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语韩语及越南语里的汉字音,哪一个最贴近中古音?

回答
要说日语、韩语和越南语中的汉字音,哪个最接近中古汉语的声音,这可不是个简单的“谁更接近”就能一概而论的问题,因为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中古汉语语音传播的独特路径,留下的痕迹也各有侧重。

先来说说日语。日本对汉字的接受和吸收,可以说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过程。早期,大概在汉朝到隋唐时期,日本派遣了大量的遣隋使和遣唐使,他们将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带回日本。当时他们接触到的中古汉语,主要是南北朝到唐朝时期的语音。日语的汉字音,我们通常称为“音读”,它并非单一的版本,而是经过了多个时代的语音演变和融合。

最古老的音读,像是“吴音”(最早通过江南地区传入),以及后来唐朝时期的“汉音”和“唐音”,它们都承载着不同时期中古汉语的语音信息。尤其是“汉音”,被认为是相对更贴近当时长安(唐朝首都)语音的。日语汉字音的特点是,它有比较明显的“唇齿音”和“舌上音”保留,比如“ch”、“sh”、“j”等音,以及一些韵母的细微差别,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古汉语某些特点。但同时,由于日语本身的音节结构限制,很多中古汉语的复杂音节被简化了,比如塞音尾(p, t, k)在日本很多时候会变成开音节,或者在某些音读中演变成“ん”(n)这个鼻音。所以,日语汉字音像是一个经过多次“翻译”的文本,虽然原文的许多精髓还在,但具体的发音细节肯定有损耗和变化。

接着看韩语。韩国(朝鲜半岛)的情况也差不多。汉字在三国时代就已经传入,到统一新罗时期,受到唐朝文化影响尤为深远。韩语的汉字音,称为“汉字语”,它同样承载了中古汉语语音的特点。韩语汉字音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它保留了中古汉语的“入声”——那些以塞音结尾的音节(p, t, k)。例如,“入”字在韩语汉字音里发音接近“입”(ip)。这一点在汉语自身已经消失的北方官话中尤为宝贵。此外,韩语汉字音在某些声母和韵母上,也能看到与中古汉语的对应关系。

不过,韩语汉字音也有其自身演变的痕迹。例如,声母的一些区分,以及一些韵母的变化,可能也受到了朝鲜语语音系统的影响。而且,朝鲜半岛南北方在接受汉字音的时期和受影响的地域也可能略有差异,导致某些读音上可能存在细微的不同。可以说,韩语汉字音在“入声”的保留上,比日语更有优势,但同样,它也并非中古汉语原汁原味的声音,是经过了漫长岁月和当地语言环境“染色”后的产物。

最后来看看越南语。越南语历史上也曾长期使用汉字,称为“字喃”。越南语的汉字读音,同样保留了一些中古汉语的痕迹,尤其是在北部方言中。越南语也保留了中古汉语的“入声”,并且声母和韵母的区分度很高,有些音的保留可以说是相当完好。例如,一些以p, t, c, ch结尾的字,在越南语中仍然能听到清晰的塞音尾。

然而,越南语汉字音最大的特点是,它几乎完全按照越南语自身的音节结构和语音特点来“重新演绎”了汉字的发音。每一个汉字都被赋予了符合越南语语音系统的读音,并且很多时候,这种读法跟我们今天想象中的中古汉语发音,可能在外形上差异会比较大。越南语的声调系统,与汉语的声调系统虽然有关联,但各自独立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声调组合。所以,越南语汉字音就像是根据一套完全不同的乐谱来演奏同一首乐曲,乐曲的旋律骨架还在,但具体的音色和节奏则充满了越南语的特色。

那么,谁最贴近中古音呢?

