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适龄青年男多女少,为什么相亲网和婚介所都是女生很多、男生很少?

回答
在中国,“男多女少”的性别比例失衡是许多人挂在嘴边的话题,这似乎与我们日常在相亲平台和婚介所观察到的现象——女性用户占多数,男性用户相对稀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其实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数字游戏那么直观。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男多女少”指的是适龄生育群体的总人口性别比。 这个比例的形成,是过去几十年社会经济发展、生育政策以及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出生环节就存在性别选择的偏好。然而,进入婚恋市场,特别是相亲机构和线上平台,参与者是主动寻找伴侣的单身群体,这部分人的构成和驱动力与总人口的性别比例并不完全挂钩,而是受到了更多当下现实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相亲网站和婚介所里会显得“女生多,男生少”呢?

一、 生存策略与市场需求

女性的婚恋“危机感”更强? 在当下中国社会,尽管总体上男性数量更多,但当涉及到婚姻和家庭时,很多女性会感受到一种“时间紧迫感”或“竞争压力”。这种压力可能源于社会对女性婚龄的普遍看法、家庭的催婚、以及对未来伴侣经济能力和稳定性的更高要求。为了抓住机会,很多女性会更积极主动地“入市”,在各种相亲渠道“广撒网”,以期找到合适的对象。相比之下,一些男性虽然数量占优,但他们的婚恋策略可能更为多样,不一定所有人都将婚恋市场视为唯一的“必选项”,或者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在社交圈内、工作环境中自然发展关系,而非依赖于相亲平台。
市场定价与竞争法则: 婚恋市场,尤其是现实中的婚介所,其实也有其“市场法则”。当女性用户数量大增时,婚介所为了吸引更多女性客户,可能会在宣传和招募上投入更多资源。同时,一些原本对婚恋有更高期望的男性,可能会因为感觉“选择多”,而对付费婚介服务持观望态度,更愿意“试水”免费或低成本的线上平台。而线上平台虽然用户基数大,但用户活跃度和转化率是关键。女性用户在平台上的活跃度可能更高,因为她们在寻找伴侣的过程中,更频繁地进行浏览、匹配和主动联系。
“潜在”用户 vs. “活跃”用户: 很多线上相亲平台的用户数据,可能包含了很多注册但并不活跃的用户。这其中可能有一部分男性,在注册后并未积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维护资料、主动发起沟通,而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而女性用户往往更倾向于投入,因为她们的驱动力更强,也更愿意为寻找伴侣付出努力。因此,看起来活跃在平台上的“在找”状态的女性用户,会比同样积极的男性用户比例显得更高。

二、 信息筛选与用户画像的差异

女性更注重“质量”? 相亲平台的女性用户,很多时候是在“筛选”而非“盲选”。她们可能对伴侣的年龄、身高、职业、收入、家庭背景等有更明确的界定,这使得她们在浏览和匹配时更加挑剔。当一个男性符合多个女性的标准时,他可能会收到大量邀约,而他本人可能只需要回应其中一小部分。这种“供需不对等”的现象,会让那些符合条件的男性感觉“需求旺盛”,但对于数量众多、标准各异的女性来说,她们的“被回应”次数可能并不如她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多。
男性更注重“广度”? 相对而言,一些男性用户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数量来提高匹配成功率,即“广撒网”。他们可能会同时与多位女性进行沟通,或者在信息填写上不那么严谨,以期获得更多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平台上的“稀缺资源”,而是他们本身的匹配策略不同。
“低质量”男性用户是被隐藏还是未出现? 一部分男性用户,可能因为不符合主流婚恋市场的期望(例如年龄偏大、收入不高、学历较低等),或者不愿意在信息上进行“包装”,而没有在相亲平台上表现得那么活跃,或者他们的资料可能更容易被女性用户“过滤”掉。这些人可能并没有退出婚恋市场,只是他们没有选择通过相亲平台来解决问题,或者他们自身就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三、 平台本身的机制与盈利模式

