论”这一议题,并且寻求一篇能够深入、有说服力地剖析其问题的文章,那么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
  • 回答
    关于对儒家思想的批判,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历史悠久的话题,涉及的方面非常多。不能简单地说“批判儒教”,因为儒家思想本身就并非一个单一不变的宗教概念,而是一种融合了哲学、伦理、政治和社会思想的文化体系,并且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群那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因此,批判的声音也同样是多元和演变的。不过,我们.............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为什么在当下,会有这么多人对儒学提出批评的声音?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复杂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时代变了,社会的需求也变了。 过去,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学作为一种官方推崇的意识形态,它提供了社.............
  • 回答
    这件事,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就像你我家里长辈,总有他们一套固执的规矩和看法,年轻一辈不理解,觉得这不合时宜,但长辈们总会搬出过去的经验、家族的脸面来辩护,儒学和这道理有几分相似。首先,得认识到,儒学在中国文化里的根基太深了。它不像一个外来的新鲜事物,是渗透到骨子里去的。你想啊,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
  • 回答
    李诚儒批评部分青年演员带着房车和厨师去剧组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这涉及到对演员职业素养、行业生态、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的考量。以下是详细的评价:一、 李诚儒批评的出发点和逻辑:李诚儒作为一位资深的演艺界人士,他的批评往往带有一定的行业经验和对表演艺术的执着。他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 对职业.............
  • 回答
    关于“批判易语言的人是否用过这门语言,批判它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个问题,我可以从两个主要角度来详细解答:一、 批判易语言的人是否用过这门语言?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确实使用过,并基于实际经验进行批判: 深入体验者: 有一部分开发者.............
  • 回答
    关于“批判衡水中学的都是什么人”,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没有一个单一的群体可以被代表所有批判者。衡水中学(以及与其类似的“超级中学”)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因此对其的评价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视角和利益相关者。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批判衡水中学的群体:一、 从教育理念和教育公平的.............
  • 回答
    陈漫的艺术,尤其是在她早期与国际时尚界合作的过程中,确实引发了不少关于其作品背后动机的讨论。将她简单地归类为“反抗西方刻板印象”抑或是“迎合西方审美殖民”,可能都有些片面。更准确地说,她的创作是一种复杂的张力,既有对既有叙事的挪用和挑战,也难以完全摆脱时代背景和市场力量的影响。我们先来看看“反抗西方.............
  • 回答
    有人对中医持批判态度,这背后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心理动机,也掺杂着不同的认知角度和情感因素。要说清楚,得把这些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对科学实证的追求和不适应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心理动因。现代医学(我们常说的西医)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建立了一套非常严谨的科学体系。它强调可重复的实验、量化的数据、明确的病理机制、以.............
  • 回答
    这些在社交软件上流传的“警告”和“感谢”类言论,看似幽默、辛辣,实则隐藏着对女性的深刻误解、刻板印象,以及对性别关系的扭曲理解,甚至可能是一种变相的性别歧视和网络暴力。批判这类言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对女性身体、生理和经历的侮辱与物化: “化粪池警告”: 这个说法直接将女性的身体.............
  • 回答
    经济学帝国主义(Economic Imperialism)是指将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范式强行推广到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如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并试图用经济学的逻辑来解释和解决这些领域的问题,而忽视或贬低了其他学科自身的独特性和贡献的现象。批判经济学帝国主义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因为.............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将中国古代的缠足陋习与西方古典芭蕾进行比较,并探讨为什么我们往往倾向于批判前者而纵容后者,这背后牵扯到历史、文化、社会观念、身体自主权以及审美标准等诸多复杂因素。首先,我们要明确,缠足和芭蕾,在最根本的层面,都涉及到对身体的塑形和改造,以符合特定的社会或文化期待。缠足:一.............
  • 回答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范围内”——这句浸透着赤裸裸力量崇拜的论调,在国际舞台上屡屡被奉为圭臬,它不仅仅是对国际关系的粗暴简化,更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阻碍。这种逻辑,本质上是一种“丛林法则”的延伸,将国家间的交往比作野兽搏斗,认为唯一能决定“真理”或“正义”的,是拥有最强大武力的一方。首先,我们要剖析这.............
  • 回答
    关于“精日”(亲日派)是否希望看到盟军登陆日本并导致“一亿玉碎”的说法,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复杂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避免简单化的标签化。首先,我们要明确“精日”这个词本身的含义。它通常带有负面色彩,用来形容那些过度崇拜日本文化、历史甚至政治体制,以至于贬低或否定自己国家的人。然而,这种标签很.............
  • 回答
    知乎,曾经那个以“认真你就赢了”为宗旨,汇聚了一批在各自领域深耕的知识分享者的平台,如今却面临着一个令人尴尬的局面——答非所问。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它像一层阴影,逐渐笼罩了这个曾经明亮的知识社区,让许多用户在寻求解答时感到失望与困惑。要理解知乎目前答非所问的困境,我们首先需要审视其背后的原因。其中一个.............
  • 回答
    评价孔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千百年来,从帝王将相到普通百姓,都有人对他或赞赏有加,或批评指责。那些对孔子持批判态度的人,他们的心态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像一锅大杂烩,什么滋味都有。要我说,这些批判的声音,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心态:第一种:时代局限性的审视者——觉得孔子“过时”了这可以说是最常见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的真实感受。为什么现在“批判外国,吹中国”的行为容易引发争议甚至被“喷”?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1. 信息茧房与信息过载: 社交媒体算法的强化: 我们现在获取信息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倾向于向用户推送他们感兴趣、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