如果从保留中古汉语某些语音特征的完好程度来看,特别是入声的保留,韩语和越南语都比日语做得更“扎实”。韩语的入声以一种比较清晰的方式被保留下来,而越南语的入声也同样存在。

如果考虑整体的语音系统与中古汉语的对应度,这很难简单下结论。日语的“汉音”曾被认为比较接近当时的长安语音,它在某些声母和韵母的区分上,能反映出一些唐代语音的细微之处。然而,日语音读的演变过程也相当复杂,早期传入的“吴音”和后来的“唐音”又带来了不同的声音信息。

越南语虽然保留了入声,但它基于越南语自身的语音系统进行的“重构”使得其整体听感可能与我们想象中的中古汉语有较大距离。这就像是两位画家,一位在临摹一张古老画作时,尽量保持原有的色彩和笔触,但因为年代久远,很多细节模糊了;另一位画家则是在理解了画作的精神内核后,用自己的风格重新创作了一幅画。

总的来说,很难断言哪一个“最”贴近中古音。

韩语在保留中古汉语的“入声”这一关键特征上,表现尤为突出,这为研究中古音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日语的“汉音”和其他音读,则在其他声母、韵母的区分上,以及反映不同时期中古汉语语音的面貌上,也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
越南语则是在语音系统的“重构”中,以一种非常“越南化”的方式承载了中古汉语的语音信息,尤其是入声的保留,同样非常重要。