吸引女性用户是平台“拉新”的重点: 对于很多相亲平台而言,女性用户的活跃度和付费意愿往往是吸引男性用户和维持平台活力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点,平台可能会在宣传、活动、甚至用户推荐上,有意无意地倾向于吸引和留住女性用户。这使得平台上的女性用户群体看起来更加庞大和活跃。
“活跃”不等于“在找”: 平台算法和推荐机制也会影响用户的感知。一些男性可能只是偶尔登录,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对象,并没有持续的投入。而女性用户可能因为更加迫切,会更频繁地登录,更新资料,主动发起聊天。这种“活跃度”的差异,会让用户觉得女性用户更多。
付费与免费的界限: 一些平台会设置付费会员制度,提供更多的功能或更优质的服务。这其中,可能男性用户因为对“成功率”有更高的期待,或者认为这是“严肃恋爱”的标志,而更倾向于付费。而女性用户则可能在免费阶段就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等到有明确意向时再考虑升级。

四、 社会文化与心理因素的交织

“女追男”的风险规避: 虽然社会观念在变化,但“男娶女嫁”的传统观念在很多地方仍然根深蒂固。女性主动追求男性,有时会担心被视为“不够矜持”或者“倒贴”,这种心理负担可能会促使她们在婚恋市场上更加积极,以免错失机会。而男性则可能因为传统的“被追求”心理,或者对自身吸引力有自信,而在主动性上有所保留。
“单身焦虑”的性别差异: 虽然男性也会有单身焦虑,但社会舆论和家庭压力在很多情况下,对女性的“剩女”标签更为突出,也更容易引发女性的“紧迫感”。这种焦虑感会驱使她们更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包括使用相亲平台。

总结来说,相亲网站和婚介所呈现出“女生多、男生少”的现象,并不是因为总体性别比例的简单反映,而是因为参与婚恋市场的单身群体的行为模式、社会压力、平台机制以及个体选择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女性群体由于更高的婚恋紧迫感、更明确的目标导向和更积极的市场参与策略,使得她们在这些平台上显得更为活跃和突出。而男性群体的参与动机、策略和选择则更为多元化,并非所有男性都将相亲平台作为首要的婚恋途径,或者他们的活跃度表现方式不同。这种现象,是理解当下中国社会婚恋生态的一个有趣侧面,它折射出了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定位、选择与挣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男生真的躺平了

user avatar

众所周不知,我跟几个人搞了个相亲公号,当然我们主要目的是研究相亲心理学,叫相亲心理学是区别恋爱心理学和婚姻心理学,而今天我遇到个民间的红娘,这位红娘可以算是师姐,因为她也在研究相亲人物的心理学,

她说,找到她这里来挂牌的单身男女,大概8成是女的,2成是男的,而且女的大部分不是硕士就是博士,大多数集中在医疗行业和教育行业,护士医生和老师特别多,本科女都少,大专女凤毛麟角,职高女几乎没看到,

我听到就插了一句,也对,因为扩招了,按照招生比例,现在的二本生就是以前的大专生,

红娘说不对,男的这边啥子学历都有,博士也有硕士也有,本科也有大专也有,职高也有职中也有,高中也有初中也有,除了小学幼儿园,已经涵盖所有教育阶段,

我听到又插了一句,这说明9年义务教育执行得彻底啊,

红娘就说,你晓得为啥子没有大专职高女来相亲不,因为她们都找得到老公,现在还读大专职高的,素质已经很差了,就是上学时候不是打架就是打胎那些女的,她们都找得到老公,这几个职高女的,挂出来两天就有好几个备选男,

我说男的向下兼容麻,然后我就准备搬出我在汁夫经常强调的“阶层论”,

红娘说不是,因为这些女的能够给男的提供“情绪价值”,

我说啥子,

红娘说,这些女的能够让男的感到开心满意,而那些博士硕士女不行,她们不但不能够给男的提供“情绪价值”,而且她们也不会给男的提高“供养价值”,所以她们看起条件好,结果在我这都挂了7、8年了,一直都嫁不出去,

我说你从哪学来的这些价值供养什么的词,

她说从网上学到的,我也上汁夫、韦伯和晓洪梳,其中最喜欢上晓洪梳,比窦因好,

我说你继续说价值,不说汁夫等网站,

她说这些女的,大部分要求就是男的条件比自己略低一点,看起来是降低条件了,但实际上男的看来没有意义,男的找老婆一般就是满足心理快乐,找个博士女但是天天在家发脾气或者不理人那男的肯定不愿意,所以女的如果是诚心诚意找老公,要么就写自己可以满足对方情绪价值的优点,要么鹫再放低要求,找连自己都养不活的男的,给男的提供供养价值,那也容易找到,像这种要男的条件比自己略低一点,等于就是说表态了坚决不给男的提供供养价值,也没有表现出可以提供情绪价值的方法,而且字里行间都表达了要男的给她提供情绪价值,那男的才不得干,

红娘说,男的条件比这种女的略低一点的,想找女朋友简直随便找,他就喜欢可以提供情绪价值的大专女,根本不得考虑那些女博士,

红娘说,你比较这两个相亲简介,

我看第一个(这两个我都照了下来):

女,1982年某月出生,独生女,父母某省公职人员,女方本人情况1米6净身高,身材微胖,重点大学医学博士,三甲医院中层干部(在编),党员,本市有房有车(全款),收入丰厚,爱好阅读运动旅游摄影美食,

要求男方,76年~85年出生,其中82年不考虑,父母身心健康有双保有房,且通情达理,勤劳友善,城市户口,男方本人净身高1米72以上,身材不胖,硕士以上学历,在本市主城区有独立住房且无贷款,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开车技术好,工作稳定,条件相当,收入不低于15万/年,人品好无不良嗜好,学习上进,阳光开朗,相貌端庄,身材匀称,踏实能干,会做家务,厨艺佳,责任心强,双商在线,有担当,爱好运动健身,有修养讲礼貌,不抽烟不喝酒,爱护小动物,养宠物更好,

我又看第二个:

女,94年某月出生,女方本人情况身高1米6,二本学历,国企人事处工作,收入8000~10000/月,本人面容姣好,身材苗条,淳朴善良,温柔贤惠,品行端正,不喜麻将不打牌不打游戏,父亲经商母亲在家,在隔壁市有房,有个哥哥在本市送外卖,本人本市名下有房2套,其中1套自住,1套哥哥住,

要求男方,1989~1993年出生,身高不低于1米75,有正当稳定工作,收入20万/年以上,有独立住房且无贷款,爱干净讲卫生,家人健康和善,诚实守信,

红娘问你说这两个哪个撤牌更快(撤牌意思找到对象就来撤下相亲简介),

我说明显第二个,再咋个比,94年女肯定比82年女找对象容易

红娘说不看年龄呢,

我说那也是第二个,第一个一看就是仙女,这也太明显了,她把男的条件写那么详细,那不是列条件,那是在心理画像,说不定是她在哪暗恋的男的就是这样子,她就要求相亲对象也这样子,

红娘说你看第一个,她写自己的条件,全是说自己不需要对方提供供养价值,她列男方的条件,除了男方要条件相当,就是自己既不给男方提供供养价值,又要男方给自己提供情绪价值,那男方把她娶回去后,整天就是在讨好她,我敢说莫得哪个这种条件的男的愿意娶她,

红娘说我这博士女大多数都是这样填的,看起来给男方设的物质条件比自己的条件还低,但是实际上也是没人要的,有些人都挂了7、8年了,还是没嫁出去,

红娘说不一定是照某个男的条件拷过来,但你说的对,就是仙女,

红娘说,第二个,写的篇幅也少,里面也说了自己又不需要男方提供供养价值,自己还能给男方提供情绪价值,对男方的要求收入虽然比第一个高,但没有其他条条款款,满足这个条件的男的很多,她是因为有个哥哥拖累了,不然不得出现在相亲市场,

user avatar

唐僧自己天天骑着白龙马,见到很多神佛也都有自己的坐骑,觉得徒弟们很委屈。

便对悟空说道:“你在降妖的时候注意一下,有合适的给你们三个也弄个坐骑。”

悟空说:“师父,您是好心,可这坐骑无法人人都有。”

唐僧问:“为何?”