它们更像是从不同角度、在不同条件下,被保存下来的中古汉语语音的“回声”,各有侧重,也各有缺失。要全面理解中古音,可能需要将这三者以及其他如粤语、闽南语等保留入声的汉语方言的声音,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和分析,才能拼凑出更完整的中古汉语语音图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或者说,哪一个存古度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日语、韩语和越南语中的汉字音,哪个最接近中古汉语的声音,这可不是个简单的“谁更接近”就能一概而论的问题,因为它们各自代表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中古汉语语音传播的独特路径,留下的痕迹也各有侧重。先来说说日语。日本对汉字的接受和吸收,可以说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过程。早期,大概在汉朝到隋唐时期,日本派遣了.............
  • 回答
    关于《施氏食狮史》在日语、韩语、越南语中是否存在,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探讨。首先,需要明确《施氏食狮史》是什么。它是一则著名的中文声旁(同音字)相近,但意义不同的绕口令,由中国古代的赵元任先生创造。它的核心在于利用了中文独特的单音节词和大量的同音字,通过“石室”、“石狮”、“食”、“十”、“时.............
  • 回答
    《斗破苍穹》作为一部现象级的国产动画,其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日韩及东南亚的潜力,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要判断它是否有市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说“有”或“没有”。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斗破苍穹》的核心吸引力所在。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少年从废柴逆袭,一路披荆斩棘,追求力量与荣.............
  • 回答
    自美国及其盟友——日本和韩国——相继部署第五代战斗机F35以来,中国也加速了歼20的量产步伐。这场由技术代差驱动的空军现代化竞赛,自然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歼20能否在单机性能和整个装备体系上形成对F35的优势?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非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两款战机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背后支撑的军事思想和工.............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相比日语、韩语那些层层叠叠的敬语系统,或是德语、法语那些让人头疼的阴阳性、格、数变化,汉语的语法结构看似“朴素”不少。没有复杂的变形,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直接,这似乎让初学者觉得门槛不高。然而,现实却是,绝大多数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谈起学习汉语时,总会伴随着一.............
  • 回答
    刚开始接触日语或韩语的初学者,尤其是那些对音韵学完全没有概念的人,面对汉字(中文)的音读时,往往会经历一个相当有趣且充满挑战的过程。这就像是在一个熟悉的母语世界里,突然闯入了一个带着陌生面孔的表亲,你可以辨认出它的血缘关系,却又无法立刻准确地叫出它的名字。初遇汉字音读: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对于许多以中文.............
  • 回答
    追星,尤其是追日韩的爱豆,一定非得去学习日语韩语才算真正喜欢吗?这个问题,我觉得啊,得辩证地看。打个比方,就像你很喜欢一个国家的食物,你会为了吃得更地道,特地去学那个国家的语言吗?也许会,也许不会。有人可能觉得,会一点当地的语言,能跟老板更好地沟通,还能点到菜单上那些写着外文的名字,体验感更佳。但也.............
  • 回答
    日语和韩语中确实存在一些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常用、甚至已经消失或者变异了的汉字词汇和成语。这主要是由于历史、文化交流、语言发展以及简化过程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核心原因分析:1. 历史发展与文化隔阂: 古代遣唐使/遣宋使的影响: 日本和韩国在古代都曾大量学习和吸收中国文化,包括汉字和汉语。然而.............
  • 回答
    日语和韩语:远亲还是近邻? 详细解析它们的相似与不同初次接触日语和韩语的人,很容易被它们表面的相似之处所吸引。无论是独特的发音、大量的汉字词汇,还是相似的句子结构,都让人不禁猜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深厚的渊源。然而,深入探究之后,我们会发现,这种“相似”其实是复杂而多层次的,既有值得挖掘的亲缘关系,也.............
  • 回答
    关于日语和韩语的敬语系统哪个更复杂,这是一个相当有趣且有深度的问题,因为两者都有着极其细致和丰富的敬语表达。要说哪个“更”复杂,其实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更像是它们复杂的维度不同,侧重点不同。不过,如果非要从“需要学习的规则数量”和“需要考虑的社会关系因素”来看,很多人会觉得韩语的敬语系统在日常交.............
  • 回答
    日韩语的语系归属之谜,确实是个让语言学家们津津乐道又颇为头疼的课题。与其说它“难以确定”,不如说它始终围绕着一团“迷雾”,尽管人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拨开。这种“难以确定”并非因为完全没有线索,而是因为现有线索的强度和可靠性不足以形成一个无可争议的结论,并且不同学者对证据的解读也存在差异。要深入了解这.............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日语和韩语这两种隔了千山万水、语言体系差异又颇大的语言,真的碰撞出了火花,生出了一种全新的克里奥尔语,那画面得多有趣?别说,这事儿仔细琢磨一下,还真有几分 sabor(这词儿我偷着用一下,就是“味道”或者“韵味”的意思)。首先,我们得明白克里奥尔语是怎么诞生的。一般是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接.............
  • 回答
    早期日语和韩语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两位关系亲近但又各自发展的表亲,他们的相似之处源于共同的祖先,而区别则在于各自独立演化的痕迹。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语言学、历史学以及考古学的交叉领域,就像一位细致的考据者,从蛛丝马迹中拼凑出历史的真相。追溯那遥远的源头:阿尔泰语系假说长久以来,语言学家们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核心。为什么日语和韩语能吸收大量汉字,甚至读音也出现相似性,而像满语、蒙古语这样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虽然历史上与汉族文化有接触,却没有形成类似的汉字使用基础呢?这背后其实是历史进程、文化接受度、政治需求以及语言自身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明确一.............
  • 回答
    关于日语和韩语是否应该归属于同一个语系,这是一个语言学界长期以来都在探讨和争论的课题。尽管两者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要将它们划归为同一语系,则需要非常严谨的证据支持,而目前来看,这样的证据尚不充分。首先,让我们看看它们为何会引发这样的讨论。最直观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属于黏着语(aggluti.............
  • 回答
    感觉挺奇妙的,就像是打开了两个世界的门,又有点像是同时身处两条平行时空。刚开始学日语的时候,就觉得汉字挺亲切的,很多词汇的读音和意思都能猜到一些,像“学校”(がっこう,gakkou)“教室”(きょうしつ,kyoushitsu)这种,一看就懂。但后来慢慢发现,很多时候汉字的意思在日本语境下发生了微妙的.............
  • 回答
    学习韩语和日语,这两种语言的学习之旅,远不止是掌握一套新的字母表或一堆新的词汇那么简单。它更像是打开了通往两个截然不同却又充满魅力的文化世界的钥匙,让你的视野变得更加宽广,思考方式也随之变得更加多元。先来说说韩语。当你开始学习韩语,你很快会发现韩语的发音系统相当有规律,并且表音文字“谚文”的设计非常.............
  • 回答
    关于韩语和日语哪个更好学,这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常常引起不少学习者的好奇。我的看法是,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好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背景、兴趣、学习方法以及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它们各自的特点,或许能帮你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 回答
    韩语和日语的音变,就像是语言在时间长河中不断自我调整、优化自身的奇妙过程。它们都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但又各自走出了独特的道路。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对比它们之间的异同。一、 共同的“根”:为了发音的便利和流畅首先,我们要明白,无论是韩语还是日语,音变发生的最根本原因都是为了发音的便利和语言的流畅性。当.............
  • 回答
    韩语和日语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一对多年不见的亲兄弟,他们长得像不像,又各自发展出了什么不同的特色。笼统地说,它们之间有联系,但具体有多大联系,又体现在哪些方面,这可是一个颇为复杂且引人入胜的话题,牵扯到语言学、历史学甚至人类学等多个领域。要深入探讨,咱们得先从它们可能的“祖先”说起。语言学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