悟空道:“如嫦娥,很需要坐骑。但她要求太多,又要能打又要看,还需性情温顺。到如今也只能抱只兔子玩耍,弄不到坐骑。”

唐僧问:“那杨戬我看不似心胸狭窄之人,为何也只牵条狗?”

悟空道:“他与我们三兄弟一样,既能打又有法力能飞能变,无需专门找个坐骑给自己添麻烦。”

唐僧问:“那太白金星并无你们这样的能为,为何没有坐骑?”

悟空道:“坐骑个个本领不弱,那老头别让坐骑吃了。。。哈哈哈”

唐僧奇怪道:“你管的御马监有如此多的天马?为何不给他一匹做坐骑?”

悟空又笑道:“师父呀!那些天马哪里有资格做坐骑?不过是给神仙们临时骑一骑罢了。”

user avatar

因为供养者不是那么好当的。

很多国男当不了供养者,只是人形生物罢了。

但女性标准就低了。

user avatar

本质原因是女人的结婚意愿与需求比男人高,所以对择偶更热衷。

其实不要扯什么女性进入相亲门槛低,男性其实想相亲也可以和女性一样,无所谓女性的预期要求多高,很多相亲平台的男性条件也不见得多好,现在的网络是很自由的,去相亲贴个信息多简单。

女性其实大多都有生理预警,年龄预警,知道自己的青春是最大的择偶优势!随着年龄的增长,想早点靠年龄红利寻觅优质男性的焦虑其实非常迫切。

大多女性年轻的时候,其实潜意识会让她们做很强的权衡思考,毕竟大多女性清楚自己的工作上限,清楚自己能力,清楚自己的优势,对未来的担忧,所以找个生存能力强的伴侣对于女性来说是刚性需求。女性其实很清楚自己需要找个男性伴侣才能提升生活,降低自己的风险,缓解自己的焦虑。

比如有调查,每次房价大涨,女性进入相亲市场的人数明显增多,因为房价涨,房租涨,女性单身生存压力更大,更可能被挤出城市,她们唯一能长期留在城市的机会就是找个有房的男性。每次经济形势受到冲击,女性进入相亲市场的人数也会增多,裁员大多是在女性居多的文科专业,生存压力导致女性需要找伴侣来降低风险。

所以现实生活中女性更热衷于相亲,在相亲市场明显的女多男少,跑去反复发相亲信息的也是女性居多,被婚恋机构收割的也是女性居多。其实这些女性非常清楚自己极度依赖婚姻带给自己的好处。

很多女性非常难以面对的一个事实,男性结婚意愿的降低是不可逆的(相亲中条件好的男性大多海王),且男性没有像女性那么焦虑的年龄生育压力,至于老实人男性年龄没女性那么紧迫,同样的30,男性的社会接受程度远比女性高太多,所以很多男性不急于进入婚恋市场或者根本不会进入婚恋市场。

自由恋爱的长择诚意是不确定的,男性若短择也不会进入相亲市场,女性更倾向选择明面上长择诚意高的相亲市场,这样更高效率让她们找到靠谱稳定的伴侣。

当然,女性急于找伴侣,择偶焦虑高和女性懂不懂把握机会是两个话题,就好比一些三本成绩的人很想读985一样,想和能不能是两个概念。所以相亲市场上很多女性情商低,喜欢端着,不会和男人相处接触,男性抱怨。这两点不矛盾。这涉及实操的微观问题。

user avatar

如果男生条件都很好,完全不用等到相亲。如果已经要相亲了,大概率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如果有问题,那再小的问题在相亲市场都是不可饶恕的问题。那最后就干脆,能自己找,就别相亲,自己找不上,也没必要去相亲。

那相亲市场部就只能看到女的了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